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孫繞鳳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諸葛連弩的樣品被呈到劉禪面前的時候,劉禪還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又或者是眼睛出了問題。

事實上他後世之時因為興趣,曾經查過諸葛連弩到底長什麼樣子,也見過網上很多的復刻品。

其中不乏一些權威媒體和組織爭相報道,而他們展示出的諸葛連弩,基本無一例外的都是輕巧的手弩,上面自帶一個能放十支箭的箭匣。

靠後的位置有一個槓桿把手,每次下拉抬起就會射出一支弩箭,然後新的箭矢便會落下來續上。

而且這種結構的弩,在考古過程中也不斷被髮掘出來。

所以他一直以為諸葛連弩就是這樣的東西。

然而劉禪卻有所不知,那種槓桿式連發弩並非諸葛亮首創,而是早在戰國時期便已經有了雛形。

諸葛亮並非不知道,而是那種弩射程短、威力小。

製作過程複雜,結果卻只能殺傷無甲目標,連穿透皮甲都困難。

弩原本就是為了它的破甲效能,這麼一來本末倒置,所以在軍中並不普及。

因此諸葛亮在南中想改進弩箭的火力覆蓋時,一時間沒往那方面想。

直到經劉禪提醒,他才猛然想起曾經有過的那種連發弩,於是開始試圖改進擊發方式,力爭提高其威力。

不過……卻並不是眼前這件東西。

所以當劉禪親眼看到面前的“諸葛元戎弩”之後,立刻就呆住了。

“你們是說……這玩意就是‘改良連弩’?”劉禪回過頭,拇指一指身後放在裝有木輪的車架上推過來的大傢伙問道。

領頭計程車兵也是一頭霧水,躬身道:“稟太子,這確是經諸葛軍師改良後的連弩,軍師特命我等送來與太子一觀。”

在那車架之上,放置著一張結構同樣精巧複雜,然而卻比劉禪想象中大太多的弩。

其上共有十個箭槽,其中弩箭光鐵矢部分便足有八寸,密集排列的弩矢後面是已經利用絞盤張開的粗大弩弦。

“諸葛軍師言此弩經改良之後,一次張弦可發十矢,矢出四百餘步而力不竭,破甲斃敵不在話下。弩箭尾有繩索相連,以作卷收之用。”

劉禪:“……”

本以為諸葛叔會拿來個“機關槍”,結果拉來的是“散射魚叉炮”……

這種尾巴上栓繩子的弩炮,可不就像海上捕鯨船裝的大型魚叉炮嗎?而且還是散射版。

其實此時的所謂“連弩”,連字不是連發的意思,“連者,連屬也”,指的正是尾巴上連繩子的結構。

經諸葛亮改良之後,此弩威力、射程、攻擊面積,甚至攜帶運輸等方面都有了大大提高,堪稱其中的佼佼者,故命名“元戎”。

眼前這個大傢伙便是歷史上的諸葛連弩——元戎弩,事實上是對床弩改良之後的結果。

而不是連發的單兵步弩。

另外受到“雷公砲”的結構啟發,這個版本的元戎弩相較歷史版本更加節省人力,只需普通士兵3-4人即可操作。

“為了便於攜帶翻山,軍師設計了可簡單拆裝的結構,可令士卒拆開分裝攜帶,使用前再組裝即可。特命我等交於太子試用,察其不足。”

劉禪又問道:“那此前諸葛叔說的能夠連發的單兵步弩……?”

“軍師仍在研製之中,尚未完成。”

“知道了,你們去吧。”

“是!”士兵們抱拳離去。

本以為能很快見到成果的連發弩反而遇到了技術難題,倒是這種散射式的大威力床弩成了“諸葛元戎弩”。

並不清楚來龍去脈的劉禪,還以為是自己的到來對歷史產生了什麼影響,改變了結果。

總之,按照諸葛叔現在的忙碌程度,如果連發弩真是遇到了技術難題,估計老劉登基之前是沒戲了。

不過既然這大傢伙能夠像雷公砲一般拆分攜帶,用於野戰便成為了可能,功能不同,但同樣是軍中利器。

數日後。

命人紮了不少草人的劉禪興奮道:“走吧,咱先把這傢伙拉出去遛遛,瞧瞧它到底威力如何。”

劉禪令赤星軍中暫無新裝備練習任務的預備隊員,帶上這架和他想象中大不相同的諸葛連弩直奔郊外。

“就這吧。”

劉禪找了一處地勢平坦空曠,前方無人的地點準備進行試射。

而此時還有一行十幾人,正在劉禪常去的後山之上,兩人坐在山坡處飲酒,其他都是全副武裝計程車兵,一個個按刀而立。

這些士兵並非此二人的護衛,反而時刻提防著二人,一旦他們有暴起發難得跡象,便要讓二人人頭落地。

這二人自然也不是什麼成都高層……嗯,有一人倒算得上高層,只是沒實權罷了。

他們正是于禁和徐晃。

夏侯尚得了一片地,跑去開開心心的男耕女織、你儂我儂去了,自從安頓下來之後便很少露面。

于禁時常笑罵這小子重色輕友。

劉備送他的偌大院子,只剩下了他和徐晃,徐晃話不多,沒了鬥嘴物件的老於憋得實在難受。

最近又聽說曹丕搞死了獻帝,篡了漢室基業,心情複雜的二人便申請出城踏青散心。

身在巴蜀腹地,老劉也並不擔心他們能跑,很痛快的便批准了。

“公明,你與我不同,我看無論大王還是太子都挺看重你的,你若……”于禁說到一半說不下去了。

自己就是降將還勸人背主投降,這事兒實在不厚道。

只不過二人陷在巴蜀,同病相憐之下私交迅速升溫,眼看著這裡幾乎一天一個變化,說實話老於對未來是越來越看不清楚了。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估計等他們倆老死,也不可能等到曹魏滅蜀的那天了。

