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跳舞的好去處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負責老師對於姜玉樓的表現非常滿意,像姜玉樓這種學生,就是帶給學校驚喜的存在。
姜玉樓這位學生他早就打聽過了,才華自不用提,每天上課學習都非常認真,從來沒有遲到早退的現象。
他認為姜玉樓和學校裡的大部分學生不同,姜玉樓是有明確目標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學校學習又能得到什麼,如今在學校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向著目標進發。
他才大一啊,正是風華正茂,擁有無限可能的年紀。
負責老師看著一派風輕雲淡的姜玉樓,心中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這個小子果然是當作家的料,如果學校全力支援他的創作,說不定要不了幾年,燕大又會擁有一個文豪校友了。
交流會還是結束了,學生們各自都有了不小的收穫,姜玉樓同樣如此,靠著無障礙交流,以及他那令人驚豔的科幻短篇小說,他跟傑西卡還有她的幾個老鄉都成了好朋友。
分別前,傑西卡給了姜玉樓一個擁抱,然後好心勸道:
“姜,我覺得你今天在交流會講的那個科幻小說應該發表出來。”
“也許行,也許不行,傑西卡,你不知道,這真的很難。你對我們國內文壇的情況還不太瞭解,科幻小說這種型別化小說幾乎是沒什麼發表的渠道的。”
傑西卡聽完頓感失望,“哦,那太可惜了。”
“哈哈,也沒什麼,總有機會的。”姜玉樓倒沒有太過遺憾。
本來只是一時起意,即使不能發表也沒什麼損失。
“不過,我覺得你還是應該試試。”傑西卡正說著,突然想到了什麼,手舞足蹈地說道“哦,對了,我認識一個朋友,也許可以幫到你。哈哈,太好了,說不定你真的可以在我們美利堅成為明星作家呢。”
姜玉樓失笑,越說越離譜了,不過,他可不會打擊女孩子的好心幫助,於是道:“那可真是太感謝你了,傑西卡,我會等著你的好訊息的。”
“ok!交給我了。”傑西卡信心滿滿的說道。
之後一段時間,傑西卡和幾個留學生每週都會約姜玉樓出去玩,他呢,也會抽出一點時間和幾個人聚聚。
他不是看上了傑西卡,也不是想學英語,純粹是秉持國際主義精神,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燕大,融入這片土地。
就這樣斷斷續續一個月過去了,姜玉樓本來都忘了科幻小說的茬了,傑西卡卻突然提了起來。
“走,姜,我帶你去一個好地方。”
什麼也不說,神神秘秘的,姜玉樓就這麼被傑西卡拉走了。
而兩人的目的地,正是燕京的隆福寺。
隆福寺始建於明朝景泰三年,曾是明清兩朝的皇家香火院。清朝至民國時期,隆福寺廟會是京城最著名的廟會之一,並有“諸市之冠”的美譽。
新中國成立後,隆福寺廟會演變成東四人民市場,與百貨大樓、西單商場和東風市場並稱為北京四大市場。
對燕京人來說,隆福寺和繁華兩字密不可分,這個年代,住東城區的老燕京人想買什麼都會來這邊。
改革開放後,“腳踏車、縫紉機、手錶”這三大件逐漸沒落,新三大件“電視、冰箱、洗衣機”還未風靡全國,這時期如果談精神追求,最時興的一個詞叫“交誼舞”。
也就是今年的除夕夜,消失多年的交誼舞第一次出現在人民大會堂的聯歡會上。
大會堂裡舞禁初開,民間一些時髦的年輕人已經嗅到了肢體解放的味道,迪斯科悄然流行。
這個名字還是後來的舶來品,當時人們都稱之為搖擺舞。公園裡開始有大膽的年輕人試著搖擺,在這個夏天的頤和園,不時會有燕京的時尚青年,西服、蛤蟆鏡,腳蹬懶漢鞋。
他們的舞蹈引起了遊客的圍觀,板磚錄音機裡放的音樂是《阿里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圍觀的人心情都比較複雜,看得很過癮,又挺犯怯。
這時候,交誼舞僅在小範圍裡流行,男女之間私下保持著距離,搖擺舞更是時髦到極致的年輕人才敢為之的體驗。
普通百姓也許不敢,但是文藝青年大院子弟不在乎。他們四處想找些樂子,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圓明園露天舞會。
起先是一幫文藝青年開始在圓明園聚會,他們包括四月影會和星星畫展的青年藝術家、詩人北島、芒克以及後來的第五代導演何群。
這些人去那邊玩,聊天、跳舞。後來,吸引的人越來越多,思想比較開放的年輕人都去那裡扎堆兒,露天舞會已經徒具形式,年輕人們只是需要一個固定的思想交流之地。
在露天舞會上,圍觀的人群明顯要比下場嘗試的人多。舞場中間明顯要時髦得多,已經開始有男人穿碎花襯衫和白色T恤,那基本上屬於當時最扎眼的打扮。
整個舞會的音樂伴奏皆來自一部單卡錄音機,被年輕人形象地稱為板磚,牌子是三洋的,價錢在兩百多到三百元之間,相當於當時一個普通幹部半年的工資。
燕京的時髦姑娘喜歡去櫻桃溝跳舞,她們中間流行清一色的打扮,花陽傘、綠軍褲、針織毛衣,以紅色和黃色為佳。在這個年代的燕京,物資還挺貧乏,青年人嚮往美好。
傑西卡他們這群來自發達國家的留學生,就熱衷於參加這樣這樣的舞會。本校也有舞會,但是有膽量跳舞的並不多。因此,他們也會去商業舞廳跳舞,因為他們外國人的身份,加上打扮很潮,很扎眼,總能吸引到來自周圍人的目光,那些眼光有羨慕的,有嫉妒的,不一而足。
不過商業性質的舞廳很少,而且規模也不大,隆福寺商業區就有一家。
傑西卡他們知道這個好地方,還多虧了在燕京的外國人。
隨著改革開放和中美建交,一大群外國人帶著類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想法湧入大陸,尤其是朝日新聞,紐約時報這些媒體公司旗下的記者,他們在各自的國家經常參加各種舞會、酒會,來到這邊自然不會清心寡慾,於是這幾家對普通人而言算是新鮮事物的舞廳,成了他們的專屬聚會場所。
也只有在這裡,才能品嚐到來自海外的酒水。
“兩杯瑪格麗特。”
傑西卡和姜玉樓來到吧檯後,熟練的點了兩杯她最喜歡的雞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