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翊鈞見朱希孝身著蟒袍、其餘都著暗紅飛魚服,因天氣冷冽,全體披著毛皮大氅。待都坐了,乃問道:“適才報名朕未聽清,你每可自我介紹一下。”見朱希孝又要跪下,說道:“坐著說。”

朱希孝躬身道:“臣朱希孝,左都督兼錦衣衛都指揮使。”

身後一滿臉精幹之色的中年武官躬身道:“臣李三泰,錦衣衛指揮使同知,管北鎮撫司事。”後面幾人也陸續報名,分別為同知陸贊元管南鎮撫司事、僉事楊濤、南鎮撫司使吳發奎、北鎮撫司使王通。錦衣衛高官中還有一個僉事肖東因外出公幹,未在京,此次沒有陛見。

聽得北鎮撫司使報名,朱翊鈞格外注目些,見王通年歲不大,三十許人,長得頗為文秀,不像掌管詔獄的武人,倒像是文臣一般。

朱希孝年齡五十許,模樣和成國公朱希忠很是相像。朱翊鈞溫言拉家常道:“你與乃兄成國公長得像。”

朱希孝很不習慣皇帝這種談話方式,他也不是有急智的人,乃回道:“臣兄弟等得蒙天恩,都肖父。”

朱翊鈞滿腦袋黑線,噗嗤一聲樂道:“你們兄弟和老國公長得像,和天恩有甚關係?你不要緊張,我們君臣幾個閒話,不必拘禮。”朱希孝這才自在些,又聽皇帝吩咐內監道:“這些幹臣乃朕之耳目也,沒了他們,朕就要做瞎子、當聾子,你等拿茶來,小心伺候著。”又道:“這殿中地龍燒的熱,服侍他們將大毛衣服取下。”

朱希孝聽了,眼圈一下子紅了。因皇帝讓坐著,不敢跪。躬身哽咽道:“萬歲不以臣等駑鈍,臣……”說不出話來。朱翊鈞暗暗納罕,心說一碗茶就感動到如此,這人心未免太好拉攏了。殊不知皇帝這個職業有其特殊性,除了開國皇帝打小兒經歷過人情冷暖,能照顧到他人感受。其餘歷代皇帝都是別人圍著他長大的,哪有為別人考慮的時候?除了尊顯孝道,做做表面文章外,對臣子沒有一個能噓寒問暖的,有那麼一個半個,基本上諡號中都會有個“仁”字了。明代歷任皇帝更是如此,為了維護所謂帝王尊嚴,這臣子能立起身回個話都是加恩,從朱元璋到隆慶帝只有一個例外(例外者武宗),哪有他這般先給茶喝的?除非是臣子長篇大論奏事,嗓子乾啞,皇帝才發善心給茶——那還要看心情。李太后在屏風後聽皇帝這對答幾句,暗暗點頭,心知這是皇帝在收攏人心。

眾人將大氅取下後,朱翊鈞又與朱希孝閒話幾句,就入題問道:“現在錦衣衛有多少人?掌何職事?”

因皇帝宣鎮撫使以上覲見,朱希孝情知免不了這一問。這一路早就細問端詳,有所準備,乃回道:“稟皇爺,現在共有十七個所,轄二萬六千人。現在共設經歷司、南北鎮撫司,主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等事。”

朱翊鈞吃了一驚道:“這許多人?”

朱希孝低頭回道:“稟皇爺,錦衣親軍之設,乃成祖恢復太祖‘拱衛司’所立,乃陛下親軍中一衛也。聖駕出警入蹕,駕前扈從者四千人,錦衣衛居其半,這是一塊;設南北鎮撫司各一,北鎮撫司設‘詔獄’,並有偵察、逮捕、審問之權,為人主直接掌控司法,兩京十三省都有千戶所,這是大頭,約一萬八千人;南鎮撫司掌本衛刑法事,兼理軍匠,人卻不多,近兩千人。另有經歷司文書、經歷、儀仗等雜七雜八的人等,才這許多。”心中卻道:“這人也不多啊?”

朱翊鈞聽了,心中暗暗盤算。想了一會兒,問道:“駕前扈從者歸誰統領?”說完,目視在座諸人。

朱希孝躬身道:“此事由臣親領。”

朱翊鈞聞言點頭,不置可否。又問:“北鎮撫司掌刺聽情報之事,除明面上這些緹騎、坐探外,可有暗探?”

