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御書房的樑上真的懸起來一塊匾,上書一小一大兩行字:百世不移之國策,南洋海上長城。

陛下御筆,書法一般。

十八位重臣神情複雜:題字,裝裱,制匾,眾所周知,是要時間的。

現在太監、梯子、繩索……一聲令下,現場掛匾。

既然早就準備好了,心意已定,何必還折磨我們一整天?

沒有人不同意現在就開始仿照西洋人槍炮、加強海備啊!

只有當這塊匾已經懸掛好了之後,眾臣抬頭看過去,好幾個人心裡才突然一凜。

在那次“金盃共汝飲”的國策會議後,確定下來的變法大方向都沒有得到這個待遇。

這件事在陛下心裡,比變法還重要。

“今日,此道百世不移之國策既已定下仿造西洋人槍炮、加強海備二事,那麼朕也就發三道旨意下去。”

其他人都集中注意力聽著。

朱厚熜肅然開口。

“其一,匠人、有司衙官,於西洋人槍炮,於戰船,於兵杖等創制有功者,賞賜倍之,廕庇子孫!”

“其二,海防官兵,剿寇有功者,朕遣使犒賞之;致殘死國者,朕必優給優養之;殺良冒功者,官兵不論,朕皆滿門抄斬之!”

“其三,此國策要義或令南洋藩屬國憂慮,不出御書房。然藩貢市易、海禁走私、海宼劫掠、海陸轉運等諸事,可令京內京外官員、吏員建言上疏,以《論海策》之名直達御前。其言之有理、可堪取用者,朕必拔擢之,不使張孚敬專美於前!”

張孚敬是誰?

新科探花郎,沒有去翰林院做個清貴的正七品編修,而是去做了更差一檔次的戶部觀政。

《富國策》數篇,授翰林院侍讀兼御書房行走,升正五品戶部郎中。

而後欽派廣東督辦屯門戰事,雷霆萬鈞查獲兩廣貪腐窩案,提天子賜劍親手斬殺廣東按察使,如今升正四品右僉都御史暫署廣東巡撫。

從五月殿試到如今,三個月,就成了地方大員。

這豈止是專美於前?翻遍史冊,有幾個臣子升賞如此之快?

聽完皇帝的這三道旨意,年輕一點的國策大臣倒還好,但楊廷和由衷地感受到了:海上狂風驟起,後浪滾滾而來。

那是明明心有定計,但仍能花一整天的時間在這裡不厭其煩地與他們爭辯國事的皇帝。

他下個月才虛歲十六,他一點都不貪玩,他特別有耐心,聽到眾臣同意此為國策之後才懸起這個匾,發出這三道旨意。

一年、三年、五年、十年……這御書房內,終有一天不會像昨天那樣,大多是苦口婆心盡述其弊其難的老臣吧?

楊廷和也不知那樣是好是壞,他只是覺得自己真的老了。

……

“欽派廣東督辦屯門戰事,御書房行走張孚敬接旨!”

“臣張孚敬,叩問陛下聖安!”

巡撫廣東衙門大堂外,張孚敬跪了下來,他身邊的陳金、汪鋐、楊慎、解昌傑、霍韜等人也都跪了下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兩廣要員,勾連內外,貪瀆誤國,罪無可恕!證據確鑿,著令就地正法,以儆效尤!張孚敬辦差有功,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暫署巡撫廣東地方,所請奏之新法可於廣東試行以觀其效。”

張孚敬心情激動,哽咽道:“臣張孚敬領旨,必鞠躬盡瘁以報君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總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帶管鹽法陳金接旨!”

“……”

張孚敬將王子言親手斬殺、兩廣大案“由下”至上傳到京中之後,陳金名義上是以參預國策會議之臣離開中樞、前來總督兩廣維持穩定的。

今天從北京到廣東來宣旨的,是麥福。

他新的身份,是總鎮兩廣太監。

外派太監要不要撤除、怎麼撤,現在還沒商議決定。

但正跟著張永熟悉接管御馬監的麥福來到了兩廣,陳金已經品出雙層含義:第一是監管他和朱麒,第二,陛下只怕必定會在廣東藉機把水師的底子打好。

早就是翰林院資深侍讀學士的楊慎還有御書房伴讀學士的身份,他的職位是廣州府知府。

霍韜得授廣東道監察御史,正七品,在高中二甲第一多年後正式步入大明官場。

而在錢寧、江彬之案結束後提心吊膽了兩個多月的解昌傑則被派到了廣東做布政使司右參政,名義上是升官了。

看到麥福前來,他不禁燃起了新的希望。

錦衣衛嶺南行走趙俊也立下功勞,從正五品的千戶一躍成為新設的正三品廣東海防中路參將,受廣東總兵官節制,統領廣州府、肇慶府、高州府、韶州府轄區內諸多衛所。

兩廣軍政要員裡,還缺著不少,推選中的、赴任中的,都有。

但誰都知道,當前任的兩廣總督等人在廣州府被就地正法,陳金和麥福、朱麒一起去了梧州之後,廣東將以張孚敬為首試行變法,以按察使汪鋐為首主導屯門島後續戰事,以趙俊為首在珠江口選練水師。

