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駕馬車在幾個親隨護持下,從城內駛出,掀開了車簾。

錄尚書事的太傅袁隗,從車內緩步下來。

錄尚書事,最初是個兼職的官稱。可以理解成監督朝中重臣,監國的意思。

在某些特殊時期,錄尚書事近乎有總覽朝政的權柄,執掌著尚書檯。

之前是何進和袁隗,共錄尚書事,現在只剩袁隗。

他在朝中資格最老,地位最尊。

董卓還是他的故吏。

袁隗身畔跟著袁術,剛才那句話就是他喊的。

袁隗下車,掃了眼董卓和丁原,面色一沉:“仲穎,建陽,你二人皆朝中重臣,紛亂之時,不知戮心協力,反而擅自興兵對峙,意欲何為?”

袁隗並不是真的生氣。

眼前形勢,和他在背後的謀劃推動不無關係。

兩方外來將領相忌,是一種彼此制約的平衡手段。

汝南袁氏世代讀周易,而周易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陰陽平衡。

五行相輔相成,相牽相制,不可或缺。

袁隗自詡將平衡之道看的透徹,運用無礙。

所以曹操覺得他是攪屎棍。

這時候玩特麼的平衡,用屁股想問題?

稍不小心平衡就會被打破,被傾斜的平衡吃掉,渣子都不剩。

而且曹操還知道,這種平衡傾斜的會很快。

按歷史線,兩三天內就會有驚變。

董卓態度極好,肅容道:“太傅教訓的是,是我過於急切了,怕朝中生亂,所以來了就進行佈置,想震懾宵小,想不到反而被誤會了。”

“幸虧卓事先給太傅送了訊息,告知了所有佈置。不然怕是解釋不清,被人冤枉栽贓。”

丁原也跟著道歉,太傅袁隗才面色稍緩。

“仲穎,太后知你來洛陽,急詔你入宮覲見,隨我來吧。”

董卓答應一聲,快步來到袁隗車駕旁,殷切的扶袁隗上車。

而後隨行跟在車駕外,表示不敢和袁隗同乘,要在車旁伴行,以示尊敬。

曹操在一邊旁觀,大受震撼。

董卓這胖子有兵有權,殘忍暴虐,居然能屈能伸,關鍵是特麼的還不要臉,真是勁敵。

袁隗的車駕本來準備走了,又從車內掀簾看向曹操:“西園軍是你擅自聚集過來的?可曾報備!”

曹操和袁紹並立,順手懟了袁紹一下。

袁紹無奈背鍋道:“叔父,是我讓孟德聚集的兵馬。”

袁隗看了眼曹操,放下車簾。

董卓隨在車駕邊上,往城內走去。離開前,暗自給李儒打了個隱晦的手勢。

他麾下親軍,也跟在袁隗,董卓的後方,不緊不慢的往城內走去。

但一部分親軍走到城門處,就不再繼續入城,停在門樓下,有順勢接管城門的心思。

不是董卓心急,一來就連續異動,惹人警覺。

而是他和李儒等謀士仔細分析過,且事先就安插眼線,探查過洛陽形勢。

務求來了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制城門,進而控制城內中樞,不給人應對的時間,遲恐生變。

歷史上也是如此,董卓膽大包天,趁各方混亂,迅速搶佔洛陽。

此時董卓入城,其親軍不動聲色的接近城門。

曹操看的很清楚,但並未阻止,和袁紹一起回到城內。

不過曹操走之前,也和丁原碰了下眼色。

董卓有計劃,想順勢拿下城門,曹操也有應對之策,準備再給董卓一棍。

京兆尹蓋勳也被袁隗一起叫走了。

李儒打量左近,見丁原收束兵馬,往城郊駐軍的軍營方向離去,其餘人各行其事,沒人對董卓的親軍靠近城門生出足夠的警覺,嘴角掀起一絲哂笑的弧線。

他們這次過來,除了明面的安排,暗地裡還有佈置,絕不是看見的那麼簡單。

等著吧,這洛陽很快就會變天…

入城往皇宮去的路上。

袁隗的聲音從車駕裡傳出,對董卓進行指點:“仲穎,宮中生變,太后遇險,心裡很不安。”