朱希孝聽了,他是個忠厚人,不願將陛見的風頭都由自己搶光了,就不言聲,以目視王通。

王通見朱希孝目視自己,忙躬身道:“稟皇爺,暗探、刺奸之設,卻無定規。一般都是利用混混社鼠之流,在文臣、武官家周邊打探些情報,此類情報,雜亂無章,不成系統,需另有刺聽熟手分析。實的情報,還是要潛伏的坐探探得。”

朱翊鈞聽了,對此時的錦衣衛水平有了一個大概的估計。他讀過明代歷史著作,知道錦衣衛偵緝職責,經過了幾存幾廢,這業務水平是直線下降的。到了明代中後期,各地千戶利用手中職權,和黑社會沆瀣一氣,成了皇帝私人及其所派中官的打手,刺聽情報的職能喪失殆盡。這王通雖然年輕,但能幹上五品鎮撫,估計也早被那些利益鏈條纏住了手腳——到底能不能用呢?

轉念一想,卻是不用也要用。自己雖為皇帝,但被年齡所限,現只有一點點的參政權,如何能臧否人物,點選官吏?只看著王通等人有無天賦,能否將自己的意志貫徹好罷了。

沉吟了一下,朱翊鈞道:“近幾日,朕觀覽錦衣衛所奏,卻多是些官樣文章——”朱希孝聽了要跪下請罪,朱翊鈞止住了。

頓一頓,朱翊鈞又道:“朕想著,日後這錦衣衛的情報職責,卻要大大加強。這情報分這幾類做來:一是各地民情,錦衣衛要在各地專門收集當地物價、雨水、災異、農作物種子、產量、人口滋生等情——”未說完,吩咐中官道:“拿紙筆來,讓他們幾個記著。”

見幾人都拿上紙筆,朱翊鈞接著說道:“這民生情報,不可輕省,不得到地方官那裡去抄錄,還是要實地去看,去查,如此朕才知各地真實民情,爾等可知?”朱希孝奏道:“臣等不敢圖輕省,必單獨詳細查明瞭奏聞。”

“二是軍情,如今外邦不靖,內有異族,一旦有變,卻容易措手不及。你等讀兵法,豈不聞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也重用間——這間有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之說,你等要分門別類,選些妥當人,佈置在容易生變的地方,如瓦剌、遼東、西南等等諸處,潛伏好了,定期不定期的傳遞情報。”

“三是政情,文武百官誰與誰勾連,誰與誰姻親、同座師、同年、同鄉,誰與誰走動的多,誰與誰流連勾欄瓦舍的多——這些卻要建立專門檔案,將京官中七品以上的勳貴,文臣,武將,包括東廠各檔頭”——朱希孝等聞言大喜,卻聽皇帝繼續說道:“地方文武官有實缺的也都一道描述清楚,此事可請旨到吏部抄錄部分,重點是吏部檔案中沒有的。”朱希孝聽了暗暗心驚,面上統統應下。

“四是輿情,這民間輿論,有無利用愚民傳邪教的、有無童謠、讖語等要重點關注,另外、官員之民聲、其是否貪瀆,朝廷施政之民間反映——不光要找讀書人,更重要的是要到田間地頭,找工匠、農夫、商販等人瞭解清楚。錦衣衛裡也多要些讀書人,將各家學說流派,源流影響都要查清。有了讀書人,情報分析也可搞起來,朕下面就要講到。”

“五是情報分析,朕認為十分之九的情報無需用間,均可在公開的資訊中獲得,適才王通有一句話說得好,將雜亂無章、不成系統的情報抽絲剝繭的分析出來,得到有用的情報,也是你們要關注的大事!”

“六是要從軍匠中找些識字明理的,匯總天下、外邦之巧工利器之技,詳加研究,已得其原理、能夠推陳出新為要旨,此一條你們以往都忽視了,要重視起來。”

“七是要找些明白輿圖製作之法的,現將三邊、蒙古、瓦剌、遼東等地的河流、山巒、道路、村落、水源、森林、礦藏、農作、水利、草場、鹽場之詳細情況仔細繪來,越細越好,以備軍國之用。”頓一頓,又道:“此雖為急務,卻急不得,要找些高手研究明白了,學會了,這才著手,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此項事,三年到五年要建功。待有了專門的隊伍,朕再撥專款,將國內外的細情都加上去,形成天下輿圖。”

“八是待上述都有所進展,有了熟手,要建立情報學校,專司情報人才培養,以收百年之效。——此事,今年年底前要做起來,日後慢慢完善。”

八條說完,朱希孝等人都聽得呆了。這些話讓朱希孝、王通等這些情報頭子來說,也未必說的全乎,更何況十歲稚童?李太后更是在屏風後面聽得如痴如醉,此時才徹底驚覺自己有多麼不稱職——其實朱元璋、朱棣來了,也會自慚形穢的。畢竟後世黨員幹部在黨校兩年三小訓、三年一大訓,天下應知應會的東西無所不包,其系統性、科學性更是古代沒法比的。

朱希孝奏道:“今日臣才知皇爺之才實乃天授,非臣等井蛙之心可揣測者。皇爺將臣應當應分的事情分派的如此清楚,臣等如再不奮發,慚愧無地矣!臣等回去後,必按皇爺所述八條,實在辦好差事,以為皇爺之鷹犬!”

