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家的問題小希都看到了。不過,朝代更迭是初中便會學習的內容,想來沒有人不清楚,大家要問的一定不是何人何時做了何事亡國這樣簡單的問題吧。若要深究下去,每個朝代的滅亡都能拓展成一節課,小希沒有準備這些問題的答案,將來有機會我們再一起探討吧,接下來進入本課內容……】

小希生硬的將話題轉向自己已經備好的課程,轉身在白板上板書,平行時空歷朝歷代的人卻有些崩潰:我們就想知道那些最簡單的問題啊!

秦始皇:“留下一些評論機會,等合適的時機再問。”

劉徹:“朕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浪費了。”

衛青默默的看著自家陛下,慶幸自己沒有盲目跟風,這一次就留到陛下需要的時候再用吧。

李世民:“看來,不能漫無目的的提問,若是問及安史之亂的起因經過與結果,主播定會以這是常識一帶而過……”

房玄齡:“陛下,若是主播提到其他戰亂,便可與安史之亂橫向對比,得出答案。”

春秋爭霸,最不缺的就是戰爭。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這一時期,周王室逐漸衰微,各諸侯國為爭奪中原霸主地位,互相攻伐,先後崛起了鄭、齊、晉、秦、楚、吳、越等多個實力較強的諸侯國。】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評論區

“孟子生活的時代太早了,若是看到能看到後世的戰爭,就不會這樣評價了。”

“戰爭就是為了搶奪土地人口與財富,春秋的時候還有一層遮羞布,後來就赤裸裸了。”

“春秋,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

“衡量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標準主要是看發動戰爭的目的是什麼,而不是由看什麼人來發動戰爭。順應歷史潮流,符合人民利益的戰爭,就是正義的,反之就是非正義的。並不是說周天子發動的戰爭或者合乎儒家禮法的戰爭就一定是合乎“義”的。”

“評論區驚現大佬。”

“合影。”

“合影+1。”

古代的文人卻對評論區的說法嗤之以鼻。

“天子受命於天,代天牧民,怎會有錯。”

“難道諸侯叛亂以下攻上就是正義嗎!”

也有開明之士意識到,後世是一個與他們所處的時代完全不同的世界,評論區的態度便是那個世界的主流思想。

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這一刻碰撞,能產生怎樣的思想火花,我們拭目以待。

【《春秋》這本書不同於同時期的其他史書,它並不是單純地記述史實,而是融入了孔子自己的看法,繩之以儒家的道德標準,也就是“春秋大義”,用以褒善貶惡,撥亂反正。因此,《春秋》在記述戰爭時立場態度是十分鮮明的,那就是譏諷不合禮法,不合道義的戰爭和罪惡。故而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評論區(金色字跡)

“孔子: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孫子: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聖人!”

“天爺,我見到活的聖人了!”

孔子和孫子的名字出現在天幕上,炸出了不少留著評論潛水的古人,現代觀眾卻看的莫名其妙。

等直播間能改名字了,三皇五帝任我取用,我一定要改個威武霸氣的!

【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與後世不同,不以滅掉敵國為目的,我們分析其原因便能知道,雖然分封制在春秋時走向瓦解,但其依舊是當時主要的社會結構形式。】

【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卻不直接統治天下,諸侯也不直接統治全國,而是透過卿大夫來間接統治。】

【對於春秋時的諸侯來說,滅掉敵國,使其變成卿大夫的封地,與對方俯首納貢之間沒有太大的區別。】

【春秋時的‘尊王攘夷’,與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不一樣的。諸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才能合法的代表天子“禮樂征伐”,周天子並沒有失去獨立的地位。漢獻帝卻只是曹操的傀儡。】

曹操:時代變了,春秋時的尊王攘夷不適用於如今的天下。

但表面工作還得做,曹操對著滿座文武解釋道:“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王,幾人稱帝。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

假使國家沒有我,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稱帝,多少人稱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勢力強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會私下議論,說我有奪取帝位的野心,這種胡亂猜測,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寧。齊桓公、晉文公之所以名聲被傳頌至今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兵勢強大,仍能夠尊重周朝天子啊。

曹操:我的志向就是做一個漢徵西大將軍,我是大漢忠臣!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春秋前期的戰爭以禮為先,當兵的都是有一定家產的國人,兩軍列戰,鳴鼓而戰,正大光明。比如聽到名字便會讓我們不自覺發笑的宋襄公:“不重傷,不擒二毛”,即不傷害受傷者,不俘虜頭髮花白者。泓水之戰中,宋襄公奉行“蠢豬式的仁義”,既不注重實力建設,又缺乏必要的指揮才能,最終覆軍傷股,為天下笑。】

評論區

“宋國的笑話好多啊。”

“莊子、孟子、韓非子有志一同的黑宋人。”

宋襄公站在泓水岸邊,看著天幕的嘲諷,心中惱怒,難道孤奉行禮義是錯的嗎?

不,錯的是他們!

