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河不會開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忽然驚聞南陳如此訊息,難以置信興始王陳叔陵和太子陳叔寶居然在南陳皇帝的病床前打殺了起來。

這種謀朝篡位的辦法倒是聞所未聞,從古至今想要謀取皇位者都是千般謀劃,萬般小心,就算是要殺競爭者也得由專門的殺手安排去殺,怎麼到了南陳這,卻是王爺拿著藥刀砍太子?

“父皇,真的是如此的?南陳太子死了?”

“情報應該無誤,倒是可惜了南陳太子陳叔寶或許真是命大,情報中說他被興始王陳叔陵用藥刀頸項昏迷倒地,陳叔寶生母柳皇后趕來救護,也被陳叔陵砍了數下,陳叔寶的奶媽吳氏從後面扯住陳叔陵的胳膊,陳叔寶才得以爬起。”

親媽和奶媽共同將之救下,而且被砍中了脖子居然沒死,只能感嘆這傢伙命確實是大。

楊堅揹負雙手,眼神略帶喜色:“若是此次陳叔寶死了,那可真是天助我也,南陳一定會亂成一鍋粥,可惜了,可惜了。”

“父皇,陳叔寶傷勢如何,陳叔陵情況如何?”

“情報中並未探明陳叔寶傷勢,但是被砍中了脖子,再好也好不到哪去,至於陳叔陵倒算是個狠人,看情況不妙,得知無力迴天,便直接回府殺了自己的妻妾,奔逃而出,現在還不知道情況,韓擒虎在邸報中說他已經命人在邊境等候,若見到陳叔陵便迎回大隋。”

楊堅感嘆著說:“朕此時倒是慶幸陳叔陵沒有成功,這種狠人若是成功,萬一登上了南陳的皇位,一定對大隋主戰不休。”

其實一切都是環環相扣的,當初如果南陳趁著司馬消難的事情和大隋開戰,戰爭狀態下,興始王陳叔陵就有許多的機會來和陳叔寶爭鬥,陳叔寶差強人意的能力會在戰爭中暴露無遺,陳叔陵若能建立軍功回去,那麼南陳皇帝的位置之爭就正式擺上檯面了。

可是這一戰並沒有開打,陳叔寶雖然無功但也無過,他依舊穩穩的坐著太子之位。

之前兩人爭鬥之後,柳皇后就讓陳叔寶的兩個兄弟如果要入宮都得去除身上的所有武器,這讓陳叔陵也找不到動手的機會。

眼看著南陳皇帝現在一日不如一日,隨時可能嚥氣,只要嚥氣了,現在陳叔寶就是當之無愧的南陳皇帝,等到事情都定了他再動手就是弒君。

不是愚蠢到自己明目張膽的動手,而是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在三弟長沙王陳叔堅的鼓動下,在南陳皇帝的病床前,陳叔陵最終拿著切藥刀砍了陳叔寶。

他盤算著陳叔寶一死,就算自己當不了皇帝,至少皇帝位置落到老三的頭上,老三陳叔堅曾與他說,我與二哥共江山,就算老三失信,但是他這個興始王還可以繼續當,若是陳叔寶上位,保不定就要清算自己。

狠人自有狠人的辦法,就鬧出了現在這一出。

現在南陳的情況定然是亂成一鍋粥了,現在別說攻打大隋了,就算是大隋發兵攻打都有機會了。

看著楊堅那雄心勃勃的眼神,楊廣就知道楊堅是有意出兵的,但是楊廣卻陷入了深思,大隋該出兵嗎?

楊堅宣召的人都到齊了,公佈了南陳內亂的訊息,群臣反應不一,但是自然都覺得這是好事。

“陛下,趁此機會,何不大軍過長江,攻打南陳?”

“是啊陛下,此次是大好機會,陳叔寶被重傷,陳叔陵遁逃,定然軍心不穩,將心不穩,我軍若大舉進攻就算是打不下南陳,也能令其元氣大傷。”

“陛下,微臣請戰願去前線攻打南陳。”

幾乎所有人都是一面倒的要戰,楊勇此時一反常態站了出來:“父皇,兒臣願意領兵過江,為父皇奪下建康城。”

楊勇此時表態,楊堅頗為滿意,點了點頭。

楊素眼光悄悄看了一眼楊廣卻馬上說:“陛下不可,此時不可為戰?”

