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寫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人邊走邊聊。

“你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個有才幹的人吶。不到十天你便真鑄造了五萬把腰刀,又一次讓老夫大開眼界。上一次還是你在修水泥道路的時候,讓老夫吃了一驚。這才過了多久,又讓老夫另眼相看。”

韓度聽到薛祥如此誇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只得說道:“老大人謬讚了,下官只是做好本分而已。”

薛祥捋這鬍子,眼睛裡充滿笑意的看著韓度。“好一個本分,別人說這話,老夫自當他自傲。你說這話,老夫卻認為你謙虛。”

這?

見薛祥這樣誇自己,韓度都有些不好意思。

這樣誇自己,是不是太過了一點?

“年輕人當有朝氣、有闖勁,畏畏縮縮的幹什麼?你看看你做的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又是制水泥,又是鍊鋼鐵,常人要是做成一件,早就傲氣沖天了。你究竟在怕什麼?”

薛祥邊走,便數落韓度。

“我怕什麼?我當然是怕老朱的屠刀。”韓度心裡吐槽。要知道,到現在為止他都還是戴罪立功,老朱放在他脖子上的刀,可都還沒有收回去呢。

在老朱的鼻子下面,不低調點,難道想死?

不過這話,韓度可不敢和薛祥說,只好賠笑到:“老大人說的是,小子以後注意一些。”

薛祥見韓度態度端正,語氣誠懇,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過有時候,即便是你做的越對,做的越多,或許在別人的眼中你便錯的越深啊。”

韓度聞言,臉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不解的問:“老大人這是何意?”

薛祥觀察到了韓度臉色變化,輕笑一聲:“你不要誤會,老夫沒有惡意,只是感嘆一句罷了。”

捉黠的看了韓度一眼,薛祥解釋道:“聽說你給手下的匠人發放薪俸,還給每天給他們提供一頓飯食?”

“確實是這樣。”這本來就是寶鈔提舉司公開的訊息,韓度自然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薛祥對此沒有任何表示,繼續問:“在你看來,匠人也重要?”

韓度沉默。

他不知道薛祥為什麼要這樣問,又或者是出於什麼目的這樣來問他,感覺有些不好回答。

薛祥等了片刻,見韓度沒有要回答他問題的意識,便繼續解釋道:“不要以為就你一個人看重匠人,老夫也是不差的。當年老夫面對皇上,也沒有退縮過。”

韓度明白薛祥這是說的,老朱欲殺匠人,被他勸阻救下數千人的事情。

想了想,韓度還是把心裡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下官以為,匠人很重要,至少不應該比士人差。”

薛祥眼睛陡然一亮,韓度這話說到他的心坎裡去了。他以前也重視匠人,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匠人應該和士人同等重要。

他迫切想要知道韓度這樣認為的理由,連忙問道:“為什麼這樣說?”

韓度見話也說開,便不再遮遮掩掩。“每一個士人,不管是還在進學的,還是已經做官的。胸中的抱負都是,希望能夠憑藉他們一己之力,能夠實現國富民強,能夠造福一方。”

薛祥是士人,韓度也是士人,對於韓度說的這一點他也是十分贊同的。

“這些難道有錯?”

韓度搖頭,繼續說道:“有抱負自然是沒有錯的。但老大人應該清楚,光有抱負,沒有實現抱負的手段是不行的。老大人如果有機會可以去問問那些還在考取功名的人,您要是問他們有什麼樣的胸襟抱負,他們可以滔滔不絕的說上幾天幾夜,但是您要是問他們用什麼手段才能夠將他們的抱負實現。”

說到這裡,韓度頓了頓,“老大人您信不信,一百個人很難找到一兩個能夠讓你覺得合理的答案。下筆千言,胸無一策,說的就是這些人。”

薛祥眉頭皺的很緊,聽了韓度的話,良久之後才開口,“為什麼會這樣?”

還能夠為什麼?

