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地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鮮王李琿其實一直不願意介入大明同建州之間的戰爭。

薩爾滸之前,面對大明要求出兵的就一再拖延,妄想糊弄過去,在萬曆的嚴厲催促下才勉強出兵。

他甚至還主動派人聯絡努爾哈赤,說自己是被迫出兵的,只是做做樣子,並非是真的要和建州開戰。

之前朝鮮的宗主國大明出兵同日寇血戰了7年才保全了朝鮮,可以說對朝鮮有存國之恩。

無論是在朝鮮的朝堂還是民間,對於大明都是感恩戴德的。

所以李琿這種首鼠兩端的行為,在朝鮮國內同樣受到了極大的質疑。

本次建州直接入侵朝鮮,更是讓他的對外政策飽受質疑,對他的反對聲是一浪高過一浪。

建州攻入朝鮮後,李琿第一時間就派遣使者前往大明求援。

西京平壤失守後他又派出了第二波,目前已經接連派出了4波使者。

不過對於大明同建州的情況朝鮮國內也是知道一些的,從今年3月開始雙方就一直大戰不斷,大規模的衝突就爆發了三次。

儘管大明宣稱打敗了建州,可朝鮮同大明接壤的寬甸地區目前已經被建州給控制了。

他們很清楚大明直接出兵突破鴨綠江的可能性不大。

暫時還是隻能依靠朝鮮自己來抵擋建州。

目前朝鮮王京漢陽城內尚有1萬守軍,包括五千王城禁軍以及從附近的忠清道,江原道趕來的一些“勤王之師”。

作為朝鮮的王京,漢陽的城牆自然也是朝鮮國內最高的,足有5米多。

雖說可能還比不上遼東的一些衛城,但是相對西京平壤和開京4米多高的城牆防禦力還是要強上一些的。

可如今朝鮮君臣早已經被建州的鐵騎嚇破了膽,就算是把長城給他們恐怕也不敢守。

不然此前李琿也不會讓綾陽君李倧去開京領兵阻擋建虜了。

領議政樸承宗是李琿的親家,也是他在朝堂最大的支持者。

樸承宗說道:“堅固異常的北漢山城,不到半個時辰就被建虜給攻破了,王京恐怕也抵擋不了多久,還請王上趕緊同建州議和。”

之後一眾文武都隨聲附和。

李琿早就想同建州議和了,只是這個話不好由他開口,如今樸承宗給了臺階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不過議和這種事情他作為朝鮮大王自然不可能出面,身份太低了又顯得對議和不重視。

最終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也只能落到領議政樸承宗頭上了,儘管這種事情必然要揹負罵名,但此刻他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很快樸承宗便率領朝鮮的議和使團便來到了城外的建州軍營。

建州開出的條件可以總結為六個字“割地、稱臣、納貢”。

首先將朝鮮北部的平安道、咸鏡道割讓給大金。

其次朝鮮斷絕同大明的藩屬國關係,改做大金的藩屬,每年向大金繳納白銀20萬兩,糧食30萬石粗布3000匹,戰馬1000匹,良弓500張,粗鹽3萬斤。

樸承宗一看這條件差點沒有背過氣。

原本李琿給他的底線是不稱臣,不割地,可以納貢。

樸承宗知道不割地肯定是談不下來的,於是說服李琿同意將鴨綠江及圖門江南岸的原本“十處女真”之地割讓給建州。

不過目前雙方最大的分歧是稱臣,要朝鮮斷絕同大明的藩屬關係,向大金稱臣這是絕對做不到的,就算是樸承宗同李琿想這麼幹,滿朝文武也不可能答應。

範文寀原本也沒有指望朝鮮稱臣,這種虛名根本就無所謂,他這麼做純屬是談判的手段。

最後他做出了讓步,朝鮮可以繼續保持同大明的藩屬關係,但是必須保證不再介入大金同大明之間的戰爭,保持中立。

雙方從此以兄弟之國相稱。

每年朝鮮向大金繳納歲幣:白銀10萬兩,糧食20萬石,粗布1000匹,戰馬500匹,良弓200張,粗鹽2萬斤。

大金每年回贈朝鮮東珠50顆,鹿皮100張,熊皮5張。

關於領土方面範文寀則是寸步不讓,必須完整地割讓平安道、咸鏡道。

最後樸承宗近乎哀求地說道:“希望至少可以將西京平壤還給朝鮮,為此朝鮮願意再支付一筆贖金。”

範文寀則義正詞嚴地拒絕道:“朝鮮侵佔女真故土,欺辱女真族人200餘年,這是你們應當付出的代價!”

