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沒良心炮這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誕生於我軍之手的土大炮進入了大眾視野。

隨著諸多自媒體對其添油加醋的描述,大眾似乎對此物產生了一種誤解——沒良心炮是一種超級好用、威力又大、造起來簡單還很便宜的平民大炮。

打造一尊沒良心炮,只需要鐵筒、炸藥包和火藥就可以了,經濟實惠好用,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放火之良品。

無論何時何地,沒良心炮都能信手拈來,毫無技術難度,並且只要架起沒良心炮,就能把各種敵人炸的粉身碎骨七竅流血,然後奠定勝局,在戰場上可攻可守無往而不利。

然而真的如此嗎?

如果沒良心炮真的那麼好用,那麼神奇,為何只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曇花一現之後就進入了軍事博物館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沒良心炮沒那麼好用,也並不神奇,說經濟實惠肯定比真的大炮經濟實惠,但是效用……就不好說了。

沒良心炮,正式名稱叫飛雷筒,顧名思義,是一種讓“雷”飛起來的筒,說白了,就是一大號土製擲彈筒,或者也可以視作土製迫擊炮。

它的誕生已經不知何時,但是徹底成熟是在解放戰爭中。

敵軍善用諸多永久或半永久性堅固堡壘扼守戰場,而我軍缺少火炮坦克等攻堅武器,幾乎全靠爆破敢死隊的勇敢犧牲來逐次爆破攻堅,人員損失巨大。

為減少人員傷亡,沒良心炮應運而生。

它的定位是不用人力來投送炸藥包的兵器,出現在戰場上就是為了攻堅,炸燬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軍事碉堡,減少我軍人員傷亡。

最早的沒良心炮其實就是在地上挖一個朝向目標傾斜著的筒狀深坑,在坑底放置用於推送炸藥包的火藥,火藥上面安放用於爆破目標的炸藥包,利用火藥的推力將炸藥包拋射到目標點引爆。

全靠土坑作發射筒的方法畢竟太土太土了,臨時挖出來的土坑對要求相對嚴格的坑壁直徑、藥室容積、傾斜角度等很難把握。

這對計算打擊目標的距離、火藥用量和炸藥包的大小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於是飛雷筒便這樣誕生了。

飛雷筒的口徑很不一律,從300毫米到500毫米都有,用以發射的炸藥包一般十餘公斤,大的有二十餘公斤的,最大射程達二三百米,但以150米以內殺傷力較理想,主要用於打擊敵築壘、鐵絲網、鹿砦等主、副防禦設施,對運動中的步兵則基本不能對付。

有些博物館內有飛雷筒的實物展出,這些供遊人參觀的飛雷筒呈一定的角度傾斜著擺放,前端用木架支住,那樣子就和迫擊炮的放列差不多,但必須明瞭的是,這僅僅是供人參觀時的擺設方法,而絕對不可以是作戰時的發射狀態。

因為後坐力的存在。

火藥爆炸產生巨大的推動力,這種推動力並不是首先對著炸藥包使勁兒,而是首先對著發射筒使勁兒,發射筒夠硬,火藥的勁兒沒地兒卻又必須要走,只能推著炸藥包走,這才是完整的發射。

而類似於電視劇裡那種薄薄的汽油桶,後面孤零零薄薄的一層鐵皮底,也沒有其他東西兜底,然後點燃發射藥發射——相信我,這絕對是用來自殺的。

炸膛這個詞大家應該不陌生,為什麼會出現炸膛呢?

說白了發射筒的質量不過關,不夠硬,鎖不住火藥爆炸產生的勁兒了,就炸膛了。

所以為什麼過去的火炮一般都是厚厚的炮管子,加上小小的出口?就是冶鐵工業發展不到位,造不出能製造大口徑火炮的鐵,為了避免炸膛炸死自己人,只能縮小口徑。

沒良心炮說白了就是個汽油桶,薄薄的鐵皮,憑什麼能承受住火藥爆炸帶來的巨大後坐力?

當然可以,因為它真正發射的時候大半個身子都結結實實埋在地裡,並將筒的外側與坑壁間縫隙用土填實,藉助堅實的大地吸收發射藥產生的重壓與後坐,並提高安全係數。

這就意味著沒良心炮的發射不僅需要炮筒、火藥和炸藥包,還需要專業工兵進行堅實的土工作業,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準備工作。

一般來說這個時間在三十到四十分鐘之間。

正是因為其耗時太長,且一旦做好發射準備之後幾乎不可移動,所以才只能用來攻擊,攻擊不可移動的重型目標。

且使用時軍隊整體需要處於戰略進攻的態勢,敵軍則處於戰略防守態勢,如此才能保證沒良心炮真正發揮出作用,否則你土坑還沒挖好敵人就一波反攻橫推……

沒良心炮的缺點還不止如此,它自身的效能與操作的失誤也會帶來慘重的事故。

比如用來引燃發射藥的引線和炸藥包的導火索問題,沒良心炮拋送的炸藥包很多還是採用手工點火的方式點燃炸藥包的導火索,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點燃炸藥包導火索的同時也點燃發射藥的引線,可發射藥的引線失靈了而炸藥包的導火索卻沒失靈怎麼辦?

