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幕之下,乾清宮燈火通明。

怯生生的張秋兒跟在宦官身後,不安地打量著金碧輝煌的大殿。

這裡的物件,都不曾見過。

“萬歲爺,帶來了。”

“退下吧。”

朱厚照抬了抬手,將目光投向張秋兒。

昨日她還是個吃不起飯、插草為標的小乞丐,今日換上宮裡衣裳,倒精神了不少。

“昨晚睡得可還好?”

“好。”

張秋兒回了句,似乎想到什麼,有模有樣地行了個萬福,緊張地說:“回萬歲爺,睡得好。”

朱厚照皺了皺眉頭。

不用說,這一定是宦官調教的,她一個孩子哪懂這些禮數。

朱厚照從桌案後走出,對張秋兒道:“你還是個孩子,這些禮數等你八歲之後再學,來,這裡有些糕點……”

張秋兒拿起一個糕點,低著頭想了想,又伸出手拿了個糕點往袖子裡放。

朱厚照俯身道:“餓了便告訴其他人,會有人給你送吃的。”

張秋兒搖了搖頭:“沒人送,求人捱罵,還有大黑狗,可兇了……”

朱厚照心頭有些堵得慌。

張永走了進來,低聲通報道:“錦衣衛崔指揮使差人送話,太后安排張亥去了詔獄,張氏兄弟不願舍家產田地。”

朱厚照冷呵一聲:“不是不願,是對太后寄予希望吧。”

張永猶豫了下,道:“聽聞太后病倒了,皇后正在坤寧宮照看,萬歲爺是否……”

“身體抱恙還是著急上火,朕比你更清楚。”

朱厚照知道太后在用“病”給自己施壓以釋放張鶴齡、張延齡,但自己不吃這一套,條件已經說好了,他們自己不爭氣,那怪不得誰。

拖吧,拖得越久,事情越棘手,到那時出詔獄就不知道是站著還是躺著了。

朱厚照將張秋兒輕輕推向張永:“張氏在太醫院,帶她過去吧。告訴張氏,朝廷已在大興縣清丈田畝,還田於民,她若想回去,地會還給她。她若不想回去,就尋個差事,留她在宮裡做事吧。”

張永領命而去。

朱厚照翻看著巡撫陝西都御史黃寶的奏疏,凝眸道:“四川賊流入陝西、湖廣,三省大憂!”

正德四年冬,四川保定人藍延瑞、鄢本恕、廖惠自號順天王、刮地王、掃地王,率眾起事,四處攻殺,震動天府。

至正德五年四月,四川民亂已不再侷限於四川行省,向外波及。

朱厚照臉色極是凝重。

按照歷史記載,四川民亂起於正德四年,結束於正德九年,歷時五年之久!

而這只是當下民亂最大的一股,事實上,此時的兩廣、江西、福建等地,已是盜賊遍佈!

“還有一個更棘手的——劉六、劉七民亂!”

朱厚照手指扣打著桌案,目光深邃。

若歷史記載無誤,劉六、劉七民亂爆發的時間是在五個月之後。

很近了。

劉六、劉七幾次威脅京畿之地,北京城人心惶惶!

而在整個平叛的過程中,京軍也好,地方衛也罷,不堪一擊,以至於後來不得不調邊軍平叛!

還有前兩年的廣西柳州僮族叛亂,僮族兩萬餘,兩廣十三萬軍士,打了一年半才結束。

如今的明軍——爛透了!

前世為官經驗告訴自己,維穩壓倒一切。

沒穩定的環境,無從談發展,更不要說國富民強、中興大明。

維穩,需要強大的軍隊!

是時候推動軍事改革了,重塑京軍了。

不盡早打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強軍,幾個月後,自己就得站在城牆之上眺望劉六、劉七的大旗了……

現在內承運庫裡黃金白銀堆積如山。

不差錢。

只是如何整頓京軍,從何處入手。

朱厚照陷入沉思……

“萬歲爺,皇后求見。”

輕柔的腳步傳入殿內,內侍稟告的聲音打斷了朱厚照的沉思。

朱厚照眉頭微動,道:“請吧。”

內侍退去。

朱厚照聽到細碎的腳步聲,抬頭看去。

只見一位十八九歲的少女款款而動,一襲鳳冠,流珠微晃,紅色大衫搭配緣襈裙,深青霞帔墜著雲龍玉佩。

蓮步輕盈。

“臣妾見過陛下,陛下金安。”

夏皇后雙手放在胸腹部中間,雙腿微屈,頭輕柔低下。

朱厚照看著近前的夏皇后,她微微翕動的睫毛下,藏著一雙明亮的眼睛,如璀璨星辰,又似一泓秋水,靜謐中帶著幾分憂傷。鼻樑挺直而優雅,紅唇皓齒,柔嫩的肌膚似能掐出水來。

安靜地行禮,透著端莊與婉約。

“皇后,免禮。”

朱厚照定了定心神,暗罵“朱厚照”暴殄天物,將如此姿容出眾、嫻靜動人的皇后丟在宮裡,一丟就是四五年……

這個,說起來也不能完全怪“朱厚照”不識貨,畢竟“朱厚照”迎娶夏皇后時,她才十四歲,屬於美人坯子、小荷才露的那一種,而“朱厚照”明顯喜歡能搖能晃、能上能下、能前能後、能叫喊的型別,至於夏皇后,沒認真翻看過春天的圖,不懂得配合,還喜歡被動,自然不入心……

夏皇后目光中噙著淚光,心中無限委屈。

貴為皇后,竟從未得寵。

若皇帝寵幸其他妃嬪也就罷了,可他——寧願去八大胡同,寧願在民間搜刮女子,寧願要別人的妻妾,也不願要自己。

許久不見,他似乎變了。

桌案上,是攤開的奏疏。

已是入夜,他沒回豹房、沉湎酒色,而是在認真翻閱奏疏!