萬般無奈之下樸承宗只能帶著這個條件回到了漢陽城!

昌德宮內朝鮮的文武大臣,聽聞這個條件後更是一片痛哭!文臣們紛紛捶胸頓足,在殿上大罵不止,一旁的武將們則是低下了頭,默不作聲!

可不管他們如何謾罵,此刻就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表示願意帶兵同城外這些建虜決一死戰!

儘管此時樸承宗已經被人無數次問候了自己的十八輩祖宗,但他還是不得不提醒道:“啟稟大王,建虜給我們最後答覆的時間只剩下兩個時辰了。若是我們不答覆,他們就視作朝鮮放棄這次議和的機會,立即進攻漢陽城!”

“莽古爾泰更是警告,若他們攻入了漢陽城,直接十日不封刀,定叫城內雞犬不留!”

當聽到“雞犬不留”這四個字後,剛剛還叫囂著“堅決不能答應這個條件”的大臣們此刻也默不作聲了!

朝鮮王李琿此刻面如死灰,一旦答應了這個條件,他就會成為朝鮮歷史上第一個割地的大王,必將被釘在恥辱柱上。

不答應的話,他此刻想跑路也來不及了。

結果必然是一個朝鮮版的“靖康之恥”!

最終他還是同意了這個恥辱的議和,為了送走這幫瘟神,李琿只得在漢陽城內大肆搜刮錢財同糧食。

很快朝鮮領議政樸承宗則便帶上了蓋著王印的議和書,以及平安道同咸鏡道的相關田畝賬冊以及白銀十萬兩同糧食二十萬石來到了城外的建州軍營。

代善一看範先生果然厲害,居然真的逼迫朝鮮王簽訂了城下之盟。

看來朝鮮君臣對於開京的戰事應該還是一無所知,不然絕對不會答應這種苛刻地條件。

既然目的已經達成了,那麼他們也沒啥好拖泥帶水的。

畢竟現在赫圖阿拉還是很空虛的,八旗的主力不可能長期滯留朝鮮,這裡早點完事,他們也好早些班師。

現在最怕這些韃子收了和書以及錢糧後仍然賴著不走,看他們終於拔營了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落地了。

不過他的煩心事,遠沒有結束。

很快就傳來了綾陽君李倧在開京大敗韃子的事情。

原本他還以為是李倧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敗,虛報戰功。

可派去調查的人卻說李倧斬殺了數千敵軍,還有不少首級為證。

李琿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建州根本就沒有攻克開京,他們只是將開京圍困了起來,然後繞過開京直逼漢陽。

更糟糕的是綾陽君李倧取得“開京大捷”這件事情居然不脛而走。

現在無論是市井還是朝堂都在傳揚綾陽君李倧智勇雙全,對他誇讚有加!

這讓李琿瞬間就起了殺心。

於是他宣佈召李倧回朝,要當眾嘉獎他這次抵禦韃子的功績!

當訊息傳到開京的時候,綾陽君李倧知道大王這是要對自己動手了,自己一旦回到王京必然會遭到毒手。

李倧的舅舅具宏說道:“大王簽訂如此喪權辱國的議和,實在是令人太失望了,如今朝堂上反對大王的人越來越多。”

“倒不如利用這次回王京的機會直接發動兵變!”

雖然說如今開城的兵馬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可就憑藉這點人馬想要拿下王城是不可能的。

具宏說道:“綾陽君不要忘了,開城還有一支僱傭軍!”

經舅舅這麼一提醒,李倧立馬覺得這件事情有戲,有這支僱傭軍在,對付王都京的禁衛軍易如反掌。

一旦控制了王京,就憑藉李琿近期的表現,肯定是人心盡失,自己取代他應該不難。

很快具宏就找到了孔有德,要他們幫忙控制王京的禁衛軍。

孔有德此時真是對李獻忠佩服的五體投地,自家的這位少將軍居然早就算到了李倧會造反奪位。

僱傭軍的條件自然也是李獻忠早就替他想好了的。

孔有德隨即表示,2萬兩銀子的價碼他可以接受,不過他們兄弟整日在海上四處飄蕩,想要找一個落腳的地方。

鴨綠江入海口的皮島就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希望李倧在上位後可以將皮島賜給他們作為安身之地。

