龍孫繞鳳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說南中毒蟲很多,這個送給你,我……買了個香囊,裡面放了驅蟲的藥草。”關銀屏彷彿不太在意的隨手遞過來一個香囊。

劉禪接過,這個驅蟲香囊的味道有點刺鼻,看來確實沒少放一些驅蟲之物。

手指撫摸過紅底上面那以金絲繡得歪七扭八的“平安”二字,這兩個字已經快要看不出原型來了,一筆一劃過於自由的走勢,讓它們更像某種咒語符籙而多過像字。

劉禪嘴角揚起一抹笑意,但並不是對製作人的嘲笑,而是溫馨感帶來的自然反應。

「有這麼好笑嗎?」關銀屏無聲嘟囔著,但看上去沒什麼底氣,顯然對這個首次送出的作品也沒什麼自信。

但這就已經是7個作品當中,質量最高的了……至少還能認出來是什麼字。

劉禪含笑搖頭,摩挲著那兩個字問道:“今日為何不帶兵器?”

女孩回答的十分自然:“和你出來為何要帶兵器?”

表情管理滿分,可惜漏洞百出,可信度零分。

越是和自己出來,她越是該帶著兵器才對。

同自己對練,可是這位高挑女孩最喜歡的娛樂專案了。

能與她相處的時間愈少,每次有機會能在一起,她都格外珍惜……珍惜久違的對練機會。

旁人都是用濃情蜜語表達心中愛意,但很顯然關三小姐更喜歡用日益精進的武藝、用手中兵器表達。

劉禪聞言不答,也沒有去拽她明顯在極力隱藏的右手。

他與銀屏相處日久,知道這個要強的女孩不喜別人看到她失敗的一面。

“謝謝,這是我最喜歡的顏色。”劉禪將香囊鄭重的系在腰間。

紅底、金黃色圖案,這確實是他來到這個年代最喜歡……也最懷念的配色。

只是真虧她還一直記得這種小事。

關銀屏立刻喜笑顏看,一句稱讚,便讓她將這幾日對那小小繡花針的抓狂忘了個一乾二淨。

三小姐提得長矛、使得弓箭,上馬能衝鋒,下馬可步戰。

唯獨拿這三寸繡花針一點辦法也沒有,盛怒之下捏彎了不知幾根,才誕生了這個還算看得過去的香囊。

不過現在都沒關係了,她欣喜的看著劉禪將它掛在腰間,心裡只餘甜蜜。

那裡面還藏著她一縷髮絲。

青絲者,情思也。

古華夏最喜玩諧音梗。

劉禪看著她的樣子笑道:“下次定能做得更好。”

“唉,果然瞞不過你。”關銀屏心中的甜蜜,已經滿的快要溢位來了。

對於要強的她來說,此時絕不想被人抓過手,盯著針眼說什麼“你看看你,幹嗎這麼傷自己,不擅長就算了嘛,下次別繡了”。

為心上人努力半天要是換回這樣一句話,三小姐非得氣的回去就把那些繡花針全掰折了不可。

可劉禪卻總是能在不經意間,輕飄飄說出她最想聽到的話。

只是剛想再說什麼,卻被一條有力的手臂環住了腰。

關銀屏頓時心跳如擂鼓,擂得比昔日父親陣斬顏良時的戰鼓還急。

劉禪的胳膊彷彿帶著某種神奇的術法,她與之接觸的地方只覺得面板開始變得滾燙起來,繼而發散全身。

不到一息,三小姐連耳朵都紅了,連忙四下張望,生怕被誰看見。

後山林間,四下無人之時,二人如此親密舉動也不是第一次了,但仍舊會讓她慌得不行。

劉禪也不急,臂中纖細的腰肢由於多年習武,觸感十分有彈性,他就這麼環著她的腰,等她慢慢平靜下來。

幾次下來,他已經十分有經驗了,此時若是心急,受不了羞意的關銀屏只怕立刻就跑了。

熟讀兵法,又知己知彼的劉大太子可不會在此時貪功冒進。

半晌後,見四下無人,劉禪又沒有進一步動作,關三小姐終於稍稍平靜下來,輕輕將頭靠在了劉禪肩上。

淡淡的花香自發絲間傳來,劉禪順勢又將佳人攬緊了些。

“……此去千萬小心,安全要緊,切莫恃強犯險。”

“嗯。”

“莫忘了向王叔和取些藥物,免得初至南中水土不服。”

“好。”

劉禪每個字都聽清了,只是都沒思考是啥意思。

面前小元寶一樣的耳朵,此時紅彤彤的十分可愛,讓人直欲一口吞下,哪還顧得其他?