他繞過眾人來到了皇帝的面前,滿臉憂慮地說:“陛下大隋的大軍都在北邊,南線兵力不足,雖然現在陳朝朝堂內部問題很大,但是一旦開戰我軍若無法一舉攻下建康等地,陳朝必然猛烈反撲。”

“柱國此言差矣,您也是帶過兵的人,如此戰機千載難逢,此時不戰更待何時?”

“對啊,柱國以前倒不是個畏戰之人,怎麼今日如此膽小。”

“請柱國莫貽誤戰機。”

此時不管是太子一黨的,還是普通的臣子武將都在指責楊素,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千載難逢之機會,這是老天爺的賞賜。

楊素面對眾人的指責一步不退,據理力爭。

“南陳朝堂雖亂,皇室更迭,軍心動盪,這些事情我們知道,南陳的太后也知道,陳叔寶也知道,而且南陳之主病入膏肓也非一時了,近一年南陳之主都無法親政,人人皆說陳叔寶能力貧乏,但是南陳這一年來穩定的很,如此底蘊絕非我等坐在此處說一句千載難逢的機會可破之。”

“陣前揚敵軍威風,楊柱國你這是漲被人威風滅自己志氣,難道我大隋將士不如南陳?”

楊素怒視著那人說:“南陳軍隊人數多少,我軍現在南線軍隊多少?”

聽到楊素這個問題,楊堅便追問了一句:“若今日下令進攻南陳,我軍南線共可調動多少軍隊參與戰爭。”

面對皇帝的問題,軍官也不敢說謊:“回陛下,長江一線,我軍共有二十三萬二千餘兵眾,若說全線出擊,可用兵十八萬餘。”

“南陳軍隊多少人?”

這個問題楊素來回答了:“陛下之前命臣前往南線總管軍務,臣趁著這時候瞭解南陳情況,南陳沿長江一線部署軍隊,總兵力近五十萬,雖有民兵參與其中,但是總兵力遠勝我軍,若我軍以現有兵力冒險過長江擊南陳,一旦被拖入泥潭,我軍後方無增援可求,還望陛下三思。”

大隋現在的兵力大多數都在打突厥,就算能徵集民兵,但是總的數量不會太多,戰鬥力也不夠強,一旦出現問題,很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南陳軍隊倒是趁此機會過江了。

楊堅沒有緊緊皺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是敵我雙方的硬實力還是難以抹平差距。

這個機會卻發生的不是時候,若大隋現在沒有後顧之憂,都不用討論,楊堅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就直接出兵了。

此時楊勇站出來說:“南陳現在軍心必然不穩,我軍大舉進攻可破其膽,再以策反之道定然可以一舉而勝,我軍原就屯兵建康以南,此戰便主攻健康。”

“太子殿下所言極是,而且太子殿下領兵出征,我軍戰士受此鼓舞,必然以一敵十。”

“陳叔寶此人軟弱無能又受重傷,現在南陳之人人心惶惶,朝堂無主,我軍將士都躍躍欲試了。”

楊素再次說:“陛下萬不可動兵啊,陳叔寶現況不明,必然是柳皇后或者長沙王陳叔堅兩人中一人掌權,據臣所知柳皇后雖是女子,但是行事果斷,做事狠辣,長沙王陳叔堅為人陰險,這兩人都不是善茬,我軍貿然出擊定難有功。”

“楊柱國這是年事高了吧,不敢動刀了。”

楊素不然大怒:“現在就到演武場,老夫的刀已經許久未砍人了,就拿你練練手。”

“那就請楊柱國不吝賜教。”

雙方互不相讓。

楊堅一掌拍在了桌上:“朕讓你們御前論事,伱們論事朕不怪罪,搗亂的話朕決不輕饒。”

“微臣知錯了。”

楊堅震懾了鬧哄哄的幾人,現在全場要是投票那估計只有楊素一人不同意出戰,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現在就可以出兵了。

現在現場楊堅有一票否決權啊,若非有猶豫,楊堅何須聽他們討論。

皇帝有他擔心的事情,現在一臉的不滿意,顯然是這群人還沒說到他真正關心的事情上。

楊堅只能自己出口問:“南陳近來可有叛將?”

