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昔年宮外就有傳言,說皇帝和鄭貴妃在大高玄殿真武像前盟誓,將來立朱常洵為太子。

其實……有這回事,但不完全是。

那還是朱常洵出生之前,鄭貴妃在生下皇次女後又有身孕。而有一回自己和她嬉戲時讓她摔了一下。其後雖然精心溫養,那孩子卻在降生當日便夭折。

那可是個男孩,鄭貴妃豈能不傷心?

朱翊鈞自責之下,才對她有了一番許諾。

既有許諾,又是心尖上的美人兒,朱翊鈞從此就更不喜那好大兒,越來越中意這鄭夢境為他所誕的三子朱常洵。

對鄭夢境,朱翊鈞始終有些別樣的寵愛。

尋常其他妃嬪,見到他總有許多拘謹。

後宮佳麗眾多,他獨寵此女,正因此女能與他交心,不似旁人那般唯唯諾諾。

正如當日那句言語:“萬歲爺如今不似老嬤嬤了!”

這句話,正是初入宮闈的鄭夢境對他的吐槽,說他有時候優柔寡斷,就像個老太太一樣。

闔宮上下,又有誰敢與他這般言語?

你還別說,常洛那小子……

朱翊鈞搖了搖腦袋,伸出手把她雙手往下一壓,而後再把她拉進懷裡:“母后那裡……外朝群臣……你也要體諒我的難處才是。”

鄭貴妃手上還緊捏著玉盒,人卻在他懷中啜泣:“臣妾只是不想讓萬歲爺為難……”

“哎,當時我真是怒氣一湧,恨不得斬下去,是你拉住了我,眾人皆知。”朱翊鈞安慰著她,“旁人哪知愛妃如此體貼?常洛這小子也是篤定了我不忍心真害了他,這才非要鬧得沸沸揚揚。在慈寧宮裡,他可不是那模樣!真是不知哪裡學來的心機!”

朱翊鈞絕不是個傻的皇帝,一些關鍵之處,他後來便想通了。

而唯獨對這愛妃,他就滿腦子都只是愛妃體貼,明白他的難處。

他更不喜歡這個大兒子了,可是也更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

在朝臣面前說過的話不好不作數,對愛妃說過的話也不好不做數。

國本這種大事,也容不得他真的耍賴,畢竟百年後還是要去見列祖列宗的。

“罷了罷了,只能先叫朝臣和母后知道,朕是乾綱獨斷要辦這事的。這小子鬧得後宮雞犬不寧,先快些移居到慈寧宮去,也算我在辦這件事,還可靜待其變。”

朱翊鈞安慰著自己,仍舊使出了這拖字訣的逃避伎倆。

他覺得這也算對李太后和朝臣有個交待,並且保留變數。

畢竟母后也說了,具體事情她是不會過問的。

此事一鬧,難道他這個九五至尊的脾氣就不是脾氣?晾一晾也很正常!

“萬歲爺……說起來,大哥兒的脾性當真與以前大不相同了……”鄭夢境忽然裝作感慨一般,說了這麼一句。

俗話說三歲看老,朱常洛在宮裡已經呆了這麼多年,哪怕困居景陽宮內極少出來,但也不是全無訊息。

至少當年第一次出閣聽講時,文華殿的太監懶得生火把他凍得直哆嗦,後來還被講官正義訓斥才取上暖這種事,是人盡皆知、竊引為笑談的。

對怠慢他的太監都不敢放個屁,如今卻敢在皇帝、皇貴妃面前那般剛猛,著實令人費解。

“你這麼一說……當真是的……”

鄭夢境欲言又止,朱翊鈞看了看他。

“……萬歲爺,您說,會不會是什麼邪物上了身?”

朱翊鈞愣了一下,隨後卻也深思起來:“你這麼一說……還當真有點……”

回到景陽宮的朱常洛不知道自己的父親真的開始懷疑起這一點,或者就想拿這一點做什麼文章。

但無所謂。

國本之事,取決於皇帝喜不喜歡他嗎?

