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盤墩的屯田事宜進展順利,上官也連帶著臉上有光,於是夏河寨前千戶所防守官章海林派人送來了十頭耕牛,以及若干農具,王家莊管隊官王炆鎮也派賈洪雨送來了五頭耕牛,以及若干物資。

劉衍看到這些耕牛和物資,心中很是歡喜,便將墩內眾人叫到一起,當眾宣揚了防守官章海林、管隊官王炆鎮是如何的體恤下屬,言語之間讓前來送耕牛之人很是受用。

此時大盤墩已經有了二十八頭耕牛,在王家莊下屬所有的煙墩之中,大盤墩已經算是比較闊綽的存在了,於是劉衍便將陳勳和王越、趙民叫到屋內,幾人商議起今年春耕的事宜。

之前劉衍趁著軍戶開荒的時候,已經派人買來了一批稷與蜀黍種子,此時已經是四月中下旬了,其他火路墩早已經開始了春耕,現在大盤墩已經晚了別人一步,更重要的是天時已經慢了一拍,這是最嚴重的。

於是為了趕農時,劉衍按照幾人商議的方略,召集了墩內所有人,直接將新開墾出來的一千多畝耕地分發了下去,平均每戶軍戶分三十畝左右耕地。

三十畝的耕地雖然看上去並不多,但是在當下這個世道里,已經算是小地主一級的人家了,山東各地還不知道有多少貧困百姓看著要眼紅呢。

在前幾天眾軍戶分了田地後,今日劉衍又給他們分發耕牛與犁具種子米糧等。為顯公平,各人都是抽籤決定耕牛所有,以免人人爭搶壯牛,而相對瘦一些的牛則是無人要的情況發生。

這一次墩內的農具和種子等物也一併發放下去,不過由於現在墩內的耕牛數量有限,還做不到每戶分到一頭,於是在劉衍的安排下,那些老弱的耕牛由一家軍戶獨有,那些強壯的耕牛則是由兩家共用。如此調整之後,二十八頭耕牛也全部分了下去。

然後劉衍便準備下令開始播種,雖說此時已經有些晚了,不過即便如此也要開始耕種,否則來年就一點收成都沒有了。今年劉衍可以花錢養著眾人,可是總不能一直養下去,今年就算只能收穫一粒米,也要讓這些軍戶自力更生。

“大家都排好隊,一個個上來領耕牛與口糧,要有序,不要亂。”

“所有人先登記,再領取耕牛和口糧,不能遺漏,不能加塞!”

陳勳站在劉衍的身前,對著眼前的眾軍戶大聲喝道,維持著這邊的秩序,苗紹和許銘也各帶兩人在旁邊幫忙。大盤墩原來的那十幾名墩軍也都在這邊,正在陳勳手下維持秩序,或是分發物品、耕牛,或是看管排隊領取物資的軍戶人等。

在幾天之前,劉衍還特意派人又買了一大批糧食,今日也一併分發了下去,作為各家各戶的存糧,這也是劉衍有意推著眾人自食其力,以免被自己養著習慣了,從而形成惰性。

此時劉衍穩坐在望臺的一張椅子上,王越站在他旁邊觀看,還不時對著劉衍恭維一番,像是什麼治政才幹、當世最好屯守官等等,說的面不改色心不跳,就連劉衍都覺得有些過了,可是王越卻說的非常認真。

與此同時,在望臺下面還擺著一張桌子,趙民正襟危坐,正在一一為眾軍戶領去的米糧、農具、耕牛作著登記。

趙民寫得非常認真,將所有的數目都核對無誤之後,才會讓領取的軍戶簽字畫押。

劉衍見狀欣慰的點了點頭,這個趙民還是可以重用的,是個可塑的人才,至少能力和責任心的沒有問題的。

當然了,耕牛與犁分下去後,並不是白送的,只算是從墩內租借的,所有權還是屬於大盤墩,也就是歸劉衍所有。以後各人也需善待耕牛,每幾個月大盤墩都專門有人下去檢視,如果發現虐待耕牛,或者是飼養不力的情況,該戶的耕牛將會被收回,並且予以重罰。

此外,眾軍戶還需要一一借取米糧,以作為到秋收前各人的口糧,當然這些米糧也是要償還的,不過卻不需要利息。

劉衍這樣做就是不想大發善心,畢竟這些耕牛和各種物資都是自己花錢買來的,或是求告來的,現在分發下去自然要收回成本的。

同時劉衍也要讓手下眾人形成有償的意識,而不是坐等賑濟。

劉衍坐在椅子上看下去,只見下面眾軍戶個個喜形於色,分到耕牛犁具時也都是朝著望臺上面千恩萬謝。眾人現在有了田地,加上今日又分下的耕牛犁具,以後老婆孩子熱坑頭的美滿生活便伴隨著他們,這樣的生活想想就感覺幸福。

劉衍見此情形也是感慨萬千,自己的田地政策己經走到尾聲,分田到戶後,以後要過什麼日子,只能看這些軍戶自己了。

不過華夏的歷史已經多次證明,漢家百姓在擁有了土地之後,那些自耕農煥發出的極大熱情,還有他們為維護自己利益那種不顧一切的精神,將會煥發出巨大的生機,以及強大的戰力!

