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天之後,苗紹、許銘也終於選好了夜不收隊的人手,二人一共從大盤堡內的所有墩軍中選出來十個人,可以說這十個墩軍是眾墩軍裡最好的苗子了。

於是苗紹、許銘二人將這十名墩軍集中在大盤堡外面的一處樹林內,便開始訓練大盤堡的夜不收了。

至於其餘各小隊因此出現的缺額,劉衍也沒有辦法,只能從軍戶中再挑選了十個勉強能用的男丁補充上,這才保證了各隊人數上的完整。

這夜不收便是斥候,在大明無論是沿邊、沿海還是內地都有設定。明軍中的夜不收選用計程車兵大多是能飛簷走壁,或有種種殺人放火奇巧的異人,甚至還要求知天文善占候者。在明軍中,夜不收除了出外哨探外,還經常因技藝高超,熟知地理等,擔任著各種燒荒、奇襲或是劫營等任務。

而在大明邊鎮,還有一種比夜不收更精銳的尖哨,這些尖哨經常要遠出塞外,千里哨探敵情,在敵境內一呆就是數月,所行之地又都是人跡罕至的地帶,所以非機警矯健,有膽氣的人不可。

這些明軍中的夜不收尖哨,除了技藝高超外,很多人還精通幾門外語,比如苗紹、許銘兄弟,二人就精通蒙語,此外二人還懂一些簡單的女真語。

按照後世的說法,此時明軍中的夜不收和尖哨就是後世軍中的特種偵察兵,不管在衛所軍中還是在營兵中,都是最為精銳的存在,甚至比一些將領手下的家丁還要強悍。

這些人如果訓練好了,劉衍就多了一批出眾的哨探與情報耳目,精銳的夜不收在戰場上往往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對此劉衍當然是大力支援,可以說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只不過此時大盤堡內的墩軍底子太薄,根本沒有太過強悍計程車兵,也沒有什麼奇人異士,就連人數也只有幾十人而已,所以苗紹和許銘也只能是在矮子中拔高個,想要一舉訓練處邊軍夜不收那樣的強悍精銳來,也是不太現實的。

此時夜不收隊一共十二人開始訓練,劉衍也饒有興致的趕了過來觀摩,準備看一看苗紹、許銘如何訓練他們的那些個部下,不由大開眼界。

只見苗紹、許銘先是檢視、熟悉那十個部下,發現眾人之中,竟然有三個犯有夜盲症。劉衍知道發生夜盲症原因,是因為平日裡攝入蛋白質的數量太少。

於是苗紹、許銘二話沒說,就找了幾副生雞肝、生豬肝,甚至還有十幾只活蹦亂跳的小蝌蚪讓三人生吞下去。

三人看著血淋淋的雞肝、豬肝,還有那十幾只黑乎乎、軟糯糯的蝌蚪,都是臉色發白,有些猶豫,旁邊另外七名墩軍見了也是滿臉噁心的表情。

劉衍見狀也是微微一愣,隨後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中對苗紹和許銘不由得刮目相看。只不過明白其中緣由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受是另外一回事,看著那三名墩軍強忍著嘔吐的衝動,將雞肝、豬肝和蝌蚪吞了下去,劉衍的臉色也不是很好看。

那邊苗紹厲聲說道:“我們夜不收墩軍,要時常在夜間前往各處哨探,往後也常被選用敢勇死士夜襲敵營,你們如果晚上不能識物,又如何隨我出去刺探?一旦在夜間出擊,豈不是白白送死!”

接著,許銘便站起來,強迫著三人將剩下的蝌蚪等物生吞下去,直到全部吃乾淨為止。旁邊的兩名墩軍頓時便乾嘔了起來,劉衍見狀也不禁微微皺眉。

看過這些訓練方法之後,劉衍便徹底放心下來,這個苗紹和許銘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看來自己是遇到寶貝了,這邊夜不收的訓練自己完全可以放心交給苗紹、許銘二人。

於是劉衍便辭別眾人,先一步返回大盤堡了。此後苗紹、許銘便帶著十名墩軍神龍見首不見尾,常常不知前往哪裡去,甚至苗紹、許銘還在大半夜集結手下,眾人在夜晚的寒風中出去訓練。

不過劉衍也放心地由苗紹、許銘去訓練,對於二人的訓練方法根本不加干涉。

與此同時,大盤堡內其餘的墩軍經過嚴格的訓練,進步也是非常大的。

過了幾天之後,劉衍便決定給他們加入了新的訓練內容。

劉衍現在部下中只有刀盾兵,長槍兵,火銃兵三個兵種。

此時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的列隊組隊,相互撕殺配合等專案,己經有了一定的默契。所以在每天晚上的佇列訓練之後,劉衍便是訓練他們的個人技藝能力。

按照戚家軍考績墩軍技藝的等級細分為九等,眼下劉衍的軍隊才剛剛起步,不過數十人而已,也沒有必要便粗分為上,中,下,不合格四等。

每等都有不一樣的待遇與獎罰措施:上等者,每天都有肉吃,還可與陳勳等小旗官平起平坐,見了幾名小旗官也只需作揖,不需下跪。中等者,每三天吃一次肉。下等者,每天只吃乾飯。每次考後不合格者,重打軍棍十下,五次不合格者,重打軍棍三十下,驅逐出墩軍之列,不再享受軍餉。

