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入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福州城之圍在徐達和李進趕到之後,終於是成功解圍。

南洋大海盜頭子,陳祖義聯合東南沿海地區的倭寇,盡起十萬海盜大軍,想要一舉攻下福州城。

從而聯合兩廣地區計程車族豪強,以及廣西等地的土司,一同作亂。

一旦陳祖義完成自己的謀劃,到了那時他就是坐擁三省之地的大軍閥。

再加上背後有著十萬海盜的支援,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

陳祖義在福建泉州地區,對衛國公鄧愈進行埋伏,大獲全勝。

而後圍攻福州城,一旦福州城丟失,西南必定大亂,陳祖義就能完成自己的宏圖偉業。

可惜,最終還是在徐達和李進的打擊下,功虧一簣。

十萬大軍灰飛煙滅,積攢了幾年的底蘊,一朝喪盡。

陳祖義最終身死族滅,戰死在福州城,死在了徐達的手中。

數十萬百姓被徐達拯救於水火之中,可謂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如今福州之圍被解之後,數十萬百姓就被鄧愈從內城給放了出來,只不過現在外城一片廢墟。

接下來,至少要經過十幾年的恢復,才有可能會再次重現之前的繁華景象。

數十萬百姓出城之後,自發的開始在城中滅火。

而徐達李進則是在城外大營處,見到了灰頭土臉的鄧愈。

此時的鄧愈雖然身體多處受傷,但是精神狀態卻是十分亢奮,見到徐達之後,更是興奮的給徐達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徐達,沒想到你真的來了,你可知道,我都以為自己要以身殉國了。”

“你能及時出現在這裡,實在是太好了!!!哈哈哈!!”

徐達見到鄧愈狀態還不錯,心中也是十分高興。

畢竟鄧愈可是很早就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弟兄,徐達與鄧愈同在朱元璋手下共事,自然是關係極好。

再加上鄧愈和徐達,兩人性格相似,自然是非常合得來。

“上位聽說你被圍在福州城,危在旦夕,趕緊下旨讓我率軍南下,前來救援。”

“在上位心中,你的重要性,都在我之上啊!”

徐達半開玩笑的調侃起了鄧愈,但是鄧愈卻是滿臉感激,朝北面拱手道:

“若非託上位的福,只怕你我兄弟再無見面之日。”

說完,鄧愈就看向李進。

只覺得李進十分面生,之前也沒有見過,不明白為什麼會出現在徐達的身邊。

但是看到李進一副豐盛俊郎,相貌堂堂的模樣,就知道李進估計也非凡人,開口詢問道:

“不知道這位小兄弟如何稱呼?”

“在下上滬縣縣令李進,見過衛國公。”

李進見鄧愈問到自己,拱手回答道:

“聽聞衛國公形勢危急,皇上命我和徐大帥一起救援衛國公,所幸來的還算及時。”

“衛國公安然無恙,想必皇上必然會龍顏大悅。”

鄧愈更加懵圈了,救援自己為什麼還要派一個縣令過來?再說李進這麼年輕,就算上了戰場,又能有什麼用?

旁邊的徐達則是解釋道:

“這次能解福州之圍,你可要好好謝謝李進。”

“若非李進,我們根本不可能這麼快的趕到福州。”

“正是因為李進手下的海軍,我們才能一路暢通無阻,來到福州府。”

“海軍?”

鄧愈眼神疑惑,他從來沒有聽說過大明還有這個兵種。

但是聽名字,應該是跟大海有關,莫非是水軍?

不過想到了大海,鄧愈卻是條件反射的記起了朱元璋的禁海令,禁海令下達這麼多年,大明早就沒有船隊能夠出海了。

“魏國公,你們是從哪裡過來的?”

“海上!”