這還不算社會風氣給害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韓度只是唸了兩句詩,“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薛祥瞬間就明白了。

但他對於韓度為什麼重視匠人,還是有些不解,“那你如此優待匠人,又是為何?你可以知道,現在朝中對你此舉不滿的人可是不少。”

韓度奇怪的看了薛祥一眼,反問道:“那老大人以前在皇上面前直諫,活匠人數千,又是為何?”

薛祥頓時語塞。

兩人相視良久,忽然齊聲大笑起來。

“好,有志氣。”薛祥讚道。同時也不忘叮囑韓度,“但是話又說回來,老夫當時是不忍心見那麼多人因為一些莫須有的事情而死,才那樣做的。老夫還真做不到像你這樣明目張膽的優待匠人。就因為那件事,老夫後來都一直被文官所排斥,認為老夫自甘墮落和匠人走在一路。老夫年紀大了,對這些也無所謂,反正他們也沒辦法針對老夫。但是你卻不一樣,你還是要小心一點。”

“謝老大人關心,下官明白的,家父曾經和下官說過。”韓度隨口解釋了一下。

其實韓度對此更加無所謂。

排擠自己又如何?正好可以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官員能夠管理國家,但是他們缺乏真正能夠讓國富民強的手段。下官看重工匠,是因為只有工匠才能夠真正的讓國富民強。”

官員從來都只能夠作為管理者,而不能夠作為操作者。想要國富民強,還是需要工匠來具體操作。要不然,幾百年後的新時代,為什麼沒有提出“大國官員”的口號,而是提出“大國工匠”?

“理由呢?”薛祥聽了韓度的話,感興趣的問道。

韓度想了一下,笑著說道:“就拿老大人今天要接收的腰刀來說吧。工部即便是有足夠的精鋼,以往鍛造五萬把腰刀,需要多少工匠,需要多長時間?”

這個薛祥十分清楚,脫口而出:“一千鐵匠,至少一個月。”

“可是下官現在只用了不到五十工匠,五天的時間。”

薛祥眉頭微微皺起,他也感覺到了這其中的差距。倒不是說,工部的匠人就不如韓度的手下。當然,工部匠人幹活的積極性,的確是沒有韓度這裡的高就是了。

而主要是技藝的變化,帶來的巨大差距。

韓度繼續說道:“下官舉這個例子沒有別的意識,只是想讓老大人明白匠人的重要性罷了。匠人掌握技藝,而技藝的革新都還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比如拿這次的腰刀來說,五十匠人五天完了一千匠人需要一個月才能夠做完的事情。這就相當於,有了現在的技藝,其他的九百五十人、以及二十五天都可以被節省下來,而這些人在二十五天裡面,豈不是又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

薛祥對於韓度的話,有些懂了,又好似沒懂。

韓度也不管他,比劃著雙手道:“這就好比是一股力量,以往的力量小,所以做同一件事,需要大量的人力、大量的時間,而現在透過技藝革新之後,這股力量變大了,只需要很少的人和很少的時間,就能夠做到。”

薛祥眼睛一亮,他明白了韓度的意思。

“而下官便將這股力量,稱為生產力。”

“好名字!”薛祥突然出言打斷韓度。想要生活,便要生產,用生產力來命名,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薛祥看著韓度沒有繼續說下去,不好意思的說道:“你繼續,繼續......”

韓度便繼續說道:

“生產力強了,物資自然便會豐富。現在下官一天鍊鋼幾萬斤的時候,一斤要賣三百文,等到下官一天鍊鋼百萬斤的時候,恐怕一斤只能夠賣三十文。相對應的,朝廷現在征伐北元一次,需要耗費幾百萬貫,到時候恐怕幾十萬貫也就足夠一次北征了。朝廷的耗費少了,百姓的負擔便自然減輕了。”

“原本一個人只能夠做一個人的活計,但是隨著生產力的增強,一個人可以做十個人,甚至是一百個人的活計。老大人你想想,一個人可以當一百個人使用,如此一來國家想要不國富民強都不行。”

“哈哈哈,說的好,說的好......”薛祥撫掌而嘆。看向韓度的眼神,再也沒有看後輩的神色,而是和他平等視之。

“想不想來工部?”薛祥見才起意,“老夫發現你實在是太適合來工部了。如果你願意的話,老夫回去就向皇上上書,調你來工部。只要你來了,老夫這位置,遲早有一天是你的。”

啥?

