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了招安二字,讓司馬勳不屑一顧,司馬勳道:“如今大晉天下,為外戚所佔,庾氏一門,權傾朝野,我堂堂宗室,豈能屈尊權臣門下。”

“此言差矣,”褚裒一揚手臂,示退身後侍衛,又催馬向前幾步,說道:“壯士既知宗室闇弱,就應投效朝廷,以蓋世之功,匡正社稷,豈能靠一路賊寇,改變天下安危?再說壯士身處華年,如此早死,著實可惜呀。”

司馬勳道:“奈何我與郭斁等人,結為兄弟,今若受招安,自毀‘忠義’二字,日後無顏見人,難以立世。”

“非也非也,”褚裒道:“江湖忠義,能值幾何?壯士錯把反賊當兄弟,只可惜未遇明主,憑你之才,棄暗投明,浪子回頭,何愁大業不成?”

看著司馬勳生死之間,忠義之下,萬般為難,褚裒道:“人死不能復生,若為朝廷而死,尚可留名青史;若未反賊而死,誰知其名,誰念你忠義?”

一番規勸,讓幾近求死的司馬勳又見生機,司馬勳道:“我若歸降,朝廷免我造反之罪?”

“本官擔保,絕無後賬。”褚裒道。

司馬勳又道:“那庾氏權臣,也不怪罪?”

“只要壯士說出多雲山天堂寨玄機,將功補過,前嫌皆可一筆勾銷。”

回想蘇碩寨頭亂箭企圖射死自己,情義乍變,反恨成仇,司馬勳收回手中劍,翻身下馬,單膝跪倒,雙手作揖道:“承蒙太守抬愛,司馬勳願降!”

褚裒也翻身下馬,趕忙扶起司馬勳(字偉長),說道“壯士快快請起,浪子回頭,為時不晚,隨我回營,面見都督。”

萬難之下,司馬勳投降,回到晉軍大營,中軍帳內,拜見都督庾冰。庾冰一看降服一名起義軍頭目,心中頗為得意。庾冰道:“司馬勳年少無知,錯投賊營,如今悔改,棄暗投明,前程無量,褚太守一片愛才之心,就將司馬勳編入太守麾下,封為武猛校尉,帳前聽用。”

“司馬勳遵命!”

褚裒道:“司馬勳投靠山寨數月,頗知敵情,如何攻入天堂寨,還需聽他一言。”

“好。”庾冰道:“既然太守保舉,偉長就給諸將講講,這山寨之中,有何蹊蹺,如何攻入?”

司馬勳道:“多雲山後山有一片松林,可通後寨,密林難行,掩蓋其道。自古山上,多有起義軍,常以此林為密道,保命之時,有松林小道,可奪路可逃。”

庾冰道:“原來如此,費盡心機,苦於無策,聽偉長一言,疑雲頓開,令人興奮。”

眾人聽了,也頻頻點頭,庾冰繼而說道:“眾將聽令,今夜三更,隨本督率兵親往山後,由松林而上,直取天堂寨。”眾人領命。

明月高懸,夜黑風高,晉軍大帳燈火通明。營內遊卒,手扶佩刀,照常巡更,一切如初,並無變化。三更深時,大批晉軍熄滅火把,悄悄出營,銜枚輕步,潛入後山。密松林下,人馬竄動,這條林間小道,本不是條路,披荊斬棘,硬生生湧進萬名官軍。

後寨寨門作響,一個巡遊嘍囉大喊:“不好!”話音未落,只聞“嗖!”的一箭,那嘍囉應聲倒地,晉軍兵如泉湧,蜂擁殺入,殺聲驚魂。天堂寨內,霎時間火把蜂擁,殺聲頻起,入睡的嘍囉,顧不得穿衣,匆忙應戰,火光沖天,真可謂:

熏天烈焰火熊熊,星落刀光箭上弓。通徹紅光行徑亮,依稀綠樹睡心蒙。

多雲山下如晨日,松木林間暗月穹。亂世難隨豪傑願,只嘆官府壓英雄。

突如其來的晉軍,殺的嘍囉大敗,攻入內寨,只見一員大將,橫在寨門,攔住去路,正是三哥蘇碩。蘇碩一眼認出,前方帶路的司馬勳,蘇碩大喝道:“你這無情無義之徒,欺天蒙地,害我兄弟,是何居心?”

