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地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曆的突然出手使得首輔方從哲有些措手不及。

武大員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武庫司郎中,他保不保的住無關大局。

可如今黃嘉善被拿下,卻使得政治格局發生了變化。

由於遼東戰事,兵部現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東林黨如今把控著吏部,如果他們再將兵部收入囊中,那麼“齊、浙、楚”三黨在朝堂對東林黨的全面壓制將會被打破。

現在他多少有些後悔,早知道就應該捨棄武大員這個廢材,不然也不至於如此被動。

隨著黃嘉善被拿下,現在武大員已經是一顆不折不扣的廢子了,方從哲自然是不會再去保他。

萬曆直接將他下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就是嚴懲不怠。

三司會審是指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

如今大理寺少卿和左都御史全都空缺,最終大理寺派出了大理寺丞王之洹,督察院派出了僉都御史楊漣會同刑部尚書李志一同處理此案。

李志是浙黨,王之洹同楊漣是東林黨。

儘管楊漣等人對於武大員搞的“火龍燒倉”這套把戲是心知肚明。

但是無奈他們沒有直接的證據,武大員直接將罪名推給了已經“畏罪自殺”的武庫司主事劉大成。

對此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按照目前的情況他們也只能以瀆職和監管不利的罪名將其革職查辦。

不過楊漣卻沒有就此善罷甘休,武大員將盔甲庫連同賬目一起燒了,劉大成死無對證,他的確對此無可奈何。

但武庫司可不止盔甲庫一個倉庫,他不相信武大員都能做的如此乾淨。

果然經過核查之後查出了不少問題,不少軍械都出現了賬目同實物對不上的情況。

在東林黨人的窮追猛打之下,更是有武庫司的吏員出來指證武大員挪用倒賣武庫裝備,牟取暴利。

可武大員依舊是一副死不認賬的狀態,不是推給手下,就是三個字“不知道”。

讓楊漣等人想不到的是隨著他們拿出的證據越來越多,武大員反倒是不慌了,每天在刑部大獄裡不是吃就是睡,比之前更加淡定。

武大員是不慌了,可牢外的其他人卻慌了。

醉仙樓的雅間內,成國公朱純臣同英國公張維賢之子張之極為首的勳貴們正匯聚一堂。

不過此刻他們可沒有心情吃喝玩樂,私吞武庫裝備這種事武大員一個人可幹不了。

他不可能三天兩頭就來一個“火龍燒倉”。

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同這些掌管京營的勳貴們聯手,將兵部武庫司的裝備以下發的名義進行銷賬,然後再共同分取收益。

經營連編制都吃了7成空餉,這麼多空餉士兵的裝備當然也是虛領的。

這些不存在的裝備損耗正好可以讓武大員用來填補裝備的虧空。

張之極小聲的說道:“東林黨如今就像是一條瘋狗,咬住了武大員就不肯鬆口,這該如何是好?”

張之極的話說出了大家的擔心,他們協助武大員進行武庫裝備的銷賬其實是一件小事。可萬一楊漣上頭,扯到京營吃空餉的事情上來,那無異於是一場大地震。

儘管這是一件公開的秘密,就連萬曆皇帝都心知肚明。

但畢竟是見不得光的,有些事情你可以這麼去做,卻不能這麼去說。

很顯然“京營空餉”就屬於這種型別。

此時成國公朱純臣抿了一口酒,將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放到了桌上,冷冷地說了一句:“事到如今,也只有讓武大員徹底閉嘴了,你們誰在刑部大牢有關係”