鄧愈頓時坐不住了,要知道朱元璋對於禁海一事,十分看重,根本不允許有人出海,被發現了就是立刻斬首。

如今徐達公然破壞朱元璋的禁令,只怕不會有好果子吃。

徐達知道鄧愈在擔心什麼,只是淡淡的解釋道:

“皇上知道此事,而且早就在秘密謀劃出海之事,負責出海的就是眼前這位李縣令。”

鄧愈心中一驚,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這個年輕的縣令。

朱元璋對於出海一事是多麼排斥,鄧愈是瞭解的。

當初在商討禁海令的時候,鄧愈也是參與了的,不過鄧愈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可是卻有其他御史文官,曾經諫言不能禁海,因為宋朝時期,海貿就成為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

元朝時期的海貿也是十分發達,到了大明,更應該將海貿繼續發展,從而獲取海外的利益。

可惜朱元璋認為沿海地區的倭寇日益猖獗,開海弊大於利,而且還容易讓倭寇作大。

朱元璋認為大明地大物博,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他就是要打造一個不依賴於海貿,就能健康生存的國家。

再加上當初大明的主要敵人,還是在北方,朱元璋力排眾議下達禁海令。

為此,還殺了領命御史,一名戶部主事,就是因為這些官員堅持阻止朱元璋禁海。

如今,朱元璋竟然會主動選擇開海之事,而且還將此事交給李進,足以說明李進的能耐。

對於大海,鄧愈雖然不夠了解。

但是作為大明的衛國公,鄧愈是知道大明的倭寇以及海盜是有多猖獗的。

這些倭寇盤踞在大明的沿海等地,就如同蒼蠅一般,雖然討厭,但是實力卻也不容小覷,要不然朱元璋也不用下達禁海令躲避這些倭寇。

可是李進竟然能帶著海軍,從北方浙江地區,暢通無阻的來到福州,還能解福州之圍,不得不說,李進的確有兩把刷子。

鄧愈對待李進的態度,悄然發生了變化,一開始當作是後輩,現在則是平等看待李進,同輩相交。

三人又交談了一陣,隨後徐達提議道:

“如今福州城危機既然已經安然度過,我等應該立刻向皇上上書,說明此事。”

“同時也要向朝廷報捷,朝堂諸公能夠安心下來。”

鄧愈點頭贊同,而李進更是沒有意見。

很快,一份由徐達起草,鄧愈李進簽名的報捷文書,就已經書寫完畢,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應天。

……

上書房內。

胡惟庸此時正在向朱元璋彙報最近高速公路的修建情況。

“皇上,如今天氣寒冷,原先買回來的那些倭奴,又被凍死了一批。”

胡惟庸面色愁苦,他沒想到,修建高速公路,竟然會碰到如此麻煩的事情。

天氣太冷,導致買回來的奴隸,大批的被凍死,工程進度一再耽擱。

眼看著要到了交工的時間,但是進度還沒完成一半,這讓胡惟庸十分的惶恐,不得不來向朱元璋再次哭訴。

但是朱元璋如今的心情,卻是十分的不好。

福州城的戰況如何,到現在都沒有一個訊息傳來。

距離徐達他們南下已經將近旬日時間,可無論是福州城鄧愈,還是海上的徐達和李進都沒有上報軍情。

這種失去掌控的感覺,讓朱元璋心中十分的憤怒。

不過如今他遠在應天城,福州城的事情,他是鞭長莫及,只能靜靜的等待結果。

胡惟庸這個時候上門,來朝朱元璋哭訴,根本就是撞上了槍口上。

“混賬,如今已經是冬天,你難道就不知道給那些奴隸,買一點衣服,稍微給他們避避寒?”

“為什麼非要等到人凍死了之後,才知道人力匱乏?”

“讓你招募的流民呢?”

