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羅勇軍比張碩要激動的多,彷彿就是他自己完成了大研究。

也不怪他這麼激動。

數學,尤其是純數學方向,是最難的學科,甚至都沒有‘之一’。

多數數學博士都要延遲畢業,卡住他們的就是兩個字--

論文!

純數學的每一個方向都很難,PDE(偏微分方程)已經是最大眾的領域。

這個領域方向多、應用多、範圍大,也就代表可以研究的內容多,但好多博士依舊卡在論文問題上。

畢業論文,只是其中之一。

好多高校都要求學生在讀博期間發表SCI論文,蘇東大學也有同樣的要求,博士畢業需要發表至少一篇SCI。

PDE領域的數學學者是最多的,專業學術論文的數量也是最多的,但想發表優秀SCI論文的難度依舊很高。

以影響力來劃分,SCI期刊被分成了四個區,一區、二區的影響力最大,三區則是超過50%的分界線。

多數數學博士在讀博期間,只能勉強發表一、兩篇SCI四區論文,或者乾脆轉方向發一篇數學計算機論文。

想要發表數學類SCI三區論文,就需要有內容、有創新性了。

這是非常難的事情。

PDE方向的學者眾多,無論是哪個小方向都可以說被研究透徹,多數創新性研究都只是在一個小領域上進行拓展。

比如,不可壓縮流體。

一大堆的學者都從事不可壓縮流體的研究,也能找到數不過來的論文,想在相關方向有創新研究,也只能在一個微小的方向進行拓展。

張碩研究出來的PDE方程組變化法,可以通用於帶有一個PDE方程的方程組,甚至可以拓展到兩個,應用涉及的領域就非常多了,也就是說,研究本身有很大的應用基礎。

有了應用基礎,發表出來以後引用就會很多、影響力也會很高。

這種涵蓋範圍大的數學論文,只看內容就達到了SCI三區期刊標準。

如果試著爭取一下,投稿二區期刊也可能會透過。

數學類的二區SCI論文,放在數學教授身上都會是個人履歷的重重一筆,對申請專案、職稱提升都會帶來直接性的幫助。

更不用說,張碩就只是入學半年的博士生。

“等回學校,你就把重點放在寫論文上,內容、英文,也包括投稿等方面,有什麼問題都來找我。”

“有這篇論文打底,你就可以安心準備博士論文了……”

羅勇軍連續說了一大堆。

張碩擺出一副認真聽的姿態,他知道羅勇軍是為了他好,只是他從來沒有擔心過論文問題。

……

第二天,羅勇軍、張碩以及劉成傑早早的來到辦公室。

羅勇軍快速進入工作狀態,開始認真寫起了資料包告。

他們組已經完成了實驗資料的計算分析工作,剩下的就是做個小總結、把重點數字列出來,再簡單寫個報告就好了。

“一個小時做完!”

羅勇軍決定正式工作時間前完成,就能第一時間把報告送到稽核組,到時候,其他人就會知道,他們組用一天就完成了工作。

劉成傑則有些無所事事。

他也不能參與寫報告的工作,就乾脆找了個電影打發時間,但是他明顯有些心緒不寧,總忍不住扭頭朝著張碩看。

他和張碩並不熟悉。

博士入學以後,他們沒有分到一個宿舍,平日裡也只是上課和每週討論的時候會見一次。

但同在一個導師手下,心裡總會有比較的心思。

劉成傑一直覺得自己比張碩強,得知張碩被取消了碩士學位,他心裡甚至有點瞧不起對方--一個碩士論文都涉嫌抄襲的傢伙,研究生階段大機率是混出來的。

即便學校沒有開除張碩,決定讓他繼續讀博,但能不能繼續讀下去、讀下去能不能畢業,都變得很不確定。

昨天則是一場顛覆。

張碩展示出非常優秀的計算能力,能和導師一起快速完成複雜工作,後來導師還激動的誇讚他的成果?

還說最高能投SCI二區?

“所以說,東港大學說什麼‘論文抄襲’,取消了張碩的碩士學位,應該有問題吧?”

“張碩這麼優秀……”

“但是,為什麼呢?同樣是剛入學的博士,我在本科、研究生階段,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難道東港大學教學水平更高?”

劉成傑想不明白。

張碩就沒想那麼想法了。

他的心思不在報告、不在論文上,而是專注於檢視電腦裡的B區實驗資料。

《源點論》最初提出,就源於大型粒子對撞實驗的資料分析中,發現了不能解釋的現象--軌跡偏移和電磁能量耗損。

對碰撞後微小粒子進行整體、細緻的研究後,研究組織發現帶質量粒子的軌跡和模擬軌跡存在偏差。

電磁能量耗損,是根據粒子對撞帶來的電磁輻射以及遺留能量計算出來的。

兩個現象和模擬情況偏差很小,只有進行超大型的粒子對撞實驗,並進行非常精確地計算才能夠分析檢測出來。

另外,偏差也有很多解釋。

最初的解釋都是外在干擾,即便只是聲音的干擾,也能影響到檢測結果。

其他解釋還包括‘質量和能量的計算偏差’。

粒子束的碰撞會產生能量,而能量具有傳遞性質,實驗中對比初始和最終結果,存在粒子軌跡和能量的偏差也很正常。

源點論對此的解析是,電磁力和其他力之間產生了關聯。

這個觀點最初完全不被接受。

傳統物理學認為,四大力是宇宙中的基礎力,相互之間不會產生任何聯絡。

伴隨著‘源點論’影響力的擴大,有更多人參與到理論塑造工作中,源點論也變得越來越完善,就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接受。

