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蓮老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從餘元離開後,聞仲便全身心地撲在了改進臨渙關的事業上。

除了教授孩童外,他其餘時間便教導臨渙關的百姓從林中伐木,拖至河邊搭建出一件巨大的木器。

此器名曰:水車。

這水車不用神通,不需道術。

遇水而轉,日夜不停。

水車轉動之時,便能夠將那淮河之水,引上河岸。

眼見這水車真能引水後,臨渙關的百姓再無疑慮,一邊照樣子打造更多的水車,一邊按照他的提議修建水渠,疏浚河道,將從河邊灘塗上挖來的淤泥堆到田地裡去。

水渠、水車建好後,也到了播種季了。

聞仲又教他們畜力耕種,用青銅、木頭等材料打造出犁耙、耦犁、耖、耱等工具,並教他們優選良種,精耕細作。

臨渙關地處東南,水系豐沛,種植最多的便是稻與稷。

此前百姓們的種植方式都是直接把種子撒下去便不管了,收成多寡全看天意。

不過聞仲從那百科大全中得知,這兩樣穀物最是嬌貴,從選種開始便需要時刻精心照料。

選種、育種、灌溉、栽種、除草、驅蟲、驅鳥、施肥等等每一個步驟都非常重要。

尤其是蟲害和鳥害。

這臨渙關附近除了農田外,四周都是荒野密林,有著非常多的禽鳥。

以往播種之後,那些秧苗剛一長出來便會引來眾多禽鳥啄食糟蹋。

蟲子的話,百姓們還能動手捉一捉,卻拿這些禽鳥毫無辦法,總不能時時刻刻都看守在田裡驅趕吧?

聞仲聽到這個訊息,直接讓每家每戶弄幾個稻草人插在田裡,效果絲毫不差。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這個地處大商王朝東南角的臨渙關,已在不知不覺中脫胎換骨。

那一方方水田整齊劃一,田中種著的稻、稷鬱鬱蔥蔥,一株株,一叢叢,根系相連,枝葉相依,密密麻麻的緊緊挨在一起。

青禾肥壯,滴著晨露,鮮豔欲滴。

一眼望不到盡頭!

那遠方密林之間,晨霧瀰漫。

幾道百姓的身影屹立在田埂上,望著這茂盛的秧苗樂得合不攏嘴!

他們從未想過自己的田地裡能夠長出如此茂密的莊稼。

雖然還沒到收穫的季節,但他們已經能夠預想到,今年必然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最讓他們激動的是,做到這一切並不是靠著神靈保佑!

而是在那位聞仲上仙的指引下,透過他們自己辛勤的雙手精耕細作換來的!

如今臨渙關的百姓們,無不深刻感受到了聞仲帶來的變化,紛紛頌其大德,感念其大恩!

聞仲也沒有閒著,繼續籌劃著興建學校,規劃畜牧養殖,改良桑麻種植和紡織等等。

太陽緩緩升起,朝霞漫天。

臨渙關的孩子們在大人們的目送下,一個個走出家門,來到城南小樹林中。

這裡已經被百姓自發地搭建起數座蘆蓬草堂,用於給上仙和孩子們遮陽避雨。

平日裡聞仲也就居住在這裡。

倒不是他故作清高,而是他已經習慣了簡陋的居住環境。

和之前相比,孩子們一個個都已經截然不同。

城關內那些富戶為討好聞仲而送來衣服飯食,讓這些孩子們吃飽穿暖,臉上乾乾淨淨,身上也漸漸有了肉。

但這些孩子們最大的變化是他們的眼睛!

曾經這些孩子無論是懵懂稚童,還是半大少年,眼中都像是蒙了一層灰霧般,看不到光亮。

年歲越大,眼中的光亮就越少。

但如今,他們的眼睛炯炯有神,泛著淡淡的清明之光。

這是智慧的光,也是希望的光!

在聞仲這位仙人的悉心教導下,這些孩子們在經過月餘的學習之後,已經掌握了許多知識。

他們知道了日落星升的規律,通曉了季節氣候的變化,明白了水利、農耕、數算等許許多多的知識。

聞仲每每看到他們的眼神,心中就歡喜不已,授課也更加認真。

“今日咱們要講的是圓周率……掌握了圓周率,便可精確計算出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等……”

聞仲的聲音從草堂內傳出,向著四面八方傳盪開來。

不遠處的樹林中,龍吉瞪著一雙明眸,望著餘元煞有其事地道:“上仙你聽聽,你這個師弟是不是中邪了?”

