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的名,樹的影。

對於朱棣,其實在朱英的內心深處,一直有一絲絲忌憚。

永樂大帝在後世的名頭,還是很響亮的。

那可是在整個華夏曆史中,唯一一個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者。

這也是為什麼朱英一直沒有真正去用朱棣的原因,最好的辦法就是放去大明外開疆擴土。

但現在遼東,奴兒干的情況截然不同。

首先在遼東,奴兒干兩地,可謂是一馬平川,無天險可守。

黑土的縱橫面積很廣,很大,這也就意味著去守護糧產將會變得極為艱難。

在這種情況下,毫無疑問,每當黑土地開始收穫的時候,必然會引起草原上及周邊勢力的眼紅入侵。

從前還要費勁心思,越過長城進入內陸打秋風,常常是有來無回。

現在不同了,直接衝過去就能搶。

草原不平,戰爭不停,這就是往後遼東,奴兒干地區的真實寫照。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真正的將才。

倒也不是說大明沒有真正能打的了,相反,還很多。

譬如淮西武將集團,隨便拉出一堆來。

包括藍玉,也是可以調遣過去。

但是他們的功勞,已經足夠大了,若是繼續鎮守遼東,奴兒干,這個中影響,會波及到軍權的平衡。

他們本身就有許多舊部,現在已經是在削弱影響了,還放出去,就很難控制。

那為什麼朱棣就沒關係呢?

首先是他的身份,他是藩王。

藩王的兵員,將領,本身是來源於皇室的調遣,也就是說藩王本身的權力,來源於皇室本身,而不是將領個人,這也是為什麼自古以來,藩王造反都不成功的主要因素。

當諭旨下達,解除藩王權力的時候,幾乎很少有人,會選擇跟著藩王作亂。

朱棣那邊,是個例外,究其原因,還是朱允炆師出無名,做事太絕,而且那個時機,也非常之不對。

因為在朱允炆上位的時候,軍權有很大一部分掌控在藩王們手裡,而這些藩王在面對朱棣和朱允炆之間的鬥爭,一開始就是作壁上觀,甚至多有幫助朱棣。

因為誰都不想引頸就戮,心裡頭雖沒感覺朱棣能夠成功,但至少也要威懾一下朱允炆。

當藩王們聯合起來,影響力還是很大的,而且那個時期,距離藍玉案才過四五年,大量的中層軍官被殺,也導致軍中衰落。

還有諸多巧合,權謀,裡應外合之類加持,這才有朱棣的成功。

朱英怎麼也想不出,若是僅憑朱棣一人,怎麼能跟自己對抗。

就算是安排朱棣去遼東,奴兒干,肯定也不是讓他一個人管著,自有掣肘。

回想起朱棣一生,幾乎都是在馬背上渡過。

哪怕是最後當了皇帝,都是不斷親征。

直到第五次親征,身體承受不住後,才結束了戎馬的一生。

比起皇帝,他更適合當個將軍。

“如果大孫覺得不妥,那便就算了吧。”

朱元璋一直在觀察大孫神色,見其面有掙扎,顯然是在為老四的事情犯愁,便就直接開口道。

朱英聞言,抬頭看向老爺子,正好捕捉到老爺子眼中的遺憾還有心疼。

心下一動,開口說道:“不,孫兒覺得遼東奴兒干,四叔可去得。”

朱元璋聽到這話,眼角展開,高興道:“大孫當真覺得沒問題嗎。”

一個是自己的大孫,一個是自己的兒子。

真要對比起來,朱元璋自然是毫無猶豫的選擇大孫。

因為這是朱重八的大孫,老四是朱元璋的兒子。

咋一看似乎有些矛盾,但實際就是如此。

其實對於朱棣,在朱元璋的心中,還是十分喜歡的。

曾經在朝堂上,對於朱棣,多次褒獎道:類咱。

甚至開出過百萬面額的大明寶鈔賞賜朱棣。

沒辦法,朱棣的喜歡,全靠各位兄弟的襯托,除了太子朱標外,幾乎沒有哪個兒子能有朱棣這般優秀。

一個個的,名聲極差,按大明律,全都要給廢掉王爵。

唯有朱棣,行事作風嚴謹,常年作戰少有敗績,在軍中的名聲極佳,在地方上也沒有過於劣跡。

還跟自己一樣,喜歡殺貪官,錦衣衛核查下,證據確鑿,從無誣陷。

不僅沒有虐待百姓,反而民生還算不錯。

算比較成器的朱樉,朱棡,還有其他兄弟,根本無法和朱棣比擬。

算馬皇后嫡子的,便就是老大朱標,老二朱樉,老三朱棡,老四朱棣,老五朱橚。

朱棣雖不是親生,但也是掛在了馬皇后名下,這或許是因為對於誤殺碩妃的愧疚。

小時候朱元璋不喜歡,長大了卻是喜歡得很。

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諸多兒子之中,只有朱棣跟朱元璋,長得那是最為相像。

然朱元璋要是知道,在自己駕崩後,朱棣這個最像自己的四兒子,特地因為自己那句話:上夢人以璧置於項,既而項肉隱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藥傅之,無驗,後遂成骨隆然,甚異。

