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清萍不知道陛下為何心神不寧,所以她很自責。

“陛下,奴婢愚笨,這些經文要義……”

“你研習得很好。”朱厚熜回過神來,“朕每天都更明白一些。”

他在等廣東軍情奏報,只是朱清萍不知道。

這個時代的通訊效率令人絕望,儘管驛路上的急腳遞和邊關軍情正在日夜兼程地往京城趕。

但決定資訊傳送速度的,也只是人的腳,馬的腿,驛路各站之間交接的效率。

乾清宮裡的皇帝入睡前還在精研學問,在京朝參官早已進入夢鄉。

是通政使司匯總的全國奏疏少了嗎?不,只是皇帝比許多人更在意這片土地。

只有這個來自五百年後成為皇帝的靈魂,有一些此時無人能領會的意氣。

朱厚熜是皇帝,他血氣方剛,他的身邊有唾手可得的許多享受,可他覺得自己肩上無形的責任也很重。

帷帳放下,朱厚熜想起因為自己一道聖旨可能引發的變化,眼角酸了酸。

這次不是紫禁城裡某些太監宮女的命運,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很多普通人的命運。

他聽著粵語歌長大,他去南邊看過海,他從書裡知道數百年後那裡響起的炮聲。

他是皇帝,但肆意妄為改變歷史只存在臆想之中,日精門之火提醒過他:超越時代太多確實會是瘋子,皇帝只是封建王朝有限責任公司的原始股東,你特麼真以為你是獨資?

他是皇帝,但有些臣子,總能很輕易地,隨處就能揭開國家的某一處傷疤,輕蔑地告訴他:伱以為把賬做平、讓你能坐享分紅很容易?

帝國裱糊匠?最難職位好不好!

朝堂袞袞諸公,與朝堂後備袞袞諸公,本質上沒有區別。

而孤家寡人就是孤家寡人,只要他用人,人就有自己的私心。

現在廣東這樁事,不就是私心作祟嗎?

他每天都更明白一些,知道自己其實處於最有利的位置,在這樣的時代站到了最無可替代的位置。

但是呢?殺不盡的。

馬蹄聲踏破帝都的平靜,軍情奏報送入宮中之時,常朝正在舉行。

常朝之儀大過天,南海藩夷之事有什麼可著急的?

只是因為之前皇帝曾有明旨發往兩廣,所以常朝結束之後這道奏報才得以第一時間呈稟御前。

朱厚熜開啟封好印泥的奏報,從中抽出了紙張,看到其中一個個字的顏色,手就不禁微微顫抖起來。

但要再等一等。

朱清萍和黃錦只覺得皇帝這天下午比往常更加心不在焉,入夜之前第二道廣東軍情呈入後,皇帝仍然只是先留中了奏報。

等第二天常朝後,終於有第三輪一共三本奏疏呈進來。

嚴嵩為首,王守仁、楊慎侍立中圓殿中,只聽皇帝開口吩咐高忠:“宣參預國策會議大臣!”

……

地方上呈到京中的奏疏,是必定要經過通政使司的。

皇帝那邊沒有第一時間對某道奏疏給出意見,秘書班子內閣自然就要給出票擬意見。

於是這個時候的國策會議,三輪奏疏的第一本、第二本,內閣其實都給出了意見,一起帶了過來——按照現在的規則,皇帝批朱的奏疏版本也都是內閣給了意見的那本。

朱厚熜坐在御座上,嚴嵩作為御書房首席、王守仁代楊一清言兵事,十八張交椅上坐滿了十七個人。

楊慎站著。

“內閣意見,汪鋐輕敵冒進致此大敗,宜令兩廣總督、總兵官再選賢能驅離夷賊,另徹查汪鋐戰敗及廣東坐視夷賊坐大之罪。”

朱厚熜的語氣是這一屆國策會議大臣這幾天已經熟悉的淡漠感覺。

“楊慎,宣讀兩廣總督、廣東巡撫、廣東左布政使於今晨送抵進宮的請罪奏表。”