耳畔被呼吸漸漸粗重的劉禪吹得溫熱麻癢,讓關銀屏思緒漸漸混亂起來,也不記得自己還要說什麼了……

意亂情迷的兩人漸漸有些把持不住年輕悸動的心了,不過都還堅守著最後的理智,讓親暱的舉動僅保持在外圍試探,剋制著沒有率兵突進。

若是跨過衣衫大關,一旦有了肌膚之親,那可就真收不住了。

出征前的二人享受著難得的甜蜜時光,卻默契的不想讓“大禮”發生的如此草率。

只是這邊郎情妾意,各自率兵進行實戰前的演練。

那邊卻有人已經兵敗如山倒,戰役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失魂落魄的李遺手裡提著一張短弓,默默向著成都城方向下山。

只想在初春時節獵個兔子的李遺,兔子沒獵著,卻遠遠撞見了扎心一幕,一顆心被碾得稀碎……

雖然情關難過、情絲難斬,他卻不是下作之人,在太子伸手的一瞬間,他就默默轉身離開了。

他很早就知道劉禪與關銀屏,還有張家兩位小姐感情甚篤。

只是那會兒他還可以用那是兄弟姐妹般的親情來麻痺自己,給自己一些希望。

偶然相遇,打個招呼就能讓李遺高興上好幾天,哪怕關銀屏只是不失禮數,從未與他攀談半句閒言。

不過這個美夢,隨著那日見到二人同乘一馬而回,就已經稀碎了。

什麼人不能想,他還是有分寸的。

自那以後,像是去往棚戶區的路線,這種她出現機率很高的地點,李遺甚至開始刻意繞開。

過了這麼久,他幾乎都已經不想了,以為自己忘了。

沒想到上天這麼殘忍,還是要把他的心拿出來再摔在地上,踩的稀爛……

彷彿丟了魂的李遺並沒有看見,一個怒氣衝衝的中年男子正大踏步朝他走過來。

衣領突然被揪住,他這才恍惚回神:“父親?”

啪!

一個大耳光甩在臉上,火辣辣的疼。

“我就知道你又在這裡!哭,大丈夫何患無妻,哭什麼哭!”

李恢看著兒子這個樣子,怒急攻心的同時,又心疼不已。

李遺茫然的一摸臉頰,這才發現眼淚竟然不知不覺流下來了。

一邊揪著兒子快步往前走,李恢一邊沉聲道:“你若不想毀了自己,毀了咱們李家,便將不該想的事情全忘了!君臣父子,自有天綱倫常,那是你未來主母之一!”

“孩兒明白。”李遺是真的明白,他甚至已經快做到了,今天只是出了點意外……

“唉……”李恢深深一嘆,“明白就好,你自幼明理,當有一番大作為,為父相信你還不至為兒女私情所困。此次你隨為父一道出徵,待凱旋之期,為父便為你擇一良配。”

李遺的心又被紮了一下,但好像,也有一點解脫的感覺。

在苦海之中掙扎了這麼多年,李遺也累了。

太子與他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選擇,對此,他心服口服。

只願……日後琴瑟相和。

李遺一把抹去臉上殘餘的淚水:“兒願隨父親上陣殺敵立功,為大王盡忠,為李家爭光!”

李恢見兒子開竅,心中大石落地,心懷大暢,這才鬆開兒子衣襟:“好!今日你我父子好好痛飲一場!”

