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自古英雄多磨難 第18章 抓住重點
寫科幻不容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嶽升回到家後,感覺胸前好像壓了一塊石頭,茶飯懶餐。
他一直在不停地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在試驗場,人們用肉眼一眼就能看出來機器人的偽裝?而機器人確不能。
其實,在試驗場,不管機器人是否改變偽裝的形式,單個也好、聚集也好,我們人類都能輕鬆看出來。就好像我們看見一匹正吃草的馬以後,我們也能辨認飛奔的馬、打滾的馬。
這還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捕捉到了很多機器人捕捉不到的特徵。
也就是說,我們還是需要在識別單個機器人特徵上下功夫。如果能抓住機器人足夠多的特徵,不管他怎麼偽裝,都能一眼識破。
想到這裡兒,姜嶽升覺得應該徹底改變思路,把重點放在機器人外觀特徵的建模上,而不是放在環境建模上,環境是千變萬化的,我們建模的速度不可能跟得上環境的變化,而我們的目標是機器人、不是環境,只要抓住機器人足夠多的特徵,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他突然想起了AI大模型,於是在手機上開啟AI大模型終端,輸入:請問,監控是如何區分人和其他運動物體的?
很快,大模型的答案來了:
第一、識別輪廓特徵,包括十個方位的輪廓特徵;
第二、識別結構特徵,包括肢體部位的相對位置特徵和比例特徵;
第三、識別運動特徵,包括站立、走、跑的特徵;
第四、識別面部特徵,包括瞳孔距離、兩耳寬度、鼻尖眉梢距離;
第五、識別運動輪廓特徵,包括雙腿擺動角度、雙腿與軀幹角度、雙臂角度、雙臂與軀幹角度;
第六、識別運動結構特徵,包括頭部、上臂、腿部位置關係;
看到了大模型上的描述,姜嶽升立刻有了主意,因為機器人的結構是模仿人類製造的,識別人的這些特徵大多數是可以直接移植過來的。只需要讓機器人能夠準確地區別人類和機器人不就行了嗎?
想到這裡,他進入了AI大模型的程式設計入口,輸入:“請編寫區分人和其他運動物體的程式”
幾秒鐘後,答案來了,AI大模型顯示出一個五千多行的完整程式。
第二天,姜嶽升集齊了方案組的組員,向大家說明了自己的新思路。
“你這不是把前面的方案徹底推翻了嗎?”史俊有些不解地問。
“是的,雖然前面的方案是我提出來的,但是我現在認為那不是一個好方案,算是一個臨時起意的方案,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今天我提出的方案才是符合邏輯的第一性解決方案。”
“那我們前面的工作不是都白做了嗎?”史俊很無奈地說。
“確實,大部分工作都白做了,但是我們如果繼續沿著原來的路子走下去,將來需要付出的工作量可比新方案大得多,所以,我們應該及時止損!”
“姜工,我對識別人體的程式設計比較熟,我支援你的新思路。”一名組員舉手發話了。
“好吧!我對這塊不太熟,我給你們打下手吧。”史俊沒精打采地說。
組長聽說姜嶽升一下子推翻了以前的思路也感到很吃驚,不過他在聽了姜嶽升在小組會上的彙報之後,也認為姜嶽升說的有道理。他是一個老程式設計師,深知程式架構的重要性。程式架構就是程式的路線,代表著一個程式的未來,如果沿著一條錯誤的路線走下去,會越走越黑暗。
在經過大家的充分討論之後,組長最後拍板,就按照姜嶽升的新思路幹!全組一起上,他親自當架構師。
兩個月後,他們按照新架構編寫的程式完成了,在模擬系統上試跑了一次也沒有什麼問題,於是就開始安排場景測試。
場景組這次也增加了難度,加強了塗裝的逼真度,同時增加了一些有區域性遮擋物的測試,想看看姜嶽升的新思路能不能識別機器人的區域性特徵。
測試開始了,待測機器人開始向建築群逼近,被安排在前面的敵方機器人雖然進行了區域性遮擋,但很快都被發現並被擊斃。
這說明機器人區域性特徵識別是有效的。
被測機器人開始向建築群的縱深前進,裡面的機器人主要採取了組合偽裝隱蔽,多個機器人聚集在一起,儘量偽裝成建築物的區域性形狀。
上次測試,就是在這個環節失敗了,所有圍觀的人都屏住呼吸,想看看這次能不能成功。
只見前面的幾個被測機器人面對複雜的局面開始放慢了步伐,不停地轉動頭部,好像在思考,然後舉起槍開始向他們認為的目標射擊。
隨著一道道白光閃過,那些聚集在一起偽裝的機器人一個個地都被擊中,然後倒下了。
“成功啦!”史俊第一個大喊道。
“我們成功啦!”組長也激動地跑進了測試場。
……
“是姜嶽升嗎?”
正在伏案工作的姜嶽升突然聽見身後有人叫他,他急忙轉過身來,看見人力資源部的總監正微笑著看著他,“跟我來一下。”說完便轉身帶著姜嶽升來到了附近的一個會議室。
“有一個新崗位。”他看姜嶽升坐穩了,便開門見山。
“哦……”
“總部的研發中心空出一個名額,主要負責警用機器人外圍模組軟體的開發,年薪六十萬。分公司這邊有人推薦你,所以我來徵求一下你的意見,工作地點在前海總部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