李琿都把整個平安道都割給建虜了,這幫海盜不過是要其中的一個島嶼作為自己的藏身之所,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在得到了李倧提前頒發的詔書後,孔有德同餘萬里就帶著這群僱傭兵向王京進發了。

出身朝鮮“西人黨”的武人申景禛和李曙早就對當今大王李琿不滿了,這些手握兵權的人早就在暗中謀劃推翻李琿,迎立一個新的大王。

他們還需要名望的文臣加入,於是便找了賦閒在家的前同知金瑬(其父金汝岉與申景禛之父申砬在壬辰倭亂時一同戰死於忠州),兩人相見恨晚,很快達成了一致,準備拉攏更多對李琿不滿的人加入。

申景禛以弔唁李貴夫人的名義拜訪前府使李貴,闡明舉事之意,李貴贊同。

於是李貴之子李時白、儒生金自點與沈器遠、前兵曹佐郎崔鳴吉等都相繼加入政變集團。

而近期發生的一切讓他們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很快申景禛就找到了綾陽君的舅舅具宏,表示他們願意易容擁立綾陽君李倧為新的朝鮮大王。

如今他們不但手中握有兵馬,在王京還擁有一眾內應,這次政變的勝算自然是大大地增加了。

萬曆四十七年十月初三晚,綾陽君李倧率領開城的精銳士卒2000人,以及孔有德手下的僱傭軍800人秘密行軍至漢陽西郊的弘濟院。

此時金瑬、李貴、沈器遠、崔鳴吉、金自點、宋英望、申景裕等所領義軍共計八百人與李曙手下漢陽軍七百人早已在此等候。

會師之後,李倧率領這四千多人向漢陽西北的彰義門進軍。

由於李興立麾下的都監兵按兵不動,所以他們不僅順利攻入了彰義門,還暢通無阻地殺到了昌德宮。

哨官李沆開敦化門,政變軍進入昌德宮,在寢殿放火,搜捕朝鮮王李琿及其世子,李琿父子得知訊息後則從後苑溜走。

企圖聯絡王京中的禁衛,不過此時孔有德同餘萬里早就攻入禁衛營中將他們控制了起來。

這些所謂的朝鮮精銳在平虜衛面前沒做多少抵抗便乖乖就範了,而自投羅網的李琿父子則正好被他們抓到。

黎明時分,綾陽君坐在昌德宮仁政殿階上的胡床上,指揮接下來的行動。

他召集百官,並先處死了樸鼎吉、金介屎、樸弘道三人。

接著派金自點、李時昉去慶運宮通報一直被李琿囚禁的仁穆大妃,因為只有她才能賦予綾陽君王位繼承權。

接著又派李貴去奉迎仁穆大妃,大妃不出。

此時李琿父子已被抓獲,綾陽君便用轎子載著李琿,自己騎馬親自前去慶運宮,在宮門外痛哭流涕,俯伏待罪。

最終他成功地打動了仁穆大妃,大妃令綾陽君入內,將御寶授予他,然後綾陽君即位於慶運宮別堂,成功繼任朝鮮王。

李倧即位後,對於李琿同建州簽訂的合約自然是概不認賬。

將李琿貶為光海君,並將其父子流放到濟州島。

不過此時國內仍不穩定,他自然不可能去激怒韃子。

目前他最需要做的是兩件事,一是加強黃海道以及開京的防禦,確保王京不會受到韃子兵鋒的襲擾。

第二他這畢竟是透過政變取得的王位,還需要宗主國大明的冊封。

這次政變孔有德的僱傭軍控制了王京禁衛又抓獲了光海君李琿,可謂是居功至偉。

李倧也兌現了承諾將皮島賜給了他們,並撥給了他們一些糧食等生活物資。

原本他是希望孔有德等人能夠替他鎮守開京抵禦韃子。

不過孔有德表示他們兄弟自由慣了不適合做官軍,再說他們的要價恐怕朝鮮國也承擔不了長期的費用。

當然若是朝鮮有難,他們依然會出手相助的。

所以李倧也只能將希望放到自己的宗主國大明身上了。

最近萬曆可謂是焦頭爛額,袁應泰是一死了之了,可遼東這個爛攤子還得他不斷地往裡填銀子。

被戶部借走了30萬兩,直讓他心頭滴血。

這幾天連吃飯的胃口都差了許多。

這邊遼東的事情還沒有結果,又傳來了朝鮮求援的訊息。

建虜是一路勢如破竹,不但拿下了平壤,甚至已經兵臨漢陽城下了,朝鮮王一連派了好幾波使者不斷求援。

這些朝鮮使者,現在天天在禮部衙門哭鬧,都快把禮部哭成一個靈堂了。

出兵朝鮮?

