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士人來說,其他才能可以不盡如人意,但是辯經的核心本領一定要掌握。

因為劉備的“善戰”,給盧植掙足了面子,盧植對劉備越發滿意,走到哪裡,只要能帶著劉備,一定會把他帶著,給他介紹認識更多人,並且將自己對劉備的期待告訴所有人。

這就是盧某人的衣缽傳人啊!

盧植之前有過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但是兒子早夭,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再得一個兒子,但是有了劉備,人人都認為盧植就算沒有兒子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學問和榮耀無人繼承。

光和四年年初,在劉備結束觀政試用期、正式被確認為尚書檯令史的時候,他在辯經大獎賽上的勝利記錄已經增加到了三十一場,平兩場,未嘗一敗。

由此,劉備以善於辯經的名聲在雒陽士人圈子裡站穩了腳跟,隨後又被認證了漢室宗親的身份,於是正式被士人圈子接納。

而且因為他善於辯論,學問紮實,已然已經有人把他看做古文學派年輕一代學子裡的佼佼者,認為他未來的成就不會比盧植小。

更有人為了討好盧植,公開宣稱對劉備來說,收徒教學不是終點,開宗立派未可知。

事實上,直到這個時候,劉備才能確定自己腦袋裡裝著來自未來的東西是有用的。

早前,劉備拿著一首五言詩走遍整個涿縣也找不到進身之階,想找人幫他評價幫他吹捧,毫無意義,根本找不到。

因為重要的不是才華,而是名聲,名聲越大,才華才越大,有了名聲,才能有才華。

漢末計程車子們對於這一套實在是太懂了,就算有才華,也要有名聲。

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以至於一個兩個士人都想盡辦法的表演,想盡辦法折騰,好讓自己聲名大噪,聲名大噪了,才有展現才華的機會。

聚光燈照耀之下,自然會有人從你的身上發掘才華,沒有才華,憑空捏造也要出現才華,否則這個花花轎子人抬人的遊戲還怎麼玩下去?

劉備苦等十幾年,歷盡艱辛,終於有了一定的名聲。

於是終於等到了展現自身才華的時候。

不趁此機會把自己的名聲繼續往上推,讓更多人看到自己、認識自己,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時機成熟了,可以出手了!

說來也挺好笑的,劉備一度以為東漢沒有詩,且認為漢人完全不在乎詩,只重視經義,所以主要以辯經達人作為人設根基。

抵達雒陽之後,他參加的文會多了,認識的人多了,便知道東漢也是有詩的。

且創作技巧並不差,知道的人並不少,名聲也不小,只是朝廷不憑藉詩選官,所以文人墨客只把它當做興趣愛好,並不會像五經十四家法那樣重視。

經過研究,劉備知道了最早的五言詩是史學家班固的《詠史》,雖然技巧不成熟,但也算的上是開山祖師爺。

班固之後,也不斷有人創作詩,很多詩的文辭都不錯,但是不知道作者,只能冠名無名氏,其中有一首《涉江採芙蓉》,讓劉備感覺頗為親切,因為這是他曾經學過的。

讀了這首詩,詢問盧植和身邊一些朋友對詩這種文學體裁的看法,劉備心中有底,便開始逐漸把肚子裡的存貨掏出來,打算在辯經達人的人設之外,再立一個詩人的人設。

現存很多搞名聲的手段都是前人用爛掉的,比如廉潔啊守孝啊之類的。

閥閱家族的人這樣搞還行,有人願意給捧臭腳,他劉某人這樣搞,只會被人笑話,成為笑柄。

只能說這個時代的人們都在拼命地讓自己出名,都在想方設法搏出位,這條賽道上卷的是不要不要的,而劉某人作為一個臭外地來雒陽討飯吃的,貿然參與進去,只能被捲成渣渣。

所以他認清了生態現狀,決定抓住行業痛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打造差異化賽道。

爺不跟你們在同一條賽道上卷,爺要開闢另外一條賽道自己卷自己!

爺要寫詩!

有本事你們這群弱雞也來寫詩和爺一起卷啊!

於是某次辯經聚會上再一次取得勝利之後,劉備就藉著春日的美景,拿出了一首春眠不覺曉,引得滿場叫好。

辯經會議之後,這首五言詩就被傳抄,接著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了雒陽士人圈子。

很多人都對這首五言詩表示讚許,包括盧植在內的經學家們也對此頗為讚歎,認為辯經達人劉備不僅擅長經義,更有文采,是個文壇多面手,很有發展前景。

漢人並非不喜歡詩,詩經就是五經之一,漢人以詞句能夠配合音律為歌,不能配合音律為詩,便是詩歌統稱的來源。

出於對上古浪漫主義的追捧和嚮往,若有人能寫出這樣瀟灑、浪漫的詞句,同時又是優秀的官員、經師,又怎麼會得不到追捧和認同呢?