當楊漣打算再次提審武大員的時候,卻發現他躺在牢裡一動不動,湊近一看其已然沒有了氣息。

經仵作驗屍最後發現武大員是被一塊雞骨頭卡住了喉嚨,導致窒息身亡。

事到如今楊漣等人也只得就此打住了。

最後查抄武大員的府邸,足足抄出了白銀20餘萬兩,坐實了其貪汙的罪名。

不過這個案子並沒有最後了結。

因為刑部尚書李志發現,武庫司下撥給“遼東鐵騎”的扎甲為100副,但實際只收到了50副。

他藉此向遼東巡撫袁應泰發難。

不過袁應泰一口咬定兵部下發這批扎甲時並未署名是專門撥付給“遼東鐵騎”的,故而他將部分扎甲撥發給了撫順關的守軍。

此時劉主事已死,相關的文書也已經化為了灰燼,李志也只得作罷。

雖說最後武大員被認定為畏罪自殺,多少有些“無頭案”的味道,不過其被抄沒的20餘萬兩銀子入了戶部,萬曆也算是接受了這個結果。

可接下來兵部尚書的人選就成了“齊、楚、浙”三黨同東林黨人爭奪的焦點。

方從哲思來想去,只有熊廷弼適合接任兵部尚書。

雖然遼東經略的位置十分重要,可一旦失去了兵部尚書的支援,熊廷弼的遼東經略必將舉步維艱。

於是乾脆藉著這次“開原大捷”將熊廷弼升任兵部尚書。

眼見方從哲推舉了熊廷弼,東林黨人一時也推不出更適合的人選來爭奪兵部尚書的位置。只能退而求其次,將袁應泰推到遼東經略的位置上。

閻鳴泰也得以憑藉本次堅守南關的功績,升任遼東巡撫。

如此一來,雙方才達成了妥協。

東林黨雖然沒有拿下兵部尚書,但袁應泰成功就任遼東經略也算取得了一個突破。

而保住了兵部尚書的位置後,“齊、楚、浙”三黨依然能夠在朝堂上形成對東林黨的絕對壓制。

萬曆破天荒的迅速同意了這次的人事變動。

在萬曆的過問下,首輔方從哲責令戶部放了5萬兩的首級賞銀給李獻忠的開原路。

下令兵仗局按照開原路的要求打仗扎甲,以及鳥銃和魯密銃。

很快大臣們就發現,開原總兵李獻忠不是一般的受寵,向來不過問政事的萬曆皇帝,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過問開原的軍務。

這也讓“齊、楚、浙”三黨同東林黨感覺遼東李家有重新崛起的跡象。

二十多年前萬曆就是過於寵幸遼東總兵李如松,從而引發了整個文官集團對遼東李家的忌憚。然後開始了對李家的一步一步的限制和瓦解。

如今的李獻忠雖然不似李如松那般驕縱,李家也不是李成梁時期的李家,可這還是引起了方從哲的警覺。

讓他決定要遏制一下李獻忠的發展勢頭。

一方面他給遼東經略袁應泰下令,遼東各路要均衡發展,不可過於偏重開原一路。

另外他準備調整現行的首級獎賞制度。

方從哲以遼東現在的策略是“聯蒙滅虜”為由,取消了遼東鎮對於蒙古人首級的賞金。

當然為了讓他看起來不是那麼針對李獻忠,他將對建虜青壯的首級賞金提升到了25兩一級。

如此一來就堵住了李獻忠用蒙古人來刷賞金的通道。

對其他明軍來說要取得蒙古人的首級不容易,因為他們都是騎兵;可是李獻忠手下有大量騎兵,對他來說太容易了。

而且取消這個政策也可以進一步向蒙古人示好,聯合他們去對抗建虜可謂是一舉兩得。

雖然之前李獻忠在楊鎬的事情上站在了首輔方從哲一邊,但是畢竟和東林黨也沒有結下太大的仇怨。

對於遏制李家,他們還不算太上心。

可是宮裡突然傳出了李獻忠向鄭貴妃獻寶鏡,鄭貴妃在替李獻忠在萬曆面前進言的訊息。

這下東林黨可是急眼了,他們向來同鄭貴妃勢同水火。

妖妃干政?

這還了得!

於是御史彈劾的奏章像雪花一樣飛到了萬曆這裡。

萬曆自然是老規矩,留中不發,眼不見為淨。

東林黨人找不了鄭貴妃的麻煩,自然只能找李獻忠的麻煩。

啥“擅起邊患”、“勾結異族”、“殺良冒功”、“養寇自重”、“勾結後宮”.

