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卿家是想逼宮嗎?”朱由校冷峻的眼眸,落到張問達的身上,聲音不大,卻足以讓朝班前諸臣聽清。

“臣從沒有想過逼宮。”

張問達臉色微變,順勢就跪倒在地上,持朝笏向朱由校作揖叩首,“臣所諫之言,皆是為社稷安穩著想,臣忝為左都御史,向陛下進諫,乃臣之本職……”

作為泰昌帝臨終前所選顧命之一,張問達在新朝的地位不低,顧命,本是輔佐新君治理天下,熟悉朝政的佐臣。

然而在朱由校的眼裡,受到萬曆、泰昌兩朝的黨爭影響,新朝的這幫顧命大臣,根本就沒想全心全意的輔佐,涉及到他們自身利益,所處黨派利益,勢必會做出相應抉擇。

“夠了!!朕不想聽這些。”

朱由校眼神銳利,冷喝道:“天不佑大明,朕的皇祖父、皇考接連駕崩,離朕遠去,朕奉皇考遺詔即皇帝位,難道朕在乾清宮追思皇祖父、皇考,耽擱些上早朝的時辰,就致使國朝社稷動盪了?

大明社稷脆弱到這等地步了?

卿家說朕當為天下表率,朕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別追思皇祖父和皇考,就去做一位冷血無情的天子啊?!”

“臣不敢!”

張問達心下一驚,忙叩首應道。

大明以孝治天下,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天子,敢在‘孝’的方面,出現任何問題,必被天下詬病和非議。

張問達以宗法禮制為由頭,表面看是在盡人臣本分,實則是暗中指摘朱由校,不該公然違背宗法禮制。

朱由校哪裡不知張問達是怎樣想的,既然張問達都發難了,那他這位天子就以孝之名反擊,將張問達逼到牆角!

但凡張問達敢說任何不對,那他的政治生涯就到頭了。

朱由校是克繼大統,成為大明新的天子,然當下國喪尚未結束,處於此等特殊時期,誰要敢說新君不該為孝而荒廢朝政,就等著被人上疏彈劾吧!

“陛下,臣有言。”

在此之際,朝班中走出一人,持朝笏,低首向御前走來,行至張問達身旁,朝朱由校作揖行禮。

工科都給事中惠世揚。

看清楚來人是誰,朱由校雙眼微眯,心底不免冷笑,不久前出現的移宮風波,這傢伙就參與其中。

身為外朝的大臣,卻跟內廷太監王安,暗中存在密切聯絡,清楚內廷動向,這是想幹什麼?

惠世揚手持朝笏,侃侃而談起來,“啟奏陛下,左都御史適才所進諫言,絕無那等意思,陛下在乾清宮追思……”

然而他講的這些話,朱由校一句都沒有聽進去。

東林黨人的嘴,一個比一個能說會說。

要不是朕知曉你的嘴臉,還真被你給哄騙住。

身為大明人臣,享受朝廷給予的特權待遇,在大明困頓失控之際,先是降順,後是降清,這副嘴臉與喊出水太涼的錢謙益有何區別?

朱由校掃視眼前群臣,他們的神態變化盡收眼底。

張問達被逼向牆角,惠世揚第一個跳出。

有項重要原因,二人皆為陝西籍。

時下的東林黨,與崇禎朝時期的東林黨,是有本質區別的。

該時期的東林黨,不止有江南諸省的人,似其他地域的也有。

他們以理念、口號、血緣、門生、故吏等相聚,對抗地域性的浙黨、齊黨、楚黨等派,所以眼下的東林黨,是朋黨!

恰恰也是這樣,東林黨的內部派系林立,意見分歧很大,並非是鐵板一塊。

“似這些話就別跟朕說了。”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沒有去看惠世揚,“一個個的眼睛都盯在朕的身上,難道你們食君祿,拿官俸,被授職官,就是專門盯著朕的?

適才劉卿所進之言,皇考陵寢直到現在,才算是初步明確下來,朕想問問有司此前都是幹什麼吃的?

皇考的梓宮就停放在仁智殿,朕想問問諸卿,打算讓皇考的梓宮,在仁智殿裡停放多久啊?”

天子這是怎麼了?

齊聚乾清門的閣臣、京卿、廷臣、勳貴等,聽聞朱由校所講之言,一個個都低下腦袋,心底暗暗生驚,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特別是參與移宮的那幫大臣,有一個算一個,心底驚疑更盛,今日天子的表現,與先前有很大不同。

“禮部尚書何在?”

朱由校眼神冷厲道。

“臣在!”

孫如遊低首走出朝班,持朝笏行禮作揖。

“你難道就沒有什麼,想對朕說的嗎?”

朱由校語氣平靜道。

“臣~”

被問住的孫如遊,腦袋低垂,餘光瞥向身後,一時間不知該如何稟明。

坐於寶座的朱由校,知曉孫如遊看的,正是內閣首輔方從哲。

“臣有本奏!”

在沉寂剎那,一道洪亮之聲響起。

兵科都給事中楊漣。

看清從朝班裡走出的人,朱由校眉頭微皺,對此君,他再清楚不過,東林黨後起之秀,素有鬥士之稱,諫臣出身。

“涉及大行皇帝陵寢之事,臣有話要說。”

楊漣行至御前,持朝笏作揖行禮,“非臣等不盡心,實則陵寢選址非同尋常,擬定天壽山之……”

對大行皇帝朱常洛的陵寢選址,朱由校其實並不關心,他之所以在早朝提及此事,就是想看看當前的朝堂,到底是怎樣的形勢。

事實上一目瞭然。

東林黨!

東林黨!

