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止浮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春秋,時間線: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東周的前半段時期稱為春秋,根據司馬遷的說法,春秋開始於周平王東遷的那一年(公元前770年),止於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也有人說要以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作為春秋的終點。春秋是由封建領土製向封建地主制過渡的時期,同時也是諸子百家文化碰撞的時期,各家各派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的文化基礎,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俗話說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一個國家同時有兩個君主的奇特現象在東周初出現了。周幽王死後,姬宜臼在申國等諸侯國的擁立下即位,號周平王。由於姬宜臼有謀逆的嫌疑,很多諸侯並不臣服,於是在以北虢公為首的另一派諸侯擁立了平常人緣不錯的姬餘臣(周幽王弟弟,庶子)稱王,號周攜王。

周平王上臺後,嚐到過甜頭的犬戎還是經常來騷擾掠奪。一來二去,周平王心態被搞崩了,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周平王做了個歷史性的決定,遷都。遷去哪裡呢,犬戎在西邊,那就遷到東邊的洛邑(今河南洛陽),離諸侯們更近一點。

洛邑和鎬京距離遠,知道周平王要搬家,秦襄公趕忙派來軍隊幫忙護送,直到周平王安全抵達。平王東遷後,就叫東周了。周平王拿不出什麼禮物感謝秦襄公,就給他加了一級爵位,封為諸侯(秦國原來是周的附庸國),並對他說:“西邊的犬戎太壞了,搶走了很多土地,如果你能趕走他們,那些土地就歸你們秦國了。”雖然這是一張口頭支票,但秦襄公還是非常感激,回去就組織兵馬攻打犬戎,不僅收復了失地,還攻佔了犬戎的地盤,秦國由此得以逐漸成長為大國。

再看周攜王這邊,周攜王在治國方面還算不錯,要是生在和平年代,必有一番作為,可惜他所處的是動盪不安的年代。周攜王執政初期,處於保家衛國的想法還是比較注重軍事建設的,但過了好多年,周平王都一直沒有攻打他的意思,周攜王對軍事建設便慢慢懈怠了下來,為降低國民負擔,數次精簡軍隊。雙王二十一年,晉文侯出兵攻打周攜王,軍力微弱的周攜王無力抵抗,被晉文侯誅殺,二王並立的局面結束,周平王得知晉文侯除掉了周攜王,還專門寫了文章進行頌揚。

周平王二十四年,秦襄公之子秦文公拆毀西周舊都王宮,周平王雖然心裡很生氣,但是由於自身實力薄弱,不敢有任何表示,周天子的威嚴已蕩然無存。平王東遷後,周王室的國土面積大幅縮水,僅有方圓六百餘里,周邊大點的諸侯國都有好幾千裡。沒有實力,各諸侯國越來越不把天子放在眼裡,開始自己搞發展了。春秋初期首先崛起的是鄭國,主要人物鄭莊公被稱為“春秋小霸”。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對大清忠不可言

我對大清忠不可言

胖哥老李
我邵全忠對大清忠心耿耿,簡直是奴才的典範。什麼?老佛爺有了?嗯,是我乾的。 大清沒了?這絕對不是我的責任。
歷史 連載 0萬字
大秦國相

大秦國相

一兩故事換酒錢
十世輪迴,九世沉澱。最後一世,穿至大秦,在行將解脫跟生死間,明悟了周秦至清末,兩千多年帝制的大變局真相。 變革者何?變國家,變治式,變生計,變民眾。變世間但凡能變者。就在嵇恆行將身亡之際,一道利落的聲音,從秦渭水畔傳來:“先生切莫一心求死,再給朕講二兩‘周秦間千古大變局’的故事。”
歷史 連載 124萬字
情結大明

情結大明

步槍子彈
洪武七年,洪武文狀元李財,左都御史,上奏一篇為策論上洋洋灑灑寫下《科舉取仕,誤國誤民疏》。 氣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一下子把李財趕出朝廷,在以後發現李財這個人很有想法,對自己的釋出的 “三大國策,根深蒂固,最終損害的是大明江山社稷。”的言論氣的發瘋,但是轉念一想,也有道理,於是一到聖旨,發配到登縣做一名縣令,這位縣令在登縣做出大明不一樣縣治。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