“……兩京一十三省在任官員、吏員儘可建言上疏,以《論海策》之名直達御前。其言之有理、可堪取用者,朕必拔擢之,不使張孚敬專美於前!欽此!”

最後一道詔書唸完,楊慎、霍韜、解昌傑等人不由得看向張孚敬。

這就是榜樣。

楊慎的心性現在長進了一些,雖然所受的風雨還不夠,可他畢竟在站著觀摩了一段國策會議之後認識到了自己的道行非常淺。

張孚敬雖然是科途後輩,但他真的是個狠人。

談笑間親斬三品大員,天子賜劍他還掛著,楊慎每天見到他時都會看兩眼,然後告誡自己不要惹他。

旨意宣讀完畢,進入大堂坐下。

陳金坐最上首,但他很低調。麥福宣完旨意,也不說話。

“催繳秋糧,造船備戰,巡憲之事拜託渭先了。”

得到梁儲舉薦介紹的霍韜自然謹慎地領命,然後又說道:“西樵山中另有方叔賢,弘治十八年進士,歷禮部主事、吏部主事、吏部員外郎,正德七年告病回鄉。其人學問精深,師從王伴讀,處事嫻熟。如今廣東事務繁多,撫臺可奏請起復。”

楊慎不由得看向了霍韜。

王守仁的學生?

張孚敬波瀾不驚,只是點了點頭:“待我修書一封,邀其過府一敘。若真才識非凡,自當為國舉賢。”

只做到了從五品的員外郎,離開朝堂已經十年,怪不得沒人想起他。

但現在他的老師王守仁成為了御書房伴讀學士又能代替楊一清參預國策會議,方獻夫是遲早會被起復的。

霍韜希望和張孚敬一起賣這個人情,讓方獻夫藉著廣東的這股風立下大功。

張孚敬又看向解昌傑,滿臉笑意:“解參政,陛下既已準廣東之請,那麼催繳秋糧及之後清丈土地,釐清廣東魚鱗冊、黃冊一事,就多多有勞了。”

“請撫臺大人放心,必不敢懈怠!”解昌傑表現得兢兢業業。

潛邸舊臣,審理錢寧、江彬案“有功”,以他的身份和原先品級,本來也可以做這廣東巡撫的。

但他知道,自己這趟被派來就是做刀用的。

清丈土地這種新法執行者會得罪多少人?但解昌傑不得不做。

皇帝派了張孚敬到廣東來,他敢殺人,解昌傑又有什麼不敢?

他默默看了一眼楊慎:就從廣州府先開始。

“廣東總兵官戴罪在身,趙參將,先由你暫代其職,與汪臬臺一起備戰屯門了。三日後東莞立碑,追諡袁千戶,賜祭撫卹軍民,我也會親自過去。”

“末將領命!”趙俊話少。

“汪臬臺,屯門島可有信來?”

傷愈之後的汪鋐如今有了新的精氣神,兩眼發亮地回稟:“楊三、戴明已經回覆,願投效天朝。此二人久在南洋,夷賊造船、鑄銃、製備火藥之法無一不知。下官已與其約定好了,後夜他們秘駕小船來歸!”

“好!陛下已有旨意,可向此二人宣讀之。若立下大功,廕庇子孫不在話下!”張孚敬得到這個好訊息,目露精光,“陛下雖令我等可緩圖之,然兩廣人心惶惶,也需要一場大勝!屯門一島敵僅數百,船不過十。今我廣東上下同心,正是建功之時!汪臬臺,廣東戰船、精兵儘可調遣,備戰一月,可否破之?”

“必不辱命!”

“好!”張孚敬雷厲風行地站了起來,“盡知夷賊戰船優劣之處,趕造夷賊銃膽若干裝備精銳。再鼓舞士氣銳意備戰,籌劃周全巧施妙計。下月破賊,既告陣亡將士在天之靈,也為陛下萬壽賀!”