劉衍定下以後每兩月一考的規矩,四等升降不定,中下等可以上升,上等也可以降為中下等,如有原地踏步者,也有相應的處罰措施。一次原地踏步可以免責,二次原地踏步打五軍棍。三次原地踏步打十軍棍。五次以上原地踏步不進者,打三十軍棍,驅逐出墩軍之列。當然,如果每一次都是上等成績,那便不算是原地踏步。

一切視墩軍的成績而言,每個小隊如果退步或是不合格比例大,連該小隊的領隊小旗官都要受處罰。

以刀盾兵為例,他們持盾牌時,能舞動遮蔽住自身為下等。能試刀衝入槍陣內為中等。令他們持牌與長槍兵對打,打得對手不及反手為上等。劉衍近期還造了一批標槍,用以刀盾兵使用。

以後刀盾兵手投標槍,以二十步為標準,如能命中掛立在那裡的三個銅錢。中一個,下等,中兩個,中等,中三個,上等。一個不中,為不合格,便要捱打軍棍了。

這個標準遠低於戚家軍的考績練習,不過劉衍不急,慢慢來,將來自己一定可以打造出一支堪比戚家軍的強軍來。

長槍兵同樣也是如此,他們練習長槍,也是在二十步外立人形木把一面,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內。

在擂鼓時,他們飛身挺槍向前戳去,任取一孔,戳刺五遍後,如有三次可以將孔內的木球刺於槍上,便為上中。兩次,中等。一次,下等。一次都沒有,而且試槍時的手法、步法、身法、進退之法不嚴謹,便為不合格,軍棍侍候。

這種等級賞罰制度出來後,每個墩軍都有了一定的危機感,而且還將隊內每個人都視為了競爭對手,不過這種良性的競爭氛圍是劉衍樂於見到的。

古時的冷兵器作戰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為了鍛鍊各人腰力,劉衍還吩咐工匠們做了一批石鎖,讓這些軍戶每天都要鍛鍊數十下。不過刀盾兵與長槍兵的練習容易,火銃手的練習則比較困難。

他們練刀還好,主要是鳥銃的射擊訓練難辦,不是因為各人都打不中,而是訓練火器時的成本問題。

在這大明朝,就算是一根精良的鳥銃,那銃管的使用壽命也就是幾十次。每天打個幾次,十幾天後,一根銃管就報廢了,再造一根銃管,起碼要一個月的。如此大批次消耗下來,所需的銀子也不少,即便劉衍有肥皂工坊的財源在,也是難以支撐的,而且打造鳥銃的速度也遠遠幹不少消耗的速度,這是劉衍不能接受的。

而且這個射擊訓練,沒有大量的彈藥量是不要想出來的。鉛子可以讓堡內工匠造一些,不過劉衍現在用來製造火藥的硝土,基本上是向外購買。因為資金和火藥原料的問題,嚴重製約著劉衍火器兵的發展。

劉衍準備等到大盤堡最終竣工之後,便開始著手解決火藥原料問題,這些對於劉衍來說並不是什麼難題,只是現在騰不出手來罷了。

劉衍這個問題有辦法解決,軍中的那些鳥銃手,劉衍還是讓他們盡情練習。

這天黃昏時分,在堡外那個還是非常簡陋的較場上,火銃的擊發聲音啪啪不絕。

劉衍正站在前面看幾名鳥銃兵在射擊,王越、張義、汪博幾人都是圍在劉衍身旁看著。

陳勳正在一旁給幾名鳥銃手講解裝填要領,此時陳勳對於火器的天賦也顯現了出來,只見他非常熟練地裝好火藥鉛彈,然後眼睛瞄那照星,對準前方五十步外一塊靶子扣動了板機,“啪”的一聲響,鉛彈正好命中靶心。

然後陳勳又試射了兩槍,全都命中。眾人見了都是叫了一聲好。

劉衍現在不敢與戚家軍相比,在訓練鳥銃時,只是在五十步外立一靶子。不過訓練標準倒是一樣,三發全中為上等,三發一中為中等,射六次,中一次者為下等。射六次,一次不中者為不合格。

劉衍當即賞了陳勳一錢銀子,算是對那些鳥銃手的激勵,只要眾人都能練成陳勳這種水平,也可以拿到自己的賞錢。

然後劉衍又在較場內到處巡看那些墩軍訓練,同時心裡還盤算著一個問題。

現在劉衍給堡內的火器工匠制定了一系列的獎罰制度,譚曉大他們製造出來的鳥銃大多合格,而且銃口定製大小基本都有一定的標準。質量的優良使得鳥銃手在訓練時可以放心地託著銃身,貼近銃尾仔細瞄準,大大提高了鳥銃的命中率。

不過雖是如此,那些鳥銃手的射擊裝填速度還是顯得慢些。以陳勳的射速,也要近一分鐘才射出一發,別的鳥銃手射擊速度就更慢了。

此時大明鳥銃的射擊步驟大約有倒藥、裝藥、壓火、裝彈、裝火繩等幾步,如果要詳細分解下來,步驟甚至要多達二十多步。熟練的射手平時不過是一分鐘一發,有些普通的鳥銃手到了戰場上,手忙腳亂的,能兩分鐘射出一發就算好了。

雖然現在沒有辦法造出燧發火銃,不過可以在鳥銃的裝填速度上想想辦法。

於是劉衍便想到了定裝彈藥。

“看來等到大盤堡最終竣工之後,不但要解決火藥原料的問題,還要將頂撞彈藥提升研發日程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