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地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月的京城雖然不如遼東那般寒冷,但一場大雪還是勸退了出行的人們,入夜後街道上的行人稀少。

只有巡城的軍士還高舉著火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城外幾匹快馬正在雪地中疾馳,濺起的雪花形成了一道長長的尾巴,很快他們就來到了東直門外。

只見一個騎兵大聲說道:“遼東邊報,600里加急發往兵部,還請速開城門!”

大明在遼東對建州用兵眾人皆知,上頭早就吩咐過,不得耽誤軍情的傳遞。城門官自然也不敢怠慢,很快城門就被緩緩地開啟了。

送信的騎士直接用馬鞭狠狠地抽了一下,只聽見戰馬發出一聲嘶鳴,而後幾人便入城了。

此時兵部負責值守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聽聞有遼東戰報,他第一時間就將戰報接了過來。

這次進攻建州朝廷上下徵調了十萬大軍,耗費錢糧無數,是兵部的第一要務,這種緊急軍情自然是耽誤不得。

這麼重要的軍報,他一個小小的給事中也不敢擅自拆開閱覽。

不久後,一個身穿紅袍,鬍子花白的老者氣喘吁吁的跑了進來,說道:“遼東的邊報在哪裡?”

說話之人正是大明兵部尚書黃嘉善,他是萬曆五年的進士。

萬曆三十九年,韃靼進犯延綏、寧夏、甘肅三鎮,黃嘉善統軍大獲全勝,取得了著名的“三邊大捷”。

不過此時的黃尚書已經是一位古稀老人了。

趙興邦看到黃尚書踉踉蹌蹌跑進了大堂,生怕他有個好歹,趕緊上前攙扶。

他一邊攙扶黃嘉善就坐,一邊說道:“下官已經檢查過戰報的蠟封了,沒有問題。”

於是將戰報遞了過來。

黃嘉善此刻也是非常緊張,他那微微顫抖的雙手迅速開啟了戰報。

只見他興奮地高喊道:“捷報,是捷報,我大明勝了!”

聽到黃嘉善呼喊後,趙興邦也顯得異常激動,真是天佑我大明啊。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有些不對勁,因為黃嘉善那張飽經滄桑的老臉剛才還是喜笑顏開,現在變得陰晴不定,時而凝視,時而皺眉。

很明顯這份“捷報”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不過此時他也不敢多問,上級想告訴他的時候自然會同他分享。黃尚書現在啥也不說,很明顯就是不想告訴他,再湊上去問只會自討沒趣。

不久後黃嘉善問了一句:“方首輔今晚還在當值嗎?”

趙興邦恭敬地說道:“這個時辰方首府肯定還在文華殿。”

於是黃嘉善便帶著這份“捷報”離開了,臨走時還對趙興邦關照道:“這份捷報的事,你先不要對外張揚!”

趙興邦心想看來這份“捷報”一定有蹊蹺,不過表面上他還是恭敬地說道:“下官明白!”

儘管現在已經接近子時了,不過內閣依舊沒有熄燈。

首輔方從哲依然獨自一人在忙碌的處理公務。

今年註定是不安分的一年,先是各地旱災不斷,然後又是後金犯境,大明被迫在遼東與其進行決戰。

而這一切都只能由他這個首輔獨自承擔。

因為萬曆皇帝是一個甩手掌櫃,根本不上朝,大臣想要見他一面難如登天。就連身為首輔的方從哲,見到萬曆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的。

自從萬曆四十二年他當上首輔之後,除了開始還有個吳道南入閣外(很快就辭職丁憂),基本內閣就只有他一人,因為萬曆皇帝不肯補人。

他的前任葉向高,曾經75次上書要求增補內閣成員,萬曆皇帝就是不準。

其實不止是內閣,六部官員的缺口都十分嚴重,萬曆皇帝很少增補,以至於現在六部的人手都十分緊張。

方從哲和葉向高這樣的首輔,有一個特殊地稱呼,叫做“獨相”。

要是太祖皇帝泉下有知,當初他費盡心思廢除丞相制,結果到了萬曆這裡內閣搞出一個“獨相”,不知他會做何感想?