往日不敢想。

“皇后若是當太后說客,為壽寧侯、建昌侯求情,最好不要張口。”

朱厚照將奏疏合上,說道。

夏皇后平復了下情緒,輕柔地開口:“臣妾此來,並非說客,而是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朱厚照饒有興趣地看著夏皇后,笑道:“哦,賀在何處?”

夏皇后輕移腳步,語調舒緩地說:“陛下除奸佞,裁內廠,撥開雲霧,青天得見,此為一賀。陛下掌朝綱,開言路,提拔任命清廉幹臣,朝堂清朗,此為二賀。陛下設清丈司,廢皇莊,歸田於民,蠲免天下一年稅賦,並免除百姓拖欠稅糧,可謂活命無數,實策安邦,此為三賀……”

朱厚照哈哈大笑,指了指夏皇后的雙手:“朕只看到了一個機敏聰慧的皇后,可沒看到慶賀所用的酒菜。”

夏皇后見朱厚照拆穿了自己卻沒有慍怒之色,放鬆下來,輕柔地說:“若陛下有興致,臣妾這就讓宦官准備酒菜。”

朱厚照微微點頭,安排宦官去準備酒菜,然後對夏皇后說:“朕記得,再過兩日便是皇后生辰。”

夏皇后驚愕地看著朱厚照,眼眶溼潤。

幾年來,生辰皆是一人守著坤寧宮,冷冷清清。

不成想,朱厚照竟記得。

朱厚照走至一旁的大龍櫃中,取出了一個檀木木匣,遞給夏皇后:“既然今晚皇后來了,這生辰禮便先送了,開啟看看。”

夏皇后一臉不可思議:“當真是給臣妾?”

朱厚照笑道:“不然呢?”

夏皇后伸出手,纖柔的手指掀開木匣,映入眼簾的是一枚球體形狀的金色之物,伸手取出審視了兩眼,看向朱厚照:“這是——香囊?”

朱厚照點了點頭:“花鳥紋金香囊,自劉瑾外宅搜出,朕便留了下來,送給皇后。”

夏皇后看著通體鏤空的金香囊,上下兩個半球體合攏而成,開啟看去,裡面設計雙軸相連的同心圓機環,機環內安放半圓形金香盂,外壁、機環、金盂,皆用金質鉚釘鉚接,可旋轉轉動。

最妙的是香囊小巧,隨身佩戴輕便。

“臣妾謝陛下。”

夏皇后很是歡喜。

這是與朱厚照大婚以來,唯一一次收到生辰禮物。

酒菜佈置上來。

朱厚照揮退了內侍,與夏皇后小酌,談笑敘說。

夏皇后看著健談的朱厚照,從未有過的親近與溫暖。

人在微醺時,夏皇后的臉頰已是紅潤。

朱厚照看著夏皇后,感覺有些不對勁,她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迷離,微潤的紅唇微動,聲音也變得有些柔媚。

夏皇后起身走至朱厚照身旁,身子一軟,撲在朱厚照懷中。

“皇后,你這是……”

朱厚照抱住夏皇后,聞到一股沁魂蝕骨的香氣,體內氣血翻湧。

夏皇后深情地抬起頭,對上了朱厚照的目光,輕輕咬著的紅唇再次張開,口吐幽蘭:“陛下,妾身好熱……”

朱厚照感覺喉嚨乾燥得很,看著媚眼如絲的夏皇后,一把將其抱起,大踏步走至龍榻旁,剛將夏皇后放下,就感覺衣襟被拉動,整個人壓了下去,唇落在了柔軟處……

寬衣。

冰晶玉骨,傲人的玉峰,玲瓏的曲線……

夏皇后微閉雙眼,主動相迎。

清涼的肌膚,觸碰到如火的肌膚。

雙臂環抱。

夏皇后張開紅唇,神情一滯,旋即眉心微皺,雙手捧著朱厚照的臉,羞澀中帶著幾分楚楚之色,輕聲道:“疼……”

殿外。

淨事房的太監拿出了小本本……

一夜春宵。

朱厚照醒來,手指撩開夏皇后額頭的秀髮。

夏皇后已羞愧地將頭藏在薄被裡,昨夜瘋狂,歷歷在目。

朱厚照微微一笑,起身道:“幫朕更衣吧,今日還要朝議四川民亂、各地治安之事。”

夏皇后穿好衣裳,伺候朱厚照更衣,低著頭,說了句:“臣妾本不會如此,只是昨晚……”

“昨晚,挺好。”

朱厚照一句話,讓夏皇后更羞了。

收拾好,用過早膳。

朱厚照帶宦官前往奉天殿,沿途中看向張永,問道:“昨晚送來的是什麼酒?”

張永連忙回道:“陛下最愛的回春三虎酒……”

朱厚照嘴角微微抽動了下。

丫的,竟然下了藥,怪不得皇后這麼主動,怪不得自己竟也沒剋制住……

勁頭夠大。

改天再邀請皇后品鑑品鑑……

朝堂之上,官員彈劾之風依舊,對劉瑾一黨的清算還在進行之中,朱厚照並沒有完全聽信文官的話,而是命令特勤局與錦衣衛查探,若屬實則罷黜,若無憑無據,則斥責與罰俸官員。

八虎之一的谷大用僥倖了幾日,最終還是被抓拿送去西市砍了頭,這個傢伙在安州藉口給朱厚照修鷹房草場,圈地半個州,江西百姓過端午節造了個龍舟,說人家違制,直接抄了家……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