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地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月的京城雖然不如遼東那般寒冷,但一場大雪還是勸退了出行的人們,入夜後街道上的行人稀少。

只有巡城的軍士還高舉著火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城外幾匹快馬正在雪地中疾馳,濺起的雪花形成了一道長長的尾巴,很快他們就來到了東直門外。

只見一個騎兵大聲說道:“遼東邊報,600里加急發往兵部,還請速開城門!”

大明在遼東對建州用兵眾人皆知,上頭早就吩咐過,不得耽誤軍情的傳遞。城門官自然也不敢怠慢,很快城門就被緩緩地開啟了。

送信的騎士直接用馬鞭狠狠地抽了一下,只聽見戰馬發出一聲嘶鳴,而後幾人便入城了。

此時兵部負責值守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聽聞有遼東戰報,他第一時間就將戰報接了過來。

這次進攻建州朝廷上下徵調了十萬大軍,耗費錢糧無數,是兵部的第一要務,這種緊急軍情自然是耽誤不得。

這麼重要的軍報,他一個小小的給事中也不敢擅自拆開閱覽。

不久後,一個身穿紅袍,鬍子花白的老者氣喘吁吁的跑了進來,說道:“遼東的邊報在哪裡?”

說話之人正是大明兵部尚書黃嘉善,他是萬曆五年的進士。

萬曆三十九年,韃靼進犯延綏、寧夏、甘肅三鎮,黃嘉善統軍大獲全勝,取得了著名的“三邊大捷”。

不過此時的黃尚書已經是一位古稀老人了。

趙興邦看到黃尚書踉踉蹌蹌跑進了大堂,生怕他有個好歹,趕緊上前攙扶。

他一邊攙扶黃嘉善就坐,一邊說道:“下官已經檢查過戰報的蠟封了,沒有問題。”

於是將戰報遞了過來。

黃嘉善此刻也是非常緊張,他那微微顫抖的雙手迅速開啟了戰報。

只見他興奮地高喊道:“捷報,是捷報,我大明勝了!”

聽到黃嘉善呼喊後,趙興邦也顯得異常激動,真是天佑我大明啊。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有些不對勁,因為黃嘉善那張飽經滄桑的老臉剛才還是喜笑顏開,現在變得陰晴不定,時而凝視,時而皺眉。

很明顯這份“捷報”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不過此時他也不敢多問,上級想告訴他的時候自然會同他分享。黃尚書現在啥也不說,很明顯就是不想告訴他,再湊上去問只會自討沒趣。

不久後黃嘉善問了一句:“方首輔今晚還在當值嗎?”

趙興邦恭敬地說道:“這個時辰方首府肯定還在文華殿。”

於是黃嘉善便帶著這份“捷報”離開了,臨走時還對趙興邦關照道:“這份捷報的事,你先不要對外張揚!”

趙興邦心想看來這份“捷報”一定有蹊蹺,不過表面上他還是恭敬地說道:“下官明白!”

儘管現在已經接近子時了,不過內閣依舊沒有熄燈。

首輔方從哲依然獨自一人在忙碌的處理公務。

今年註定是不安分的一年,先是各地旱災不斷,然後又是後金犯境,大明被迫在遼東與其進行決戰。

而這一切都只能由他這個首輔獨自承擔。

因為萬曆皇帝是一個甩手掌櫃,根本不上朝,大臣想要見他一面難如登天。就連身為首輔的方從哲,見到萬曆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的。

自從萬曆四十二年他當上首輔之後,除了開始還有個吳道南入閣外(很快就辭職丁憂),基本內閣就只有他一人,因為萬曆皇帝不肯補人。

他的前任葉向高,曾經75次上書要求增補內閣成員,萬曆皇帝就是不準。

其實不止是內閣,六部官員的缺口都十分嚴重,萬曆皇帝很少增補,以至於現在六部的人手都十分緊張。

方從哲和葉向高這樣的首輔,有一個特殊地稱呼,叫做“獨相”。

要是太祖皇帝泉下有知,當初他費盡心思廢除丞相制,結果到了萬曆這裡內閣搞出一個“獨相”,不知他會做何感想?