“三哥亂箭射我之時,可念過兄弟之情?”司馬勳道。

“好賊子,取命來!”蘇碩催馬出戰,劈斧砍來,與三尖兩刃刀擊打作響,聲聲刺耳,崩出火星,後面的晉軍紛紛湧入,殺進內寨。蘇碩大戰十個回合,不是對手,一斧劈空,被司馬勳挑落馬下,刺死寨門。

內寨之中,郭斁、祖智領兵來戰,混戰少時,祖智道:“官軍甚多,不可抵擋,大哥隨我來!”祖智,郭斁另有偏門,正欲脫身,庾翼又率兵殺來。

“大哥先走,我阻追兵!”祖智擋住郭斁,揮舞亮銀槍,刺向庾翼,廝殺起來。郭斁奪得生路,奪門而出,左右晉兵無人能擋。

一戰殺到天明,多雲山狼煙散盡,屍骸遍地,官軍如願收復。大都督庾冰、太守褚裒一起催馬上山。一個校尉作揖道:“稟告大都督,庾翼斬祖智,司馬勳誅蘇碩,賊首郭斁不知所蹤。”

庾冰道:“郭賊雖逃,敗局已定,傳令諸路,繼續追擊,不可使賊死灰復燃!”

眾將追擊起義軍,首領郭斁兵敗,沿淮河北去,嘍囉兵死傷散盡,灰飛九霄,成就了晉軍大捷。多雲山煙消雲逝,又回往日,一番風雨,悄然無存。真可謂:

煙霧散飛坡又青,淮流東去水盈盈。甲丟仗棄焚山寨,衣錦美香榮晉兵。

響號鳴鑼傳捷報,淨街避戶望朝旌。天堂雲厚今仍在,千載長存豪傑情。

戰事結束,各路人馬,各回駐地,太守褚裒也回到駐地豫章府,大隊人馬,紛紛進城。跟在褚裒身側的司馬勳,悠然馬上,隨口說道:“此番交戰,那庾翼斬了一個祖智,庾氏兄弟,連加賞賜,大人獻了奇謀,只授虛銜,是何道理?”

褚裒道:“大晉自南遷以來,皇室闇弱,全賴江東大戶,出資擁戴,庾家乃外戚,朝中最盛,褒獎頭功,也是當然。”

“敢問大人,哪幾家最盛?”

“當數穎川庾氏,琅琊王氏最盛,又有謝氏、桓氏、諸葛氏、郗氏多矣。”

“士族林立,那當朝天子豈不憋屈?”

“我勸你歸順,也是為朝廷尋覓棟樑之才,重振皇室,堂堂大晉,不可總靠外戚。”

司馬勳跟隨回到豫章一直在褚裒麾下任職,在褚裒的提攜之下,被朝廷念及皇室宗親、加封為建威將軍,建威將軍雖說封號不高,但也算的上一員武將。這才有:

招安受封拜官名,晉職入朝居帝京。初染仕途任駿馬,長居宦海入公卿。

廟堂樂宴圖權貴,聲色遊園喂犬鶯。走罷半途看亂世,駐懷南國盡昇平。

這日,豫章太守褚裒得一空閒,回府之時,順便把司馬勳請到府上做客,司馬勳一身官服,行走舉止,也有些官場氣派。得知褚裒帶回了客人,褚裒的夫人謝氏,出門來迎,謝氏本名謝真石,年紀四十歲上下,出身顯赫的陳郡謝氏。

司馬勳(字偉長)趕忙作揖行禮:“卑職司馬勳拜見謝氏夫人。”

褚裒也引薦道:“這位將軍,便是我常提起的司馬勳,也是我大晉的宗室。”

“既然是宗親,就快請府上敘話。”雖說建威將軍只是一般武將,但是晉室宗親的身份,還是讓謝氏夫人高看一眼。

請進了客廳,眾人各坐,謝夫人道:“老爺回來的正是時候,我正琢磨著,反賊剿滅,帶女兒回京。一來回趟孃家,二來給女兒尋個婆家。”

提起自己的女兒,褚裒頗為得意,對司馬勳道:“小女喚作蒜子,年方一十四歲,待字閨中,一直沒有訂親。”

褚裒笑呵呵說道:“京城的才子多矣,咱家蒜子,麗質天生,還能找不到如意之人。”

謝氏道:“那老爺就隨我母女一同進京。”

“唉…我任職一方,豈能隨意脫離,偉長素來驍勇,就讓將軍護送,去往京師吧。”

司馬勳一聽,暗想自己歷盡艱辛,渡淮南下,又落草為寇,如今謀得官職,還從未去過京師建康,正好藉此機會進京開開眼界。司馬勳道:“夫人差遣,卑職定當效命。”