然後給自己整了一張鞋拔子臉,或許現在就忍不住抄起棍子,將其一頓暴打。

朱元璋這話的意思,是說自己晚上睡覺的時候做了夢,夢到自己脖子上套了個玉璧,然後融入肉中,變成異骨隆起了。

然後朱棣為了加強君主權威,就給父皇朱元璋整了個天子之相。

因為龍臉一般是比較長的,所以也給自己父皇整了個龍臉。

稍微還算好的,便是供奉在武英殿的畫像,還是以朱元璋本身為主,不然這到了後世都有些扯不清了。

因諸般原因,在朱元璋的心中,朱棣朱英兩叔侄,應當是攜手以扶大明。

卻因為朱英流落民間,老大身死,從而讓老四有了當皇帝的想法。

在不知道大孫的時候,朱元璋其實也有過讓老四當皇帝的念頭。

朱允炆還小,其他兒子沒一個入眼的,能夠對比的,也就唯有老四和允炆了。

當然,現在就沒有這些考慮了,大孫回來,一切自當不同。

因為大孫的回來,現在的朱元璋也平和了許多,比往日少了暴躁,動輒殺人的習慣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對於大孫的想法,也非常的看重。

朱元璋知道自己年紀大了,能活的年頭,一個將會比一個少。

他明白大孫的性子,有些選擇,即便是自己強加在大孫身上,但等大孫即位後,只怕是依舊會改過來。

大孫的情況不同,自己在接觸到大孫的時候,他已經成長起來了。

十年時間,讓大孫的性格變得堅毅,也變得很難有大的改變。

朱元璋是個聰明人,所以在對待藩王的問題上,他很尊重大孫的想法,不會刻意去強加。

其實曾經對於朱允炆也是這樣,只是他沒想到,朱允炆這個孫子自己在的時候,答應得好好的,一轉頭就變了味道,強行動手。

朱棣在當上皇帝后,總是覺得自己對不起父皇,經常半夜驚醒,害怕遭到訓斥。

其實倘若朱元璋真的知曉朱棣因為朱允炆強力削藩而奪了皇帝位,也頂多是訓斥幾句,並不會大動肝火。

因為朱允炆的無情舉動,只會讓朱元璋覺得更加失望。

即便是朱棣得了皇帝位,終究,是肉爛在了鍋裡。

或許,這個跟自己長得最為相像,性格行事也極其相像的兒子得了皇帝位,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不過嘛,比起嫡長孫朱英來,統統靠邊站吧。

能夠看到大孫對自家四叔不計前嫌,朱元璋還是很開心的。

“爺爺,四叔在行兵打仗上,還是非常不錯,尤其是對草原,情況熟悉,過去當有大用。”

朱英沒有去回答關於自己跟朱棣之間的微妙關係。

這些事情,心照不宣便就行了。

朱元璋笑著點頭道:“大孫能夠這般想,當是最好了,都是自家人,不當說什麼兩家話,老四那孩子性格還是很直接的,沒太多的彎彎繞繞。”

朱英默然不語。

老爺子這般想,那是因為朱棣在老爺子面前,從來都是服服帖帖,論起城府深,只怕是這皇室上下,沒幾個能出左右的。

......

因著過年的關係,似乎所有人都開始變得清閒下來。

不管是皇室還是百姓,都在忙著置辦年貨。

一些窮酸書生,也頂著寒風擺攤,幫人寫對聯。

尤其是今年的年貨,比往年還要來得更加的實惠,便宜,就更加引起了熱潮。

在年貨這塊,朱英早有準備,大大小小的貨物,不斷的朝著宮內運輸。

這其中包含百貨,但凡宮中所屬,上至後宮嬪妃,皇室子孫,下至宦官婢女,禁衛京官,皆有所賜。

假若是家中有子女的,還能得到紅封,也就是壓歲錢。

不過主要還是象徵意義為主,畢竟這年頭,家裡六七個孩子的多得是,不可能去封六七個紅封。

紅封裡面,按照品級大小不同,自十文到十貫鈔不等,算是個喜慶。

“太孫殿下真是大氣,咱們大明二十五載,數今年正旦,最為熱鬧。”

“那自然是,你且看現在距元旦還有八日,這年味已經趕超往年了,我聽說呀,太俗殿下還招了四海八分的戲班到京師來,輪流唱戲。”

“今年可大不相同,咱們太孫殿下回歸皇宮,聖上爺孫重逢,這般喜事,自然要大辦一番,且太孫殿下入宮後,聖上可有錢了。”

“嘿嘿,怎得沒錢,那麼大的商會,咱們年貨,哪個不是從群英商會購置的,如此大的體量,這賺的錢財,怕是得新建一個宮殿才能裝得下。”

“話不是這麼說,現在咱們買的貨物,可比往年便宜太多,我看這商會由太孫殿下操持,對於咱們這些老百姓,當真是個大好事。”

“往年幾十文都買到的貨物,到了現在,差不多都多得半數,當真是天大的福澤。”