話不用說透,董卓已經懂了。

此時的何太后,急需抓住一支力量,只要對她表達足夠的恭敬,忠誠,會得到很多便利。

董卓輕輕點頭,表示聽從袁隗安排。

幾人來到宮城,見到何太后時,天色矇矇亮。

永樂宮。

董卓行大禮覲見何太后。

何太后一身綺麗的宮裝長袍,高挑的身段,坐在主位,審視著肥碩的董卓:“兄長曾說過要調你來洛陽。”

“是,卓奉何大將軍,太傅之命,來聽候差遣。”

董卓肥頭大耳,面色兇惡,不為何太后所喜。

但兄長何進活著的時候,她總感覺何進想利用她,進一步把持朝政。

然而何進死了,她又想接手何進的‘政治遺產’,幫自己穩定朝局。

尤其是被張讓挾持的驚險狀況後,她迫切想抓住些東西,維護自己和兒子的權力。

對手握重兵的董卓,何太后的態度是籠絡,安撫,許諾更大的權柄,想換取董卓的支援。

兩人見面,董卓態度恭謙,言:“卓全憑太后吩咐,願統麾下兵馬,供太后和太傅指揮。”

何太后輕嗯了一聲。

這一聲‘嗯’,是她連日緊張下的稍許放鬆,聲音裡竟有幾分柔媚。

董卓略微抬頭,恰看見何太后脖頸處那抹誘人的白皙。

“董州牧,這城內已夠亂的了。你的兵馬,暫時在城外紮營吧。”

何太后並未完全信任董卓,所以不准他的兵馬入城。

董卓欣然答應,毫無異議。

“聽說剛才城門處起了些波瀾?”何太后問。

袁隗上前一步:“是丁原和董卓,有些誤會,已解釋清楚。”

又道:“曹操擅調西園軍而不報,在北門聚集。太后此前想晉升曹操為西園軍上軍校尉,令其統帶西園全軍,以封賞他救回陛下的功勳,依老臣看,不妨再等等。”

袁隗是想敲打敲打曹操,免得其得勢,西園軍脫離了掌控。

何太后點點頭,沒表態,打算事後找盧植問問。

盧植前晚變故時救了她,何太后眼下對盧植最信賴。

從永樂宮退出後,袁隗對隨行的董卓低聲詢問:“仲穎伱麾下後續兵馬,幾時能來?”

董卓垂首執禮:“卓知太傅苦心,想穩定朝局,最快三數日可達,餘事全憑太傅做主。”

袁隗嗯了一聲,兩人邊走邊商議。

北城門。

曹操和回城的袁紹等人分開,來到一輛車駕前,掀開車簾坐進去。

車裡坐著荀彧。

他全程待在曹操的兵馬後方,旁觀了城外天亮時的兩軍對壘。

曹操登車,荀彧一臉若有所思,“曹典軍早早派人將我接過來,難道早就預見到了事情的變化?丁原襲董卓,與你有關?”

曹操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反問:“董卓來了,你怎麼看?”

荀彧猶豫不語。

曹操:“你可看出朝局傾覆,就在旦夕之間?”

這一擊直中荀彧心中所想。

他以興漢為己任,骨子裡是個責任感非常強,憂國憂民的人。

朝中危局,確有近在眼前的兇險。

荀彧深吸了口氣,“董卓有不臣之心!他剛才帶兵出現,若非曹典軍你列陣兵馬在前,他有趁機入城,甚至衝擊中樞的野心。”

曹操追問:“按你所說,為何太傅,本初等人都未看出?”

荀彧微微搖頭:“袁氏高高在上久了,以為事情還在他們掌握當中,離了他們,別人想異動就是自取其辱,卻不知近幾年天下亂象叢生,緊握兵馬才是首要的事情。

你帶袁本初過來,想提醒他,他本已有些警覺。

但董卓說,事先傳告過太傅他的蹤跡,袁本初的疑心又收回去了。”

“還有一個可能,董卓所行,至少現階段,是經過太傅允許的。”

曹操又問:“然則如何制董卓!”