餘元麵皮微微抽搐,沒好氣地道:“你就為了這點小事,大老遠的把我叫過來?”

“小事?”

龍吉驚訝地道:“這怎麼能是小事呢?你看這個聞仲整日搗鼓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連聽都沒聽說過……”

“對對對,不是小事……”

餘元敷衍地應付一聲,“這事我知道了,還有別的事嗎?”

龍吉搖了搖頭,眼中略顯失望。

以她的精明自然能夠看出餘元心不在焉,對她的到來並不怎麼歡迎。

果然,只聽餘元緊接著便道:“既然無事,那我便回蓬萊了。”

說罷他便召出金睛五雲駝準備離開。

“等等……”龍吉喚住他,有些遲疑地道:“其實我還有一事想請上仙幫忙。”

餘元微微皺眉。

他不太想與這位天庭公主有過多的接觸。

因為這位公主的父親,也就是那位天帝陛下並非簡單人物,若是餘元和他閨女有著過於密切的接觸,說不定會因此而被其算計!

只是因為龍吉之前曾幫他護佑過聞仲,若是當真有求於他的話,他也不太好拒絕。

“究竟是什麼事,你且說來聽聽。”

“其實我也是一知半解……”

龍吉有些期期艾艾地道:“前幾日我在那鳳凰山青鸞鬥闕中靜修,卻被一聲巨響驚擾,等我遁出元神前去察看時,卻見一個和聞仲相似的三眼青年正在與一頭三首仙蛟搏鬥。

本來我也沒當回事,可那三眼青年卻自稱是我雲華姑姑之子,並且還說我那雲華姑姑就被鎮壓在那桃山之下……”

餘元心中微動,問道:“那三眼青年可是要劈山救母?”

“正是如此!”龍吉連連點頭,隨即又有些好奇地道:“上仙怎會得知?”

餘元沒有回答,繼續問道:“那他可曾劈開了桃山?”

“沒有。”

龍吉搖頭道:“他打敗了那頭三首仙蛟之後就離開了,並沒有劈山。”

餘元微微頷首,望著她道:“那你想讓我幫什麼忙?”

龍吉神情略顯猶豫,但最終還是下定決心道:“我已經許久未曾見到雲華姑姑了,我想知道那個三眼青年真的是雲華姑姑之子嗎?

還有……雲華姑姑當真被我父皇鎮壓在那桃山底下嗎?”

餘元眉頭微蹙,婉拒道:“這個問題你想知道答案的話,應該親自問一問天帝陛下,或者金母娘娘?”

“我問了,但他們不告訴我。”

龍吉搖頭苦笑道:“當時那個三眼青年離開之後,我便立刻用傳音寶珠向母后詢問了,但她只讓我不用理會便切斷了聯絡……”

說到這裡,她輕輕嘆息道:“我原本是不信的,但母后這般反應,卻讓我起了疑心。

只是我也找不到別的人可以信任,就只能來求上仙你幫忙打探了。”

“只是打探訊息嗎?”

餘元挑了挑眉,如果只是這樣的話,他現在就可以告訴對方答案。

這件事雖然那位天帝陛下做的很隱秘,但卻瞞不過他這個有心人。

早在初見楊戩之時,他便已經讓白泠派人去打探訊息了。

關於楊戩的絕大多數資訊他都掌握的一清二楚,自然也能夠確定那一座桃山下的確鎮壓著天帝之妹——雲華仙子!

“我也不知道……”龍吉搖了搖頭,神情悲慼地道:“姑姑她待我很好,時常帶著我巡遊三界,每次外出都會帶回許多靈果給我吃……父皇怎麼會把她鎮壓在桃山底下?”