眼見良人有佳配,終持慧劍斬情絲。

是夜,李遺大醉一場,做了個長長的夢,但醒來便忘了。

……

大軍早已陳兵待命,尚未抵達前線的將領們只需輕車簡從,比得到訊息再調動大軍快上許多。

唯一需要帶兵出征的只有劉禪,但赤星軍的行軍速度,豈是普通軍隊可比?

長江水自西向東,先後流經犍為、江陽、巴郡,無論兵馬調動還是糧草運輸,皆是方便的緊。

兩日後,劉禪率赤星軍,與諸葛亮、成都令馬謖、李恢父子共同登船啟程,奔赴南中戰場……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明:開局重登太孫之位!

大明:開局重登太孫之位!

一瓶雪花
穿越大明,成為朱元璋早已死去的大孫,朱雄英。\n朱元璋:“走,和咱回去!繼承皇位!”\n朱雄英:“就這麼回去?不需要準備,謀劃了?”\n朱元璋:“有咱在,誰敢碰咱大孫一根手指,咱誅了他九族!”\n···\n藍玉:“外甥孫殿下,以後藍玉,就是殿下手中,最鋒利的刀!”\n朱棣:“殿下,以後臣就是大明,最忠誠的藩王!”\n朱允炆:“大哥,我不敢了,不和你爭奪皇位了,放過我好不好!”\n···\n在得到了
歷史 連載 31萬字
逃荒被棄,我進深山吃喝不愁

逃荒被棄,我進深山吃喝不愁

江久久鴨
(種田+空間+家長裡短+溫馨日常+發家致富)\n江意綿完成組織最後一次任務,本想遊山玩水度過接下來的日子。 \n誰曾想,一睜眼竟穿到了個農家女身上。\n爺不疼,奶不愛,父親失蹤,哥哥還被抓壯丁,逃荒被棄,天坑開局\n人人都笑話她不是餓死就是被亂兵砍死,可她非不信,手握空間帶著病弱的娘、年幼的弟妹進山。 \n挖挖野菜、采采蘑菇、種種地,日子悠閒似神仙。\n外面戰火連天,山裡溫馨滿園。 \n等到最後一
歷史 連載 3萬字
穿越之兩世

穿越之兩世

打瞌睡的田園貓
人的一生在審判司眼裡不過一個小小的卷宗,一年一度審判司開始糾察錯案,小小的實習生畢狸接手了這一個個薄薄的卷宗,翻開卷宗,人生故事浮現在她面前,有錯必糾,只是魂魄們要求比較多。 這是一個上輩子意外身亡的人獲得一次新生機會的故事,上一世的遺憾就由這一輩子彌補,不管是平凡還是不凡,不負此生就好。 第一個故事:女強人謝嶸上輩子被丈夫推下樓意外身亡,這輩子成了一個公主。 這是一個從出生就會爭寵的公主,論爭寵
歷史 連載 8萬字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鴿子精本鴿
【古穿古;1v1雙潔;感情線出現晚,各自為營;】倍得皇上太后喜愛的郡主一朝喪命,醒來後卻成了京中官員的外室子。 身邊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前有恨不得要自己的命的舅母,後有渣男未婚夫。 好不容易回到京城父家,卻發覺府中一派祥和中暗流湧動,妹妹陷害表姐冷嘲熱諷,祖母疑心探究主母竟然還想讓她替嫡女選秀入宮,入宮就入宮,做不得妃子那就做個郡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團寵小福女,她是財神爺的親閨女

團寵小福女,她是財神爺的親閨女

指墨隨風
飛機失事,時空更迭,二十四世紀醫學博士秦時曦的靈魂墜入異世,沒曾想一朝穿越,竟然穿到了啟周朝,歷史上不存在的朝代,一個架空的朝代。 梧桐村的老秦家連著生了四個兒子,村民們都說老秦家只有生兒子的命,哪知婆媳到青雲寺許願之後不久,婆媳竟然同時懷孕生產。 婆婆生了個小女娃取名秦時曦,兒媳婦生了雙生子。小女娃秦時曦剛出生,連下了十餘天的雨水立時停歇,免了一場洪澇之災,人人都說她是個小福星。 兩個哥哥去山上
歷史 連載 3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