不過黃嘉善的出現打斷了他的獨處。

方從哲看到他深夜來訪,就知道一定是遼東前線有訊息了。

於是問道:“黃本兵深夜來找本輔,是不是遼東的戰報到了。”

黃嘉善笑著說道:“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方閣老,我的確是收到了楊鎬發來的捷報,不過......”

然後黃嘉善將這份“捷報”遞給了方從哲,說道:“還是方閣老自己看吧。”

方從哲是萬曆十一年的進士,如今也已經年過花甲,他那雙睿智而不失沉穩的雙眼很快就掃過了這份“捷報”。

二人都精於軍務政事,自然是看出了其中的問題。

準確的說這其實是兩份戰報。

一份是杜松和馬林的敗報,西北兩路軍僅僅兩天就被建州八旗擊敗,五萬明軍幾乎全部潰散,死者超過3萬2千。

說實話當看到這跟敗報的時候他的內心是絕望的,大明的五萬邊軍主力居然僅僅兩天就讓建虜給打垮了,這訊息若是傳到朝中,恐怕他這個首輔立馬就會遭到“東林黨人”的彈劾。

遼東經略楊鎬正是方從哲舉薦的,東林黨是不會放過這個打擊“浙黨”的機會的。

因為此前葉向高擔任首輔的時候,大肆提拔重用東林黨人,這幫人就開始懟天、懟地、懟空氣。

像一群瘋狗一樣,逮誰咬誰。

搞得朝中非東林黨系的大臣人人自危,最後他們只能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東林黨。

萬曆一朝,除了東林黨外,根據地域還分成了:浙黨,楚黨,齊黨,宣黨和昆黨這些派系。

其中宣黨和昆黨實力較弱,主要還是“浙、楚、齊”三黨同東林黨進行黨爭。

別看萬曆根本不上朝,不過他對於朝堂的局勢還是十分清楚的,東林一家獨大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無論首輔葉向高如何推薦同為東林黨人的沈鯉,他就是不同意,最後啟用了身為浙黨的方從哲。

方首輔上臺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反擊東林黨的機會。

萬曆四十四年,“浙、齊、楚”三黨聯合起來利用京察(就是吏部對京官的考核)的機會,將東林黨人全部貶斥。

如今的朝堂上是“浙、齊、楚”三黨鼎立,而東林黨被他們狠狠地打壓。

兵部尚書黃嘉善就是“齊黨”的一員。

所以兩人的政治立場是一致的。

好在之後的戰報是一封捷報。

南路軍李如柏的義子李獻忠率遼東鐵騎深入赫圖阿拉附近,燒燬建州山寨,斬殺建州輔兵四千。

然後又殲滅漢軍兩千,生擒叛徒李永芳。

接著殲滅鑲白旗、正紅旗八旗,斬首1900級,李獻忠陣斬敵酋阿巴泰。

之後劉綎率東路軍又同鑲藍旗大戰,雖然自身傷亡了7千老弱,不過也斬殺了鑲藍旗3500精銳。

李獻忠率遼東鐵騎支援東路軍,斬首1500級,李獻忠親自斬殺了建虜的三貝勒阿敏。

方從哲說道:“雖說東南兩路軍斬殺的敵軍不及西北兩路軍的損失大,不過好在擒殺了建虜的幾個重要人物,也算是扳回一城。”

黃嘉善說道:“幸虧有李家的遼東鐵騎力挽狂瀾,還有這個李獻忠深入敵後,打出了好幾場漂亮仗,並擒殺了多名敵酋;如果沒有他,恐怕連東路軍都保不住。”

方從哲也說道:“楊鎬在戰報上也對這個李獻忠大加讚賞,看來遼東李家不簡單,關鍵時候還是得依靠他們。”

但一個事實擺在所有人面前,即使楊鎬沒有虛報,東南兩路斬殺的建州戰兵不過七千人,加上輔兵才堪堪過萬。

至於西北兩路軍擊殺的建州八旗,楊鎬推測為萬餘人,並沒有任何根據。

但明軍自身的陣亡就超過了4萬人,這個“捷報”他們實在報不出手啊?