“好,既然如此,讓將軍準備一日,後天一早,護衛入京。”

兩日之後,正逢吉日,謝夫人乘前面一乘車輦,女兒褚蒜子坐後面一乘車輦,有幾十名侍衛護送,一隊車馬,離開太守府,趕赴京師。一路之上,水陸無阻,真見得:

車悠悠,望江帆,豔陽送得碧雲天。茶沸沸,水潺潺,拂面氣爽過青山。

馬匆匆,路漫漫,風輕吹浮白雲團。魚兒躍,搖櫓杆,行舟東去泛江南。

波頻開,船漸緩,蓑翁又見江未寒。雨濛濛,水淺淺,甘露常積久成潭。

飛禽叫,林鳥歡,古木深林驚鶴猿。斑駁綠,芙蓉暖,流光一片映碧灣。

沿岸翠,粼波閃,笑看盪漾激流湍。燭悠明,星斗燦,孤月隨行照夜闌。

水愈清,天亦藍,朱雀門外望峰巒。柳為綠,花待含,秦淮長流至鐘山。

一路行程,抵達建康城外十里長亭。此時,走在前面的司馬勳遠遠望見,長亭之下,又有一隊車馬,像是等候來人。

更有一面牙旗,上書一個斗大的“謝”字,司馬勳知道這是謝氏一門,在東晉朝廷家世顯赫,舉足輕重,此番派人來接姑太太謝真石,高接遠迎,也是應當。

漸行漸近,司馬勳再做觀瞧,長亭之下,讓人瞠目結舌,是大吃一驚。

在十里長亭的迎接車駕,材質昂貴,紋飾不凡,兩乘車輦,均是四轅馬車,若非貴胄人家,誰又用得起這般車駕,引得不少過往百姓好奇,駐足觀望。

豫章府的車駕,在長亭下停住,遠遠看見一個年輕人快步走來,此人身長不到八尺,年方十八,白淨標誌,面似溫玉,眉如柳劍,眼似魁星,鼻樑細長通天,唇薄無須,這小生便是謝安,字安石。謝安走到近前作揖道:“小弟謝安,恭候大姐。”

謝真石與謝安是親叔伯姐弟,謝安對這位年長近二十歲堂姐,是敬如長輩,禮數絲毫不差。

謝真石掀開轎子的帷簾,兩眼含笑,回話道:“有勞三弟,跑到十里長亭接我母女。”

謝安伸手攙扶,謝真石緩步下車,謝安來到第二輛馬車,正要問候,只聽馬車裡面,有人喊到:“可是小舅舅?”

“蒜子?你這丫頭,還不下車,也要我攙扶?”謝安道。後面那乘馬車,帷簾掀開,一個女子探出半個身子,年芳十四,卻美貌驚人,引得周圍眾人唏噓不已,真見得:

佳人驚道途,桃面白脂膚。春繚天庭滿,青絲遮玉顱。盤頭玉釵秀,雲卷鬢蟬朱。

眼底秋波潤,黛遙眉畫弧。香韻參兩頰,鼻如瓊瑤突。玉齒藏芳口,唇弓似懸珠。

神出傾國色,肩透傾城骨。嬌姿悠然起,翩影驚鴻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巡禮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歷史 完結 1萬字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樂活活
“寨主!” “別叫我寨主!” 沈東臉色難看,他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 自己怎麼就穿越成了一個土匪頭子? 前世的他不說道德模範,最起碼也是個遵紀守法的良民,現在扭過頭來,讓他腦袋揣褲腰,幹殺人放火的買賣? 可等他親眼看到戰火連綿,餓殍遍野。 看到朝廷尸位素餐,目之所及民不聊生的時候,他還是看不下去了。 這皇帝既然當不好,那不如換他來當!
歷史 連載 1萬字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清春是金色鎖鏈
傳聞闕清月,乃玄門老祖投胎轉世。 也確實如此,自小她就生得根骨俱清,別人花容月貌,她有天人之姿。 有幸見過的人,無不目瞪口呆。 但祖宗難養,三災九難,一個不少。族人決定將她送至七海之地消閒靜攝,頤養天和,直至十七歲方可迴歸。 轉瞬七年過去,千里路途,妖魔環伺,迴歸之行甚為兇險。 太悟闕門以重金,請動大聶名揚天下的十大鎮守使之一,千人斬東方青楓全程護送。 只是這位將軍有些過分年輕。一身玄色勁裝,身段
歷史 完結 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