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入夜,暴雨過後的夜晚更加澄淨,天空中繁星密佈,月光明亮。

“陛下,雄英他現在都是在坤寧宮內。”寧妃詢問道。

朱元璋聞言點點頭,道:“想來大孫此刻或是在批閱奏章,或是在籌劃禁衛操練事宜。“

說起大孫,朱元璋略微有些疲憊的面容中綻放出一絲笑意。

寧妃見此,心中卻越發擔憂。

她沒見過朱英,對於朱英的突然出現心裡是有提防的,上次跟陛下說過的滴血認親,陛下好似忘記了一般,也沒提起。

反而直接將宮廷禁衛全部交其統領,這事他還是從弟弟郭英那裡聽來的。

只是看了眼寧妃的表情,朱元璋何嘗猜不到寧妃心中的想法。

他當然沒有忘記滴血認親的事。

但搞親子鑑定這種事情,在朱元璋看來,相當於是對大孫的不信任就像是後世某個人的父親,突然提出跟他做親子鑑定,這會讓其非常難受。

這事不能急。

朱元璋心中很清楚,自己和大孫的感情,好不容易建立起來,若是因為這滴血認親而有了間隙,那可就太過於得不償失了。

滴血認親,在朱元璋看來,就像是當初挖掘孝陵虞王陵墓般,並非是證明給自己看,而是證明給別人看的。

朱元璋和朱英接觸極多,像大孫這般人,根本不可能被人操控,像是老四,還沒開始和大孫鬥,就被直接壓制了。

這裡面的條條道道,朱元璋當然看得清楚,也正是因為了解,所以朱元璋才這般信任。

別的不說,單單先前大孫的幾條幫助。

以工代賑’,軍政分離’,攤丁入畝’,火繩槍’,高產作物,‘操練軍士。

像是科舉的改制這些還沒看到的不說,只說這六條,是一般人能夠想到的嗎,

一條可以說是運氣,連續出來六條,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甚至可以用妖孽來形容。

這些方面,涉及到軍權,民生,內政,兵器,是可以讓整個大明都為之騰飛。

甚至朱元璋隱約感受到,大孫掌控的學問,可能還不止這些。

對於大孫對這些方面的瞭解,朱元璋也並不奇怪,畢竟大孫原先的想法,就是要以安南封國,所以從一個皇帝的層面去思索全域性也很正常。

但一個人優秀到超越所有人,甚至古今都難以企及的時候,那麼他的身份就沒有質疑的必要了。

這才是朱元璋之所以沒有過於在乎滴血認親,或者說大孫一入宮,馬上就要來一場滴血認親。

“現在也還早,你便隨咱一起去坤寧宮見見大孫吧,你未見過他,有些東西自然想不明白,等待會見著了,便也就知道了。”朱元璋解釋說道。

若是換了別人他不會在乎,寧妃不同。在感情上當然不能和大妹子相比,但也是目前算是攜手一路走來的女人。

可以說現在朱元璋的身邊,唯一能夠聊上幾句心裡話的,也就只剩下寧妃了。

“臣妾遵旨。“

寧妃萬福回道。

她確實也很想看看,這個讓陛下只是一眼就認定為自己大孫的人,究竟長得是何模樣。

乾清宮和坤寧宮是前後相鄰的兩個宮殿,很近,從乾清宮後門過去,便就是坤寧宮前小廣場了。

此刻的朱英,並沒有批閱奏章,而是在白紙上寫著自己的一些想法。

這些天以來,透過不斷的批閱奏章,整個大明的情況也開始逐漸的被他慢慢的知曉。

說句實話,大明現如今的狀況,讓朱英還是非常的意外。

不是太強,而是太弱了弱到和朱英意識中的大明,完全不是一回事。

歷史上對於洪武年間的大明,無一不是誇讚為主,單單從政治清明的角度上,

確實如此。

但實際上,就現在洪武二十五年,在朱英心中估算中,整個大明至少有五成的百姓,依舊處於吃飽和吃不飽之間徘徊這還只是個保守估計,也就意味著稍微一點災亂,就會有大批的百姓因此踏上逃荒之旅。

