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府後院廂房之中,一盞燈火,燭光閃閃,謝夫人進了內房,見褚蒜子伏在案上,一卷竹簡,悅然行間,蒜子吟誦道:“.....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蒜子讀的什麼書?”

“《詩經·小雅》隰桑一篇。”

母親謝真石出身名門,也是讀過不少典籍,自然知道《詩經》裡這篇隰[xí]桑。古時男思女愛之事,不好拿上桌面直說,看蒜子毫不隱晦,謝夫人道:“詩經之中,少有男女之情的詩篇,這首隰桑,乃是女子思慕男人之詩,蒜子已許王公,當從一而終,心中雜念,不可再有。”

“嫁給吳王如何,還不如青燈黃卷,孤守一生。”

“胡說。”謝夫人一把抽走那捲詩經竹簡,放下另一卷竹簡,蒜子問:“這是何書?”

謝夫人道:“自漢朝至今,大戶人家,但凡嫁女,必讀《女誡》。”

褚蒜子翻也不翻,只是淚珠不住溢位,順著臉頰流淌下來。謝夫人也知那吳王司馬康不是女兒中意之人,但聖旨不可違,還是把《女誡》竹簡,往蒜子跟前推了推。拿走了那捲《詩經》。

離開後院,前院之中建威將軍司馬勳正好走了個迎面,謝夫人道:“司馬將軍,隨我到前院敘話。”

“是,夫人。”司馬勳跟著走到前院。

謝夫人道:“聖旨已降,蒜子封吳王妃,她豆蔻初開,總角之年,凡事多想,將軍若是願意,我讓他大舅,舉薦你去吳王府任官,你知蒜子脾氣,也好有個照應。”

一聽能到吳王府任職,司馬勳莫大榮幸,作揖道:“勳蒙太守知遇之恩,又有夫人提攜,當長記於心,結草銜環,知恩圖報。”

“嗯,”謝夫人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我這就讓謝尚安排。”

......

吳王司馬嶽奉旨入宮,御書房內,只有晉成帝司馬衍與吳王嶽兄弟兩人,兩人對坐,兄弟情深,無話不談。吳王嶽道:“前些日子,臣弟邀眾才子論時政,對謝安、桓豁二人,倍加賞識,朝廷品鑑,又是上中品的人才,請皇兄恩准,徵入王府任職。”

成帝道:“御弟已定妃子,又邀才子,可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吳王嶽笑了笑,說道:“臣弟求佳人,乃為了卻婚事,也是皇兄夙願。而謝安、桓豁人才難得,憑此才學,將來必為棟樑。”

成帝道:“收得人才,御弟有何打算。”

“有朝一日,揮兵北上,收復二京。”

“好高的志向,”成帝微微搖頭道:“朕又何嘗不想如此,只可惜你我有今日之尊,全賴幾位國舅。沒有舅舅,便無你我。”

吳王嶽道:“正因如此,臣弟才廣納賢才,總有一日,國舅年邁,我等還要自強。”

“二弟所想,乃深謀遠慮,既然如此,就準你徵召謝安、桓豁就任。”

“多謝皇兄。”

......

到了晚間,謝尚回到府上,笑容可掬,喜不勝收,樂呵呵來到前廳。謝夫人看著弟弟高興,便問道:“大弟弟笑的合不攏嘴,這是為了哪般幸事,快說與為姐。”

“今日面見天子,陛下對謝安之才,大為讚賞,謝安、桓豁一同被朝廷徵召,入朝為官。”

“蒜子封妃,安石封官,那還真是雙喜臨門。”

謝尚道:“咱謝家子嗣,這幾年少有才子,高官顯爵,久未沾染,謝安若能入仕,憑其才華,必成大器。”

“那大弟弟可知,皇上封他何職?”

“謝安之才,乃吳王保奏,自然封的是王府內史,雖是府官,不過二三年,便能入朝。”

“那桓豁封的何職?”

