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簡烜為皇帝父親剖析美利堅戰爭重要性,是希望他能夠意識到未來的可能存在的危機。

然後在內政和外交上有所準備,規避和遏制可能出現的種種風險。

而不是準備趁機在這場戰爭中獲取利益。

利用國際戰爭獲利的思路本身是沒問題的,朱簡烜自己也是非常贊成這種做法的。

但是動手之前也要看看自己的情況啊。

在朱簡烜看來,現在大明國內正醞釀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鉅變。

這個時候瞎折騰,不但可能海外的利益撈不著,還會把自己小命都給搭進去。

朱簡烜在翻閱官方歷史記載和文獻的同時,也在用前世的知識分析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化。

還透過父親安排給自己讀書的僕人,指導自己讀書寫字的老師,以及父親帶給自己的各種檔案,瞭解現在朝廷和民間的具體情況。

朱簡烜有現代成熟的社會矛盾分析方法,自認為比皇帝老爹更瞭解大明現在的情況。

大明現在當然是不缺錢的。

現在的明、清、順三國之中,軍隊戰鬥力最強的也許不是大明,但是最富裕的毫無疑問是大明。

大明的核心是江南地區,本來就是神洲最富裕的地方,在明末亂世之中也沒有遭到嚴重破壞。

崇禎在軍事和科技上雖然毫無建樹,但在商業上卻是稍微有點作為的。

可能為了他自己生活方便,也可能是單純為了賺錢,他把一些現代社會人盡皆知的做法搬了出來。

主動保持跟歐洲各國的交流,把東西廠變成了FBI和CIA,還納了幾個歐洲女人進宮。

頒佈了近代化的專利法,設立國家科學院和工程院,制定了工匠品級制度。

這也許只是根據經驗照貓畫虎,但是卻客觀上提高了工匠地位,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他可能是嫌繁體字看著費勁,要求朝廷日常工作使用“標準漢字”,也就是前世俗稱的簡體字。

也許是因為他表現的非常喜歡手工業,所以有官員把他用的簡化字稱為“工書”。

還說古有隸書,化圓為方,今有工書,簡便書寫,都是文教盛事。

他顯然不喜歡四書五經,所以科舉內容也改成了文藝、數學、博物三大類。

他嫌棄原有的科舉模式太複雜,八股文看著難受,就改成了類似高考和公考的模式。

還推廣了更加方便攜帶和書寫的硬筆,官方文書可以用硬筆書寫。

他逐步放開了海禁,在所有港口設立海關收稅,還允許歐洲商人直接來大明本土貿易。

崇禎朝這些不成體系的改革,進一步推動了江南工商業的發展。

配上產量更大的茶葉、絲綢、瓷器這些神洲特產,不斷收割歐洲貴族在全世界掠奪的財富。

全世界的白銀都在嘩嘩的往大明流淌。

這讓現在只有半壁江山的大明,成為了全世界最為富裕的國家。

而且還是拉開了其他國家和地區一大截的富裕。

其中最富的是中央朝廷直轄地區。

但是富裕不代表穩定。

大明在南遷後大開歷史的倒車,大規模恢復了最為傳統的分封制度。

這直接讓大明內部變成了一盤散沙。

崇禎皇帝和後世的皇帝,在局勢穩定下來之後,可能也考慮過撤藩的方案。

但是權力和土地分出去容易,想要收回來可就千難萬難了。

實質性的撤藩,基本上都要透過戰爭來實現,最起碼會造成地方上的局勢衝突。

而當時天下三分,明、清、順三國之間沒有簽訂停戰的盟約,三方都在警惕的尋找對方的漏洞。

大明朝廷如果發動對內的統一戰爭,清國肯定會趁機南下進攻淮南地區。

清國也明白,一旦大明整合了內部,他就有危險了。

所以只要大明有削藩的傾向,他就會進攻兵,成敗都無所謂。

同時也會聯絡大明的地方封建貴族。

大明內部的剛形成的封建貴族,也都反對朝廷大規模北伐,甚至會半公開的拖後腿。

因為他們覺得,朝廷萬一北伐成功,滅了清國,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多半要回過頭來全面削藩了。