朱翊鈞聽了笑道:“不必如此等說。錦衣衛乃朕親軍中最親者——,盡心辦好了差事,苟能利國利民,也洗刷了紀綱、萬通、張彩、錢寧、江彬等輩留下的錦衣汙名。”一句話說的朱希孝眼圈又紅了。——這錦衣衛成立以來,歷任指揮使留下好名聲的卻少。

長篇大論講吓來,朱翊鈞喝了一口茶水,又囑咐道:“情報的取得和分析等技巧,乃錦衣衛之看家本領,你們要成立專門隊伍研究之,並日益完善。——不可輕傳,要找身家清白之良家子,忠心可保的人方能加以訓練。朕希望有一日,錦衣衛也能練出來一支朕的鐵鷂子——若成此軍,朕親掌之。”

朱希孝重重磕下頭去,應了。他本一忠厚之人,是靖難功臣成國公朱能之後,對皇室忠心耿耿,這才被隆慶帝選為錦衣衛指揮使,本身沒什麼野心,因此也就沒什麼政績,今日被朱翊鈞一番點撥,畫了藍圖,也起了雄心,要幹些利國利民的事。他身後的李三泰、陸贊元、王通等人心裡如同揣了火炭一般,見皇帝如此這般諄諄教誨,情知錦衣衛將得大用,因此都七嘴八舌的表了忠心,興奮的滿臉通紅。

朱翊鈞見火候已足,卻換過麵皮,肅容道:“今日之錦衣衛,多有攬訟、勒索商賈或刑求官員以索賄者,爾等卻要仔細!”見諸人都跪地請罪,又換過了麵皮,露出一絲笑容,道:“外朝付給錦衣衛之餉銀每年多少?”

朱希孝恭謹回道:“回萬歲,餉銀分兩處,戶部支取的乃是京師各司、所,年三十萬兩;地方卻另行支應,年七十萬兩有奇。”

朱翊鈞聽了笑道:“百萬兩銀養這許多人,人均一年不過五十兩,卻吃力了。要給你等加餉,卻讓張老先生等為難。俗話說,兵貴精不貴多,你可將其中老弱、身體有殘疾不堪用的整理出來,開辦些青樓、旅店、舟行、車馬行、鏢行等營生,既掙了錢有了日常開支用度,探聽、傳遞訊息也方便。——注意,要專人專司此事,不得將精兵與行商者混雜,更不可勒索民財,財務也要清清楚楚的備查。”頓一頓道:“南鎮撫司自今日起,獨立出來歸朕直領,不歸你管了——陸贊元和吳發奎,你等做好內部監察諸事,有作奸犯科者,另報與朕知,予以重處。”

情報機關開辦三產,後世各國都用,不足為奇,卻是掩護情治人員,賺錢只是次要。朱翊鈞雖也想用財政養情報機關,但哪有銀子?只好借用後世的一些做法,卻是無奈之舉。他將南鎮撫司獨立出來直領,就是警告朱希孝財務要清晰,內部監察要到位,不可貪瀆、枉法。

朱希孝聽說皇帝給了政策,開始時心中大喜,待聽得南鎮撫司歸皇上直領,心裡一凜,叩頭應是。陸贊元、吳發奎心中狂喜,面上卻不顯,朗聲應了。

朱翊鈞親領南鎮撫司,不過是外朝監察體系不健全的無奈之舉。雖然陸贊元和吳發奎兩人很大可能與朱希孝等沆瀣一氣,但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人的編制、身份一轉換,那腦袋思路就會跟著相應變化,開始時可能還有些慣性,時間一長,必然會按照體制給劃定的路子走,此為行政管理之要義也。再說,和一把手面和心也和的副手——朱翊鈞兩輩子一個也沒見過。

見召對時間差不多,朱翊鈞道:“取紙筆來。”待內監擺好紙張,毛筆也沾好了墨,他屏氣凝神,寫了一副大字,卻是:“*************,豈因禍福趨避之”。題為:萬曆元年御筆。待墨稍幹,遞給朱希孝道:“錦衣衛多年來身負罵名,卻不僅僅是歷任指揮亂作為的緣故。本為特務機關,為外朝文官武將們所不喜,讀書人尤厭之。但你等作為,卻與朕、與國有大用,這幅字賜給你們,你們刻了,掛著大門之上,讓親軍們和外朝官兒都看著,朕是如何看待你們的。”朱希孝接過來,和眾人讀了一遍,別說他本人,所有人等全部泣不成聲。