開啥玩笑,上次出兵朝鮮打了7年,幾乎把大明國庫給打空了。

努爾哈赤正是利用這幾年統一了建州。

再去朝鮮打一場,哪來銀子?

對於內閣請示的摺子,萬里依然是老辦法留中不發。

反正朝鮮使者在禮部鬧,自己又聽不到。

這時常雲匆匆趕了過來,說道:“啟稟皇爺,寧遠伯求見!”

遼東戰事如此緊張,李獻忠不在前線,居然進京見駕。

這小子雖然平時沒個正形,可也不是那種不知輕重的人,想必是有啥大事發生。

萬曆問道:“他可有說為何求見?”

常雲說道:“寧遠伯說他是來向陛下覆命的!”

萬曆好像不記得最近有給他下達過啥任務,不過有些日子沒見他了,倒還真有些想這小子了。

萬里說道:“看在他之前向朕獻沙盤的份上,朕就破例見他一次吧!”

萬曆上一次在一年之內三次召見同一個宮外之人都不知道是啥時候的事了。

很快李獻忠便在常雲的帶領下來到了乾清宮。

萬曆看到李獻忠令人帶來了一個大箱子,便好奇地問道:“這箱子裡是啥東西?”

李獻忠笑嘻嘻地說道:“這裡面乃是朝鮮特產!”

李獻忠倒是經常給他送各地的“特產”,萬曆說道:“上次你給朕送的草原特產朕就挺喜歡的,朝鮮的特產難道是高麗參?”

李獻忠很快就命人將箱子開啟,說道:“陛下聖明,這朝鮮特產和草原特產其實是差不多的。”

果然箱子開啟后里面就冒出了一陣金光。

看到金子後,萬曆臉上直接笑開了花,說道:“你說前來複命,朕好像最近沒給伱下達過啥任務?”

李獻忠說道:“前陣子陛下不是托馬公公讓末將給陛下想想生財之道。”

聽到“生財之道”四個字的時候,萬曆眼睛直放光。

說道:“莫非愛卿的生財之道是在朝鮮?”

李獻忠說道:“陛下睿智,末將的生財之道正是在朝鮮。”

“這裡是黃金2000兩,乃是末將派遣平虜衛一千人在開京殺了幾天韃子給陛下掙回來的?”

一千人幾天時間就能掙黃金2000兩?

萬曆心裡別提有多激動了,不過他畢竟是皇帝,表面上還是一本正經的說道:“好你個李獻忠,兵部叫你出關解寬甸之圍,你百般推脫。倒有多餘的兵力派往朝鮮,你可知罪嗎?”

李獻忠趕緊跪在地上說道:“末將私自出兵朝鮮,確實有罪;可當時情況危急,哪怕是末將再晚一天出兵,恐怕朝鮮的開京同王京就要落到韃子手裡了。”

“陛下放心,這些人都是以海盜的身份參戰的,並沒有暴露大明官軍的身份。還替我大明在鴨綠江口掙回了一個皮島。”

於是李獻忠就將孔有德等人在開京的經歷給說了一遍。

當萬曆聽說,韃子光打下一個西京平壤就得到了50萬石糧食以及40萬兩白銀,以及大量人畜的時候他若有所思。

最後嘆息一聲,說道:“我大明打仗是消耗銀子,建虜打仗卻是越打越富!若是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

李獻忠說道:“陛下聖明,這便是末將給陛下想出的生財之道!”

“我大明替朝鮮出兵,所消耗的兵員、餉銀,軍械、糧草、撫卹都十分巨大,這些開銷自然是應該由朝鮮來出。”

儘管萬曆十分喜歡銀子,不過大明畢竟是天朝上國,替藩屬國出兵讓對方供應一些糧草到還算合理。若是連餉銀、撫卹,軍械這些都要對方來出,那豈不是要讓人笑掉大牙了?

這個李獻忠簡直是掉進錢眼裡了,居然比自己還要財迷。

他說道:“此事萬萬不可,若叫其他藩屬國知曉,還以為我大明已經窮到都沒錢出兵了。”

李獻忠心想:難道不是嗎,我大明現在還有錢出兵嗎?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於是他說道:“陛下誤會臣的意思了,我大明作為天朝上國,怎麼能向藩屬國索要軍餉。可若是其主動要求我大明長期駐軍,並再三要求承擔駐軍的費用,我大明總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

萬曆心想這李獻忠真是異想天開,說道:“哪有國家會要求他國長期駐兵在自己國家保護自己,還主動承擔其相關費用,他就不怕別國趁機滅了他?”