不過黃嘉善的出現打斷了他的獨處。

方從哲看到他深夜來訪,就知道一定是遼東前線有訊息了。

於是問道:“黃本兵深夜來找本輔,是不是遼東的戰報到了。”

黃嘉善笑著說道:“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方閣老,我的確是收到了楊鎬發來的捷報,不過......”

然後黃嘉善將這份“捷報”遞給了方從哲,說道:“還是方閣老自己看吧。”

方從哲是萬曆十一年的進士,如今也已經年過花甲,他那雙睿智而不失沉穩的雙眼很快就掃過了這份“捷報”。

二人都精於軍務政事,自然是看出了其中的問題。

準確的說這其實是兩份戰報。

一份是杜松和馬林的敗報,西北兩路軍僅僅兩天就被建州八旗擊敗,五萬明軍幾乎全部潰散,死者超過3萬2千。

說實話當看到這跟敗報的時候他的內心是絕望的,大明的五萬邊軍主力居然僅僅兩天就讓建虜給打垮了,這訊息若是傳到朝中,恐怕他這個首輔立馬就會遭到“東林黨人”的彈劾。

遼東經略楊鎬正是方從哲舉薦的,東林黨是不會放過這個打擊“浙黨”的機會的。

因為此前葉向高擔任首輔的時候,大肆提拔重用東林黨人,這幫人就開始懟天、懟地、懟空氣。

像一群瘋狗一樣,逮誰咬誰。

搞得朝中非東林黨系的大臣人人自危,最後他們只能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東林黨。

萬曆一朝,除了東林黨外,根據地域還分成了:浙黨,楚黨,齊黨,宣黨和昆黨這些派系。

其中宣黨和昆黨實力較弱,主要還是“浙、楚、齊”三黨同東林黨進行黨爭。

別看萬曆根本不上朝,不過他對於朝堂的局勢還是十分清楚的,東林一家獨大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無論首輔葉向高如何推薦同為東林黨人的沈鯉,他就是不同意,最後啟用了身為浙黨的方從哲。

方首輔上臺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反擊東林黨的機會。

萬曆四十四年,“浙、齊、楚”三黨聯合起來利用京察(就是吏部對京官的考核)的機會,將東林黨人全部貶斥。

如今的朝堂上是“浙、齊、楚”三黨鼎立,而東林黨被他們狠狠地打壓。

兵部尚書黃嘉善就是“齊黨”的一員。

所以兩人的政治立場是一致的。

好在之後的戰報是一封捷報。

南路軍李如柏的義子李獻忠率遼東鐵騎深入赫圖阿拉附近,燒燬建州山寨,斬殺建州輔兵四千。

然後又殲滅漢軍兩千,生擒叛徒李永芳。

接著殲滅鑲白旗、正紅旗八旗,斬首1900級,李獻忠陣斬敵酋阿巴泰。

之後劉綎率東路軍又同鑲藍旗大戰,雖然自身傷亡了7千老弱,不過也斬殺了鑲藍旗3500精銳。

李獻忠率遼東鐵騎支援東路軍,斬首1500級,李獻忠親自斬殺了建虜的三貝勒阿敏。

方從哲說道:“雖說東南兩路軍斬殺的敵軍不及西北兩路軍的損失大,不過好在擒殺了建虜的幾個重要人物,也算是扳回一城。”

黃嘉善說道:“幸虧有李家的遼東鐵騎力挽狂瀾,還有這個李獻忠深入敵後,打出了好幾場漂亮仗,並擒殺了多名敵酋;如果沒有他,恐怕連東路軍都保不住。”

方從哲也說道:“楊鎬在戰報上也對這個李獻忠大加讚賞,看來遼東李家不簡單,關鍵時候還是得依靠他們。”

但一個事實擺在所有人面前,即使楊鎬沒有虛報,東南兩路斬殺的建州戰兵不過七千人,加上輔兵才堪堪過萬。

至於西北兩路軍擊殺的建州八旗,楊鎬推測為萬餘人,並沒有任何根據。

但明軍自身的陣亡就超過了4萬人,這個“捷報”他們實在報不出手啊?