閒聊就閒聊,您老可別當真啊。

自己可還有寶鈔要作呢,怎麼能夠去工部?

要是老朱知道了,肯定會罵你不講武德。

明明是一場交易,您老倒好,現在來談上感情了。

“這個......”韓度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薛祥才好。

薛祥見韓度態度抗拒,也不在意,拍著他的肩膀說道:“現在不來也沒關係,只要你哪天想來了,就和老夫說一聲,隨時恭候。”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女帝流落人間,我教她種田

女帝流落人間,我教她種田

長歌輝煌
林萬一朝穿越,正趕上官府發老婆,還一發發五個。大老婆錘肩。二老婆捏腿。 三老婆小鳥依人……殊不知,夜夜錘肩的大老婆,竟是流落人間的女帝。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唯我樂逍遙~
歷史 連載 4萬字
全家被流放,我八歲科舉翻身

全家被流放,我八歲科舉翻身

藍鯊不吃魚
百年前,他做到天子近侍,家鄉成了別國。他想拿回來,國亡了。他從城樓上一躍而下。 百年後,他成了大景朝的8歲小弱童,有了再次拿回故土的希望! 科舉吧,少年! 但口袋空空、咳嗽聲聲,外公家滿門被流放。又遇譏諷的、要債的、陷害的、為難的……還遇考官算計、考棚大火、朝廷陰謀…… 不就是病、弱、貧嗎?怕個鳥蛋! 書中自有萬千丘壑!我,接得住! 且看他:智考舉、勇承擔、計賺銀、廢紈絝、破陰謀……養身救家兩不誤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天災逃荒!我被婆家寵上天

天災逃荒!我被婆家寵上天

綠獅子
【種田+穿越+空間+天災+逃荒+經商】\n樂極生悲,這說的大概就是陸青冉了。 \n一個小時前,28歲的陸青冉剛剛晉升成百貨大廈的經理。\n一個小時後,她在回家的路上就遇到了車禍,再次醒來,陸青冉還是陸青冉,但卻成了農女陸青冉。 \n既來之則安之,陸青冉樂觀的想到,然而現實不允許。\n農女陸青冉,親孃早死,親爹再娶,繼母進門三年生了兩個大胖小子,成為家裡的功臣,連帶繼姐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n繼姐有
歷史 連載 3萬字
長女

長女

空巢獨居客
全文完結 預收文《清穿十福晉》《下山嫁人》,文案在最下面。 【文案】 精明能幹頂門立戶獨女vs“大家閨秀”官家病秧子 十二歲之前的孟半煙,家庭美滿生活幸福 家中算不得有錢人家但從小就未曾為了吃喝發愁 沒什麼心願,整天樂樂呵呵胡吃悶睡的,誰都沒她過得舒坦 過了十二歲天塌地陷,爹死在外面死不見屍 孟半煙身為家中獨女,只能咬牙扛起孟家的體面 此後孟半煙就給自己列了一個心願清單 一:替守孝期滿的娘再找個好
歷史 完結 2萬字
晉末天下

晉末天下

風青竹
寧康元年,東晉權臣桓溫帶兵入朝,拜謁皇陵。不出三日,整個建康城內便已流言四起,說其此番是要誅滅王謝兩大家族,顛覆朝廷,再造乾坤寰宇! 值此人心動盪之際,唯有身為穿越者,又對長生之法略有研究的秦行雲看出桓溫已經是大限將至。 然而他想的並不是順水推舟,而是逆天改命,欲要為桓溫點上七星燈續命,一如當年諸葛武侯所行之事。 他也知道,無論此舉成功與否,天下格局都將因此更易!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