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巧滴小啾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爺爺,文武百官已候在殿外。”朱高煦恭敬的跪了下去。

“嗯。”

朱元璋鼻子裡應了一聲,看向朱棣,威嚴道:“朕欲讓你即皇帝位,卻不會出面為你正名,你願否!”

朱棣聞言強忍激動,正色道:“若能使大明再創盛世,兒臣不在乎千古罵名,只要兒臣繼位,必定為天下百姓造福,真正做到他們所求的四個字:太平、富足!”

朱元璋點了點頭,而後看著朱棣,滿是威嚴肅穆的說道:“第四子朱棣聽旨!”

“父皇!兒臣聽旨!”

朱棣緊張的指尖發白,深深叩拜。

“即日起,朱允炆尊太上皇,禪位於你,即皇帝位!”

朱棣只感覺一陣不真實,心臟撲通撲通亂跳,迅速應道:“兒臣遵旨,兒臣必不辜負父皇,不負天下黎民百姓!”

“老四,不要讓咱失望!”

朱元璋深深看了他一眼,指著朱允炆說道:“你過來。”

“……皇爺爺。”朱允炆一陣失神,整個人如同虛脫了一般,提不上一絲力氣。

“阿彌陀佛。”

最後還是善解人意的覺遠和尚給幫忙攙扶過去的。

“同老四一起出去吧,面對百官你下禪位詔書,禪位於燕王。”朱元璋不容拒絕道,三龍同朝的格局於天下不利,他不想出面擾動時局,所以由朱允炆下禪位詔書即可。

“皇爺爺,我……遵命!”朱允炆慘兮兮的樣子,張了張嘴,卻又深知老朱的脾氣,最終只能無奈認命。

對於這個結果,朱標雖然有些失望,但也只是嘆息一聲,沒有多說什麼。

此刻即使燕王不願登基稱帝,燕藩將士也會逼他稱帝,雖然朱元璋露面這些燕藩將軍不敢造次,但難免心生怨念,甚至暗中再起兵戈也未可知!

畢竟叛亂可是滅族大罪!

而朱棣對於父皇不親自出面,同樣有些失望,但不多,從始至終,他需要的只是父皇的認可,填補心中的虧欠!只要父皇認可他這個皇帝,即便天下眾口鑠金又於他何加焉!

此刻最高興的莫過於朱高煦,他原地狂喜,嘴裡一直咕噥著‘世子多疾,我要多加努力’,樂的快找不到北了。

……

這時。

從享殿之內走出,四十歲出頭的朱棣意氣風發,眼中滿是喜悅的神色,激動的面色潮紅。

與之相對應的是失魂落魄的朱允炆,狼狽的身影踉蹌幾步,走到文武百官面前。

嘩啦啦!

文武百官一陣騷動,隨後紛紛跪拜,口中大呼: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免禮平身。”朱允炆想到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下旨,心中不由一陣悲哀:“著方孝孺上前聽旨!”

“臣在!”方孝孺很是激動,立刻上前一步。

朱允炆深吸一口氣,不甘心的說出這句話:“朕奉天祭祖,得太祖顯靈點化,自知德行不足以承此大位,然,國不可一日無主,即日起,朕尊太上皇位,禪位於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即大明皇帝位!”

說完這句話,建文帝朱允炆只覺一陣無力感,身子一軟,被善解人意的覺遠和尚接住了。

而神階之下,則一片高呼。

“恭喜吾皇登基,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燕藩將士狂喜,紛紛口稱陛下,跪伏在地,生怕此時不拜之後會出意外,影響自己封侯拜相的機會。

真正登基並非今日,畢竟年號祭祖等等都沒做呢,只不過燕藩諸將,渴望此刻久矣,著急先把調子定下來!

“陛下不可!”

方孝孺大驚失色立刻悲呼,出聲阻止。

朱棣當即凝眉喝道:“有何不可?文帝受奸臣蠱惑,本王奉天靖難進京護駕,今日祭拜太祖,得太祖詔令,文帝旨意繼位,乃名正言順!你何以擅自抗旨不尊?”

“簡直一派胡言!太祖已駕崩多年,你這不孝子焉敢驚動太祖聖靈!”

方孝孺對殿前的朱棣怒目而視:“逆賊朱棣,你心懷不軌,假借太祖遺訓,稱兵構亂,致使天下沸騰,城郭盡毀,良田盡喪,百姓生靈塗炭,將士浴血沙場,傾盛世於倒懸,覆江山於禍亂,名為靖難,實為謀反!!”

“吾皇建文被逼禪位,浩浩皇都一片火海,皆因你朱棣逼宮謀逆,奪嫡篡位,狼子野心昭然於天!當真禍國殃民,人鬼共憤,太祖之靈與神明共鑑!!”

朱允炆愣住了,這居然是我的部下,竟如此勇猛,他知曉大儒方孝孺能說會道,妙筆生花,卻沒想到言辭竟如此犀利,字字珠璣。

如今太祖皇帝就在殿內,若讓他如此說下去,說不定能讓朱元璋回心轉意,想到此處不由大為意動。

朱允炆感激的對方孝孺露出一抹笑容,鼓勵他再接再厲。

享殿臺階之上,朱棣面色陰沉,顯然也是想到此處,當即大喝:

“放肆!來人把他拖下去……”

“你放肆!本官乃太祖高皇帝欽點顧命大臣,阻我言路便是視太祖於無物!燕藩諸逆,我看誰敢動我!”