“桓豁也是吳王保薦,封的王府右長史,吳王愛才,慧眼識珠,真乃我謝家大幸。”

謝尚滔滔不絕,稱讚吳王,而謝夫人一絲憂雲,寖染眉間。謝夫人想到褚蒜子也是嫁到吳王府,便說道:“大弟弟想過否,蒜子、謝安、桓豁三人同進一府,且不說榮耀,說不定還會惹出亂子。”

“哦......這事我到大意了,大姐以為該如何是好?”

“幸好我安排司馬勳,讓他陪嫁過去,到時讓司馬勳長著眼點,蒜子深居在王府,可別做下什麼荒唐事。”只因謝安、桓豁同為王府府官,這其中牽連,使得謝夫人心中落地的石頭,又懸了起來。這才是:

日落王庭願已非,紅綃錦繡獨嘗悲。孤心尋跡吟詩短,相盼到頭嘆月垂。

只望秋屏盡風冷,又聞青草滿微吹。春宵夢裡幾時暖,獨步紅塵誰可隨。

轉眼間,到了吳王司馬嶽大婚之日,褚蒜子在謝府出嫁,謝府粉飾一新,張燈結綵,一派喜氣,唯有褚蒜子坐在閨房,一語不發,反而滿面愁容。

“都長著眼點,半個時辰後,吳王府便來迎親,誰若怠慢了,必有重罰。”謝氏道。

府上的雜役、婆子、丫鬟進進出出,忙的不亦樂乎,謝夫人快步走到內院,進了蒜子閨房。定睛一看,褚蒜子紅衣加身,卻是一人垂淚,好生傷心。謝夫人皺著眉頭說道:“今日良辰,蒜子大婚之日,在閨房以淚洗面,成何體統?”

“嫁做王妃,非我中意之人,日後如何過得下去?”

“蒜子不可亂說,謝家乃江東望族,此番攀上吳王,多少人羨慕?你已貴為王妃。謝安出仕,也蒙吳王舉薦,任吳王內史。”

“母親所言,小舅舅也在王府任職?”

“那是自然,不過女兒讀過《女誡》,侍奉吳王,相夫教子,不可心猿意馬。褚、謝兩家,安危榮辱,全系你一身,萬望珍重。”

“女兒只是一介女流,哪裡擔得了那麼多榮辱安危,各安天命吧。”

“你這孩子,又說到哪裡去了?不可再哭,迎親的車駕,這就到了。”

一通吹打鼓瑟,吳王司馬嶽迎得新娘,接回王府,沿街之上,百姓夾道圍觀,沿街賀喜之聲不斷。一乘十六抬大轎,招搖過市,盡顯威儀。

吳王府院落寬敞,殿內鳴鐘作響,鉉琴鼓音,二十架長管號角,對天鳴號,又有洪鐘大呂,蒼然和韻,左右舞姬,皆穿杏黃色紅撒花紋的直裾襜褕,內襯褶裙,全在廊下等候。只聞一通鑼鼓喧天,迎親車駕,停駐府外。

一個府官喊道:“王妃駕到,大禮迎親。”簫奏笛音,王府上下,一片喜氣,大殿之前,吳王司馬嶽、國舅庾亮等人早已等候多時,只待良辰一到,互拜天地。

東晉年間,女子不帶蓋頭,迎親的轎簾一掀,在門口迎親的丫鬟、婆子紛紛圍了上來,本來就不情願下嫁吳王的褚蒜子,讓人看得好不自在。

懶得對眾抬頭,兩眼直勾勾盯著地上,王府迎親的小太監道:“請吳王妃下車,入府祭拜天地。”褚蒜子左右看看,雖然吳王府粉飾一新,但所嫁並非如意之人,即便王府也難稱心。不情願的下了車輦,在兩旁丫鬟、婆子擁簇之下,這才慢步進了王府。

吳王府大大小小一干家臣,歡天喜慶。為首一人,年紀略長吳王幾歲,束髮插簪,眉如臥蠶,眼若明燈,圓鼻口方,八字小胡,草青色的長袍,腰扎束帶,足蹬單靴,此人便是王府主簿,名叫勝含。

勝含快步跑到正廳,作揖道:“啟稟吳王、國舅,出嫁的王妃,送親到府。”

國舅庾冰道:“那還猶豫什麼,快快大禮迎親!”編鐘振鳴,號角齊吹,新娘已到,廊下的眾舞姬聞鍾而動,隨樂起舞,大銅鑼振鳴迴盪,偌大的府院中,人群交相張望。真見得:

