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天後,此時已經快要到月底了,劉衍這一天沒有到軍屯上去,而是留在墩內,在肥皂工坊裡指導陳江氏最佳化肥皂的包裝等。

現在肥皂工坊的產量已經大幅提升,劉衍視察了一下,估計四月的產量可以達到三千六百塊以上。王炆鎮那邊收購的話,劉衍四月底就可以入賬一千多兩銀子,下個月的支出便可以寬鬆些了。

劉衍也想繼續擴大產量,只是現在墩內人力有限,肥皂工坊也只能用一些年老婦人,或是老人在這裡熬製肥皂,其餘的壯婦都被劉衍調到軍屯上去了,整個肥皂工坊內也只剩下陳江氏和兩、三個壯婦而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所有的牛皮紙都要裁剪得體,不但要大小一致,而且不能有毛邊。”

“甲長放心吧,我都記得,一定做好。”

陳江氏笑著陪同劉衍審視了一番,然後劉衍便讓陳江氏等人繼續忙著,自己則出了肥皂工坊,迎面便撞見了急匆匆趕來的陳勳。

“甲長!”

劉衍問道:“怎麼了,軍屯上出事了?”

陳勳明顯是剛剛從軍屯上趕回來的,此時大汗淋漓,一副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不、不是。”

劉衍笑著問道:“那你這是怎麼了,大中午的跑回來做什麼?”

陳勳喘勻了氣,說道:“我剛才軍屯上回來,今天各處都開始澆地了,可是咱們打的五口豎井出水不多,不夠用啊,很多軍戶到現在都沒能打到水。”

劉衍微微一愣,這種情況還真是自己沒想到的,原以為五口豎井已經可以滿足需求了,現在看來是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走,去軍屯上看看。”

劉衍和陳勳冒著大中午的太陽趕到了軍屯上,只見不遠處的幾口豎井旁邊,已經排了許多人,正在輪流打水。

劉衍眉頭緊鎖,說道:“水渠那邊什麼情況,引來的水過不來嗎?”

陳勳說道:“屬下過去看過,水渠的地勢較高,現在天氣炎熱,南河的水位又下降了許多,所以河水流不進水渠之中,現在西通渠已經沒水了,這邊只能靠豎井取水。”

“現在軍屯這邊有好幾十人在勞作,又有二十多頭耕牛,墩內的用水也全都指望著這五口豎井,所以這用水便供不上了。”

劉衍點了點頭,說道:“那就想辦法將水渠的水引過來,另外還得在墩內打口井才行。”

陳勳說道:“咱們這邊一般是使用龍骨水車引水,要不然我去一趟王家莊,找些工匠來打造一些?”

此時陳勳很是焦急,現在春耕已經晚了一步,如果澆地的水源供應不上,那今年的收成可就真的沒有多少了,明年怎麼辦?

這種龍骨水車劉衍的知道的,後世也見過許多圖片和實物。不過對於劉衍來說,這龍骨水車一是需要每日使用專門人力,二是引來的水太少,功率太淺,現在劉衍需要的是一種高效率、省人力的引水工具。

所以劉衍直接否定了修建龍骨水車的建議,思索了一會兒之後,劉衍想到了後世的大水車,就是江南水鄉常見的那種引水水車。

這種水車不需要人力畜力,用水流帶動便可,而且引水功率極大,每日引水灌田可達三百餘畝。當然,有利有弊,這種水車好是好,怕就是造價太高,而且王家莊肯定沒有懂得修建這種水車的工匠,只能去夏河寨前千戶所,甚至是靈山衛去請工匠才行。

劉衍想了想,還是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然後讓陳勳立即到各地尋覓工匠,一定要快。

在水車建成之前,劉衍只好抽調了五名青壯,讓自己手下一名叫汪博的墩軍帶領,每日去南河挑水,以彌補這邊用水的缺口。

同時陳勳不在這幾天,劉衍讓手下一名叫張義的墩軍頂上去,督促著軍屯各處,有事情及時稟報自己。

這汪博和張義都是墩內老人,原本就是陳勳手下的墩軍,可靠踏實,為人又足夠機靈,是兩個可塑之才,所以劉衍才將二人頂上來使用,準備將來有機會了提拔一下。

三天後,陳勳帶著十幾名從夏河寨前千戶所僱來的工匠回到大盤墩,領頭的工匠是一個五十多歲的漢子,長得很是消瘦,但是精神頭卻非常好,一雙滿是老繭的大手,一看就知道是經年的手藝人。

“大人,您說的江南大水車無非是筒車的一種,此物唐時便己出現,現在南面也多有建造,老朽曾在徐州那邊就見過實物,也參與打造過,此物不稀奇也不難造,只是耗費錢糧多些罷了。”

聽了工匠頭人的話,劉衍有些驚訝此時大明民間科技的發達程度,他問了一聲:“估計要耗費錢糧多少?”

