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要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召集王庭勇士,我等撤退!”
伊稚斜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主。
陰山附近的王庭雖然是大幕以南匈奴人最重要的龍城所在,但該放棄時還是可以放棄的。
因為他的老巢在漠北王庭。
狼居胥山下的那裡,才是攣骶氏族的祖地。
只要手中有人,漠南遲早都能夠拿回來!
王庭的牛羊百姓,伊稚斜沒有絲毫的留戀。
本部主力精銳集結後。
伊稚斜頭也沒回的奔著北方就開始逃竄。
兩萬漢軍多嗎?
不多、
但這兩萬漢軍打的旗號是啟字旗。
是那個男人!
而且現在草原絕大多數勇士都前往了居延澤,自己手上的力量孱弱,不宜正面碰撞。
所以,伊稚斜做了最穩妥的對策。
那便是帶著自己萬餘的本部精銳先回漠北老家。
而另一邊。
張啟帶著兩萬遼東軍奔襲而來所過之處,無一匈奴人可以生還。
“君上!王庭沒有伊稚斜的身影,他們往北邊跑了!”
“懦弱之舉!不過卻也是最好的對策,算是便宜他了。”
“不過.哈哈哈、”
戰馬上,張啟大笑了起來。
“這隻狐狸怎麼也想不到,我還有一支奇兵早早的就前往了漠北。”
“阿燕!”
“在!”
“領虎衛百人!”
“獨孤鴻!”
“末將在!”
“領遼東軍三千,你二人繼續追擊伊稚斜,但不許貿然攻殺,待到漠北,與霍去病前後夾擊,我要看到伊稚斜的人頭!”
“諾!”
“末將領命!”
“諸將何在!”
“末將在!”
“隨我繼續挺近,馳援居延澤!”
“諾!”
王庭中。
遼東軍一分為二。
三千遼東軍與一百虎衛追擊伊稚斜而去。
而張啟則是繼續帶著大部隊前進。
漢軍。
李澤,張伯兩人的傳信頻出。
無一例外。
他們都在向劉徹彙報著情況。
詢問該如何應對。
而在常春,遼寧。
虎賁軍三萬大軍先一步乘船抵達遼西山海城。
以山海關為屏障。
山海城的主要目的就是拱衛山海關。
隨著張啟的命令一條條的傳回。
虎賁軍三萬,鷹擊軍三萬,羆玄軍六千,陸續抵達。
而隨著這些軍隊一同而來的,還有這些軍士們的家屬。
山海城名為城,自然也是需要百姓的。
而軍屬,就是填充山海城的最佳人選。
他們不僅能提高將士們的守土信念。
也能慰藉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下的將士們精神。
一舉兩得。
遼寧。
調令,升遷令,任命書不斷地從城主府發出。
戰爭需要戰士。
同樣,也需要後勤官員。
遼寧常春兩座張啟的大後方,在這幾年的發展中,為張啟培養了將近數萬的官員儲備,同時兩地山院中,還有十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學子。
就文化人而言,張啟現在不缺。
雖然很多儲備官員還稍顯稚嫩,但掌舵者只要還是張啟,那他們就有充足的試錯時間。
胡玲的第一條調令就是給自己的,而第二道升遷令則是交給了同在城主府工作的狼崽子。
胡陸七。
作為可以擁有遼寧第二大許可權的城主之位,胡玲信不過別人,所以安排自己的嫡系班底上位,是最佳的選擇。
“陸七,今後遼寧的大小事宜就交給你了,別辜負君上的栽培。”
城主府,胡玲一臉肅穆的完成了簡單的交接儀式。
拿到了代表一城之主身份的城主印,胡陸七渾身有些輕微的顫抖。
這是被信奈,被託付的激動。
“胡玲姐放心,陸七定不負君上栽培。”
“嗯。”胡玲點了點頭。
“抽屜裡有下一階段的計劃書,你仔細琢磨,這項‘鐵路計劃’君上說了至關重要,就看伱如何排程人口,以及如何分配鋼材了。”
“戰爭,鐵路計劃,同步推動。”
“諾!”
隨後,以胡玲為首。
數百官員一同登上了前往山海城的船隻。
這代表著張啟背後的正志力量,開始正式踏上漢地的舞臺。
海量的軍需在遼寧碼頭進行轉運。
各種新式軍糧,軍械,戰馬,甲冑,弓弩。
每一艘帆船都是滿負荷的進行著運輸工作。
海物司的漁船最近都很少出海,全力配合著物資轉運。
海軍整日在渤海,黃海巡航,一旦發現漢地船隻,無論商,民,還是軍用船隻都會被他們一一攻下,然後送回遼東海軍基地。
雖然劉徹還沒有跟張啟撕破臉。
但張啟知道,既然自己選擇了馳援居延澤,那麼後面的發展已經不用多說了。
都尉府。
“夫人,上車,我們該走了。”
白星一臉淡然的對著有些不解的青菱伸出了手。
“我們這是要去哪?不等夫君回來了嘛?”
挺著一個大肚子,青菱在胡廿,白星的協力下,登上了車輦。
“計劃有變,君上傳書我等,先行回到最安全的地方。”
上了車。
白星這才出聲給青菱解釋道。
雖然青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她已經不再多問了,知道是張啟讓她們這麼做的就夠了。
“那路上小心些,我這肚子”
青菱話沒有說完,但是同在一個車廂的幾人都清楚。
敲了敲車廂的木板,白星吩咐道:“走吧,不用太快,午時抵達碼頭即可。”
“諾。”
“夫人無需擔心,待會換乘船隻,要比陸路穩定一些。”
“嗯。”
——
啪——!
“此子果真是狼子野心,朕真是沒有想到,那支草原上新出現的騎兵居然是他所豢養的軍隊!”
“當真是該死啊!”
衛青的信。
李澤張伯的信紛紛抵達了長安。
將所有的情報串聯在了一起,劉徹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將事物看透了大半。
此刻的未央宮鴉雀無聲。
劉徹的怒火充斥著整座宮殿。
“好啊,好啊!亂臣賊子!其罪當誅!來人!”
“給朕調集大軍,踏平遼地!”
“陛下不可啊!”
就在劉徹怒不可遏的時候,御史大夫韓安國終於是出聲阻止了。
為了支援衛青攻打河西走廊,這兩年朝堂的大部分支出都用在了犒賞士兵,徵調糧草。
如今大漢正規軍除了邊軍幾乎都聚集在衛青手下,而邊軍.
韓安國有些頭疼的望向了劉徹。
“陛下,張啟此僚罪該萬死,但現在還不是徹底撕破臉皮的時候,起碼,在收回邊軍統管權之前!不適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