不管有的沒的就是一通彈劾,有些老傢伙甚至都懶得動腦子了,直接拿出了多年前彈劾李成梁的奏章原稿,將彈劾物件改了一下抄上一遍就遞了上去。

萬曆自然是不會理會這些,但李獻忠突然多了一個“妖妃黨羽”的名頭。

在東林黨人眼裡的口碑直線下降。

李獻忠在得知這個訊息後也是哭笑不得,這下自己和東林黨算是徹底撕破臉皮了。

他當初也只是想搞掉武庫司這個毒瘤,沒想到引起了軒然大波。

直接造成了朝局的動盪。

當得知熊廷弼調任兵部尚書,袁應泰接任遼東經略的時候,他也只能無奈地搖了搖頭。

感嘆一下歷史的自行修復能力。

繞了這麼一大圈,到頭來袁應泰還是如同原本那般取代熊廷弼接任了遼東經略。

從袁應泰扣發兵部調給遼東鐵騎的裝備來看,他是絕對不會重用自己的。

這點和熊廷弼有很大的區別。

不過好在遼東巡撫換成了閻鳴泰,自己的日子也不會太難過。

閻鳴泰也已經傳遞了類似的資訊,內閣不希望開原鎮過於強大,接下來會對自己有所遏制。

不過對李獻忠來說這反倒是一件好事情,自己正好可以訓練新兵,安穩地發展。

以袁應泰那種半吊子的軍事水平,估計早晚得讓韃子給坑了,到時候還得讓自己出面收拾殘局。

雖說這次的武庫事件給自己惹出了一身騷,不過也並非一無所獲。

兵部發下了5萬兩賞銀,這筆錢自己當然不能獨吞。

李獻忠讓人按照名冊將3月遼東大戰時參與士兵的賞銀髮放下去了,按照兵部的一半,每級10兩銀子的標準。

不過好多將士都已經陣亡了,這些人自然是不用發放了。

他現在又不是皇帝,也沒有必要做那些收買人心的事情。

另外他又以清河堡首級賞金的名義給閻鳴泰送去了8000兩賞銀。

閻鳴泰血戰清河堡斬首韃子4000級,這些首級朝廷不認,他這個兄弟得認,多少意思一下。

當然現在自己在遼東還得靠這位閻大哥多照應,交情歸交情,也不能少了好處。

李三順說道:“啟稟少將軍我們這次在回來的路上抓到一個奸細。”

“此人在遼東的各處關隘,城池前偷畫地圖,他畫的非常詳細。”

於是便將繳獲的地圖遞了過來。

穿越到這裡之後,李獻忠最受不了的就是這個時代的地圖了,比例實在是太失真了。

大明兵部的《九邊重鎮圖》,以及《遼東鎮地圖》簡直就是一幅誇張的平面畫。

只能簡單的看出各城池,關隘之見的位置關係,僅此而已。

也虧得前世自己沒少逛論壇,現在軍所用的軍事地形圖,就是李獻忠靠著前世的記憶,再結合現在的地圖繪製出來的。

如果要是用大明兵部的地圖部署作戰,估計他自己得發瘋不可。

原本他以為這個韃子奸細的地圖一定是鬼畫符。

看是開啟一看的時候,他驚呆了。

這張地圖將城池,關隘,山川河流標註的十分清晰,而且之間的距離比例也很準確,最難能可貴的是連海岸線輪廓也比較清楚,差不多有自己地圖七八成的水準。

這是一個人才啊!

李獻忠趕緊問道:“這個奸細人在哪裡,不會讓你給殺了吧?”

李三順說道:“沒有,末將也是帶兵之人,一看到這副地圖就知道這個奸細不簡單,他在開原大牢之中。”

不久後就看見一個身穿布衣,身背斗笠的年親人被帶了到了李獻忠面前。

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人居然才二十出頭,看樣子比自己也大不了幾歲。

李獻忠知道他肯定不是啥奸細,建州根本不可能招攬到這樣的人才。

便直接問道:“伱有學過西洋的地圖繪製技巧?”

那年輕人說道:“小人有幸跟傳教士學過一些比例尺,以及網格平面繪製地圖的放法。”

李獻忠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將其帶到了自己的一間密室之中。

說道:“雖然你繪製的地圖比起本將的還是要差了一些,不過也算是難得的精品了,起碼比兵部的地圖強的多。”

年輕人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正面的牆上掛著一副遼東防禦圖,除了城池、關隘、河流外、還有一條條不規則的線條,這些線條使得整張圖開起來開具有立體感。

儘管他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線,很明顯這些線標明的是山地,線越密集的地方說明山勢越高。

李獻忠笑著說道:“這些叫山形線,可以用來標明城池及周邊的所出的位置。”

然後他又看到在桌面上方當著一個模型,居然是這個遼東的地形,城池,關隘,河流,山川栩栩如生。

城池上還插著不同顏色的小旗幟,用以標明城池的歸屬,看的他如痴如醉!