一句話出,眾人皆搖頭,最近這段時間來確實沒有南陳的叛將。

南北之間叛將是常有之事,就像之前的西梁叛逃,總有些將領呆的不如意,要另謀生路的,帶著一般人叛過去就能升官。

近段時間都沒有叛將可以說明南陳現在內部較為和諧,雖然因為皇位幾兄弟爭得厲害,但是沒有影響到南陳的基礎部署。

楊堅就是怕這個,這樣的話打過去真的可能被反擊回來。

至於策反,策反從來不是一日之事,之前沒搞現在臨時來做定然是來不及。

楊堅的話無人解,楊堅環視一週在場的眾人眼神先落在了楊勇的身上,停留了一會最終落在了楊廣身上。

“晉王,你覺得這一戰該不該打?”

今日一直沒說話的楊廣此時被問就不得不開口了。

該打嗎?

現在肯定是個好機會。

但是不能打,楊素方才那麼爭,因為他第一個明白過來,這一仗就算要打也不能楊勇領兵。

一戰若成,定天下之功,如何翻盤?

楊廣低眉,看著面前的沙盤部署,輕聲中:“父皇,不能打。”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子虛烏有君
【流放逃荒+天災人禍+空間囤貨+爽文基建+王爺追妻火葬場】\n上一世,周雲姝孃家因昏君奸臣構陷叛國,滿門男丁抄斬,婦孺流放南蠻,死於途中。 \n周雲姝雖然作為魏王妃免於流放,卻也被幽禁冷院,遭人背叛難產而死。 \n重活一世,周雲姝自請下堂,搬空王府庫房陪著孃家去流放。\n別人眼中的周家,家破人亡流放苦。 \n實際上的周家,好吃好喝好眠。\n流放逃荒路上雖然天災人禍不斷,但是周雲姝一路上囤貨、囤糧、
歷史 連載 45萬字
女帝陛下,您何故造反?

女帝陛下,您何故造反?

喬子軒V
意外穿越到大周,卻因為和太子走的近被貶到崖州作知州。八年時間,將荒蕪的崖州一步步改造成為人間聖地。 所有被貶到這裡的人,都驚呆了!這便是崖州麼?這一日,女帝微服出巡,來到崖州! “這幫人到底是來服刑的?還是來享福的?”
歷史 連載 61萬字
娘娘頗得聖眷

娘娘頗得聖眷

屋裡的星星
【日更,目前12點更新】 褚青綰身出名門,姿容盛皎,明豔無雙,她有位一同長大的青梅竹馬 兩家早有默契會結成一段姻親 但不等沈家人上門,宮中傳來訊息——太后欲替聖上品選後妃,凡未婚的良家女子皆要入宮參選 霎時間,褚青綰眼前擺了兩個選項 ——繼續和沈家定親 ——或是,進宮選秀 當日,褚青綰被父親叫進書房待了一整日 奉旨入宮那日,褚青綰隱約看見故人的身影駐足在不遠處 褚青綰平靜地收回視線 她心想,她委實
歷史 連載 3萬字
藥店通古今,我被異世奉為神明

藥店通古今,我被異世奉為神明

棠九
【通古今+神明人設+打臉爽文,古代紈絝純情小王爺&外表冷靜內裡慫慫貌美學霸】 醫藥專業學霸謝姝雲先是保研機會被搶,後工作被打壓,放棄了當前的成就回老家繼承了爺爺留下來的小藥店。 結果自家小藥店能連通一千年前的古代。 某天夜晚,一位食物中毒的王爺偶然進入,用自己的玉佩換走了藥,並誤會自己為小仙人。 王爺那兒群臣環繞,虎視眈眈,先是瘟疫,後絕症重傷,走投無路,王爺向小仙人祈求買藥。 謝姝雲冷靜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