祖訓在那,歷朝陳例,在大明,易儲可沒有其他朝代那麼方便,哪怕儲君名分還沒決定。

“殿下厚恩,奴婢沒齒難忘,必定肝腦塗地以報殿下……”

景陽宮後殿書房裡,王安痛哭流涕著磕頭謝恩,一片真情發自肺腑。

能做到那樣觸怒天子,還終究是把他護住了,王安是真沒敢如此奢望。

在宮裡,奴婢不就是草芥嗎?

“你本來也沒什麼錯。”朱常洛讓他起了身,“伱是我的伴讀,我不護你護誰?我不護你誰護你?”

王安的兩隻淚眼寫滿忠誠,殿下恩情如何能還完?

經此一事,他如何能不感激涕零?

朱常洛卻正色道:“我知道你過去也是萬事求穩,但既然能為我安危願意赴死,我便知你忠心!王安,我十二歲時你便到了我跟前。經此一事,你該知道我如今已有了主意!”

王安連連叩首:“奴婢知道了!殿下要奴婢做什麼,但請吩咐便是!”

“暫時卻沒什麼事。”朱常洛笑了笑,然後問道,“若再讓你去找陳矩,敢不敢?”

王安愣了一下,而後咬牙點頭:“奴婢這條命已是殿下保回來的!殿下有吩咐,奴婢有何不敢?”

“那就去洗把臉吧,再喝些薑湯。今日淋了雨,可別病了。”

朱常洛說完,王安眼裡更加忠誠了一些。

等王安再又千恩萬謝地出去了,朱常洛才收起了笑容繼續思考起來。

李太后今天后半段,還數次點了點朱常洛的不該。

她扶助幼子順利親政,以宮女和非皇后的身份如今有太后之位,恐怕是最愛惜名聲的,始終強調不過問朝政。

這回還能借著多年委屈撒撒潑搞得李太后關注,後面卻不能當真讓李太后覺得他是個不孝子。

沒辦法,在這大明,忠孝大過一切。

看朱翊鈞隨後對他的態度,很明顯,就算對自己的印象大為改觀,但朱翊鈞就不是個理性的皇帝。

就算他展現出了完全出乎他意料的手段、談吐,理論上講更應該作為儲君來培養,朱翊鈞卻更不待見他了。

從慈寧宮離開之後完全不想理他,坐上御輦就讓太監飛快抬走。

真是一個一意孤行又情緒化的爹。

朱常洛一開始“大言不慚”釣魚,多少存了改善一下父子關係的意思。

萬一是過去的朱常洛太慫呢?

但老爹直接要殺王安敲打他,朱常洛就只能改變節奏,直接鬧到太后那裡去算了。

如今看來,這件事還是需要內外一同用力。

外臣又該怎麼知道皇長子如今不一樣了,也在主動爭取呢?

次日一早,朱常洛還是找來了王安:“陳公公昨日手掌傷到了,這事終歸還是因為我,你代我去探望一下。”

最有望被立儲的皇長子主動結交司禮監大璫,這仍是大忌。

王安卻不再有猶豫:“奴婢這就去!”

因為前兩日的風波,魏崗也不敢再多為難,王安順利出宮去了。

但不久之後,他又灰溜溜地回來。

“陳公公說監務廠務繁忙,他又在養傷,便把奴婢打發回來了……奴婢沒用……”

王安一臉慚愧的模樣,朱常洛仍在練字,走筆不停。

“他知道你去過,就行了。”

王安滿臉問號。

“啊?”

朱常洛繼續寫字。

對他那父親的筆跡,朱常洛確實是在用心習練。

做皇帝當然不必是書法大家,朱翊鈞的書法也稱不上是大家。

可練好他父親的筆跡,一來顯得“孝順崇拜”,二來……誰知道將來沒有能派上用場的地方?

王安不懂如今的皇長子殿下,因為他的言行都與過去大不相同了。

若非一直就沒出過景陽宮、他每天都守在皇長子身邊,王安真會以為是換了一個人。

他猜得一點沒錯,就像鄭貴妃如今在悄悄算計、皇帝也在琢磨不透的:皇長子“邪物”上身了!