清風逐煙波,江東結藤蘿。漫吟樓臺韻,頌揚亭榭歌。朝聞靈鵲喜,暮落王孫舍。

佳偶成雙意,共浴落花河。越女成雙舞,楚簫奏好合。洪鐘千里震,帷幔百年喆。

比翼成眷侶,相偎種普陀。千秋良辰久,永好結子多。

在幾個丫鬟的左右相伴下,褚蒜子登上吳王府前殿,國舅庾冰主持大禮,新郎新娘祭拜天地。拜過天地,這時幾個羽林衛匆匆入院,有人喊道:“聖旨到!”滿院子舞者、家僕,以及來賀的大臣,紛紛跪倒,只見尚書令何充快步走進院內,手託聖旨,又邁上臺階,走到正堂。

吳王司馬嶽、褚蒜子一起跪倒聽旨,何充道:“大晉天子詔諭:吳王新婚,佳偶天成,今逢黃道吉日,良辰之時,特授褚蒜子吳王妃,賞賜綾羅綢緞五十匹,金銀珍飾二十件,玉器、御釀等,恭賀吳王新婚大喜。欽此。”

得了皇上恩賜,吳王司馬嶽、褚蒜子一起領旨謝恩。赴宴官員,紛紛道賀。

等到晚間,大禮已畢,酒宴散罷,吳王司馬嶽略帶幾分醉意,回到洞房,只見床幃之下,獨坐一女,楚楚動人。司馬嶽慢步走到近前,剛想伸手去碰新娘,褚蒜子躲了兩下,司馬嶽問:“盛夏酷熱,婚服在身,豈不悶熱,王妃何不與本王早些安歇?”

蒜子道:“殿下非我意中人,萬莫強求。”

司馬嶽頓時愣住,問道:“哪誰又是王妃意中人?”

褚蒜子把臉一沉,說道:“蒜子心意已決,青燈黃卷,獨守此生。”

“可本王已與蒜子拜過天地,事到此時,怎可悔婚?”

“聖旨所迫,非我本意。”

司馬嶽一看褚蒜子伶牙俐齒,便偎坐一旁,安撫道:“本王垂青蒜子久矣,絕不會虧待愛妃。”說著話司馬嶽就要相擁而臥,誰知褚蒜子一腳猛踹,也是司馬嶽身形瘦弱,被一腳蹬開,摔倒在地。

“你......你我夫妻,何必如此?”

褚蒜子也不知哪來的力氣,誤踹了吳王,只是說道:“盛夏酷熱,不便同房。”吳王新婚之喜,興致大敗,心中難免窩火。只得拿起一件外衣,另尋睡處。真可謂:

鍾情一世豈非真,錯娶皇庭夢裡人。

新慶未成男女愛,只堪異處度春塵。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巡禮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歷史 完結 1萬字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樂活活
“寨主!” “別叫我寨主!” 沈東臉色難看,他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 自己怎麼就穿越成了一個土匪頭子? 前世的他不說道德模範,最起碼也是個遵紀守法的良民,現在扭過頭來,讓他腦袋揣褲腰,幹殺人放火的買賣? 可等他親眼看到戰火連綿,餓殍遍野。 看到朝廷尸位素餐,目之所及民不聊生的時候,他還是看不下去了。 這皇帝既然當不好,那不如換他來當!
歷史 連載 1萬字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清春是金色鎖鏈
傳聞闕清月,乃玄門老祖投胎轉世。 也確實如此,自小她就生得根骨俱清,別人花容月貌,她有天人之姿。 有幸見過的人,無不目瞪口呆。 但祖宗難養,三災九難,一個不少。族人決定將她送至七海之地消閒靜攝,頤養天和,直至十七歲方可迴歸。 轉瞬七年過去,千里路途,妖魔環伺,迴歸之行甚為兇險。 太悟闕門以重金,請動大聶名揚天下的十大鎮守使之一,千人斬東方青楓全程護送。 只是這位將軍有些過分年輕。一身玄色勁裝,身段
歷史 完結 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