於是方從哲說道:“戰報數字暫時保密,此時大戰應該還未結束,可能軍情尚有轉機。”

“不過活捉李永芳,陣斬阿巴泰同阿敏的訊息可以先放出去,將這個‘捷報’坐實。”

新書衝推薦,求推薦票,月票,追讀,評論,打賞支援!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三國:開局淪囚,厚黑軍師歸劉

三國:開局淪囚,厚黑軍師歸劉

故塵有哀
(無系統+權謀+厚黑謀主+不黑不吹+殺伐果斷)\n丘衡穿越到三國時代,原本準備輔佐曹操早日一統。 \n但在已然壯大的曹軍之中,沒有名氣就沒有出頭之日。\n直至博望坡,夏侯惇斬斷了丘衡翻身的希望。 \n也就在此時,他遇見了尚在落魄時期的劉備。\n厚黑軍師遇上心機主公,自此,開始了天下第一謀主的生涯……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虎牢關前,關羽溫酒要斬我

三國:虎牢關前,關羽溫酒要斬我

閆四幸
別人穿越,不是自帶系統,就是帶把加特林。而我兩手空空,甚至連記憶都沒繼承。 唯一的安慰,是我穿越到了一個著名的歷史時刻。那是東漢末年,虎牢關前,十八路諸侯討董! 有位史詩級的名將,將在這一時刻,開啟他那蕩氣迴腸、波瀾壯闊的人生。 而我,將在這時,擔任那個關鍵、核心、無可取代的重要角色!當曹操抬起了那杯溫熱的酒……你聽,那是歷史的車輪開始轉動。 在這個神明選定的時刻,我將命中註定,成為……什麼?我不
歷史 連載 78萬字
大唐:重生李承乾,開局謀反審問

大唐:重生李承乾,開局謀反審問

無垠石
魂穿大唐太子李承乾謀反案審問現場,你會怎樣操作? “本宮為太子,等著便是,何須謀反,若是謀反,也當效仿當年玄武門之變,帶著青鳥和稚奴的頭,來面見陛下。”李承乾一改往日的作風,變得無比的強勢起來。 我為太子,當一往無前。我為君王,當一言九鼎。我為強國,當教化天下,以武德服人。 人們以前稱他為跛腳太子,之後人稱他為暴君,最後人稱他為偉人。加群:984151775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唐最強紈絝

大唐最強紈絝

阿基米德沒有米
李北斗夢迴大唐,成為了妥妥的官三代。 正當他覺得這波穩了,從此以後可以安心做個紈絝,享受人生時,卻莫名其妙地多出了兩個大哥。 一個君臨天下殺伐果斷締造了貞觀之治, 一個聽言納諫虛懷若谷奠基了開元盛世。 他們還想讓李北斗這個弟弟吃軟飯。 李北斗:我堂堂一個鹹魚,這能忍? 男孩子出門在外也要保護好自己,千萬不要被封建軍事集團大頭目饞了身子。 李治:打今兒起,咱各論各的,我管你叫爸,我叫他弟兒,他管你叫
歷史 連載 11萬字
開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嶺南

開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嶺南

魂空幽夢
【無系統+權謀+輕鬆幽默+領土擴張+種田+我要做皇帝】\n一覺醒來,暖香在懷。 \n整理完記憶,楊斐整個人都懵了。\n好訊息,穿越了,還是個皇子。 \n壞訊息,是個無權無勢的廢物皇子。\n更嚴峻的是,自己剛穿越來就遭人陷害,將宰相千金推倒! \n當他費盡心機終於證明自身清白,一道聖旨又將他流放至嶺南。\n二十年後,老皇帝駕崩,新皇登基,楚王楊斐一紙檄文傳檄天下。 \n誅奸臣,清君側,奉天靖難!
歷史 連載 1萬字
我的科學時代

我的科學時代

仲淵2
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這一刻,夢迴北平,五月之後,神州陸沉,山河破碎,盧溝橋的槍聲從北向南響徹華夏大地,無數鮮血染紅土壤,數不盡的悲憤填滿胸膛。 清華園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南開八里臺成為一片廢墟,國不將國,民族面臨亡國滅種之際,此恨何解? 站在北平,我捫心自問,是如小民般苟活,還是如英雄般犧牲? 這是一個黑暗而沉重的時代。 也罷,活了十幾年的小民,亦想品嚐英雄這種身份的滋味,我本學渣,可也有屬於學渣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