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佐,你把這封奏疏送到內閣,另外傳朕口諭:寫敕遣官奉迎興獻王妃宮眷來京,以崔元為主,安排好護衛,內臣你安排兩個人。告訴閣臣們,太妃現居於未央宮,朕欲先行整修清寧宮迎接太妃、母妃暫住。”

把批覆過的奏疏放在了一起,朱厚熜站了起來到乾清宮殿外。

到此刻,剛才那些情緒就已經拋之腦後了。

如果他一直這樣,只要朝臣願意,他朱厚熜將天天被各種各樣的奏疏氣暈。

誇大其詞互相攻訐的,忠言逆耳衝他而來的。

朱厚熜想長壽點,就得早日學會把這些雪花般飛來的事如何準確的劃分好類別。

就那四個字:輕重緩急。

他朗聲說道:“就查到這裡。奏疏留檔送回六科廊,各庫賬冊都還回去。黃錦,把他們的東西都收起來存到暖閣裡。”

回到西暖閣中之後,他繼續看奏疏。

這一封同樣重量級,是以吏部尚書王瓊為首、九卿等官一同聯名,請天子開經筵日講的奏疏。

【天眷皇明,篤生神聖,入繼大統,天下臣民莫不延勁以往太平。書曰:慎厥終惟其始,願陛下勵精初政率由舊章,取祖訓一書日夕觀覽,守以為法。退朝之暇親裁章奏,或召見大臣面議可否。舉經筵日講之儀……】

朱厚熜拿到看了之後嘖嘖有聲。

這封不是自己查賬鬧的,本來就會有這麼一封奏疏過來。

早朝午朝晚朝,經筵日講,親裁章奏,召見大臣……

所以好皇帝既得是個好學生還得是個997的工作狂?

但接下來的一封奏疏就應該是查賬鬧的,又是一封文官之間互相開乾的奏疏。

兵科給事中彈劾兵部尚書和順天府巡撫諂媚權奸。

讓人感到很刺激。

一個正七品的六科言官,彈劾正二品的一部之首和正三品的副都御史,什麼證據也沒有,就一句諂媚權奸,是哪個權奸都沒說。

這就是風聞奏事的言官嗎?太刺激了。

相當於縣級幹部直接實名舉報部級甚至副國,還沒任何實據。

目前為止,朱厚熜這邊堆起來的奏疏中,六部九卿包括四個內閣大臣,人人都被彈劾了一個遍。

如果只看這批奏疏,再想想魏彬他們吐出來的財產,生動地詮釋著什麼叫一個好人都沒有。

這就是未來不能那麼樂觀的原因:錢啊!

就跟嘉靖曾咆哮“朕的錢”一樣,哪個人能輕易讓出自己的利益?

魏彬他們若不是很清楚楊廷和他們正在磨刀霍霍,哪裡能那麼果斷破財消災保條小命?

朱厚熜想著明天朝會的可能場面,看著這些奏疏心裡琢磨了一下就決定了:再添點氣氛!

……

就在朱厚熜津津有味地“學習”著朝臣們的奏疏時,張佐也再次到了文淵閣。

“興獻王妃?”楊廷和他們起身後確認了一句。

張佐明白他們的疑惑,但知道這只是他們的僥倖。

於是張佐笑著說道:“陛下實為知禮聖君,閣老們,不是王妃,現在應該稱呼什麼?”

毛紀急急忙忙地問:“張公公,陛下何故初登大寶便欲大修宮殿?此乃……”

張佐立刻彎腰行禮:“毛閣老,咱家只是來傳個口諭,還望恕罪。”

說罷就告辭走了。

“這……”毛紀覺得就沒一天消停的,今天又出了新的么蛾子。

楊廷和嘆了一口氣:“呈進去的奏疏,全部留中著。除了視朝的那一封,現在只先批了這一本!”