然後他抱拳說道:“小人茅元儀,見過李總兵。難怪李總兵可以戰無不勝,這些東西實在是巧奪天工。”

李獻忠也是大吃一驚,他沒想眼前的這個“奸細”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茅元儀。

茅元儀家學深厚,喜讀史書,雄傑異常,少時有仗義疏財、匡濟黎民之志。又喜談兵,熟知軍務,是少有的文武雙全型人才。

曾納秦淮名妓楊宛、王微為妾,人稱:年少西吳出,名成北闕聞;下帷稱學者,上馬即將軍。

其家中藏書豐富,並與曹學佺、董其昌、湯顯祖等學者和藏書家往來頗密。

尤其是其編撰的《武備制》被後人稱之為“軍事學的百科全書”。

他能夠繪製出這樣的地圖也就不奇怪了。

李獻忠說道:“這東西叫做沙盤,用來排兵佈陣十分方便。”

茅元儀突然抱拳說道:“小生自幼酷愛史書及兵書,雖然年紀不大,但這些年走遍了大明的各處邊關,編撰了一部《武備志》。”

“原本已經快要編完了,但如今覺得還有不少東西可以寫。所以有個不情之請,希望李總兵可以將這些地圖和沙盤的製作方法傳授與我。”

說完茅元儀突便恭恭敬敬地遞上了幾本《武備志》。

說道:“這只是其中的幾卷,全書目前有239卷,原本再寫完最後一卷就成書了,目前可能會再加一卷關於地圖和沙盤的。”

其實茅元儀今年也才25歲,這部《武備志》他先後歷時15年完成,差不多從十歲開始他就立志於編這部書了。

其中收入了西周至明代的大量陣圖都有詳細說明,光陣圖就有三百餘幅。

其中以諸葛亮的八陣、李靖的六花陣、戚繼光的鴛鴦陣最為詳細。

而且還包含了各種戰列分析以及大量先進武器的製作,甚至包括大量的火器。

其中也包括平虜衛使用的魯密銃,後世的李獻忠就是看到了《武備志》中對於魯密銃的“最遠最毒”的評價,才決定打造魯密銃的。

可以說是集古今的軍事大成之作,幾乎囊括了關於軍事的一切。

全書200餘萬字,稱其為百科全書,十分貼切。

李獻忠說道:“這些可都關係到軍事機密,本將傳授予你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你得答應本將一個條件。”

聽到李獻忠願意傳授,茅元儀興奮地說道:“無論什麼要求我都可以答應,李總兵但說無妨?”

李獻忠笑著說道:“你要在我開原軍中效命兩年,期間我不但會傳授你地圖同沙盤的製作方法,還可以讓你參與練兵,武器製造以及帶你參加實戰。”

李獻忠的話,讓茅元儀顯得十分興奮。雖然他博覽群書,並且走遍了大明的邊關,但是畢竟沒有參加過實戰,是典型的“紙上談兵”。

於是說道:“不知道李總兵需要茅某在軍中做些什麼?”

成國公給自己推選的錦衣衛,都是一些酷吏,乾乾刑訊還湊活,要鋪設情報網,統籌情報著實有些勉為其難了。

眼前這茅元儀雖說年輕,但其軍事理論知識紮實,平時又善於同各種人交際,遊歷了大明各處,還是很適合搞情報的。

李獻忠說道:“你可以擔任本將的軍師,出謀劃策,這樣你便可以參與到所有的戰役中來了。平時主要負責情報工作,包括情報的收集,諜報人員的安排,以及地圖的製作等。”

“其實情報工作也只戰爭中比不缺少的一環,我覺得的有必要補上這一課。”

對此茅元儀還是有些顧慮的,畢竟自己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不過李獻忠說的也很有道理,自己的《武備志》居然包換軍事的所有內容,關於碟間只有幾篇前人的描述也太過簡單了。

看到茅元儀仍在猶豫,李獻忠說道:“你可以先幹幾個月,如果實在不合適本將自然會為你換其他更加合適的職位!”

