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止浮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孔甲逝世後長子皋繼位,照理來說新王繼位,應該四方來賀,但是夏的聲望已跌至谷底,以致於沒有幾個諸侯來朝拜。為一改頹勢,皋頒佈了很多利國利民的政策,在他那個年代,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在完善經濟、政治的同時,皋也注重軍事力量的發展。

在孔甲剛逝世的時候,勢力強大的殷商組建了一支小軍隊準備閃擊夏都西河,不過在皋的沉著應對下,成功挫敗殷商,使得殷商出於畏懼之心暫時消停。皋治理起國家井井有條,經過十年發展,夏朝又慢慢恢復了些許元氣。

然而人有旦夕禍福,皋在執政的第十一年,突然暴斃。皋長子發繼位。發本人的才能是比較平庸的,不過他重視人才工作,四處求訪賢才,後來很中意一位養馬的,叫關龍逄,並破格提拔他做相。關龍逄做了二把手後,治國有道,硬生生將夏朝從懸崖邊拉回。

發在位第七年時,泰山發生地震,他本人也於當年病逝。發的嫡子癸繼位,夏代最後一任王。說癸大家可能還有點莫生,他就是夏桀,那個有名的昏君,桀是他的諡號,也就是說桀是後人給起的名,“兇惡”的意思。

初讀歷史時,桀給我的印象是一名荒淫無度的暴君,在他統治時期,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的境地,商湯故而替天行道,出正義之師討伐桀。我一看,桀這麼壞,活該啊,於是想當然地站隊商湯。到後來見識多了,才逐漸明白成王敗寇的道理,桀最大錯誤不是暴虐,是輸了。讀史書不能被史書左右,如此才能善做歷史的旁觀者。

桀其實也算是文武雙全,就是比較任性,剛上位就準備把都城遷回舊都斟尋,由於相是在那裡亡國的,所以斟尋又被大臣們稱為“亡國之都”,說那裡風水不好。桀膽子大,不迷信,後來還是遷都了。

夏朝到了桀這裡,內部矛盾已經相當激烈,其實就差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時西方畎夷反叛,桀親自排兵佈陣,很快就將其打敗,從中可以體現出癸並非一無是處。後來還滅掉一個不聽話的小國,對其它諸侯國起到了不小的震懾作用。後來在桀征討有施氏的時候,有施國王為了投降向癸獻上了一位絕世美女——妹喜,被後世稱為紅顏禍水的人物,和妲己差不多的評價。

桀很是寵愛妹喜,又是給蓋房子(瑤臺),又給徵集絲綢,各種史書都將桀的這段時期的荒淫描述地繪聲繪色,比如做酒池肉林,各地搜刮美女,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這個牛皮有點吹大了,為了黑桀,後世那些公家史官算是不遺餘力了。桀可能確實是貪圖享受,疏於治國的,以致於後來殺掉忠言進諫的關龍逄(不知真假),但我覺得後世對他的描述確實誇大其詞了。

夏朝其實到了桀這個時候,氣數已盡,一方面天災不斷,一方面以殷商為代表的各路諸侯野心勃勃。癸四十八年,此時殷商透過不斷吞併周邊小國,已經基本佔據了北邊所有領地,勢力十分強大。殷商首領天乙(即商湯)在名相伊尹的建議下正式對夏宣戰。此時夏朝已國力衰微,無力抵擋勢力強大的殷商,桀五十二年,殷商攻破夏都,夏亡。

中間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假雖假,各位看官看著當個樂吧。據說妹喜和伊尹之前便相互愛慕,妹喜被癸強搶去後,伊尹為了見妹喜就到夏做官,因為屢次進諫忠言,桀都不聽,逐漸對夏朝失去了希望,轉而投奔殷商,並與妹喜約定將來殷商討伐夏的時候讓妹喜做內應,而妹喜就在夏王宮內繼續陪癸作樂度日,使夏朝政荒廢。後來夏被攻破後,天乙將桀和妹喜二人流放,伊尹曾請妹喜回到自己身邊過好日子,妹喜卻對桀不離不棄,在桀死後還一直為其守靈。也許故事不是真的,但從中能看出描述這段故事的作者的初衷是為了給有“紅顏禍水”之稱的妹喜正名,所以看歷史還得自己多動動腦。

雖是亡國之君,但是這個鍋真的不應該全由桀來背。前面說過了,夏朝氣數已盡,哪怕桀是個英明神武的君主,恐怕也難擋天降旱災和殷商天乙的野心,家天下的朝代必然有崩潰的一天,只不過剛好輪到了桀,滅亡夏朝的其實是這股稱為“歷史規律”的強大力量,一個小小的桀在它面前又算得上什麼呢。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替嫁後被閻王將軍寵上天

替嫁後被閻王將軍寵上天

童小言
【高甜寵撩】替嫁小鮫娘對閻王將軍一見鍾情隨之便開啟了一條撩夫之道且看她如何扮豬吃老虎將這個冷麵將軍捂的熱呼呼的!
歷史 連載 123萬字
牛頓降生大明朝

牛頓降生大明朝

與天同怒
道聖牛公把手按在史官肩膀:“我只是燒了些罪臣的書稿畫像,不准他們子孫祭祀而已……怎麼能說我了殺他們呢?”——《明史·牛頓傳》牛頓,字徐行,面刺帝修道之過,言究真道之法,帝頓悟,奪邵元節天師印予之。 嘉靖十四年舉進士第一,授戶部左侍郎,尋擢戶部尚書,兼知工部。主寶鈔改新之事,稽核魚鱗黃冊,厲清稅役,天下多之。 帝悅,加三公三孤。頓之為人,恃才孤高,辯詞矯健。早年清簡苦行,累上驚世《術書》,吝嗇言笑,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