“是哪一本?”毛紀緊張地問。

楊廷和遞給了他們:“宸濠之亂敘功,著王守仁進京。”

幾人眉頭微凜:宸濠之亂可謂是如今諸多事務的一個癥結所在。

寧王所代表的藩王宗親,在內臣、佞臣的幫助下恢復了護衛軍。

楊廷和當時也以為朱宸濠不可能謀反,甚至在沒與其他閣臣商量的情況下恢復了寧王屯田的權力,這才使他有了叛亂的資本。

朱宸濠多年來養盜劫財,利用大行皇帝無子的狀態與朝中許多官員暗中都有來往。

一朝起兵,號稱三十萬的大軍卻僅僅過了月餘就被王守仁平定。但這個時候,當時的正德皇帝又已經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南下。

其後搶功鬧劇、南征變南巡,最終竟演變成為天子落了水,回京之後開始病重直至如今。

對王守仁及真正平叛官軍的功勞如何評定?怎麼界定隨天子“南下平叛”的官軍們的功過?犒賞銀子哪裡來?以後怎麼防範藩王再度作亂?

現在新君已經登基了,這件事確實不能再拖下去。

“王守仁是該進京一趟。”梁儲悠然坐到了廳中一側的椅子上坐下開始喝茶,“但他是王德華提拔起來的,王守仁能被允許便宜提督軍務也是他五年前請的旨,王德華之功如何敘?”

聽他提起王瓊,楊廷和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做到對面的椅子上之後平靜地說道:“王德華與錢寧、江彬過從甚密也是事實。”

“王瓊之事自有公論。”毛紀直呼其名,站在那裡張開了雙手頗為不滿,“現在問題是其他奏疏都留中了,賬已經查了四天,只有內臣在查!陛下這時候令我等安排奉迎王妃,整修清寧宮,這是何意?”

楊廷和坐在梁儲對面上首的那張椅子上苦笑了一下:“沒聽張公公說嗎?太妃現居於未央宮……”

蔣冕也默默嘆了一口氣:愚蠢!

張太后使這樣的小心眼,陛下倒是立刻用來作為向朝臣們交易的籌碼。

要麼朝臣們得罪張太后和夏皇后,以夏皇后居於清寧宮、邵太妃居於未央宮不合舊制為由將夏皇后趕到別處居住,這樣就能將清寧宮騰出來給邵太妃、興獻王妃居住。

要麼,朝臣們就得在國庫艱難的此時,將好不容易鬥倒的錢寧、江彬等人抄出來的家資分出許多用來新修宮殿。

與此同時,這件事還摻和進了奉迎興獻王妃一家宮眷來京的事。來了之後,還稱呼興獻王妃嗎?

這是不是又是在拿文臣們急於用這筆錢的事,逼文臣們在繼嗣這件事上明確表態呢?

梁儲忽然開口:“袁仲德一直沒被召見,他更不知道這些奏疏。”

蔣冕和毛紀一起看向了他,迅速反應了過來:這意味著,袁宗皋這幾天沒給皇帝出謀劃策。

要麼,是魏彬他們為皇帝參謀的。要麼,就是皇帝自己的策略。

楊廷和思索了一下,開口說道:“依陛下旨意,先辦事吧。明日陛下視朝,諸事應該都有個章程。清寧宮修不修,怎麼修,總要先聽陛下是個什麼想法。”

……

崔元這兩天忙得團團轉。

從安陸回來才休息了兩天,第三天就得為大行皇帝的玄宮興工事宜先行祭祀之禮。一起行動的不止他一個,駙馬都尉和其他勳臣國戚日常就都是這樣的活。

但完成這個活兒之後,又接到了前去安陸奉迎興獻王妃一家的命令。

“也不知道陛下是信重你還是不體諒你。”永康長公主依依不捨。

他們二人是弘治六年大婚的,成婚已有二十八年,感情極好。

只是兩子兩女,長子娶了弘治十二年的探花郎劉龍的女兒,可惜長子英年早逝。長女嫁給了英宗錢皇后家的安昌伯,也亡故了。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崔元已感受過兩回。

現在次子蔭職錦衣衛指揮僉事,次女嫁給了平江伯。

崔元安慰了一下永康長公主,輕輕搖著頭說道:“現在這個時機先離開京城,是好事。”

說罷他囑咐道:“等會你就去告訴新蕊,讓她明日回孃家歸省。告訴舜卿,陛下若開經筵,讓他能避則避。若陛下不主動提開經筵,他則萬萬不要出言相勸!”