有了初次試水的成功,劉備知道自己所打造的差異化賽道的可行性,就開始決定大步流星地走下去,繼續深耕這條賽道,把賽道拓寬。

在和友人外出踏青的時候,他見著垂柳,便出口吟誦。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身邊友人聽聞,立刻起鬨讓劉備寫下來,劉備揮筆將這首詩寫下,友人們爭相傳閱,大聲讚歎。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裡,這首比五言詩更多二言的七言詩也傳遍了雒陽計程車人圈子。

辯經達人劉玄德這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的浪漫比喻讓士人們鼓掌讚歎,這首詩於是被爭相傳抄。

雖然有人因為這些詩不能配合音律唱為歌而感到遺憾,但字裡行間體現出的如此瑰麗浪漫的想象力,也著實是叫一些感性的人為之沉醉。

這寫詩達人的人設一旦立起來,就停不下來了。

繼如剪刀般的二月春風之後,又有一日,劉備參加辯經會議,持左氏春秋的立場和一公羊春秋學子進行辯論,將對方駁斥的啞口無言獲得勝利之後,天上落下細細雨絲。

回家途中,劉備“偶有所感”,寫下【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很快,透過有心人的傳播,又是一首七言詩傳遍雒陽計程車人圈子,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七言詩句的美。

於是很快就有人登上街頭,在濛濛細雨中欣賞雒陽城的柳樹,頗有種聖地巡禮的感覺。

靠著劉備自己辯經達人的名聲,他所“創作”的五言詩和七言詩,靠著優美的詞句和浪漫的想象,在雒陽城內掀起了一陣五言詩和七言詩的浪潮。

很多士人感嘆於劉備之文采和越來越大的名聲,意識到五言詩和七言詩雖然不能帶來什麼直接的政治利益,但是偌大的名聲對於他們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誰不想有名聲?

不開玩笑,名聲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當真正能用到的時候,名聲甚至能救命。

這種玄學性質的東西,宜有不宜無,宜多不宜少,於是他們也想跟風創作詩句求取名望。

劉備吃肉,他們也能跟著喝幾口湯不是?

這條全新的賽道開闢出來,並且被證實有可行性,那些在原來的賽道上被卷的痛苦不堪的傢伙們便爭先恐後的趕過來,想要在新的賽道上獲得自己的地位。

但是無論怎麼創作,這些作品也沒有給人什麼驚喜,人們只覺得和劉備那浪漫而瑰麗的暢想比起來,這些詩句略顯木訥,且毫無生趣,只是生拉硬拽湊個五言或者七言罷了。

有了對比,就有了傷害。

大家被那些無趣捏造作品傷害的內心急切的需要劉備這位詩人那瑰麗奇妙的幻想來安撫。

劉備的名聲越發的大,盧植很開心。

他原本覺得自己給這位弟子定下的要求還是挺高的,但是差不多半年時間下來,這位弟子所達成的成績已經遠超了他最初的設想。

他越發感覺當初孤注一擲收下劉備做弟子的做法是正確的。

沒有當時的投入,哪有如今的收穫?

劉備的名聲增大,他盧子乾的名聲也水漲船高,師生兩人身份繫結,名望繫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風險的確很大,但是……

收益也是大的驚人吶。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清話事人

大清話事人

憂鬱笑笑生
如果穿越回到清朝,如何獲得造反的第一桶金? 玻璃?香水?水泥? 都不是。 落榜美術生李鬱,用一幅手繪人體畫賺到了第一桶金。 清廷殘暴,敢殺,敢搶,敢榨,敢顛倒黑白。 百姓懦弱,能熬,能忍,能欺,能自我麻醉。 李鬱只能依靠江湖人士。 改造漕幫,經營江南。 待到羽翼豐滿,提兵北伐。 【造反,弱系統,熱血】
歷史 連載 18萬字
我,最強毒士,女帝直呼活閻王

我,最強毒士,女帝直呼活閻王

星星子
高陽穿越大乾,恰逢女帝登基,廣聚天下人才,於是以一介毒士,毛遂自薦! \n女帝:“當你親手滅了仇家全家,看著滿地屍體,卻突然發現屋裡還有一個孩子,你該如何是好?”\n高陽:“臣會說記住我的臉,下次見面,我就不手下留情了,接著轉身離開,再猛然回頭,大笑一聲,哈哈,小子我們又見面了!”\n女帝:“……”\n女帝:“眼下兩軍交戰,我軍卻爆發瘟疫,人心渙散,有何良計?”\n高陽:“我有一計,可用軍中投石機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落花時節不見君
穿越漢末,正趕上曹操二伐徐州,卻意外被劉備所救。作為一名黑戶李翊只能抱緊劉備的大腿。 老劉的徐州內憂外患,內部各派爭鬥不休,外有強權覬覦垂涎。李翊幫助劉備謀劃,對內收服徐州各派,對外重拳出擊。 北上可以爭鋒袁曹,南下可以奪取荊揚二州,西進可以問鼎中原……袁紹:“李翊用兵如神,雖韓白復生,亦未必至此也。”曹操:“見著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不如翊者多,勝似翊者少!”劉備:“朕起業之始,亦未料想有如此
歷史 連載 3萬字
臨夏

臨夏

吃紅薯不
沒什麼大志向,方臨只想在這個世界活著,與珍視的人好好活著。……ps:不聖母,偏日常,以家庭的視角走進歷史,映照歷史……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