經過這次分田、分牛,劉衍己是做出了決定,以後堡內的屯田事務便暫時由陳勳督促監管,他平日除了督促軍戶們勤力耕種外,以後堡內有什麼公共建設,陳勳同樣要督促軍戶們派出丁口來應役。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畢竟陳勳是劉衍自己手下的小旗官,主要任務還是帶兵。至於屯田的事情,將來有了專業的人才之後再另行安排吧。

畢竟劉衍不可能事無鉅細都來自己處理,自己身邊的老人也就這兩個,其中一個還是王越這樣的人,眼下堡內屯田之事不交給陳勳又能交給誰?

這天分完耕牛等物,第二天大盤墩內便組織了盛大的春耕儀式。

周邊各處屯堡的春耕儀式早已經舉辦過了,陳勳和王越也勸劉衍省去這一步,直接開耕算了,還能剩下一筆錢糧。

但是劉衍卻堅持舉辦春耕儀式,這可是大盤墩第一次春耕,意義重大,絕不能太過隨便了。用劉衍的話講,就是要有儀式感才行。

幾天後,西通渠旁己是搭建好了一個茅草廠,劉衍還花了二兩銀子,從夏河寨前千戶所請來一個戲班,一路擂鼓鳴鑼、吹吹打打,並讓墩內眾人抬著紙紮的春牛、犁具等物品。眾人一路從大盤墩內迎至茅草廠內,沿途的火路墩和屯堡都被驚動了,那些墩軍和軍戶百姓聞訊紛紛聚攏過來圍觀,一路上好不熱鬧。

一路上,墩內眾軍戶們鳴放鞭炮,將米、黃豆等拋向紙紮的耕牛,表示新的一年五穀豐登。沿途的那些墩軍和軍戶見狀都瞪大了眼睛,沒想到大盤墩如此奢侈,竟然用真的大米、黃豆來拋灑。

轉眼間,便有許多的墩軍和軍戶衝向了大盤墩一行人馬,就蹲在地上爭搶那些零散的糧食。

劉衍見了也不禁搖頭嘆息,此時的大明衛所將士過的太苦、太窮了。就連大明的兵丁都是如此,那些普通的農戶百姓就更不用說了。想到這裡,劉衍心中便越發的沉重起來,世道如此,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很快紙紮等春牛抬到茅草廠後,劉衍便親自焚香祀奠皇天厚土,領頭三伏三拜,陳勳和王越也帶著一眾軍戶們跟隨在後依禮參拜。

祭奠完天地神祈後,劉衍親自扶犁,演試用牛犁田,以示開始春耕,圍觀的軍戶們見狀頓時爆發一陣響亮的吆喝聲,響徹雲霄。

最後,劉衍帶著眾人又將紙紮的春牛抬起,遊了大盤墩內外幾圈之後,便將這紙紮的春牛燒掉,整個春耕儀式才正式結束。

從這天開始,大盤墩緊張的春耕便正式開始了,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大盤墩軍戶們忙碌的身影,南河沿岸每日都會響起大盤墩軍戶們耕種的快樂歌謠:

“秋耕深,春耕淺。春耕如翻餅,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頂一遍糞。春耕春耕不肯忙,秋後臉餓黃。耕好耙好,光長莊稼不長草。莊稼不認爹和娘,精耕細作多打糧……”

這段時間裡,陳勳帶著幾名沒有家事的墩軍出去,幾人可是忙壞了,到處緊張地督促軍戶們幹活,而堡內原本的墩軍也是大多下田去幫助家人幹活,他們都是家內壯實的丁口,家內的頂樑柱,家裡活計離不了他們。

現在的劉衍還沒有養脫產的軍人,當然他也考慮到這個問題,不過如果要脫產兵,每月至少要給他們糧米一石,這樣才能彌補他們家內丁口帶來的損失,還有各人的兵器盔甲馬匹豆料等,種種算下來,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現在劉衍雖然每月都會有幾百兩銀子的進賬,但是畢竟手中只有一個肥皂工坊的財源,一旦肥皂工坊出了什麼事情,那就一點退路都沒有了。所以對於劉衍來說,此時直接從墩內抽調青壯操練脫產精兵,在財力上還有些發虛,為時尚早。

不過劉衍還是計劃了一下,準備在春耕結束之後,先擴充一下大盤墩的墩軍人手,十二個人還是太少了。當然這些墩軍暫時還不能是脫產的,只能在農閒的時候進行操練。

“一步一步的來吧,現在已經將希望播種下去了,就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劉衍心中如是說。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