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絲米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燕王棣要回京了。

訊息如春風化雨,又似錢塘潮湧,風一陣雨一陣,就傳遍整座應天城。

世人都說龍生九子,九子不同。

這句話放在如今大明朝那唯一的一條真龍身上,得到了最高的驗證,且讓人挑不出半分的毛病來。

身為大明朝第一位皇太子,受到滿朝文武大臣讚許及支援的朱標,自然是最完美無瑕,就如崑崙天山上伴隨著冰川流淌下來的羊脂白玉一樣。

這樣的皇子,皇太子。

就該是成為大明朝第二位皇帝陛下!

而對於皇帝的第四位嫡子,燕王朱棣。

朝堂上的觀感和評價,就顯得有些曖昧起來。

或許是因為少年時的頑劣,燕王朱棣在應天朝堂百官,甚至是他那位皇帝老爹眼裡,從來就沒有什麼好的人設。

倒是後來成了中山王徐達的女婿,就藩北平,在那苦寒的終年只有風雪和前元餘孽時不時騷擾一下的環境中,這位燕王慢慢的也就成了一個值得稱讚那麼幾句的龍子了。

至少,這兩年朝廷裡已經頗有些,燕王棣當永世鎮守北平的言論,是流傳了出來。

燕王棣,就該是統領千軍萬馬,為大明朝永世鎮守北疆的大將軍才是!

“你就該當一位大明朝的大將軍!”

近來從宮中隱隱傳出,要接受改造的應天府境內的官道上,身著繡著團龍、滿眼大紅色親王朝服的燕王朱棣,臉色認真的盯著護衛在自己身邊的燕王府護衛都司指揮張志遠。

已經在北疆軍陣之中足足打磨了十二年的朱棣,如今的眼光很準。

這個被遮掩了罪過發配北疆的漢子,是朱棣這些年難得一見的軍中勐將。

入北疆不過數月,便在數九寒冬北出雪原數次,敢打敢拼,且每戰必勝,斬獲頗盛。

這便是朱棣為何會驟然重用張志遠的原因,選拔人才,當不拘一格降人才,委以重任,才能讓人才發揮出更多的作用。

而張志遠也沒有讓朱棣失望。

去歲冬,隨朱棣回北平之後,只是在燕王府吃了一頓年夜飯,第二天禮拜過燕王一家子,他便請命帶著燕王府護衛千餘人出塞。

整整三個月,正是草原上牧草生長的季節,也是牧民們圈養了一個冬天的母羊下羊崽子的時候。

整整一千大明鐵騎,在已經擔任燕王府護衛都司指揮的張志遠帶領下,幾乎是出地千里,轉戰數十個前元餘孽部落。

大小戰事十數場,斬敵三倍之,在帶著那隻鐵甲殘破、長槍斷裂、長刀捲刃的軍隊回來的時候,張志遠還帶回了一千多名指天發誓此生絕不背叛大明的牧民,以及不下萬餘羊羔、千餘隻牛。

儘管出發時是整整千人,歸來時只餘不足五百人。

戰損過半。

但那一日的北平城頭上,所有原本還對燕王殿下驟然提拔張志遠這麼一個默默無聞之輩而心生幽怨和不滿的人們,頓時便收起了所有的質疑和不滿。

這人活該是要成為統兵大將軍的人!

而張志遠,也終於是在冰冷的春風之中,證明了自己沒有辜負燕王殿下的眼光。

張志遠抬頭看向眼前的燕王,他總覺得自己不該擔任這次燕王奉詔回京的護衛,至少不該是在這個時候回來的。

他悶悶道:“屬下只懂得上陣殺敵,不懂如何統帥大軍。”

戰場上衝陣殺敵的是將軍,指揮千軍萬馬滅國的才是大將軍。

朱棣哼哼著,眼神卻在張志遠身上那帶著道道豁口,豁口裡還殘存著一團團暗紅色血肉的鐵甲。

朱標帶著些不滿:“再不將你帶回南邊,是不是等修整好了,就又要帶著人出邊磨刀子?這次回來帶上你,本王便是要為你求一份封賞的。”

草原人南下是打草谷,朱棣對明軍北上喜歡稱之為磨刀子。

刀子一下下的磨在元人的脖子上,刀口就會越發的鋒利,讓人只是遠遠地看一眼都會戰慄。

張志遠不太想打理這位對自己有著無盡賞識以及信任的燕王,他看向前方不遠處的應天城:“王爺,世子過了揚州便又咳嗽了起來,還是快些入城尋了太醫院瞧瞧吧。”

聽到此言,朱棣回首看向身後不同於以往回京那等龐大的隊伍,只有百餘名由張志遠統帥的燕王府護衛,隊伍之中也只有數十輛馬車,拉著燕王府的女人和孩子們。

老爺子說了這次要好好的瞧一瞧自家的兒孫,尤其是孫子們都是個什麼模樣。

最前頭的馬車裡,仍是傳來了一陣陣低沉的咳嗽聲。

這讓朱棣將將露出的笑容,瞬間煙消雲散。

再回頭,看向早年間已經看得熟透了的應天城,朱棣的臉上才又露出笑容。

任由身下歷經百戰的戰馬載著自己慢悠悠的靠近應天城。

朱棣歪著頭,斜眼看向驅馬跟隨在自己身邊的張志遠。

“本王總覺得應天城是看不夠的,那時候母后還在,本王與太子還有兄弟們都不曾長大,我們跑遍了這座城每個地方。”