工匠頭人盤算了一會兒,道:“若是用於灌井的水車,一架費銀不過十餘兩。只是這種筒車體型龐大,用料甚多,估計連材料工費計算在內,造一輪水車怕要近百兩銀子。”

聽說要近百兩銀子,劉衍不由猶豫了一下,不過有了肥皂積財的路子後,劉衍對於銀子的花費己不會那麼吝嗇,他一咬牙道:“好,就依你,你要什麼花費只管與我說,不過有言在先,若是水車出了問題,我可是不給錢的。”

工匠頭人傲然道:“大人只管放心,若是水車出了問題,老漢等分文不取。”

劉衍見狀也不禁笑了笑,說道:“既然如此,那你們就開始幹吧,錢糧不是問題,只要修建的好,將來我這大盤墩有的是修建活計,到時候都是你們的。”

那夥工匠聞言喜出望外,工匠頭人更是拍著胸脯保證,四天之後便可以將大水車打造出來。

經過劉衍的拍板決定後,這幫工匠便開始熱火朝天地幹起來,設計圖紙,準備材料。

劉衍提供了他們所需的材料與人力,特別是那製做水車轉軸的木料,所需要一種粗長耐磨的硬木,劉衍最後還是透過王炆鎮,從王家莊那邊買了幾根粗長的老木料,花了他不少銀子。

有了這種硬木,又要開始製做水車輪葉,同樣需要大批的人力材料,劉衍調動了大盤墩的男女,只是提供給工匠頭人支配,那些工匠也是全部上陣,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那工匠頭人在製做水車的同時,同時派出了幾個年輕的工匠,到西通渠連線南河的交匯處去,以便選取安裝水車的位置。同時沿著水車靠河一帶,還需要用石料砌出一個深深的水槽,這些,僅靠那幾個工匠是忙不過來的,劉衍都是提供人力幫忙。

在忙著建江南大水車的同時,劉衍同時要求工匠頭人抽出匠工,為自己開始造那種灌井使用的水車,暫時造五架左右。這灌井當然不可能用人力提水,必需建水車引水,而且還需要使用畜力,到時劉衍又要去買幾頭騾子了。

這種灌井水車的難度比大水車小得多,只用了兩天時間,那五架灌井水車也是造好了。

劉衍看過這種灌井水車,其實算是一種改進型的龍骨水車,造價在十餘兩,引水後最大極限可以灌田二十餘畝。

劉衍其實心中有一種更高效率的引水水車,那便是後世的管鏈水車,又稱“解放式水車”,由機架、錐形齒輪、鏈輪、鏈條、圓皮錢、水管和牽引杆等組成,同樣由畜力帶動。

不過這種水車技術含量大,那齒輪、鏈輪、鏈條幾部分就非常難造,而且需要鐵料多,耗費大,還是用這種大明灌井水車慢慢引吧。

隨後劉衍便想起了墩內水井之事,於是便讓工匠頭人再派人去大盤墩內,看看能不能打一口水井。

經過兩名工匠的勘查,最終在大盤墩外面,大門東側十幾步的一處窪地定了下來,隨後便開始取土打井。

為保護水井,劉衍不但要求全井以磚井所砌,還要在上面建井亭以蔽風雨,又在井旁設轆轤以便提水。那些工匠都是一一答應下來。

其實論起灌溉,最好的辦法還是修渠建池。在大明太平年節,北地一些村莊,除了水渠外,幾乎每村每堡都有一個到二個水池,用於解決人畜日常用水,甚至是生活用水。

不過建渠修池用費多,工程大,就算開鑿一個村莊用水的水池,有時甚至要修造幾年,耗資幾千兩銀子才能完成,而且每年的清淤淘池都不是筆小數目。

一想到這裡,劉衍便什麼心思都沒了,還是井灌投資小,收益大,慢慢挖井建水車吧。

經過努力,四天後,這架江南大水車終於造好,體型龐大,高達十餘米,豎立在河槽邊顯得非常的壯觀。

當這天水車開動時,河邊可說是人山人海,不但大盤墩的軍戶們傾巢出動,就是附近的火路墩、屯堡,甚至是王家莊的軍民都是聞風趕來觀看。

在眾人的屏氣斂息中,幾個工匠將河槽邊的閘門抽開,立時水車的篾織輪葉在河水的衝擊下慢慢轉動起來,龐大的水車越轉越快,嘩嘩的聲響,輪葉上的竹筒不斷將水倒入岸邊的西通渠中,河水便不斷向前流去。

一片歡呼中,以工匠頭人為首的一幫工匠都是感慨,有幾人還雙目含滿淚花。或許這架江南大水車是他們這輩子最出色的作品了。

此後,這架大水車便成為大盤墩的一個奇觀,往後人談到大盤墩時,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這架大水車。

緊接著又過了兩天,大盤墩外的水井也打成了,這種速度已經是非常快了,當然也跟劉衍灑下銀子有關,所有的用磚都是直接採買,而不是就地燒製,這就省去了一大半的時間。

該井深約十餘丈,井水較淺水質較好,井底鋪以細沙,井壁用青石修砌,外面圍以碎石。當第一桶水拉上來時,一時間周邊圍觀的軍戶們歡聲雷動,再品嚐一下,井水清洌甘甜,遠遠甲於他堡。

眾軍戶們喜笑顏開,特別是一些加入軍戶的外地流民們,很多人曾一輩子困於飲水之苦,見到這麼好的水,許多人都是流下淚來。

人群中,劉衍自然是非常高興,在回到大盤墩後,他慷慨地支付了那幫工匠們的工錢

就在這時劉衍接到王炆鎮派人來的緊急通知,防守官章海林大人,今日將來大盤墩視察。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