楊慎覺得自己是個毫無價值感的工具人,但他只能拿著這三本第三輪送抵京城的奏表。

表述用詞不同,但意思一樣:廣東按察副使、海防道首官汪鋐接旨領命後好大喜功,未經周全籌備便妄募鄉勇擄掠地方,輕敵冒進以致屯門大敗,損毀戰船兵勇無算之外,更令匪賊聞警訊築堅城。東莞守禦所正千戶袁耀既已戰死,汪鋐畏敵潛逃回港既已因罪下獄,兩廣正調兵遣將以圖一戰殲敵。為不墮天國之威,造辦戰船及兵卒糧餉尚缺……

十七個朝廷重臣默默聽著。

其中,五個內閣大臣其實已經見過第一輪、第二輪分別由廣東按察副使汪鋐、廣東按察使王子言呈進來的奏報。

他們都只是聽著,因為他們知道第一封廣東軍情奏報與第二封奏報、第三輪這三封請罪言事奏表之間的區別。

楊廷和靜靜等著兒子唸完。

等楊慎唸完了來自兩廣總督、廣東巡撫、廣東左布政使的奏表,楊廷和睜開了眼睛看向皇帝。

迎接他的,是皇帝直視他的凜冽目光。

楊廷和心頭一寒,剛準備張開的嘴巴閉上了。

皇帝站了起來。

於是眾臣也站了起來。

“不論勝敗,不論對錯。”朱厚熜語氣冷冽地說道,“烈士奮勇守土,慨然捐軀為國。天下臣民,如朕之子,朕心實痛!”

楊廷和等人愕然看著真的有眼淚從皇帝眼角滑落,不由表面上悲痛、實則心念急轉地思索起來。

他們本以為只是一句話,但皇帝就一直站在那,低著頭。

嚴嵩隨之肅立當場,心中感慨。

王守仁看著肅然而立的皇帝,心頭忽然一軟,想起因宸濠之亂而死的兵卒、百姓。

青史之上,有這一筆嗎?有哪位君王,真的視臣民如子,子喪則父哀否?

朱厚熜睜開了眼睛,平靜地吩咐:“坐。”

彷彿剛才只是表演。

“諸位大學士,爾等已閱昨日汪鋐、王子言軍情奏報,各抒己見。”

皇帝先問了五個內閣大學士,楊廷和開口說道:“戰事未啟,汪鋐先上奏報,欺君之罪。不察敵情,倉促出戰而致大敗,失職之罪。以戰為名,滋擾地方大索錢糧,貪瀆之罪。臣以為,當革其職、議其罪,申斥廣東地方再整將卒,克敵復旨。”

朱厚熜不置可否,看向蔣冕。

“……觀汪鋐未戰先大劾兩廣地方,是先預謀脫罪還是奮身鳴鼓,臣以為當詳查。”

毛紀肅然道:“兩廣三堂沆瀣一氣、敗壞國事多年、勾連外賊,此等指責著實危言聳聽。觀廣東按察、廣東佈政、兩廣總督及總鎮兩廣之奏表,實乃汪鋐畏戰脫罪之語。”

費宏面對皇帝的眼神,沉默了片刻之後說道:“事已至此,天國之威不容輕辱。論罪事小,備戰事大,廣東造辦戰船及兵卒糧餉之請是實事。”

皇帝最後一個看向了石珤,他慨然說道:“宜遣欽差赴廣東督辦,查明實情,速竟全功。”

其餘十一人裡,十人都沒見到昨天只經通政使司呈往御前及內閣的兩道奏表。

但此刻他們也聽明白了:汪鋐和其他人的說法不一樣。

朱厚熜默默開啟了一道奏表,展開之後舉了起來面向眾人。

十八張椅子並不用圍得很大,王守仁看見了奏表上歪歪扭扭的紅色字跡。他心頭一凜:是血書。

“血書證明不了什麼,朕知道。”朱厚熜環視一週,語氣冷冽地說道,“汪鋐奏表,朕念一念。”