大明的百萬雄獅,實際上大多數都是屯田兵,也就意味所有軍戶目前的主要工作,依舊是種田,和農民沒啥太大的區別。

多數奏章上,軍戶逃荒的也是多不勝數。

當然,就目前這個情況,也不是僅僅大明如此,天下大抵皆是如此。

像現在的帖木兒帝國,只不過是將內部的矛盾轉移到外部,透過不斷的征戰掠奪錢糧養足自身。

一旦停止征伐,陷入內鬥,也沒啥好日子過。

在瞭解到這些具體情況後,朱英接下里就是策劃關乎整個大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用五年的時間,讓大明自上而下整體進行一個極大的改變。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天方夜譚的感覺,但朱英仔細想過,理論上是可以達到的。

這前提的老爺子對他的絕對支援。

思索間,書房的門被推開,打斷了朱英的思路。

抬頭一看,正是老爺子,在老爺子的旁邊,還有一位依著華麗的婦人。

寧妃雖然年紀大了,但保養還不錯,依稀能看到年輕時候的美貌。

當朱英抬起頭,和寧妃對視的時候。

寧妃眼神一下子就顫抖起來。

僅僅不過一瞬間,她就徹底明白,為何陛下會這般認定。

在大明建國前,寧妃就已經跟隨朱元璋了。

那個時候,家裡主事的,自然便是馬皇后,寧妃這些妃子,每日都和馬皇后一同生活。

馬皇后,寧妃等人,皆是從年輕貌美的時候一路走來,情同姐妹。

在朱英的身上,寧妃看到了年輕時候馬皇后的影子。

“雄英,真的是你嗎。“寧妃語氣額抖,有些不可置信的開口。

小時候的朱雄英,寧妃也是時常陪伴在一起的。

朱英沒有搭話,而是有些疑惑的看向老爺子。

朱元璋介紹道:“這是寧妃,小時候和你奶奶一同照顧你。”

說完,轉頭對寧妃說道:“大孫雖饒幸逃過一劫,卻失了憶,曾經的事情都記不得了。“

“寧妃娘娘。”朱英作揖稱道。

寧妃年紀大了,視力差了許多,尤其是晚上更看得不算清楚。

忍不住向前幾步,走到朱英的面前仔細端詳。

這般看得清晰了,越看越是震驚。

這面部的輪廓,和小時候一般無二,任誰看了都是如假包換。

人越是年紀大了,就越是相信自己的直覺,尤其是像寧妃這般,小時候也帶過朱雄英的,更為清楚當初朱雄英的模樣。

八歲的朱雄英,也算是長開了,辨認起來並不算困難。

“真的是雄英,陛下,真的是雄英呀,姐姐,你可看到了那,他真的是雄英。

剎那間,寧妃的眼淚就開始掉了下來,一連三段重複訴說。

對自己,對陛下,對已故的馬皇后。

寧妃等妃子和馬皇后,是天天生活在一起,比姐妹還要姐妹,馬皇后因為朱雄英去世,過於悲痛導致也撒手而去。

寧妃也是哭得泣不成聲。

此刻朱雄英的歸來,讓馬皇后的去世,一下子就成了莫大的遺憾。

若是馬皇后挺過來,也就能再次看到朱雄英。

馬皇后五十一歲去世,也沒太大的病症纏身,活到今日六十一歲,也是能夠的。

委實是對於朱雄英太過寵愛,所以當時受不得那般打擊。

看到寧妃痛苦不已,朱英有些不知所措。

朱元璋上前幾步,輕輕樓住寧妃安慰道:“事情已經過去,如今大孫能夠回來,那便是老天爺的恩賜,說不定這也是大妹子在天之靈,庇佑大孫。“

很難想象,老爺子竟然也會安慰人,這還是朱英第一次見到。

其實這就是朱英不懂了。

能夠幹到開國皇帝,智商情商哪裡會低,馬皇后及早期的嬪妃們,都可謂是朱元璋的助力,在後勤這一塊有著很大的功勞。

在馬皇后的管轄下都,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情同姐妹,團結一心。

這其中和朱元璋本身,也是有著很大關係的。

寧妃在朱元璋懷裡哭了好一會,這才慢慢的緩過來。

“咱早跟你說了,但凡你自己親眼看到大孫,一切就明白了,如何,咱說得沒錯拔吧。”朱元璋語氣稍微有些得意。

寧妃擦拭眼淚,聽到陛下的話頓時失笑道:“陛下說得是,是臣妾多想了,是從前的模樣,跟姐姐年輕時候,長得真的是很像呢。"

