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如今冬季所用主要為木炭,煤,薪柴。

其中木炭的取暖體驗最佳。

不過其中價格昂貴,一般只有皇宮,官府及大戶人家才有資格使用。

大明有個部門,叫惜薪司。

下轄柴炭廠、山林及專屬的樵夫,負責為宮廷和政府部門採辦燃料、製作木炭。

包括京師官員,每到冬季,在所發放的俸祿之中,也都是有木炭這些。

有時候也會出現木炭不夠的情況,畢竟要先供給皇宮使用,所以就有一項補貼,叫柴薪銀。

“惜薪司”這類機構生產的木炭,對品質往往有著相當高的要求。比如,“紅籮炭”是皇室的御用木炭,其產品標準是:

“皆易州一帶山中硬木燒成,運至紅籮廠,按尺寸鋸截,編小圓荊筐,用紅土刷筐而盛之。……每根長尺許,園徑二三寸不等,氣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

煤炭,在宋朝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了,不過在當時叫做石炭。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冬天,開封城民間乏炭,其價甚貴,每秤可及二百文,十五斤為一秤。

眼見民眾實在熬不下去,官府“出炭四十萬”,將自己控制的部分木炭拿出來,半價投放到市場上,民眾蜂擁搶購,結果發生了“有踐死者”的慘事。

宋仁宗嘉祐四年冬天,陰寒雨雪,薪炭、吃食物價倍增,據歐陽修的奏摺,當時開封城內“寒凍之人,死損不少”。

買不起炭和煤的普通人家,為了禦寒,只好鋌而走險,違背禁令砍掉桑棗之樹,乃至於去偷伐皇陵周邊的樹木。

直到現在,煤的開採也是官營專賣,採取不多,除了取暖外,火藥司那邊也是一個大頭。

所以聽到大孫把火藥司的煤炭呼叫出來,低價出售到市場上,朱元璋才有此一問。

“孫兒有此想法,目前不管是木炭亦或是薪柴,所需甚大,且用之迅速,周遭樹木砍伐嚴重,甚至不少百姓為了取暖,違禁伐木。”

“孫兒仔細翻閱了往年的記錄,現在每一年的冬季,都是越發的寒冷起來,咱們南方這邊,樹木眾多,柴火還能勉強供給,但北方,尤其是西北等地。”

“根本沒有足夠的薪柴取暖,但所在之地下,卻有大量煤礦深埋。”

“孫兒找劉日新問過,他所這天地大變,往後嚴冬會越發寒冷,像是遼東,奴兒干所地更甚,是以煤炭開採,迫在眉睫。”

“是以孫兒想要開房煤礦開採,不再專職於官營,民營亦可,開房採煤文書,唯有讓百姓也能從中獲利,才能激發熱情,使得整個採煤行業紅火起來。”

“亦是能為往後每一年的嚴冬,有所保障。當這個行業的興起,必然伴隨著不少商人的富裕,所以在這塊上,朝堂也可以有一份收益。”

“如今番薯等作物已然開始大面積種植,有了足夠的吃食,多數百姓也可以從中解放,這閒置的勞力用作採煤甚好。”

朱元璋聽完後,微微思索一番道:“這般說來,大孫之所以將煤炭低價大面積開售,就是想讓那些商人,看到商機,從未投入進來。”

“只需傳出些風聲,朝堂有想法將開採煤炭民辦,必然引發商人助力。”

“在此等情況下,怕還是能收取一部分好處?”

朱英微微一頓。

其實他都沒想過開辦文書收取費用這事,老爺子就已經想到了。

開採文書這個東西,向民間商人收取一些費用,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想了會,朱英補充道:“地下開採極為危險,稍有不慎便是坍塌,在撫卹上,安全上,應當還是以官府監察為主,地方上官員,當有以連帶責任。”

開礦死人這種事,在後世都非常的普遍,現在的大明,那就更不用說了。

必要的章程保障,肯定要規劃好。

朱元璋對此並沒有太大意見。

像是工程建設這塊,就讓大孫放肆去幹便就行了,出不得什麼大事。

對大孫的能力,還是很相信的。

......

燕王府大門口,朱棣看著妻子徐儀華上了馬車,在滿天飛雪中,漸漸消失不見。

“朱英,朱英,你便像是老天爺派來阻擾本王一般,自從遇到你,便就從來沒有順心過。”

朱棣眉頭緊皺,現在的他對於朱英非常的忌憚。

腦子裡每次想起,就是非常的懊悔。

縱觀皇宮內外,朱允炆算什麼,不過一個腐儒教出來的,至少在內心中,朱棣從來就沒有對朱允炆忌憚過。

朱英不同,各方各面,手段太多了,而且極其精準。

所謂打蛇打七寸,自從道衍被調走之後,朱棣感覺自己非常的不自在。

倒不是說沒了謀士,而是像道衍這般優異的,幾乎再難遇到。

雖然道衍此人,心思不純,不過他的心思,也大差不差,終歸是有點妄想不是,現在連妄想都沒了。

朱棣漫步走向院內,獨自一人在庭院的涼亭發呆。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見到,不敢打擾。