胡惟庸聞言,心中也是有苦說不出。

當初買的時候,李進就曾經交代過,這些奴隸就是賤坯子,要往死裡用,才能聽話。

胡惟庸發現,這些倭奴的確不用對他們太好,於是就往死裡壓榨這些倭奴。

可誰知道這些倭奴,如此的不抗凍,這才沒幾天,就凍死了一半多人。

至於流民,這麼冷的天,如果讓流民去幹活,胡惟庸怕他們也像奴隸一樣,被活活凍死。

流民和奴隸不一樣,那可是大明百姓。

如果在胡惟庸手下,大明百姓被大批凍死,那麼胡惟庸也不用幹了。

胡惟庸正打算開口解釋,卻突然聽到宮外一名傳令兵興奮的大叫道:

“大捷,皇上,福州大捷!!”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輩皆曹賊
建安二年,袁術僭越稱帝! 楚楓看著偌大家業,深知袁術將敗,並且還有個曹賊系統, “爹,如今天下大亂,袁術那狗東西也沒兩年好活了,要不咱們積糧屯兵,造反自立吧?” 於是乎,在系統的威逼下,他把呂布、曹操、劉備、劉表等人妻妾都給抓來,皆單獨審問,探之虛實! 曹操:“論喜好,吾不及也!” 劉備:“楚賊,呂布擄吾夫人尚還,汝為何不還?” 呂布:“我那不孝之女,竟領吾愛妾共尋楚賊,坑爹啊!” PS:本書全寫
歷史 連載 0萬字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萬千
神凰五年,塞北狼騎大舉南下,橫掃河北中原,飲馬長江。江山半壁淪陷,各地盜賊蜂起。 楊越穿越來到亂世之中,被潰兵裹挾,卻以此為契機,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勢力,招撫流民,擴大地盤,剷除奸臣,萬民歸心,直到驅逐韃虜,平定天下。
歷史 連載 5萬字
開局不賣孫女,老婦靠超市暴富

開局不賣孫女,老婦靠超市暴富

小羊墨墨
【穿書+種田+無cp+系統】\n超市老闆孟蘭躺平了,結果因為躺的太平一睜眼成了小說中的同名反派,順帶附贈三個女兒、三兒子、若干孫女孫子。 \n開局就是自己在賣親孫女,孟蘭大喊一聲, “我不賣孫女!”\n看著家徒四壁的房子,想到原書中一家人的悲慘命運,孟蘭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拯救這群便宜孩子。 \n就在孟蘭一籌莫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時,她的超市系統覺醒了。 \n “好訊息,好訊息,今日生鮮區豬肉
歷史 連載 3萬字
水滸:狗官,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水滸:狗官,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王袍
劉高魂穿到了《水滸傳》清風寨劉知寨身上!外有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興風作浪! 內有副知寨小李廣花榮明爭暗鬥!活著已是不易,夫人還想去上墳!劉高實在是太難了…………一年後。 史文恭口噴鮮血,憤怒質問:“狗官,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歷史 連載 5萬字
扶明錄

扶明錄

浪得虛名
格鬥高手穿越明末皇宮小太監,距離李自成攻破京城僅兩個月大廈已傾,生靈塗炭,哀聲遍野,各地軍閥內鬥之際,他將如何力纜狂瀾舉旗抗清扶明,他能否阻止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組織太監敢死隊拼死護衛龍太子,外擊韃子,內抗闖賊,雖然沒有金手指,雖然只是小太監,但我要扶起大明的龍旗。
歷史 連載 426萬字
明月綰瑾心

明月綰瑾心

悠米不是掛件
七年前,他說會保護她,然而卻把她扔在雪地裡,獨自離去,她差點死於雪狼口中。一年後再次見面,她想問他緣由,可他卻冷漠地拒她於千里。 七年後,她自請入棋局。而他在棋局之後運籌帷幄,謀算一切。 他說,天下為棋盤,萬物皆是子。 她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因利而聚,利盡而散。 他們從試探到博弈再到並肩前行,昔日韶光卻只能深藏於心,難以啟齒的秘密只能匿於唇齒之間。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之間橫亙著一條無
歷史 連載 2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