聽到寧妃談及大妹子,雖然過去十年之久,最近又有大孫陪伴,朱元璋的眼中還是忍不住閃過一抹黯淡。

看到陛下的笑容有些僵硬,寧妃也知道說錯話了,連忙轉移話題,對朱英說道;“雄英這些年來,可是過得還好。"

聽到這話,朱元璋情緒被轉移過來,不待朱英回答,就開口說道:

“咱大孫的日子,可比咱要好得多呢,每日睡到日上三竿,整出來一個大的商會,兜裡的錢糧滿滿的。”

“若不是被咱給發現,指不定就跑到安南去了。"

寧妃有些疑惑的問道:“雄英去安南那等小國幹嘛,聽說那裡到處是山,貧苦得很,到處都是蠻子。”

朱元璋聞言,一下子就變得極為得意起來,解釋道;“咱大孫長得像他奶奶,

可這性子呀,跟咱差不多。”

“咱創立了這大明,大孫自然不可能在大明這裡鬧騰。可也不甘示弱,這便暗中佈局,把將安南王國給拉下馬來,自個上去當大王。”

寧妃聽到這話,輕輕笑道:“看來雄英和陛下當年般,也是有著大志向。”

朱元璋聽到寧妃的誇讚,就知道寧妃對這些話並不相信。

以為只是一個志向,卻不認為能夠達到。

單單憑藉自己的努力,就如今的天下,能不餓死就算不錯了,孤身一人,沒有宗親幫助,還去謀略一個王國,怎麼想都不靠譜。

朱元璋也氣惱,反而笑呵呵的問道:“咱看寧妃還不信呢,高麗寧妃可是知曉。"

“臣妾讀書少,不過高麗自然是知曉的。”寧妃回道,不明白為何一下子又從安南轉到了高麗。

朱元璋的面色略帶神秘笑容,說道:“咱也是最近才知道,目前的高麗,從朝中大臣,到兵馬統領,甚至宮內禁衛統領,都是咱大孫的麾下。"

要不是大孫看不上高麗那塊,或許如今大孫已經在高麗稱王了。”

說到這裡,朱元璋突然興致高漲,轉頭看向朱英說道:“若是大孫直奪了高麗稱王,而後和咱見面,那可就太有意思了。”

朱元章越是察覺,就覺得越有意思,當然這也只能想想即便朱英真的高麗稱王了,那就不可能和朱元璋見面在大明這個年代,皇帝為一國之主,可不興到處亂跑,坐鎮中央統籌全國才是,和大明的溝通,也只能透過使臣,而不可能親自過來。

寧妃聽完,不由睜大了眼睛,嘴巴都有些微微張開。

這是被震撼到了。

寧妃可不是什麼都不懂,隨軍打仗都不在少數,朱元璋說的這些當然能夠聽懂。

便就是因為能夠聽懂,所以寧妃才這般震撼。

若不是陛下親口說出,換作他人,她還真的不會相信。

這般看來,安南開國的事情,還真不是開玩笑。

“咱大孫吶,有得是讓你震驚的地方呢。“

朱元璋笑著說道,因為後宮不幹政的關係,所以也沒必要去講述其他方面,不過對大孫交代道:

“你那些廚子都帶到官裡來了吧,趕緊讓他們準備些吃食,今日夜色正好,咱爺倆喝上一蠱。便是讓你寧妃奶奶,也嘗一下那些甜點。

朱英點點頭,笑著說道:“好,正好孫兒腦海裡有些想法,想和爺爺好好聊聊。"

“對了,還有一事,想要爺爺應允。”

朱元璋大包大攬的說道道:“有啥事你自己看著力辦便是,若是有何問題,咱來幫你解決。“

朱英回道:“倒也不是什麼大事,之前不久,允蚊到孫兒這裡來了一趟。“

“孫兒見允爐過於瘦弱,像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便就想著,趁此次將士操練,也讓允爐鍛鍊一番。"