於是方從哲說道:“戰報數字暫時保密,此時大戰應該還未結束,可能軍情尚有轉機。”

“不過活捉李永芳,陣斬阿巴泰同阿敏的訊息可以先放出去,將這個‘捷報’坐實。”

新書衝推薦,求推薦票,月票,追讀,評論,打賞支援!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回到過去當學閥

回到過去當學閥

蟄雷
??網文填坑節,12月1日大佬包場,請你免費看獨家番外、人氣連載新章??穿越過去,程諾成為晚清庚子賠款赴美求學的最後一批學生。 等他常春藤大學畢業回來時,早已經改朝換代,天翻地覆。然列強虎視眈眈,國將不國,民將不民。 憑藉超強記憶,他快速學習,科教改變命運,橫跨眾多學科終成學閥,一己之力推動科學程序。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
歷史 連載 34萬字
前妻難撩

前妻難撩

紅箋小筆
(復健ing,每晚日更) 本文文案: —— 蘭殊認為自己這輩子最荒唐的想法,就是自以為可以捂熱秦陌的心。 當年那滿園春色中策馬而過的少年郎,芝蘭玉樹,俊美無儔。 蘭殊一眼便喜歡上了他,如願在及笄之年,嫁給了他為妻。 嫁進門之後,蘭殊才發現秦陌並沒有相中她,只是聖命難違。 蘭殊覺得沒關係,他們都還年少,她總有機會同他慢慢培養感情。 而他那雙冷淡的眉眼,確實在同她的日夜相處下,逐漸柔和下來。 蘭殊以為
歷史 連載 1萬字
汴京市井日常

汴京市井日常

東邊小耳朵
陳元娘出生的時候她阿爹從縣丞被貶為庶民,她也從金尊玉貴的官家小娘子變成了農女,自幼割草放牛做苦活。 就連指腹為婚的親事都沒了聲響。 家裡的糧罐見底,元娘一邊被阿奶罵賠錢貨,一邊被趕去山上挖野菜。好在十里八鄉,數她眼睛最尖,每次都能採到最多的野菜。 然而天降大運,她再不必挖野菜了! 因為已是高門大戶的未婚夫婿家中來人退婚了!! 厚厚的交子,數不清的箱籠賠禮,甚至還有她家以前的祖產宅子,這哪叫退婚,分
歷史 連載 8萬字
大唐:開局李二讓我當天策上將

大唐:開局李二讓我當天策上將

神農老人
穿越大唐,成為了蜀王李恪,深知玄武門繼承法,不流血就別想坐上皇位,李恪決定混吃等死,當個逍遙王爺。 然而!李二鳳:李恪是我大唐麒麟子,封天策上將,允許開府!李二鳳:李承乾私德有虧,貶為漢中郡王,封李恪為大唐太子! 李二鳳:李恪研發土豆,獻計滅突厥,平西域,功在大唐,傳……李恪:父皇等等,還有南洋、美洲沒佔領,皇帝你繼續當幾年再傳我吧!
歷史 連載 2萬字
春色欺瞞

春色欺瞞

在酒
【預收甜文《世子爺心眼忒小》、男替身《孿生為替》】 [春色動人女騙子×純情小狗(已黑化)] 青娥天生尤物,隨哥哥輾轉縣鎮,以她姿容誘富室子弟上鉤,再狠狠敲上一筆。 哥哥不是親哥哥,那年在江寧縣,他們商量金盆洗手,拜堂成親在此地討個生活。 偏巷子裡住了戶姓馮的高門,整日春蛙秋蟬撩動二人心絃。 “好青娥,我瞧馮家少爺對你有意,送上門的肥羊,不宰一刀天理難容。” 一段相處,青娥發覺那隻懂吟風弄月的少爺,
歷史 完結 3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