荀彧吐出一個字:“難……可先利用丁原,若能速調皇甫將軍兵馬入洛陽,可穩朝局,消弭亂象。”

荀彧說的皇甫將軍,是左將軍皇甫嵩,當朝第一名將。

曹操自己,包括董卓,早年都是皇甫嵩麾下的打工將領。

曹操看了眼車外,心忖現在想調皇甫嵩,已來不及了。

這時,荀彧輕咦了一聲,目光在車簾後,緊盯著外邊的城門方向。

而曹操耳朵微動,聽到有兩個人在接近自己的車駕。

是甄氏姐妹。

荀彧忽道:“你快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

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

嚴七官
優秀的軍人就是一顆兇猛的子彈,出膛後直撲目標,劃過天空只留下無聲的彈道! 這不是一個軍人的故事,這是一群軍人的故事。(《特種歲月》姐妹篇)
歷史 連載 317萬字
帶崽穿越

帶崽穿越

小雪嚶
林奕可帶著三個萌寶穿越了,三個四歲萌寶穿到了年齡翻倍不止的傻子身上,林奕可剛適應寡婦身份,準備帶三傻子孩子逃難。 死了九年的男人回來了,死男人回來後甩過一紙休書,一別兩寬挺好。 恬著臉跟著前夫一家逃難,保命重要,穿來時臉沒帶來,只是這死男人怎麼會是,後世那煞神。 喂,都穿了,休書也寫過了,咋地還想吃老孃的喝老孃的?周言郎表示;我是被你撞到這戰亂時代的,在現代你算計我,偷生了我三個孩子,以後我,你負
歷史 連載 33萬字
誤酒

誤酒

高蹺說唱家
【收尾了,正文最後一章,4或5號更~】 本文文案>> 和死對頭喝了情酒,怎麼辦?! 朝和小郡主黎梨,自幼榮華嬌寵,樂識春風與桃花,萬般皆順遂。 平日裡僅有的不痛快,全都來源於她的死對頭——將府嫡子,雲諫。 那人桀驁恣肆,打小與她勢同水火,二人見面就能掐。 然而,一壺誤酒,一夜荒唐。 待惺忪轉醒,向來張揚的少年赧然別開了臉:“今日!今日我就請父親上門提親!” 黎梨不敢置信:“……你竟是這
歷史 連載 4萬字
觀鶴筆記

觀鶴筆記

她與燈
【正文完結,休息幾天更番外】 【預收:《女菩薩》《與玫瑰書》歡迎收藏】 【文案】 歷史上的鄧瑛獲罪受凌遲而死。 內閣大學士楊倫,卻在他死後都為他親提了:“致潔”二字。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楊婉把鄧瑛作為研究物件,翻來覆去地扒拉了十年。 十年學術,十年血淚,鄧瑛是比她男朋友還要重要的存在。 結果在一場學術大會上,意外回到六百多年前,那時候鄧瑛還是一個待刑的囚犯。 楊婉雙眼放光:“這樣的一手資料哪裡去找
歷史 完結 1萬字
神尊她知道得太多

神尊她知道得太多

不問參商
溯寧一夢三千年,醒來時已是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昔年顯赫的瀛州沒落,門下弟子風流雲散,溯寧這個託庇於瀛州而立身的半神血脈也就失了最大的靠山,記憶也出了差錯,忘了許多事。 與她同輩的仙神或身居高位,或為一方大能,只溯寧空長了年紀與輩分,六界神魔口中喚她一聲神尊,心下卻都抱著看她笑話的心思。 不過…… 她怎麼別的沒想起來,倒是將他們許多秘密和黑歷史先記了起來! 為保顏面,各路大能不得不對她忍氣吞聲,退
歷史 連載 5萬字
秦將

秦將

起飛的東君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戰國之末,亂世行將結束,他重生後卻成了荊軻車隊中的一員。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親身參與荊軻刺秦的千古大戲,他將如何抉擇?
歷史 連載 23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