張志遠忽的說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話:“所以我等誓死守衛邊疆,才是一件讓人值得的事情。”

如果不是自己親眼所見,張志遠就不會明白,為何三爺放著秦王和晉王不管,偏偏要讓自己擇機爬到燕王的身邊。

朱棣並沒有察覺到張志遠話裡的深意,揚著馬鞭指向左手方向的一座大湖:“這座玄武湖,當年害的本王醉酒落水,捱了太子好一頓訓斥。現在回想起來才知曉,若是太子不訓斥,本王當時指定是要挨父皇的打了。”

張志遠皺著眉,靜靜的看著面前開口說話的燕王。

似乎從江船上踏足應天府的土地,隨著應天城出現在眾人面前,燕王殿下就變得多愁善感了起來,更是不斷的追憶過往。

朱棣仍是繼續道:“咱們走神策門入城,安仁街有幾家糕點很是好吃,到時候你買上一些送給王妃品嚐品嚐。”

“丹凰街口的酸辣麵湯最是可口,給了銀兩讓出身北地的弟兄們也嚐嚐。”

“就是不知道蓮花橋那家賣糖人的人家還在不在了,若不然還可以買些給明兒那丫頭吃。”

說道這裡,朱棣便停了下來。

因為再往前走,就到了坐落在皇城西北角的府軍右衛大營,也是此次諸王入京護衛駐紮的地方。

張志遠一一點頭,將這些都記在心裡。

朱棣又說道:“你那些戰功自己再核對一遍,雖然有燕王府護衛都司考功,還是不能疏忽大意了。既然是能做大將軍的人,就不該只統帥燕王府那一星半點的軍馬。”

張志遠握著韁繩舉手抱拳:“屬下只願護衛在殿下身邊。”

朱棣揮揮手,抬頭看向已經近在遲尺的應天城神策門:“應天城真好看啊!”

神策門並不好看。

相比於直通洪武門的正陽門,又或者是通往應天最是繁華的南城和中城的聚寶門而言,神策門就啥也不是。

冷冷清清的城門口,半天不見有多少人進出,守衛在城門前的京衛官兵,也是有些懶散的站著不太整齊的隊伍。

站隊不能太過隨意,雖然大明朝的京師如今不太可能有敵人打過來,懶散些沒事,可若是見不著人,最近一直在追求業績和證據的都察院御史們,定然會如同瘋狗一樣的撲咬上來。

朱棣掃了一眼城門前懶散的京衛官兵,覺得自己此次回宮該和老爺子提醒一句,京衛不能這麼荒廢下去。

只是不等他整理好思緒,卻被城門洞裡的一行人給吸引住。

朱棣的臉上慢慢的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本王的侄兒也愈發的不一樣了啊!”

這就話像是喚醒了到現在還是不怎麼願意回京的張志遠,抬頭看向神策門城門洞。

只見一早就候在這裡的朱允熥,帶著孫成,以及禮部、兵部、太醫院的人,已經是走了過來。

隨行的官員都穿戴整齊,莊嚴肅穆,面對燕王殿下卻又不失身為臣子的尊敬和規矩。

朱允熥就穿的很是隨意,一襲曳撒,腰上掛著一柄雁翎刀,另一側是老大一塊暖玉。遠遠的瞧著,頗有些京師勳貴子弟的模樣和氣派。

他迎著老四叔回京的隊伍走上前,臉上帶著濃郁的笑容,躬身抱拳:“侄兒見過四叔。四叔不遠萬里奉詔回京,一路迢迢,定然已是極累的了,容侄兒引四叔和四嬸入城回宮。”

說著話,他偏頭看向頭前那輛不時傳來輕咳聲的馬車。

朱允熥輕輕一招手,被他今天特意叫來的太醫立馬上前,到了馬車前問安請診。

坐在馬背上的朱棣,默默的打量了朱允熥片刻,隨後才翻身下馬。

他手中握著馬鞭,走到朱允熥面前,便當即抱拳:“臣參見監國。”

還不等朱棣躬身,朱允熥立馬上前托住這位四叔的雙臂,臉上帶著笑容:“可不敢,四叔這是折煞侄兒了。”

朱棣是真的想要參拜的,因為他已經隱隱看向躲在神策門城牆上,有御史的身影剛剛暴露了那麼一下。

然而朱允熥托住了他,這小子如今的氣力讓人驚歎,朱棣只得是笑著挺直了身子。

他先是看了看朱允熥身後已經上前,與張志遠交接核查的禮部及兵部官員,又回頭看了一眼已經入了馬車的太醫。

朱允熥笑了笑,解釋道:“本來只有兵部和禮部的人來,侄兒想到如今高熾堂哥這一路南下,身子骨定然會不適,便叫了太醫一起過來。”

這就讓朱棣原本還要以君臣而論的心思蕩然全無,輕笑著道:“叫你費心了。”

朱允熥揮揮手,滿臉的不在意道:“這次堂哥回來,便待在家裡好好的將養著身子,等打磨好了身子,再回北平繼承四叔的志願。”

朱棣笑笑,輕聲道:“不敢奢想,只願一聲平安便好。”

這話就有些意思了。

朱允熥心裡笑了笑,轉身笑道:“四叔,回宮吧。”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