“你要是乾的好本將還可以幫你出版這部《武備志》,並在軍中推行。”

“對了,本將這裡有趙士楨的《神器譜》,可以借給你。”

出版《武備志》的花銷雖說不小,不過茅元儀也是出的起的,他還是有些家底的。

不過他是一個書痴,他並沒有看到過完整的《神器譜》,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於是一咬牙說道:“茅某就跟著李總兵幹了。”

很快兩人就開始交談了起來,李獻忠也向他介紹起了目前自己開原路的各種情況。

茅元儀絕對屬於這個時代最牛的那種“鍵盤俠”,各種知識儲備相當豐富,且很有見地。

李獻忠都覺得叫他負責情報工作是屈才了,用後世的眼光來看這絕對是一個“參謀總長”型別的。

兩個來自不同時代的“鍵盤俠”聊了許久。

最後茅元儀就情報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主要就是要人和要錢。

茅元儀提出了在各地開設各種酒肆或者商鋪作為據點,建立聯絡站。

一方面便於作為掩護,另外產生的收入也可以反過來支援情報司的發展。

草原和建州也可以透過行商的方式來慢慢發展,目前有柳師爺和範永鬥這兩條線再擴充套件起來就容易很多。

不得不說他在情報這方面是相當有天賦。

銀子沒有問題,李獻忠直接給他撥了1萬兩銀子作為啟動資金。

考慮到如今實行了“開中法”,梁三的業務也沒有這麼忙了。

於是他決定將孔有德調來作為茅元儀的助手,如今孔有德比較熟悉塞外的情況,也算見過了市面,又有商人的身份,可以給茅元儀很大的幫助。

就這樣情報司的框架總算是搭起來了。

新書上架,求推薦票,月票,訂閱,評論,打賞支援!

感謝書友“啟東東”、“20221101101049265”、“20220907223126758”、“帝者歸來”的月票支援。

大章拉一下均訂,感謝兄弟們訂閱支援!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
【大唐】+【穿越】+【爽文】+【掄語】\n貞觀二年四月。\n天空一聲巨響,本公子閃亮登場。 \n你說巨響哪來的?不好意思,是本公子把太極殿的屋頂砸了個洞的聲音。 \n司華年從天而降,把太極殿砸了個洞,但是司華年表示不慌,作為穿越者不可能剛穿越過來就被抓進天牢的,不然太丟穿越者的面子了。 \n但是司華年還沒說話呢,就真被李世民當成刺客抓了起來,不由分說就被壓入天牢。 \n司華年:李世民,你會後悔的!
歷史 連載 2萬字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許百齡
俞慎思穿成一名古代富戶子弟,父親高中狀元后攀龍附鳳,殺妻棄子。 兄姐帶著年僅三歲的他一路乞討從京城回到老家,卻被叔伯趕出家門。 寒冬臘月,單衣破屋,長姐將他緊緊抱在懷中哭紅雙眼,瘦脫相的兄長將最後一口吃的往他嘴裡塞。 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沒爹沒孃,不到年底,不被餓死,也肯定被凍死。 轉眼,他們就看到姐弟幾人: 從一天餓三頓,到賺得盆滿缽滿; 從買不起筆墨,到科舉大滿貫; 從世人皆可欺,到朝野敬服。
歷史 完結 5萬字
縣宰天下

縣宰天下

江炫煥
【種田+穿越+女帝+殺伐果斷+架空歷史】 蘇定穿越至大周朝,成為一方縣令。 他本是個不拘小節、行事灑脫之人,卻有著非凡的智謀和勇氣。 在這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他得到女帝賞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逐漸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他的命運究竟會如何? 是成為萬古流芳的一代名臣,還是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自我? 且看他如何在這亂世之中,憑藉著自己的手段,縣宰天下!
歷史 連載 3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之袁氏天下

三國之袁氏天下

絲雨如夢.CS
這是一本關於袁紹的書籍,主角是袁本初的小說真心很少,這一本還可以看下去。 我們的故事從袁紹尚未發跡開始,從討伐董卓到雄踞北方,再到一統天下。 慢節奏,不碾壓橫推,一切都是合理發展。雖說有系統是穿越,但也不是無敵,細水長流,大家可以慢慢品嚐。 品嚐這一場袁氏聯盟的盛宴,這聯盟由朕書寫!PS:終於突破了三百萬字,關於袁紹的書籍寫到這裡,真心不容易。 請大家多多支援,人品保證,絕不太監,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歷史 連載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