也不允許朝廷與清廷正式媾和,為此有人主動製造邊境衝突。

因為他們同樣覺得,朝廷與清國議和,暫時穩住了後方,就可能騰出部分力量,逐步削減藩國了。

崇禎皇帝能力有限,精神上安於現狀,後世皇帝威望不足,都無力改變局勢。

同時正統皇室仍然存在,皇帝直轄的土地仍然是最多最富的,中央朝廷也仍然是最強的勢力。

崇禎雖然擺爛,他的工商業改革雖然不成體系,但終究是順應了歷史潮流,激發了工商業群體的力量。

大明中央朝廷的經濟制度,明顯比地方割據地區更優秀。

朝廷的軍餉更充足,軍隊作戰能力相對更高。

再加上還有順國和清國這兩個外部的威脅,所以地方封建貴族也沒有造反的膽量和動力。

所以這個散裝大明就這樣湊合著維持了下來。

大明對中南半島和南洋的開發,也是皇帝代表朝廷和封建貴族合作完成的。

最後得到的絕大部分土地,也是皇帝和封建貴族討論著分配的。

本來應該歸屬於朝廷的部分,也沒有全部劃歸朝廷直轄。

而是將很大一大部分繼續封給了後來的皇室子弟。

封建貴族極力鼓動皇室在新拓之地繼續分封,推動分封制度成為大明的新傳統。

這是為了避免中央朝廷集中掌控更多的土地和人口,進而有力量削藩。

現在大明內部的封地邊界,縱橫交錯,互相巢狀,犬牙差互,看上去神似同時代的神聖羅馬帝國。

大明國內這種極端分裂的局勢,也是三國割據能夠持續存在的重要原因。

但是這種局勢顯然是無法永遠維持下去。

因為大明的社會結構已經變了,已經不是傳統的東方古典帝國了。

崇禎皇帝重建了南明朝廷,並且在南京主政四十餘年,把鼓勵工商業變成了新大明的基本國策。

後世的大明皇帝雖然沒有崇禎皇帝的認識,在思維和政策上多少有些開倒車的傾向。

但是崇禎新制已經持續了四十年,已經形成的新的既得利益者群體,新制本身已經變成了既定事實。

就算是殺幾個利益相悖的激進派大臣,也已經無法扭轉大明工商業的全面發展,工匠和商人的社會地位全面提升的大趨勢了。

大明的這種狀態已經維持了一百二十多年。

按照前世的歷史學上的習慣性說法,此時的大明中央朝廷直轄地區內的工商業高度發達,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廠遍地都是。

城市人口很可能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三十了。

男性識字率超過七成,女性識字率也超過三成,總識字率超過五成。

尤其是主要的大城市中,總識字率可能超過七成,男性更是基本都能看懂簡單的告示。

大明的工匠和商人群體,包括前世歷史教科書上經常提到的工人、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群體的規模,此時已經非常龐大了。

工匠和商人的絕對數量和規模當然還比不上地主和農民。

但是地主和農民分散在全國各地的鄉村,而工匠和商人群體絕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中。

城市又是現在的大明社會的核心。

工商業群體已經有能力透過控制城市來主導社會秩序了。

但是,此時的大明在地方上實行分封制,非常接近前世歷史學概念上的“封建制度”。

中央朝廷也有很多鼓吹壓制工商業的守舊地主和學者。

在整個社會和朝廷上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群體,仍然是傳統的土地貴族和士大夫群體。

崇禎雖然提高了工商業群體的社會地位,但是沒有能力削弱傳統貴族群體,崇禎自己也是傳統貴族的代表。

按照基本的政治邏輯,社會制度要適應經濟基礎,否則就會產生嚴重的社會矛盾。

本來應該成為社會主體的群體如果長期被壓迫,關鍵是無法透過合法的手段獲得應有的地位,就有可能會透過暴力手段奪取自己應得的地位。

也就是武裝革命。

朱簡烜就算是不去做直接的社會調研,也能根據前世學習到的歷史和政治知識判斷:

大明商人和工匠群體,對地方封建領主、土地貴族、保守官員的態度,肯定是深惡痛絕的。

分封制導致不同地區的法律不同,稅率不同,稅收制度千奇百怪,嚴重影響商業交易。

關鍵是,宛如土皇帝的封建領主,多半不會嚴格遵守自己定的法律,會利用特權強行掠奪商人的資產。

貴族和官僚利用政治特權和鉅額的社會財富,在市場競爭中隨意壓制普通商人。

大量的工匠和商人不得不依附於傳統貴族和官員才能生存。

如果純粹商人和工匠們能夠找到機會的話,應該是很樂意把這些人全殺了的。

這種矛盾已經普遍存在於當今的大明社會上。

只是崇禎皇帝留下的鼓勵工商業政策影響還在,工匠和商人已經有了與農民平等的地位。

大明還能夠透過高附加值的瓷器、絲綢、茶葉去剪歐洲人的羊毛。

普通工匠和商人也能稍微分到部分利潤,他們還沒有被逼到必須造反才能活的境地。

所以現在整個大明現社會狀態,還能夠暫時維持相對的穩定。

但是現在大明皇帝準備插手美利堅戰爭。

打仗是要花錢的。

別說大明皇帝想不開,準備在美利堅戰爭中大打出手,花掉了大把的銀子,再作死加稅了。

就算是大明不去插手美利堅戰爭,這場戰爭也肯定會影響大明。

因為美利堅獨立戰爭不只是美利堅的戰爭,而是一場在全球範圍進行的反英戰爭。

英國在歐陸的百年宿敵法國,被英國奪取海洋霸權的西班牙和荷蘭,聯合起來給英國人上強度。

在原有歷史上,法國、美國、西班牙、荷蘭四國直接對英國宣戰。

他們首先派兵在美利堅本土跟英國軍隊直接作戰,還在全球範圍內打擊英國的貿易線。

俄國、丹麥、瑞典等國宣佈武裝中立,雖然不直接與英國直接作戰,但與英國的敵人保持貿易往來。

英國人肯定不能白白捱打,肯定會對等反擊敵人的貿易路線。

現在全世界最重要的貿易路線,都在大明與歐美各國之間,英、法、西三國是大明最重要的貿易物件。

三國打起來,肯定影響與大明的貿易。

大明現在的社會穩定,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利潤,所以根本沒辦法置身事外。

就算是熬過了美利堅戰爭,前面還有另外一個坎。

說起來也是很巧,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的那幾年,恰好是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太陽活動週期。

當時的中國、日本、法國、愛爾蘭等地同時爆發了持續五年的水旱災害。

歷史上的法國就是遭遇了這樣一連串打擊的倒黴蛋。

法國在七年戰爭中慘敗,在美利堅獨立戰爭中大出血,戰後幾年又是自然災害接連不斷。

窮瘋了的路易十六回準備向市民增稅,本來就生活異常艱難的市民無法忍受,最終爆發了法國大革命。

再加上路易十六自己一系列的錯誤操作,最終讓他被憤怒的市民推上了斷頭臺。

這個摸不著腦袋的路易十六就是大明皇帝的前車之鑑。

甚至大明的情況會更加惡劣。

大明比法國更加依賴全球範圍的奢侈品貿易。

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還引發了拉美地區的獨立浪潮。

拉美地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白銀產地,這些白銀有是大明貴金屬貨幣的原材料。

白銀是大明現在的商業社會維持運轉的潤滑劑。

拉美獨立戰爭的二十年間,美洲的白銀生產會基本停滯,大明的白銀流入肯定會斷崖式下滑。

這在原有的歷史上就引發了大清的銀荒。

歷史上的大清是個農業時代的封建國家,銀荒直接導致的社會影響還不算是特別猛烈。

此時的大明社會高度商業化,高度依賴於貴金屬貨幣和對外貿易。

錢荒意味著大規模的通貨緊縮,工人收入銳減。

拉美地區獨立之後,大明的重要客戶西班牙就廢了,沒有美洲的白銀來大明消費了。

獨立後的拉美地區自己的白銀生產恢復也需要時間。

歷史上的這個時期,大清的白銀竟然是淨流出的。

所以,從美國獨立戰爭開始,未來的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面,麻煩事兒是一件接著一件的。

就算是有自己的預判,小心翼翼的應對,都未必能夠處理妥當。

如果完全放任自流的話,那就可能要在黃泉路上和路易十六肩並肩了。

都說法國是革命老區,但是神洲兩千多年前就有國人暴動。

如果不是周厲王父子跑得快,當場就給打死了。

一旦類似於法國大革命的大明革命爆發爆發起來,朱簡烜作為老皇帝的小兒子或者新皇帝的親弟弟,肯定是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所以不到五歲的朱簡烜就忍不住開始擔心自己的命運了。