正是因為這種專業工兵都無法解決的安全性問題的存在,沒良心炮才在我軍繳獲更多火炮之後逐漸退出了戰場,進入了軍事博物館。

土法的確可以造出很多種現代火器的簡易版本,但是這並非沒有代價。

想用土法逃避正規化生產所需要的技術、成本問題,去鑽空子,就必然要承受土法不規範操作本身帶來的反噬,而這種反噬產生的損失甚至會超過鑽空子本身帶來的收益。

否則人類為什麼要追求標準化大工業生產呢?

大家一起土到底不好嗎?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很多歷史作者、讀者的情節,一是名臣名將美人情節,一是火器情節。

二者都是隨著網路小說逐漸興起而出現的,當然我也有。

覺得名臣名將在手美人在懷,天下就是我的,也覺得穿越回過去只要分分鐘就能搞出強悍火器,沒有任何技術難度,分分鐘吊打土著。

但是寫的書越多,查的資料越多,年齡越長,對這種說法就越來越無法接受。

前者就不說了,後者稍微說一下。

或許也是中國近代過於屈辱,每個人心底裡都憋著一口要復仇的氣,而早些年網路上甚囂塵上的就是堅船利炮打敗了清軍的大刀長矛,以至於我們最後走向了敗落。

於是人們都認為中國的失敗純粹是因為火器發展不到位,只要火器發展到位,我們可以瞬間翻身,成為列強,揚眉吐氣。

讀者作者都受此影響,認為歷史小說中發展火器是絕對的正確,不發展火器或者沒有一穿越回去就立刻發展火器就是絕對的錯誤。

回到過去不立刻發展火器吊打一切?你是不是腦子有毛病?

無論面對多強大的敵人,只要發展火器,就立刻可以打贏,如果打不贏——那就發展更高階的火器啊,你是穿越者啊!

其實說真的,正常人幾個能手工製造哪怕一支火繩槍或者燧發槍的?

或許有吧,反正我不能,所以我寫的主角也不能。

他沒有系統沒有黃金大腦,有的只是模糊的歷史科技走向,知道少數火器知識,能畫幾張像模像樣的圖片都算是我給他開的科技掛了。

說起來,正常幾個人能知道早期火藥甚至不是粉末而是膏狀,燃燒起來相當不充分且有大量雜質的?

又有幾個人知道怎麼讓火藥顆粒化?

厲害的從來不是天朝穿越者,而是能聯網的百度(所以我寫第一本貞觀攻略的時候給主角帶了一個百度)。

火器當然好,我當然知道,但是我把小說當做我的事業,每一本小說都是我的心血,我不想三章搞出火繩槍六張搞出燧發槍,三百章連坦克都出來了。

我也不是什麼專業人士,硬往專業上湊肯定鬧笑話,而且很多東西真的只能流於表面,一筆帶過,講深了是要出問題的。

只能說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我想盡量追求合理。

當然了,完全合理我也做不到,該開的掛我也是要開的,比如正常哪有三個月就能練成的弓弩手,基本上都是兩到三年才能熟練……

所以為啥古代造反成功率那麼低呢?

你拿不出可靠的弓弩手,朝廷那邊動輒就是弓弩大軍鋪天蓋地給你一頓連射,基本上就打出GG了。

真要做到嚴謹,那需要作者本身的專業性,我記得高中的時候看到過一本書叫做新宋,那是相當的嚴謹了,至今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大部分時候作者並無法面面俱到的合理嚴謹,只能在合理和開掛之間做平衡與取捨。

火藥改良是需要時間的,火器製造和改良也是需要時間的,火器部隊的訓練需要時間,形成戰鬥力需要時間。

製造火器需要錢,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需要足夠的原材料,需要足夠的時間讓工匠試錯,需要經過試產才能走向量產。

什麼地方有硝石,什麼地方有硫磺,什麼地方有鐵礦,什麼地方有銅礦。

冶鐵能力不到位,生產出來的火器總是炸膛怎麼辦。

工匠手工製造總有個體差異,難以規範化生產怎麼辦。

看滑膛不爽,想要線膛火器,又該怎麼拉膛線呢?

看火繩不爽,想要燧發,又該怎麼辦呢?