朱常洛如今不僅繼承了那些記憶和對這個時代的認知、學識底子,還有自己本身對明末這段歷史的熟悉、後世宦途的經驗。

做文秘,研究學習,撰寫材料,陪伴領導工作,其實能學到很多東西。

譬如現在王安不理解的,朱常洛也不用多解釋。

權力核心圈子裡的那些人,哪用得著事事都說破?

陳矩知道了皇長子派人來過,就該懂了。

那天只提到了皇祖母一下,陳矩還不是聽懂了,安排人去請動了李太后。

宮裡這件事一鬧,風波雖然已被抹平,但出手的是李太后。

形勢既已有變,剩下的決斷,該交給陳矩。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厭春嬌

厭春嬌

歲歲常安
從十三歲起,宋妤便認定自己會嫁給沈湛。 一場陰差陽錯,他險些喪命,她成了他守寡的嫂嫂。 沈湛認定是她背叛,從此對她冷漠無情,只剩交易利用。 宋妤親眼看著他和旁人定親,看他縱容別人欺她毀她。 她徹底死心,在侯府放了一把滔天大火。 假死脫身,她決心此生再不相見。 他卻拋下一切追到江南,在她面前卑微如泥。 “求你,再看我一眼……”
歷史 連載 7萬字
九州立志傳

九州立志傳

貓太閒李煬
身處亂世作為一芥草民我該如何在這亂世生存,在派系的鬥爭中幾經生死成為一方諸侯為尋找神秘組織花蠍子創立天道盟懲惡揚善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的爭鬥,為籌軍餉效仿曹操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盜墓以充軍資盜盡天下帝王之墓在神秘的金字塔中接觸到外星文明並找到上古神器九度星盤確不想一場盜墓,竟然引發了一場天局窺探到神的終極引來天罪征伐在與神界的戰鬥中遁入魔道萬聖屍王就此覺醒,當人類還在自相殘殺時在海洋上升
歷史 連載 5萬字
逢春

逢春

的盧
【下本《軟腰》追妻火葬場】 文案: 沈竺玉是大燁朝嫡出的皇太子。 她雖貴為太子,卻過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被別人發現自己的女兒身。 她這個軟弱無能的太子,在國子監唸書時,不怎麼討人喜歡。 尤其是出身天潢貴胄的高門貴子,眼底的傲慢和偏見就像移不動的大山,高高在上,瞧不上她這樣病懨懨的廢物草包。 明裡暗裡耍手段欺負著她。 “都是男人,脫了褲子也沒什麼看不得的。” “帝位難登,憑他也配?” 不過竺玉
歷史 連載 0萬字
惡毒女配她被迫磕cp

惡毒女配她被迫磕cp

取個筆名咋這麼難
作為一個作死自己且執迷不悟的惡毒女配,姜念嬌發現自己重生了,然而與重生一起配套的還有一個自稱磕cp系統的糰子。 於是戾氣超重的姜念嬌被迫走上了磕cp的道路。 她每天都在為推進男女主的戀愛程序而努力。 男主母親阻礙男女主在一起她勸! 男主的追求者欺負女主她幫! 反派喜歡女......主她上! 只是反派最近看她的眼神怎麼越來越不對勁。 說好的磕cp呢? 為什麼自己也要走上營業的道路。【展開】【收起】
歷史 連載 549萬字
在狗血文裡做老師[快穿]

在狗血文裡做老師[快穿]

巖城太瘦生
【所有世界已完結】 (一) 二十歲英年早逝、被追封為“太子太傅”的祝青臣,被穿書系統識別成“牛掰老師”,拉去做任務—— 【在狗血文裡做老師!!!】 祝青臣:有沒有可能,“太子太傅”是個虛職捏? 系統:不可能,絕不可能! 古代世界,原書受驚才絕豔,十年寒窗,卻在殿試前一天被渣攻強迫,殿試當天發起高熱,在御前暈倒,被有眼無珠的皇帝發配邊疆整整十年。 渣攻讓他給自己做軍師,一起造反。成功後,渣攻做皇帝,
歷史 完結 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