方孝孺怒目圓睜,唾液紛飛,大聲高呼:“吾太祖高皇帝起布衣,奮萬死,一統天下,創大明萬里江山,開萬代盛世之鴻業,臨國三十有一年,享七十一年天壽,羽化登仙。”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一十六日,皇太孫允炆奉遺詔,登基為帝,是為大明朝二世皇帝,改年號“建文”!”

“吾皇建文皇帝登基以來,施仁政,行漢初文景之治;減賦稅,解黎庶蒼生之疾苦;寬刑律,以周禮教化於萬民;親臣僚,行三皇五帝之聖德!嗚呼!吾皇聖明,必為萬世所景仰!!!”

“而朱棣逆賊,你為臣不忠,為子不孝,為叔不仁,為長不義,冒犯於祖宗,獲罪於天地!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亂臣賊子,天怒人怨,人人共誅!!”

“你這亂臣賊子,居然還有膽量站在太祖的享殿面前,我要是你,如今早已顏面盡失,無地自容!”

“你以下犯上,弒君謀位,必為子孫效尤,你的後輩將會互相殘殺,誅你狗頭,亂爾天下。”

“朱棣,你且看身後!吾太祖皇帝的聖靈在看著你,蒼天鬼神將不容你,祖宗會罰你,蒼天會滅你,子孫會恥笑你,後世會唾罵你,你將不人不鬼,禽獸不如,永世不得超生!”

啪!

享殿之內突然有聲音傳出,朱允炆激動不已,只覺通體舒暢,痛快至極。

好罵!當真好罵!

朱棣胸脯起伏,氣的肝臟隱隱作痛,他知道此時不是發作的時候,於是深呼吸平復下來,沉著冷靜道:“你罵夠了沒有。”

方孝孺冷冷回應道:“說完了,老夫說完了,太祖爺也聽到了。”

“呵,呵呵。”

朱棣忽然讚歎道:“先生的言辭之犀利,驚天地泣鬼神,真乃當今大儒啊。”

“只可惜言語不如刀槍狠,話意不如劍戟利。”方孝孺不敢當。

“先生可知,你應該可惜的並不是言語話意!”

朱棣臉色猛然一變,大喝:“而是你非不清分,良莠不辨,枉讀聖賢之書,玷汙忠義二字!想我太祖高皇帝,艱難百戰,定天下,成帝業,傳之萬世,而建文無道,寵信奸佞,首惡齊泰、方孝孺!傾我社稷,屠我家人,心非禽獸,何忍於此?”

“我自受封以來,衛國守疆,惟知循規守法,而奸臣跋扈,加害無辜,蓄意削我護衛,聚人馬三十萬圍困我於北平,甲馬奔突於街市,劍聲喧囂於王府,我只得佯瘋以求苟活,我乃太祖皇帝之子,堂堂燕王竟至如此,何況天下百姓耶?”

“方孝孺你可知,蒼天尚有好生之德,而你等奸佞,竟驅大明子民自相殘殺,唆使太祖子嗣互起刀兵,致使天下百姓生靈塗炭,父皇能有多少子孫待汝殺戮?江山能有多少田舍供其損毀?”

情到深處,朱棣憤然指向一旁被罵懵逼的建文帝,滔滔不絕道:“他朱允炆!才不及學徒,德不及販夫!以空談欺天下,以愚頑誤家國!變律法,改官制,離經叛道;復井田,亂藩鎮,倒行逆施。太祖遺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

“方孝孺你以當今大儒自居,不行聖人之道,此為不仁;口稱君子,卻使詭計離間我叔侄親情,此為不義;允炆禪位,你卻不尊聖旨,此為不忠;太祖陵前,你竟信口雌黃,欺世盜名,此為不孝!”

“爾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反咬一口,招搖惑眾,狼子野心,天地可鑑!”

方孝孺搖了搖頭,不屑一顧:“天下人是長眼與耳的,任你口舌再利,也洗不清你進京逼宮,謀逆篡位之名!”

“我口舌利,我他麼……太上皇已禪位於我,你卻如此頂撞聖駕,你想株連九族嗎!”朱棣肺都快氣炸了。

“誅我十族又何妨!”方孝孺輕笑一聲,身後百官肅然起敬。

“好,朕這便滿足你!”

朱棣毫不猶豫答應下來。

幾位與方孝孺有姻親或未出五服的官員當場嚇得驚恐萬分:臥槽,你清高,你了不起,你他麼可真大氣!

“劉兄,這十族包括哪些?”幾位官職相比不大的小官竊竊私語起來。

劉兄沉思一番,答道:“這麼說吧,你若早上與方孝孺說了一句話,那不但你要死,你遠房表弟的二舅父也得陪葬!”

“嘶!”

頓時百官中一片倒抽冷氣的,對方孝孺的敬意在此刻達到了頂峰,當然,不包括幾位面如死灰的大臣。

……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