是那些楚國蠻夷。

是那些不忠不義,不守信用,摒棄貴族高貴品格的人。

【大家都聽過一些宋國的笑話,比如“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的主人公都是宋國人。這兩個故事出自《孟子》和《韓非子》。】

【莊子出身宋國,在宋國擔任過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與宋國也有一些小故事。】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王說之,益車百乘。反於宋,見莊子,曰:“夫處窮閭厄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破癕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癒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①

【宋國有一個人叫做曹商,這個人挺有才華於是被宋君任命為使者前往秦國執行外交任務。曹商做的很不錯,秦君就給曹商賞賜了好幾輛馬車。宋君也非常高興,賞賜了曹商一百輛車。】

【於是曹商開開心心的帶著自己的一百多輛車招搖過市,四處顯擺。他在路上碰到了窮困潦倒也不出仕的莊子,故意嘲諷莊子說:如果一個人整天呆在窮鄉僻壤,靠著織蓆販履生活,搞得面黃肌瘦,蓬頭垢面的,這是我這樣的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我也只能幹一些拜訪擁有萬乘車輛的大國君,然後隨隨便便就掙回來一百輛馬車這樣的小事情了。】

評論區

“凡爾賽本賽了。”

“劉備:原來莊子前輩也曾販履織蓆,後生敬拜。”

“曹操:販履織蓆的都不簡單,孤就從不會小看這樣的人。”

【莊子聽見曹商這樣裝13言論,呵呵一笑說道:“我聽說秦王曾經得了痔瘡,然後全天下懸賞良醫。能治療好潰痤的,就賞賜馬車一輛;要是有人願意舔痔瘡的,賞賜馬車五輛!治療效果越好,賞賜馬車越多,您得了一百輛車的賞賜,難道是給秦王治療痔瘡去了嗎?”】

【曹商:……】

贏駟:……

瀉藥,秦國不歡迎莊子,也不歡迎宋國人。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鎮魂妻

鎮魂妻

伊秋水790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其它 連載 15萬字
千秋誰與度

千秋誰與度

瀾若般若
宋,一個婉麗的時代:莫道不消魂,楊柳岸,曉風殘月。 一個豪放的時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一個理性求索的時代:《夢溪筆談》中的多項科技理論,領先世界百年。 一個崇尚優雅和風骨,詩情畫意的時代。 本文發生在這滿天絢麗成晚照的黃昏,風華猶在,群星般的天才已然漸遠,英雄忍悲,生民流淚....... 行在江湖與廟堂,當國仇家恨與愛邂逅。 在那場千古流傳的恩怨中,看岳飛公子,秦氏後人,大金皇子,
其它 連載 3萬字
開局雙異能,我在詭異世界成神

開局雙異能,我在詭異世界成神

空白之夢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務,獲得靈技-天雷降世,靈力20年】【叮! 恭喜宿主完成任務,獲得靈技-時間抹除,靈力30年】【叮!宿主突破九階,成就法則境! 】血月降臨,秦夜偶得系統,開掘覺醒雷電和時間異能,殺詭異、除妖魔,在自身的努力和系統‘小小’的幫助下,迅速成長到至強的位置! 海中巨獸,荒山鬼王,草原大妖,都不過是秦夜雷霆下的亡魂罷了!此時萬界降臨,秦夜再次默默揚起手中的雷霆,看向了這些外來者!
其它 連載 48萬字
誘爾貪歡

誘爾貪歡

一棵海棠
暗戀*忠犬七年前,沈尋為了喜歡的女孩將她驅逐出國。七年後,一場聯姻將他們再次捆綁。 沈尋當著眾人的面前評價她 “聯姻工具而已,不及會所的妓女。”為了給小女朋友出氣,他打過她巴掌,將她丟過雪地裡。 後來,溫彤退了婚,還順便換了未婚夫。沈尋後知後覺時,後悔了。他求她 “再看我一眼。”可她卻說 “聯姻而已。”*溫彤一直愧對溫家,所以打算聽話的去聯姻,為公司拉攏一個好夥伴。 可她彷彿具有吸渣體質,每任結婚
其它 連載 2萬字
被誅九族?吸光男女主氣運護全家

被誅九族?吸光男女主氣運護全家

恍若晨曦
【氣運+團寵+打臉+復仇】付時念原著路人甲女配覺醒,發現自己一家子都是書中的惡毒反派。 父親與長平侯府攀親不成反被男主弄得丟官流放。母親在流放路上被打死,姨娘為保她清白受辱至死。 大哥為了得到女主跟男主作對,為救女主而死。大姐為難女主,父親流放後被男主休棄,送進教坊司。 保護全家,改變悲慘命運,她吸光男女主的氣運不過分吧?*【叮!男女主氣運-1000,付府氣運+1000】付大人:“上個早朝,陛下怎
其它 連載 2萬字
六零之東北來了個大美人

六零之東北來了個大美人

吉金金
(軍婚先婚後愛糙漢寵妻空間養崽日常)林宜知在末世摸爬滾打五年後帶著靈泉空間穿越到了吃不飽穿不暖的六零年代。 穿越後的林宜知生父不詳,親媽忽視,繼父偏心,繼姐還是個重生的,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原本屬於林宜知的婚事搶了,把短命的東北軍區大佬扔給林宜知。 林宜知淡然一笑,搶就搶吧,她日後就會發現某人上輩子位高權重過得好全都是自己的功勞。 林宜知隨軍去東北後,靠山吃山,用靈泉種人參,用針灸醫百病,成為名副
其它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