源點論的吸引力,主要在於突破了物理瓶頸,給技術發展創造了無限的可能。

張碩跟著導師胡建接觸源點論,後來則深深的為其中的數學邏輯所著迷。

在進行深入研究後,他對源點論深信不疑,科研目標就放在完善和驗證理論上。

現在進行的也是粒子對撞實驗,目標是測定粒子的量子態特性,需要多次進行重複性實驗,積累到量變產生質變的程度。

他們參與的只是研究過程中的一次小實驗,但不管實驗規模再小、強度再低,基礎都是進行粒子對撞,並透過資料監測來分析研究微觀物理現象。

“大型粒子對撞實驗,會存在軌跡偏移和電磁能量損耗現象,小型的粒子對撞實驗,肯定也有同樣的現象,只是訊號微弱到檢測不到。”

“或許偏差量很大的情況下,也能測定?能用什麼手段呢?”

張碩思考著。

前世粒子對撞實驗的偏差測定,使用的是有一種名為‘Lbnt分析’的方法,來分析碰撞現象的模擬偏差問題。

‘Lbnt分析法’,不止可以用來研究粒子對撞,還可以用來研究宏觀世界的現象,比如爆炸、撞擊、火山噴發,等等。

“‘Lbnt分析法’太複雜了,短時間根本不可能做出來。”

“這次實驗的資料規模也不大,或許可以找覆蓋式的分析方法?”

“如果從中心的資料出發,做錨點進行連線分析,計算量只會多幾倍,但因為計算簡單、資料規模也不大,使用超級計算機執行一段時間能完成。”

張碩思考著,寫起了分析方法。

在畫了個幾個演算法框架後,他忽然想到了科研輔助系統,試著建立了個研究任務--

【任務一】

【研究專案名稱:中心錨點連線分析資料模擬偏差(難度評估:C)。】

【進度:0.203%。】

(任務可取消,當前取消任務需要科研幣數量:0。)

(剩餘進度需要科研幣數量:100。)

【科研幣:1。】

“C級?”

“有這麼高?”

“中心錨點連線的方法,即便是設計主程式的難度也不高,難點應該在於……偏差評估體系?”

“這個世界沒有偏差評估體系,所以……”

“把知識拿過來用,也能算作是我自己的研究?”

科幻靈異推薦閱讀 More+
繫結生子系統後,我在港圈殺瘋了

繫結生子系統後,我在港圈殺瘋了

今朝妹妹
【跋扈全能千金×內斂大佬】本該退休的江米被設計送到了任務世界,不但要攻略陰晴不定的反派,還有給他生孩子? 江米當即表示:這是另外的價錢!可面對豐厚的報酬,她還是心動了,於是勾引三百六十計統統安排上,卻沒想反派內心毫無波瀾,於是她轉身進了娛樂圈,成了當紅影星,順帶著打臉了被認回來的真千金,看著一路飆升的好感度,江米表示棒極了,有了好孕系統的加持,江米迅速揣崽,然後跑路,本以為任務完成後,她可以美美的
科幻 連載 0萬字
御獸:怪談副本,開局我是懶大王

御獸:怪談副本,開局我是懶大王

混沌無念
【規則怪談+御獸+搞笑+系統流+無女主】主角不聖母!\n(本文不是傳統御獸和國運規則怪談,放心入)\n一覺睡醒,林宇穿越到了以契約詭異為主的平行世界,還成了一名準高三 “御詭師”?!\n “我不過是熬夜看藍狐,為什麼要這麼對我?”\n “天理何在?倫理何在?外掛又何在?”\n正當林宇義憤填膺,準備裝病裹起小被子的時候,卻發現學校的詭異副本叫【灰羊羊與喜太狼】? \n進入副本的自己還變成了懶大王?!
科幻 連載 7萬字
血稅

血稅

大瓜熊
東線的戰爭已經終結,年輕的甲騎兵從死亡和瘋狂的邊緣逃生。世界之都向他展開遙遠的霓虹,十層二十層陰謀的氣息與低語在耳邊縈繞,一切溫柔和美好都彷彿虛假的夢幻。 出現在他面前的是無法拒絕的誘惑,以及……不可逾越的透明障壁。這是一個劍與魔法、愛與背叛、靈魂與鋼鐵交織的世界。
科幻 連載 11萬字
魔法至上?看我一拳打死十個法師

魔法至上?看我一拳打死十個法師

黃筆
林凡睜開眼,來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這個世界,異獸肆虐,人類以魔法作為手段。 這個世界,魔法碾壓一切,魔法便是力量。 而林凡,一個沒有魔法天賦的麻瓜,立志要成為最強戰士。 “花裡胡哨。” 林凡一巴掌拍飛耀眼的魔法光球,淡淡道:“今天我會讓你們知道,力量,就是力量。” 魔法至上? 那敢問我一拳打死十個魔法師,閣下如何應對?
科幻 連載 41萬字
重案回憶錄

重案回憶錄

無名兓
男主人公袁野和同事們把犯罪份子消滅,還老百姓一個安寧的社會。
科幻 連載 1萬字
兇靈秘聞錄

兇靈秘聞錄

北極獵手
一處詭異空間隱藏著太多謎團,這裡充滿危險,遍佈危機,死亡無處不在,而凡是進入這裡的人只會存在一種念頭,那就是活下去! (書友群:736326433)
科幻 連載 95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