李獻忠說道:“只要陛下任命臣為朝鮮總督,臣擔保這支駐朝明軍的一切開銷都會由朝鮮來出。我大明等於花朝鮮的錢來養兵打建州,而朝鮮花這些銀子買平安,遠比用在他們自己軍隊身上效果要好的多。”

“大明同朝鮮是雙贏的局面!”

萬曆一想也有道理,朝鮮不但要割地給建州,每年的歲幣要是用在駐朝明軍的身上,替他們收回國土那可賺大了。

反正是打建州韃子,從遼東出兵是打,從朝鮮出兵也是打。

從朝鮮出兵還能省下一大筆開銷。

李獻忠說道:“陛下放心,駐朝明軍還能從朝鮮王那裡贏得獎賞,臣擔保每年給最少給陛下的內帑上繳白銀15萬兩。”

萬曆確實心動了,於是說道:“不知道你需要多少兵馬?”

李獻總說道:“兵貴精,不貴多,第一批末將準備駐紮馬步兵三千人。不過現在陸路斷絕,末將還需要一支水師。”

最後萬曆下旨:命開原總兵、兼中軍都督府右都督、寧遠伯李獻忠出任大明駐朝鮮總督,並從遼東鎮中抽調馬步兵三千組建駐朝明軍,外調天津水師戰船五十艘,官兵兩千人劃歸李獻忠指揮。原鐵嶺參將李三順擢升開原副將,開原、鐵嶺兩鎮仍由李獻忠節制。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援!

感謝書友“夢裡誰香”、“花落誰家”、的月票支援。

前幾天有些事情,導致上傳時間不固定,現在儘量每天0點後更新,感謝兄弟們的訂閱支援!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只想算命,你卻讓我當國師

我只想算命,你卻讓我當國師

我要吃月亮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5萬字
戍邊五年,抓大汗跳舞給皇帝看

戍邊五年,抓大汗跳舞給皇帝看

人類天菜
穿越歷史完全沒有的大梁朝,陳慶很慌,好在他是個皇子。 陳慶果斷要求就藩,而且是四戰之地的涼州,屬於是狗看了都搖頭的破地方。 皇帝年年都能收到陳慶的哭訴,說涼州有多窮,說涼州被三方夾擊,內憂外患。 偏偏這種情況下,陳慶還守住了,當皇帝好奇的巡視涼州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涼州困頓,商賈不通?你這一年幾百萬的稅是什麼情況? 山路崎嶇?你這修滿整個涼州的水泥大道什麼情況? 軍隊戰力孱弱?那這七萬精騎,還有
歷史 連載 4萬字
逆天小王爺

逆天小王爺

一碗火雞面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8萬字
權力是女人最好的醫美

權力是女人最好的醫美

大白牙牙牙
野心勃勃的王爺愛人 權傾朝野的大將軍爹 相依為命的皇帝兒子 而我是夾在他們中間的攝政太后 愛人說:“待我稱帝,卿卿便是國朝最尊貴的皇后。” 父親說:“待我稱帝,吾兒便是國朝最受寵的公主。” 兒子說:“兒臣會永遠孝敬母后,尊奉母后。” 他們都在向我賭咒發誓,試圖用愛情、親情打動我,讓我將手中的權力交出去。 可是,誰能保證愛人永遠不背叛,親人永遠不反目,母子永遠不相負? 唯有權力。 唯有真真切切握在手
歷史 連載 9萬字
嫡姐鹹魚後我被迫上位了

嫡姐鹹魚後我被迫上位了

將月去
隔壁新文《穿成宮鬥文女配的早死親孃》已開 明蕎是世家大族的庶女,她生母早逝,是燕國公府最不起眼的姑娘。 按理說只要她安分守己就能吃喝不愁平平淡淡過完這一輩子,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她嫡姐兩個月前落水後就被穿了,穿過來的還是條鹹魚。 具體表現為—— 小事鹹魚,早上不起吃喝不忌,閒時翻個肚皮。 大事擺爛,宴會不去才藝不學,一說議親就推三阻四鹹魚擺尾。 最後挑來選去要嫁給鎮北侯,那是個鰥夫,雖然戰功赫赫有錢
歷史 完結 8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