朱元璋聽後微微沉吟,沒有第一時間回答,不過稍後還是說道:“大孫的想法咱自然都是支援的,不過咱也跟大孫說說。”

“允蚊跟大孫,那也是至親兄弟,所謂長兄如父,有些方面,大孫不用和其一般見識。“

朱元璋之前並不知道朱允蚊來過,朱允蚊是透過側門直接入的坤寧宮在朱元璋看來,大孫要將其當將士般操練,指不定就是在溝通的時候,允爐惡了大孫,所以才會如此報復。

但權衡再三,朱元璋還是沒有拒絕大孫,在他看來,現在的操練讓大孫消氣,

總好過日後兄弟反目。

他對大孫不擔心,就怕大孫下手太狠了,怎麼說允也是他曾經很喜愛過的孫兒。

***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明駙馬爺,開局被老朱賜死

大明駙馬爺,開局被老朱賜死

來份烤冷麵
穿越大明,葉倫成了朱元璋的女婿歐陽倫,因違反朝廷禁令參與茶馬走私,被震怒的便宜岳父下令賜死。 葉倫晴天霹靂。 面對地獄開局,他急中生智,獻上世界地圖,總算免於一死。 死裡逃生後,他開始做正經買賣,畢竟走私哪有壟斷香啊。 香皂、玻璃、酒精、化肥、黑火藥,蒸汽機……當一件件化時代的物品出現,大明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朱元璋:“小倫啊,你的小金庫比咱的國庫都有錢,你看是不是接濟一下……” 葉倫:“在宮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唐:宗族欺我?反手刺殺皇帝

大唐:宗族欺我?反手刺殺皇帝

抓到你了
【造反】【大聲密謀】【謫仙人】【思想家】【資本家】\n “太白兄,你為何要刺殺皇帝?”李承乾好奇道。\n “宗族欺人太甚,改了我的戶籍,搶了我的案首,還搶了我的財源,我必須給他們見識一下什麼叫‘九族消消樂’!”\n柳文嶽指揮著少府監的大匠手搓床弩,實驗如何達到能準確無誤的把龍輦轟碎的效果。 \n “秦世伯,謝謝嗷,你找的匠人確實有點東西,看看這弓弦,看看這偏心輪、看看這底座,完美啊,等到李二出來的
歷史 連載 6萬字
仙尊,時代變了

仙尊,時代變了

不盡塵
亓妙穿越了。 從此,星際少了一名首席機械師,而修仙界迎來了一名奇葩煉器師。 傳聞她的煉器路子非常野。 所有人看到她煉製的器物,第一反應都是:好怪,再看一眼。 光劍是什麼劍,為何沒有劍身? 這一坨金屬是法衣?好辣眼睛!名字也怪拗口的,叫什麼“外骨骼”。 治療艙又是什麼玩意?鑽進這個巨大的蛋裡就能療傷?好假……誰買誰傻子。 然後他們看見亓妙揮動光劍,斬出一條銀色光刃,削鐵如泥,無堅不摧。 眾人: !
歷史 連載 5萬字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我爹是崇禎?那我只好造反了

請叫我小九哥
穿越了,你爹是大明的亡國之君崇禎,而你自己則是大明的亡國太子朱慈烺。 現在是大明崇禎十四年,距離大明徹底覆滅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穿越過來的朱慈烺對著夜空嘆了口氣:雖然時間有點晚,但應該還來得及! 在他身後,是一群殺氣騰騰的軍隊!朱慈烺大手一揮:開始吧!沒錯! 我朱慈烺,反了!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種完麥子向南走
【殺伐果斷+主角老六+事業爭霸+朝堂詭譎】 大臨朝堂曾有千金子,武成君之子柳白博覽兵書,論戰無敵!仁武帝惜其才,命其帶兵鎮守邊疆。 豈料,僅僅半年,兵敗如山倒,城被破,八萬將士被坑殺! 柳白絕望之下,掛繩自縊! 而就在此時,一個後世之人,穿越其身,成為了這個天下人人喊打的禍國敗將! 面臨必死局面,柳白冷靜思考,以各種細碎資訊,爭取一線生機!更是喊出十年亡北邙,一年五百萬兩的天價承諾。 命懸一線之間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