劉新蕊是劉龍的女兒,嫁入崔家之後丈夫雖死,卻也一直守節侍奉著崔元夫婦。

永康長公主疑惑不已:“充任經筵講官是何等榮耀,為何要避?”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鎮南王世子,你讓我乾點正事?

我鎮南王世子,你讓我乾點正事?

向陽的心
剛來大楚,陳澤對鎮南王世子的身份頗為滿意。 閒來無事,勾欄聽曲,感受一下大楚的風土人情,找幾個美嬌娘享受人生。 偏偏大楚皇帝自己作,非要搞得天下大亂。 我一擺爛世子,你非要逼我造反作甚? 反都反了,乾脆反得徹底一些吧! 乾土豪,分田地,清匪患,定江山。 拉出一隊人民之師! 北邊金遼摁在地上摩擦,南邊南蠻歸順,東邊海寇……一個不留。 垂死病中驚坐起,回首,列強竟是我自己……
歷史 連載 52萬字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青風山上青風人
【全民穿越】【三國】【領主】【爭霸】全民穿越,建立領地,每個人開局都會抽取一個天賦而林宣的天賦,是幸運,運氣好那麼一點點靠著自己的好運氣,林宣一步步成為了最強領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墨鏡捲毛的咒術師男友

墨鏡捲毛的咒術師男友

一夜州後
[下本:給綜漫世界一點原神震撼(求預收,改文名但梗沒變)預計十二月中旬開文,先攢點存稿] 似乎是上天開了個玩笑,禪院千夜在他成功上岸的那天激動的猝死了,很慘的同時又很幸運。 他被一個憨憨系統砸中後重生了,還重生在一個以前非常喜歡的一個動漫世界。 但是!為什麼會出生在禪院家啊!這是個地獄啊! 都二十一世紀了,怎麼還會有如此封建的家族,不把非術士當人就算了,還搞近親聯姻,而且不把女性當人的家族都該被掃
歷史 完結 8萬字
淞滬:永不陷落

淞滬:永不陷落

寂寞劍客
烏東戰場上兇名昭著的 “活閻王”嚴峻,帶著兩大箱裝備穿越到了民國二十六年十月底的淞滬戰場,成為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一員。 憑藉超強的技戰術素養及兩箱現代裝備,嚴峻成為了淞滬戰場上的不朽傳奇,也成為了整個淞滬戰場所有鬼子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八百壯士,永不言退!孤軍營在,淞滬就在!
歷史 連載 32萬字
阿滿逃婚記事

阿滿逃婚記事

天下無病
阿滿本安心等著嫁給表哥,但表哥的舊愛死而復生。 她瞬間由正牌未婚妻,淪為話本里拆散男女主的惡毒女配。 可不能這樣!女配的結局往往都很慘的嘞! 她默默收拾好包袱,揮揮小手,離家出走了。 出走的過程很不順利,先是迷路,再是被捲入莫名刺殺。 阿滿救了個拖油瓶,甚至還為他磕著腦袋,昏古七了! 拖油瓶搖醒救命恩人,豈料她二話不說,抱住他的腿大喊:少爺!你不要氣餒!我一定會幫你重整旗鼓,將傷害你的人都踩在腳底
歷史 連載 1萬字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輩皆曹賊
建安二年,袁術僭越稱帝! 楚楓看著偌大家業,深知袁術將敗,並且還有個曹賊系統, “爹,如今天下大亂,袁術那狗東西也沒兩年好活了,要不咱們積糧屯兵,造反自立吧?” 於是乎,在系統的威逼下,他把呂布、曹操、劉備、劉表等人妻妾都給抓來,皆單獨審問,探之虛實! 曹操:“論喜好,吾不及也!” 劉備:“楚賊,呂布擄吾夫人尚還,汝為何不還?” 呂布:“我那不孝之女,竟領吾愛妾共尋楚賊,坑爹啊!” PS:本書全寫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