宮內宮外,喜氣洋洋。

尤其是在京師的百姓,可謂是得到了偌大好處,就算是最下等的流民,也有專門設立地方,供其飽腹。

這麼大一筆開支,全由群英商會開出,絕對的大手筆。

“大孫,這般多的錢財,怕是要花費巨大吧。”

宮裡頭,感受過熱鬧後的朱元璋,不由找到大孫來詢問。

往年的正旦春節,可沒這麼大的開支,因為本身初建國,國庫裡也沒多少餘糧,所以在重大節目上,還是有所控制,相對來說要節儉許多。

這次同意大孫操辦正旦春節事宜,可如此宏大的場面,尤其是對於宮中的一些安排,朱元璋好奇之下,看了歷經數次修改後的章程,就感覺心口有些堵得慌。

往年章程也不少,但主要是在禮儀方面。

主抓百官朝賀這塊。

現在可不僅如此,多了許多節目,表演,戲曲,說書,甚至還有皇宮中專門設定的美食廣場。

單單就奉天廣場,正旦就有極為宏大的跨年大型節目活動。

裡面所涉及到的煙花,就清單便就有十多頁。

這讓一貫節儉的朱元璋,大呼難以接受。

“爺爺放心,這些花費看似巨大,實則無須花費內帑一分錢,且不止如此,孫兒的商會之中,這些當有得賺。”

朱英自信的回道。

朱元璋好奇問道:“跟咱說說,這麼大的花費,咋就有不花錢還能賺錢的道理?”

朱英神秘一笑,解釋道:“爺爺可是聽過天界寺頭香?”

朱元璋點點頭,道:“咱自然是知曉的。”

天界寺,京師三大寺廟之首。

歷來風俗,早有爭頭香的說法,認為這可以給人在新的一年帶來好運。

現在的爭頭香,還沒有後世那般厲害,花費數百萬,只為一頭香。

如今能到天界寺,亦或是京師三大寺的靈谷寺和大報恩寺得頭香者,不是宮中貴胄,就是朝堂重臣。

商人,即便是花費再多錢財,也沒那個資格。

但這可不代表,他們沒有這個心思,在後世商業發達起來後,花費最多最大的,便就是商人了。

朱英深諳其道,因此在正旦節日那天,增加了一個環節,便就是這個環節,足以抵扣花銷不說,還能有所結餘。

而這個環節的名稱便是:給陛下拜新年。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三國:我不是曹睿

三國:我不是曹睿

李一振
喝著桂花米酒,吃著洛水鯉魴,這大魏皇帝真如神仙一般。曹睿本不想管這撿來的大魏江山,但無奈三國紛爭,國力不濟,讓人無心享樂。 內有曹氏宗親漸漸凋零,司馬一族野心磅礴。外有西蜀諸葛屢屢北伐,江東孫權割據難制。 曹睿只能親力親為,出征在統一的前線。待到九州一統,再來賞這萬里山河!
歷史 連載 2萬字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歷史 連載 5萬字
寒門宰相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宋太祖趙匡胤曾言:“宰相須用讀書人。”簡單的說,這是寒門學子官至宰相的故事。 Ps:已經三本數百萬字小說完本,人品保證。企鵝群:164548046
歷史 連載 313萬字
諜戰:動物都是我的內線

諜戰:動物都是我的內線

白色茶葉蛋
魂穿民國28年,高凌宇發現自己成了新政府旗下,76號特工總部,情報處的一名小情報員,簡而言之便是投靠了小本子的狗漢奸。 \n而除了特工漢奸這個身份,他發現自己,居然還有另外一層身份,是軍統的一名內線,是受到上海站站長陳恭樹的命令,才潛伏在76號。 \n雖然成了名間諜,但高凌宇卻絲毫不慌,因為魂穿後,他如願獲得了一種超凡能力,他竟可以做到,將自己的靈魂一分為二。 而另外一半靈魂,可以附身在任何動物體
歷史 連載 24萬字
最強軍火商

最強軍火商

江山輓歌
這是一個軍火商的故事。 槍林彈雨是他的工作環境,美女香車是他的最愛。 每一顆子彈在他眼中都是美金,每一名戰士都是他賺錢的工具。 戰爭之王是人們對他的稱呼。 但他更願意人家稱呼他為商人,一個引領軍火生意攀上巔峰的男人! “沒有人能夠審判我的對錯,就連國際法庭都沒有資格,監獄不是給商人坐的!” 號:302809230
歷史 連載 3萬字
官府強制發老婆,我選罪臣之女

官府強制發老婆,我選罪臣之女

古董小生
寧野穿越到了大乾。 天寶九年,災禍四起,村鎮百姓,十戶九空。 他沒想到,自己堂堂現代兵王,竟然穿越到了這麼離譜的朝代。 沒有記載於任何史書。 混亂程度,也遠勝歷史上任何一個災禍橫生的時期。 他更沒想到,這裡的官府,居然還送老婆。 一送就是三個? 更重要的是…… 【本週商城物品,已經隨機重新整理。】 【根據物品的不同,宿主可自行置換。】 【布洛芬急速膠囊——兌換須銅錢五文。】 【上等精選五常大米一百斤—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