朱翊鈞見眾人忠心度刷滿,肅容道:“朱希孝留下,其餘人等自去辦差。”打發了眾人,單獨留對了朱希孝。

朱希孝暗暗叫苦,他年歲大了,剛才又喝了兩杯茶水,此時已經大大的內急。正常來說,皇帝召見臣子,一般都是幾句話的事兒,輪不到臣子尿急。朱希孝沒想到皇帝和他們講了這麼多,又是講課又是寫字的沒完沒了,雖然感動但膀胱卻等不得。聽得皇帝還單獨留對他,不禁悲從中來。正惶恐間,卻聽皇帝說道:“你有些年歲,想必要松乏一下,卻出去方便去,朕也要更衣。”朱希孝聞言差點沒再次哭出聲來。

待內監將朱希孝帶出去,朱翊鈞轉到屏風後頭,見李太后滿臉喜色,怔怔的看著他,滿臉都是吾家有兒初長成的驕傲。朱翊鈞見她歡喜,也露出笑容道:“母后,皇兒今日表現的可好?”

李太后將他的手拉住,滿臉笑容道:“我的兒,母后今日才能放下你父皇交給我的擔子呢!”說罷,紅了眼圈道:“你父皇卻也偏心,如何不入吾夢中,與我說說話兒?”

朱翊鈞滿臉黑線,對與自己離婚的女人多了些理解——這女人大腦回路確實與男人不同。笑道:“父皇在天上,看到朕如此,想必也是開心的。朕定要做個好皇帝,不負父皇期望。”

李太后收拾心情,笑道:“你父皇卻未必及你——”說完覺得不妥,又轉折道:“下面朱希孝單獨奏對,還要母后聽嗎?如無大事,母后就回去了。”話裡話外,透露出讓皇帝進一步參政的信心。

朱翊鈞忙道:“請母后稍待,一會兒奏對的事兒,卻是王大臣案,母后聽聽吧。”李太后悚然一驚,答應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
【大唐】+【穿越】+【爽文】+【掄語】\n貞觀二年四月。\n天空一聲巨響,本公子閃亮登場。 \n你說巨響哪來的?不好意思,是本公子把太極殿的屋頂砸了個洞的聲音。 \n司華年從天而降,把太極殿砸了個洞,但是司華年表示不慌,作為穿越者不可能剛穿越過來就被抓進天牢的,不然太丟穿越者的面子了。 \n但是司華年還沒說話呢,就真被李世民當成刺客抓了起來,不由分說就被壓入天牢。 \n司華年:李世民,你會後悔的!
歷史 連載 2萬字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許百齡
俞慎思穿成一名古代富戶子弟,父親高中狀元后攀龍附鳳,殺妻棄子。 兄姐帶著年僅三歲的他一路乞討從京城回到老家,卻被叔伯趕出家門。 寒冬臘月,單衣破屋,長姐將他緊緊抱在懷中哭紅雙眼,瘦脫相的兄長將最後一口吃的往他嘴裡塞。 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沒爹沒孃,不到年底,不被餓死,也肯定被凍死。 轉眼,他們就看到姐弟幾人: 從一天餓三頓,到賺得盆滿缽滿; 從買不起筆墨,到科舉大滿貫; 從世人皆可欺,到朝野敬服。
歷史 完結 5萬字
縣宰天下

縣宰天下

江炫煥
【種田+穿越+女帝+殺伐果斷+架空歷史】 蘇定穿越至大周朝,成為一方縣令。 他本是個不拘小節、行事灑脫之人,卻有著非凡的智謀和勇氣。 在這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他得到女帝賞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逐漸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他的命運究竟會如何? 是成為萬古流芳的一代名臣,還是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自我? 且看他如何在這亂世之中,憑藉著自己的手段,縣宰天下!
歷史 連載 3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之袁氏天下

三國之袁氏天下

絲雨如夢.CS
這是一本關於袁紹的書籍,主角是袁本初的小說真心很少,這一本還可以看下去。 我們的故事從袁紹尚未發跡開始,從討伐董卓到雄踞北方,再到一統天下。 慢節奏,不碾壓橫推,一切都是合理發展。雖說有系統是穿越,但也不是無敵,細水長流,大家可以慢慢品嚐。 品嚐這一場袁氏聯盟的盛宴,這聯盟由朕書寫!PS:終於突破了三百萬字,關於袁紹的書籍寫到這裡,真心不容易。 請大家多多支援,人品保證,絕不太監,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歷史 連載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