他們知道父王這個時候,必然是在思考重要的事情,若是打擾了,少不得一番訓斥。

在燕王府中,朱棣的權威是相當高的,哪個兒子見著了都怕。

現在朱棣腦子裡的思緒有一點亂,包括讓妻子去宮內想辦法求情,留在大明。

朱棣都不知道這個決定,是否正確。

“如果道衍在就好了,他應該會告訴本王,要如何做才是最好。”

失去道衍,朱棣才明白有多麼可惜,往前很多決策,哪怕是朱英入了皇宮,朱棣也沒什麼忌憚。

畢竟他有著大功勞傍身,哪怕是朝堂,亦或是父皇,都不會隨意貶責。

在諸多皇子中,除了大哥外,也就是他最為出色。

父皇在朝堂上,可是多次說過,自己類他。

這也是朱棣最為得意的事情。

天空一片白茫茫,雪花緩緩落下,漸入湖面,融入水中。

朱棣突然有些出神的看著這一幕,腦子裡出現一句話: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朱棣是讀過書的,雖然大部分都還給了先生。

但這句話,就像是突然從腦海裡跳出來一般。

這一刻的朱棣,突然就跟醍醐灌頂般醒悟過來。

“既然我爭不過他,那為什麼要爭呢,就像這雪花與水,融入一起,自爭不過,那就投效,本就是大兄長子,本王投效也是理所應當。”

“如朱棡那廝,現在背靠朱英,可謂是順風順水,想幹些什麼事情,都能取得同意,反觀本王,做什麼事情,幾乎都步履薄冰,一旦不慎被抓住把柄,便極有可能是深淵。”

“若是現在去了倭國也好,但即便在倭國,也不見得朱英無法干預,他那群英商會,海外貿易甚多,若是真打下倭國,那白銀進出,只怕將透過他手。”

仔細想來,朱英這般輕鬆就定下倭國藩地,這其中,肯定有所計較,以朱英的性子,從不做虧本的買賣。

這麼一想,朱棣大概就清楚了,這劃分倭國的關鍵。

那令人垂涎的白銀礦上,肯定早就有了計劃,說不定當時候劃分地界,便是以那白銀之地為中間點。

三王共同紛爭,誰也無法獨佔。

朱棣雖然覺得自己在統軍這塊不弱於人,可朱棡也不是好惹的,更何況還有七弟,齊王朱榑。

七弟朱榑,就藩青州,出鎮開平,防禦胡人。

北平臨近開平,開平,即後世唐山所在。

在多方征伐塞外的時候,朱榑也是有所參與,雖行事暴虐,但在戰事上,多有斬獲,屢立功勞。

一方還可壓制,兩方若是相加,朱棣就有些把控不住了。

無須多想,以朱英之手段,必然會遠方佈局,以兩王壓制自身,以奪白銀,回饋大明。

“看來,必須要想個辦法,跟朱英把關係搞好。”

思索間,朱棣看到後院門牆,頓時就有了想法。

長子跟朱英的關係,可是很好的。

........

後宮中。

“儀華,讓我好生看看,這都多少年沒見你了,在北平那地方,過得可還好呢。”

寧妃拉著徐儀華的手,慈祥的問道。

徐儀華小時候,就一直在皇宮裡生活。

當初是馬皇后帶著,寧妃自然也是非常熟悉。

那個時候,大明還沒有開始創立,朱元璋並不算最強最大的實力,陳友諒和張士誠還在。

那一年,徐儀華剛剛出生。

徐達再婚的妻子,是謝再興次女,朱文正妻妹。由朱元璋做主,為徐達所娶。

那個時候,所有大驚妻子兒女,都是跟著馬皇后在一起生活,其中自然也包括寧妃。

徐儀華從小就聰明伶俐,很得大家的喜歡。

直到洪武九年,冊封為燕王妃後,這才搬出皇宮。

追隨朱棣去了鳳陽,而後便就一直生活在北平。

看著徐儀華,寧妃極為感嘆。

“娘娘,儀華一切安好,讓娘娘牽掛了。”徐儀華輕聲回道。

屋內炭火旺盛,外面風雪漫天。

看著窗外,寧妃開始唸叨起從前往事。

徐儀華就這麼安靜的坐在寧妃身邊,認真的傾聽著。

不知多久,寧妃這才緩過神來。

“你看看我,年紀大了,總是喜歡回憶從前,你可不要覺得我囉嗦。”

徐儀華道:“娘娘哪裡話,儀華正是喜歡聽這些,這一眨眼,便是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物是人非,便是...便是....”

說到這裡,徐儀華忍不住有些哽咽起來。

小時候,徐儀華生母謝氏死得早,因為生性狂妄善妒,言行失禮,被朱元璋下令杖斃。

這其中跟得罪馬皇后,也有一些關聯。

所以在很小的時候,徐儀華便就是馬皇后帶大。

---

ps:一壺茶,一包煙,一個章節想一天。

今天真的是卡死我了,怎麼寫怎麼都感覺不對味。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