跳出來的全是東林黨。

曾經被齊楚浙黨等派,聯合打壓的東林黨,憑藉此前堅守國本之策,在短暫的泰昌朝掌握了太多優勢。

眼下連內廷都沒有掌控,倘若就大批罷黜東林黨人,只怕類似紅丸案的陰謀,將再度上演吧。

齊楚浙黨等派處於勢頹階段,東林黨處在勢起階段,但是你們的黨爭內耗,卻嚴重影響大明秩序。

一個個都在逼朕啊!!

這暴君是非做不可了。

朱由校坐於寶座,看向跪地的張問達,躬身行禮的惠世揚、孫如遊、楊漣,冷峻的目光掃視朝班前列,內閣首輔方從哲、次輔劉一燝、群輔韓爌、英國公張維賢、吏部尚書周嘉謨、戶部尚書李汝華、刑部尚書黃克瓚一行,神情是看不出喜悲,無人知曉朱由校此刻在想些什麼。

朱由校的沉默,讓在旁恭立的王安,內心忐忑難安。

新君在早朝的表現,和先前變化太大了。

“既然皇考陵寢選址已定,有司當儘快修繕,缺銀子就從國庫調撥,朕知楊卿深得皇考信賴,此事就著楊卿督辦!”

朱由校緩緩起身,俯瞰著眼前群臣,語氣鏗鏘道:“鑑於國喪之事尚未平穩,朕決意暫停常朝,在乾清宮追思皇祖父、皇考七日,期間朝中有任何事務,著內閣等有司處置,急奏可進乾清宮奏請。”

“!!!”

朱由校不說則已,說罷,齊聚乾清門的群臣,無不心生驚意,誰都沒想到新君會做此等決斷。

見眼前朝班有異動,一些人有動的跡象,朱由校繼續說道:“另外…這兩日外朝非議內廷,噦鸞宮意外走水,說朕容不下李選侍和皇八妹,朝野間更是謠言四起,說什麼的都有。”

“好啊,真是太好了!內廷發生的事情,外朝竟然瞭解的比朕還清楚,你們可真是朕的好大臣,是大明的好肱股啊,既然有些人這麼關心內廷,那麼…凡上疏諫言此事者,一律罷職奪籍,逮於午門仗責五十,刑罷逐出京城,遣返原籍永不錄用!!罷朝!!”

言罷,朱由校一甩袍袖,昂首朝乾清門內走去,獨留下一幫震驚的群臣,在乾清門外站立著。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天予昭暉
土德星君下凡歷劫,本來給自己挑了個盛世王朝的皇子身份。 中間出了點岔子,盛世王朝的皇子沒當上,當上了王朝末期的皇孫。 嘉靖三十八年,京城入冬以來還沒下過一場雪。 民間謠言四起,說這是朝廷腐敗,貪官橫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再不下雪,嘉靖帝就要斬了欽天監官員祭天! 就在這個時候,裕王府邸傳來訊息,王妃誕下皇孫,與此同時,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 嘉靖帝龍顏大悅,稱小皇孫是給大明帶來祥瑞之人,命接入內廷
歷史 連載 8萬字
她被趕出侯府後

她被趕出侯府後

牽絲偶
慶元五年,妖魔肆虐。 晉陽侯夫人亡故三月後,新婦進門,與其所出嫡女不和。 又一月,晉陽侯稱嫡女非他親女,念多年養育之情,只將人逐出門庭,不再追究混淆血脈之過。 季嬋被趕出家門,受傷瀕死。 這天晚上,她遇到一隻從北荒奔逃萬里來京中討封的八尾狐。 狐狸問她:我像人嗎? 季嬋:你比他們都像人。 狐狸:可惜我八尾盡斷,沒辦法再變成人了。 季嬋:沒關係,我把這身骨肉留給你,你替我活下去,替我報仇! ——預收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的諜戰日記

我的諜戰日記

一鍋小米李
一個參加軍訓的大學生穿越諜戰年代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活下來……這是一個抓日諜殺日諜的故事……書名也叫《我的情報系統》、《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刀尖上的舞者》、《我的諜戰日記》
歷史 連載 0萬字
出宮後的第五年

出宮後的第五年

鴿子飛昇
【已完結,有提示是在修文。隔壁離婚之前已開。】 【官配周淮林,he】 平民出身的梁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著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為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為妖妃。她以為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裡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歷史 完結 0萬字
望春庭(重生)

望春庭(重生)

弦珂
【全文完結,開始精修全文,不對盜版負責】 【下本:《楨楨我心》,收藏就看矜貴自持的世子追妻火葬場】 上一世,繁華京城無人不識宋家嫡女宋絮清,出了名的驕矜,是宋家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姑娘。 但奈何宋家嫡女不思進取,整天聽曲兒逗鳥兒,世家女子當會的琴棋書畫是樣樣不精,然其命好,早早就被婚配於太子裴翊琛。 重來一世,死於廢太子裴翊琛刀下的宋絮清悟了。 裴翊琛能看中她,不僅僅是看重她的家世,還看中其不理世事的
歷史 完結 43萬字
歸鸞

歸鸞

糰子來襲
洛都第一貴女溫瑜,雪膚花顏,貌若菡萏。 一朝山河崩塌,溫氏傾覆,她這個名動天下的大梁第一美人,便成了各路豪雄爭搶的玩物。 她千里奔襲,只為和未婚夫完成婚約,借兵復仇。 不料中途落難,被迫同一地痞為伍。 地痞叫蕭厲,生父不詳,母為青樓女子,傳聞他八歲就殺人蹲大獄,十五歲成了賭坊打手,收債要賬,惡名遠揚。 溫瑜厭他粗鄙市儈,他煩溫瑜自恃清高。 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 但後來,他被打斷了骨頭,也要背起溫瑜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