【臣廣東按察副使汪鋐巡視海道,泣血上奏!】

【自弘治初年,夷盜肆虐海疆,時有今東莞守禦千戶所千戶袁耀之父袁光守土捐軀,至今二十八年矣!】

【正德以前,自新寧至雞棲,夷舶紛至沓來,先年率無定居。每抵天朝,縱無勘合,有司也必登船抽稅,時無定例。正德二年,逆賊瑾令內臣併科道解銀五十萬兩入京,復解二十七萬兩,廣東貯銀為之一空。】

【正德四年,巡撫陳金奏請番舶抵港以十分抽三為率,貴細解京,粗重變賣,留備軍餉。此後,廣東市舶十抽其三漸成定例。】

【正德九年,廣東大行《番舶進貢貿易之法》,自屯門海面至廣州城,帆檣林立。】

【正德十二年,弗朗機人大舶突進廣東省下,炮銃之聲,震動城廓。自是以後,弗朗機之夷與諸狡猾湊集屯門、葵涌等處海澳,設立營寨,大造火銃,為攻戰具,殺人搶船。勢甚猖獗,志在吞併,圖形立石,管轄諸番。】

【彼輩狡詐,多年來勾連地方,以致抽分舊制大壞,兩廣大員阻塞上下,以山海阻天威。今奉聖命,臣不敢怯戰。照會既至,夷賊不服王化,臣自討之。然海禁荒廢,邊衛虛設,臣兵弱舟寡,縱夷賊船堅炮利,一死而已!】

【陛下若見此疏,臣或已葬身魚腹。臣九泉之下,愧負聖恩如海,效死難平海波,無顏再見鄉親,烈烈此心長恨!】

【弗朗機人兵仗之利、鉅艦之堅,實為天朝大患!伏惟皇上為家國計,萬勿輕忽視之!兩廣上下貪墨誤國,沉痾不愈,此戰勝亦敗矣!】

【臣未戰先留此遺表,只願聖君如日朗照乾坤,兩廣雖遠而宵小無所遁形!臣縱身死,此魂亦願永為大明巡鎮南洋!】

皇帝親口唸出這篇奏表,王守仁心酸之餘看向了楊廷和。

是要說大奸似忠嗎?

朱厚熜慢慢放下了這封血書,平復了一下情緒看向眾人:“袁耀等六百七十三人捐軀,汪鋐大敗昏厥返港下獄。造辦戰船及平夷糧餉計請撥銀四十三萬七千九百五十七兩,諸卿以為如何?”

陳金如坐針氈。

皇帝沒有問抽分舊制是什麼情況,現在只問廣東戰事所需糧餉,但前面又說了一句戰果。

朱厚熜的目光又看向楊廷和,內閣首輔沉默片刻開口說道:“戰事既啟,南洋藩夷疥癬之患關乎藩國朝貢重事,當從兩廣所請,從速平患宣威。”

“疥癬之患?”朱厚熜很有禮貌,他並沒有打斷楊廷和。

“……蕞爾小國,偶佔地利……”

“地利?誰之地?”這回他打斷了。

楊廷和聽出了朱厚熜語氣中的寒意,閉嘴看向他。

“楊廷和,誰之地?”

侍立一側的楊慎難以置信地看了看皇帝的側臉,這是冷冰冰直呼其名吐出來的三個字。

楊廷和心頭一寒:“屯門海澳,歷來轄於廣州府東莞縣……”

“我大明故土,何時成了夷人地利?”朱厚熜微眯雙眼,更有壓迫性的目光移向陳金,“廣東左布政使。”

而後是郭勳:“兩廣總兵官。”

他頓了頓,目光再次凝視著楊廷和:“還有內閣大學士。家門失土,其時何人守之?誰之過?內臣?勳臣?封疆大吏?還是欽差巡撫?”

沒有問到輔國重臣。

很尖銳的問題,這麼多年了,為什麼自家門口,成為了別人的地利?

被點到名字的,無不如坐針氈。

沒被點到名字的,也感受到皇帝壓制著的憤怒。

中圓殿內,一時眾人皆方。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