別說有雄關山險,就算沒有,以這個發展速度,橫跨荊益之地的老劉家日久都夠曹家頭疼的。

隨著私交漸厚,于禁忍不住想勸勸徐晃,他是不可能受重用了,徐晃卻不同。

看劉備和那劉禪的態度,徐晃若降劉必定會加以重用,到那時,于禁的日子也能沾光好過一些。

最起碼自由一點。

徐晃悶頭喝了口酒:“……”

他對曹丕殺了獻帝的事半信半疑,但以他對曹丕的瞭解,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初降曹,是曹操的雄才偉略讓他看到了天下速定的希望。

而後曹操雖然對他的提拔始終不像那些夏侯、曹氏家族的將領一般,但好歹也算受到了重用,並沒有埋沒他的才能。

若是就此一路高歌猛進,那麼就算取劉漢而代之,也只能說是天意如此,大漢氣數已盡。

他徐晃一介凡人,也當順天而行。

可眼下卻並非如此。

老劉和劉禪彷彿勢不可擋般的崛起,幾場幾乎不可能的大勝,還有巴蜀這邊堪稱日新月異的變化,都讓他看不清天意到底如何。

反觀曹魏,曹丕剛剛繼承王位便迫不及待的篡漢稱帝,甚至等不到平定南方。

哪怕他沒殺獻帝,這吃相也委實難看了點。

徐晃原本堅定地內心,第一次出現了些許動搖。

怔怔出神的他沒有回答于禁,他知道對方沒說完的話是什麼,但他現在也不知該怎麼做。

“嗯?”正在怔怔出神的徐晃,忽然發現,山下來了一群人,“文則將軍,你看……那是不是劉、是不是太子的人馬?”

從一代名將變成了老酒蒙子的于禁揉了揉眼,瞪大了看向山下:“我眼睛越來越花,哪裡看得清楚。”

徐晃翻了翻白眼,誰讓你天天抱著酒罈子不放。

雖然距離尚遠,但他一眼便認出了人群中那個黑馬少年,絕對是俘虜他的劉禪沒錯了。

此時他們正在……插草人?

好像還在給那些草人披甲,這是要幹什麼。

劉禪指揮士兵們將草人依照戰陣排列,大部分草人套上了皮甲,還有一些甚至穿了老式玄鎧。

要是讓老劉看見,又要高呼敗家玩意兒,兒造父錢心不疼。

不過在劉禪看來,反正不過是幾件老式玄鎧,打壞了正好送去給蒲元回爐重造,但他一定要力求真實的測試一下這元戎弩的威力。

待到草人列好,劉禪帶人將弩車推到了距離草人方陣大概三百來步的距離,按照諸葛叔所說,這應該是還在射程之內的。

如果真的在這個距離還能有破甲的效果,那北伐之時用其配合陌刀弓弩兵,一定能給曹魏的具裝騎兵個大大的驚喜。

“準備!”

隨著劉禪一聲令下,幾個精壯士兵操作絞盤開始張弦,放入特製弩箭。

山坡上的徐晃和于禁站了起來,二人正在朝山下眺望:“那是什麼,觀之似乎當是弩車?”

徐晃點點頭:“只是好像又有不同,離得遠看不清楚,剛剛他們是不是一連擺了好幾支弩矢上去?”

“不會吧,定然是你看錯了。”于禁撇嘴不信。

徐晃沒再反駁,反正看樣子馬上就要試射,到時候便清楚了。

山下,劉禪見一切準備妥當,騎在馬上的他高舉右手,隨後猛然揮落:“放!”

轟——!

粗大的弦帶來的強大力量,甚至讓弩車自身都顫了一下。

十支短標槍一樣的大號弩矢急速飛出,咆哮著分散射向披甲的草人陣。

稻草翻飛、皮甲洞穿、鐵片飛舞……

那個擺好的披甲草人陣,瞬息之間,已被轟得稀爛……

徐晃半張著嘴,脊背陣陣發寒,滲出的冷汗被尚冷的春風一吹,讓他不禁打了個哆嗦。

于禁手裡的酒盞跌落,順著山坡一路滾了下去,而他還尚不自知。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巡禮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歷史 完結 1萬字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樂活活
“寨主!” “別叫我寨主!” 沈東臉色難看,他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 自己怎麼就穿越成了一個土匪頭子? 前世的他不說道德模範,最起碼也是個遵紀守法的良民,現在扭過頭來,讓他腦袋揣褲腰,幹殺人放火的買賣? 可等他親眼看到戰火連綿,餓殍遍野。 看到朝廷尸位素餐,目之所及民不聊生的時候,他還是看不下去了。 這皇帝既然當不好,那不如換他來當!
歷史 連載 1萬字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清春是金色鎖鏈
傳聞闕清月,乃玄門老祖投胎轉世。 也確實如此,自小她就生得根骨俱清,別人花容月貌,她有天人之姿。 有幸見過的人,無不目瞪口呆。 但祖宗難養,三災九難,一個不少。族人決定將她送至七海之地消閒靜攝,頤養天和,直至十七歲方可迴歸。 轉瞬七年過去,千里路途,妖魔環伺,迴歸之行甚為兇險。 太悟闕門以重金,請動大聶名揚天下的十大鎮守使之一,千人斬東方青楓全程護送。 只是這位將軍有些過分年輕。一身玄色勁裝,身段
歷史 完結 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