他再次抽出了天子賜劍:“有違軍令貽誤戰事者,本官仍有督辦欽命,必斬之!”

見過血的刀寒光凜冽,廣東屬官無不站起來彎腰道:“領命!”

……

兩日後的梧州,兩廣三堂大佬都坐在了一起。

麥福這個總鎮兩廣太監肅然說道:“奉陛下口諭,問話朱麒。”

“罪將叩問聖安!”

麥福淡淡地替皇帝開口:“朕問你,聞聖旨不立遵,意欲何為?”

朱麒跪在地上大汗淋漓:“欽差手刃大臣,罪將牽涉其中,一時驚懼未曾立時遵旨,罪該萬死!”

“郭勳涉事,還知道主動請罪,朕罰他子嗣降等,令他去神機營中軍坐營。陳金涉事,也知道主動請罪,朕罰了他銀子,降了他兩品,令他去兩廣暫署總督戴罪立功補過。你怎麼做?”

“……罪將但憑陛下處置。”

麥福看著他說道:“伱祖父討賊封了撫寧侯,抵禦北虜得了世券,東征建州有功進保國公。你降等襲爵不知進取復祖輩榮光,反倒惦記著那幾兩銀子。是侯爵俸祿不夠用,還是你家有乾股的官店皇店進項太少?”

朱麒把頭觸在地板上:“罪將有辱祖上名聲,羞慚至極。罪將來了兩廣,半是無法獨善其身,半是貪慾蒙了忠心。罪將這一年多所得,罪將家中所涉官店皇店,願盡數交出,再另受責罰!”

麥福停頓了一下,看著冷汗在朱麒額頭和脖子上流下,最後才說道:“撫寧侯家官店、皇店乾股,聽候處置。於兩廣所得贓銀,三倍罰之,由廣東巡撫呼叫充任糧餉。朱麒有負皇恩,見旨不立遵,本在不赦。念保國公昔年功勞,除世券,仍任兩廣總兵官!”

朱麒幾乎貼在地板上的眼睛痛悔萬分地閉上了,哽咽著說道:“罪將領旨,叩謝皇恩浩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聽濤雅舍中的猶豫不決,讓他就此成了朱家罪人。世券被奪,此後再無撫寧侯。

“朕最後再給你一次機會。”

朱麒渾身一震:“臣謹聽聖諭!”

“你的爵位是你祖父為你拼出來的!你的子孫將來如何,就看你還有沒有膽略再為他們拼了。百年之後你得見父祖,能不能說一句保國公世爵仍在,全繫於你身!”

“臣……必效死命,勇猛精進!”

朱麒是真哭了出來,怪不得郭勳寫信告訴他:趕緊跪,幫欽差殺,準備拼命。

“撫寧侯,起來吧。”麥福換了個語氣,把他扶了起來。

朱麒擦著眼淚一邊謝著他一邊坐了下來。

麥福看著他們兩人:“兩廣大案讓兩位各受責罰,但陛下胸懷廣闊志在四海,這兩廣如今也是建功立業的好地方。一時之罰,只為讓你們警醒。還望我三人就此同心協力,共為陛下經略好西南大事。他日還朝,榮光盡復,再進一步。”

朱麒連連點頭:“我雖有此志,但才疏學淺,還需麥總鎮、陳督憲多多指點。”

陳金嘆了一口氣:“自今日起,就都忙碌起來吧。朱總兵,眼下格局已然清晰。張撫臺於廣東試行新法積攢糧餉,汪臬臺與趙參將選練水師。你我重心在廣西,剿匪撫民,整軍備戰。只待時機成熟,那便是廣東、廣西、雲南水陸並進,再復交趾之勢。若無此等大功,我有何面目還朝,朱總兵有何憑恃再復保國公威名?”

朱麒只覺得道路很清晰了,頓時問道:“時機……何時成熟?”

陳金只覺得一大堆的事:“錢糧足時,兩廣安定時,兵精將雄時,交趾內憂予我大明師出有名時。在那之前,有太多事要做了。”

“交趾內憂……那豈非只能坐等?”

陳金深深地看了一眼他:“恕本官不敬,侯爺,你現在急不得。若時機成熟,你麾下不堪用,那可就再次有罪無功了。”

朱麒凜然受教,現在被奪了世券,他確實急,也謙虛了很多。

“至於交趾內憂……”陳金拱著雙手往北面拜了拜,“我對陛下廟算是心悅誠服了。北鎮撫使南下,豈止是為了防範侯爺?”

今天起更新時間改為下午6點、晚上10點,每天保底8000+。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