看實心彈不爽,想要開花彈,又該怎麼辦呢?

這些都是我寫書的時候會產生的問題,我沒辦法說服自己一步跳過就當這些問題完全不存在。

我也沒辦法說服自己無視主角的生存危機和經濟危機,硬是要他一邊求生一邊砸錢搞科技創新並且瞬間把冷兵器軍隊變成全員熱武器,人手一挺加特林橫掃千軍。

所以每次看到“穿越多少年了居然不搞火器”“用火器對抗騎兵啊”這樣的說法,真是哭笑不得。

每當看到這種說法都讓我感覺造火器就跟女媧造人一樣甩一團泥土瞬間成型,事前投入事後維修還有一系列技術難題都跟不存在一樣。

而且火器本身也成了大力丸一樣的存在,只要一顆下去包治百病,什麼問題都解決了,現代火器都能用土法子造出一個簡易版本然後大殺四方……

說到這裡,我也就大概闡述一下自己的態度,贊同的我熱烈歡迎,不贊同的我也沒辦法,咱們就當認識一下,混個眼熟。

另外說一下,之後火器部隊必然上線,戰術革新必然出現。

因為就算是古早版本的火門槍也能給金宋時代的重甲造成重擊,某種意義上終結了重甲時代。

火藥產生的動能和弓弩動能並不在一個層級上,有效射程內,彈丸可以辦到弩箭絕對辦不到的事情。

但是究竟是多久以後,我就不知道了。

此致,敬禮。

睡覺去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若星若辰
【恐同笨蛋美人vs陰暗瘋批卷王,雙穿,晚12點更】 時書一頭悶黑從現代身穿到落後古代,為了活命,他在一個村莊每天干農活掃雞屎餵豬餵牛,兢兢業業,花三個月終於完美融入古代生活。 他覺得自己實在太牛逼了!卻在河岸旁打豬草時不慎衝撞梁王儀仗隊,直接被拉去砍頭。 時書:“?” 時書:“操!” 時書:“這該死的封建社會啊啊啊!” 就在他滿腔悲鳴張嘴亂罵時,梁王世子身旁一位衣著華貴俊逸出塵的男子出列,沉靜打量
歷史 完結 3萬字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扶搖微影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是以今川義元為主角的日本戰國穿越小說,時間線從花倉之亂(1536)開始,鍾愛今川家的作者想寫這本書已經很久了。 本作是全新獨立的故事和主角,沒有讀過前作也絲毫不影響閱讀(就像jojo各部都是獨立的一樣),當然讀過前作的老書友們可以發現一些作為福利的彩蛋!
歷史 連載 117萬字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三尺錦書
洞房之夜,入洞房的卻不是新郎。 事情是怎麼發生了,陸輕染不知道,但隱約她知道自己掉進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中。 不久後,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婆家罵她厚顏無恥,偷偷給她下毒。 好在她天生嗅覺靈敏,能辨識毒物,才得以保全自己和腹中孩子。 她還有孃家,以為父母會給她做主,結果他們卻將妹妹嫁給了她夫君。 “為了國公府和侯府的體面,你只有這一條路能走。” 親孃丟給她一條白綾,逼她自懸。 “憑什麼?” 我為你們著想
歷史 完結 0萬字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檸月如雪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法外狂徒張三一朝穿越到昆陽戰場,一見劉秀誤終身!
歷史 連載 4萬字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東家寧
【破鏡不重圓,換男主!】 我與季烆成親那日,文喜送來了求救信。 “嫋嫋,文喜危在旦夕。” 沉默許久,季烆說,“我得去救她。” 文喜不是季烆的朋友,也不是他的親人,更不是他的愛人,準確的說還是他憎惡厭恨之人。 十年前,為了救人,我重傷昏迷,一睡不醒。 文喜就是我救的那個人。 若非出了這場意外,我與季烆早該成了婚。 因此,季烆恨極了她。 “今日是你我結侶大典,五州四海有名有姓的人物皆已入席。季烆,你若
歷史 連載 8萬字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長鯨歸海
穿越大明朝,有個遠方親戚是當世大儒,家裡人託關係把自己送到親戚門下,希望能在他手下混口飯吃。 不料剛到京城,得知親戚姓方,北面的燕王正打著靖難的旗幟,兵臨城下,建文帝自焚而亡,掰著指頭算,我就是十族之一。 好傢伙,福是一點沒享到,罪要一起遭。在即將同方孝孺一起被誅的關鍵時刻,鄭均覺醒歷史詞條,只要滿足詞條要求,延長國運,便可獲得獎勵。 於是,鄭均選擇開啟噴子的一生!犯顏直諫,仗義執言,直抒數般罪責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