自己這個皇帝老爹完全意識不到這些,關鍵是他還不把自己的勸諫和提醒放在心上。

朱簡烜真的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染指皎月

染指皎月

一念嘻嘻
正文‖完;防盜比例60% 下本開《風月局》,文案在下面,求收藏呀~ 本文文案: 姜雲嬋出嫁當夜,心心念唸的郎君卻不知所蹤。 花轎被棄於鬧市。 她一介孤女走投無路,推開了表哥謝硯的房門。 謝硯乃世家培養的典範,如圭如璋,最是謙和。 姜雲嬋垂淚跪在他腳邊,提起情郎字字哽咽,寸寸肝腸,只求他出手尋人。 嫋嫋檀香中,謝硯睇了眼梨花帶雨的紅妝少女,執筆之手微頓。 一滴朱墨落於工整的心經上,滿目赤紅。 良久,
歷史 連載 5萬字
鎮守北境:從殲滅匈奴開始橫掃世界!

鎮守北境:從殲滅匈奴開始橫掃世界!

幾兩碎銀
秦楓穿越成大御帝國太子,鎮守北境歷練之際,皇位被搶!即將彈盡糧絕,面臨死境之時,帝王爭霸系統啟用,開通物資商城,糧草、兵器、馬匹、攻城器械應有盡有! 人屠軍團、長城軍團、霸王軍團以及岳家軍等,盡在麾下掌控!身入朝局權謀,清君側,平內亂,掃外敵! 普天之下,皆為朕之疆土!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明:開局召喚遊戲玩家

大明:開局召喚遊戲玩家

餘沉香
崇禎十一年,關內農民軍愈演愈烈,關外建奴虎視眈眈,海外列強瓜分世界。 這一年,穿越者李牧開啟了連通現代的 “大門”,名為 “玩家”的天災生物降臨世間。於是時代變了,華夏大地逐漸湧現無數傳說——替天行道的中原大俠,悍不畏死的精銳義軍,神出鬼沒的游擊隊,死而復生的兵馬俑,武裝槍炮的火器強軍,慈眉善目的聖佛軍團,無處不在的暗探臥底,從天而降的天兵天將……當李自成晉升完全體,建奴完成總動員,南明政權穩住陣
歷史 連載 4萬字
本王是傻子,能有什麼壞心思

本王是傻子,能有什麼壞心思

鴻毛番薯
【爆笑+腹黑+報仇不隔夜+殺伐果斷+穿越+江湖朝堂】 薛源穿越了,穿越成一個頭戴綠帽,被下人騎在頭上的傻王爺。 一開始他很氣,但很快又發現,傻子的快樂外人根本想象不到啊! 於是—— 皇帝:好好好,讓你辦事的時候你是傻子,撈好處的時候你又清醒了是吧? 青梅:王爺,傻子能有這麼多紅顏知己嗎,你拿我當傻子呢? 傾城女將:拿我麾下二十萬大軍做嫁妝?薛源,你還敢說你是傻子? 敵國長公主:下嫁不下嫁的不重要,
歷史 連載 5萬字
我在法蘭西當王太子

我在法蘭西當王太子

天海山
【嚴謹考據向歷史爽文】人在法蘭西,剛進凡爾賽,身份王太子。唯一的問題是,現任國王是路易十六,兩年後就會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們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動手整頓法蘭西了! 先隨便賺點小錢,解決困擾國家上百年的財政危機。再狠狠敲打心懷不軌、謀圖奪權的貴族們。 然後抄了佔據大量土地不勞而獲的教會。工業、科技、農業、商業齊頭並進,我,就是法蘭西最偉大的王太子! 那一年,小英子糾結同盟大軍壓境,我直接端了他的小
歷史 連載 4萬字
御獸王座

御獸王座

嶽千月
百花藤妖森間婀娜,不死之狼對月長嗥,三眼神虎踏破焦土,銀刃螳王於暗夜中蟄伏,雷象們奔騰在黃色荒原上; 獵人行於群山,忽聞仙鳥振翅啼林;漁者出海逢浪,驚見鮫女落淚成珠……自聖祖傳術以來九千載,人類與萬獸相契共生,已成為不變的定則。 十年前,大陸至強者之一、鬼才御獸師蒼穹叛國叛族,掠走蒼氏祖器,自此不知所蹤。 蒼穹年僅七歲的女兒蒼凌闌,靈界損廢,精神力遭受重創,一夜之間從大陸聞名的天才跌落成無法召喚陣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