餘元聽她這話裡的意思,不像是起疑心那麼簡單,而是已經相信了確有其事。

這位天庭公主很聰慧,八成已經從金母娘娘那打探到了確切的訊息,只是不願相信罷了。

她來找餘元,恐怕也只是想要傾訴。

就像她說的那樣,她能夠信任的人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少的可憐。

這般想著,餘元也就沒有多說什麼。

他收起金睛五雲駝,召出一座寶殿落於林間,然後請龍吉入內一邊飲茶,一邊聽她絮絮叨叨地說些雲華仙子的舊事。

當然,那茶只是尋常靈茶。

日落星升,夜盡天明。

一夜匆匆過去。

兩人並沒有聊一夜。

因為龍吉畢竟還是年輕,沒有那麼多的多愁善感,很快就從悲慼的情緒中走了出來。

餘元便拿出了棋盤,邀請她對弈。

兩人一直殺到天光大亮,互有輸贏。

“呼~”

龍吉站起身來,毫無形象地舒了個懶腰,笑著道:“多謝上仙開解,如今我覺得輕鬆多了。”

餘元搖了搖頭,他其實什麼都沒做。

只是和她說說話,下下棋而已。

就在這時,一道驚恐的聲音傳來。

“大事不好啦!”

“大水來啦,大家快逃啊!”

餘元微微挑眉,聽出說話之人正是那個被聞仲封作新任水神的石大膽。

他心念一動,便分身化作聞仲的模樣出現在石大膽身前,沉聲喝問道:“勿要慌亂,說清楚是怎麼回事?”

石大膽對聞仲奉為神明,不敢有絲毫隱瞞,連忙道:“昨夜有不少水妖精怪從淮水上游逃難而來,小人將它們攔下詢問。

聽說是昨夜有一個生有三隻眼睛的傢伙化作巨人,硬生生掀起了龜山,從底下摸出來一把巨斧……

之後那水猿大聖無支祁便衝了出來,與那三眼巨人一場大戰,直打得山崩地裂,淮水暴漲。

那些水妖精怪都說,那無支祁要把整個淮水下游化作一片澤國!

上仙,咱們趕緊逃吧!”

(本章完)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修仙從飛刀絕技開始

修仙從飛刀絕技開始

飯不吃肉
林白一夢醒來,勘破胎中之謎,獲得奇異石盤。在石盤內修煉功法是外界的百倍,自此林白修習百藝,從一介織蓆販履之徒,一步步成長為此界道主。 (本書又名:長生道主)(凡人流、無虐主、非系統,嚴謹流)
武俠 連載 4萬字
桃花頌之降魔神功

桃花頌之降魔神功

桃花娘子和思晴
老式武俠小說《桃花頌》,桃花娘子著。該小說繼承金庸大師等老一輩武俠大師的傳統寫法,不落俗套,有新意,武打結局,令人拍案稀奇! 本書主人公在機緣巧合下,練成降魔神功,除妖降魔,少年是英雄,老年也是英雄,英雄一生! 同時嘆情為何物?直叫人捨命去追求,直叫人終身相許……讀者朋友的閱讀支援,還有秋哥錦溪等寫作大家的鼓勵,是作者寫作的真正動力。 否則本書下卷根本不可能面世。金庸古龍筆下曾寫一個在妓院一個是在
武俠 連載 5萬字
仙域記

仙域記

西水三紅
此世彼世,大道永恆!太古殺劫,輪迴再起。一位凡間帝王憑藉一塊羈絆仙石飛昇仙域,從此魚躍大海,龍騰穹蒼。 從最卑微的下仙做起,歷經重重血火洗禮,立誓要成為這片浩大仙域中真正的強者。 然而強者之路上光影與灰暗並存,天才濟濟,波詭雲譎,慾望比天高! 當凌雲大志崩潰,當搏天之翅折斷,唯有破而後立方能絕地反擊,而他......的迴歸也正式拉開了仙域終極大秘的序幕! 【展開】【收起】
武俠 連載 59萬字
血蓑衣

血蓑衣

七尺書生
十五年前,他是寒冬街頭奄奄一息的孤兒, 十五年後,他是朝廷東府內第一高手。 如今天下禍亂,他暗承皇命,欲招武林群雄歸順大統,效命於天,故而化身成無名小卒混入江湖,潛藏在各門各派之間,蟄伏於刀光劍影之內。 他既是平步青雲的東府少保,又是命途多舛的江湖遊俠。即是忠孝仁義的正人君子,又是欺名盜世的臥底奸賊。 真假相依,不知是人是鬼?血雨腥風,究竟誰善誰惡? 他能在九死一生中笑對風雲,但卻在世事無常下淚灑
武俠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