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在皇城前庭通政司的別亭下,身為輪值御史的察院左督察周邦彥,也在輕輕敲響的午後鐘鳴聲中;慢條斯理的吃完最後一口廊食;而後將筷著整齊擺放好,團腿在繩床上開始閉目養神起來。

因為這兩天接連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讓他這個久經宦海,在地方與京城間,幾度沉浮起落的資深老憲臺和察院之長;也不免有些緊接無暇的倉促感。

誰又能想到,身為他半個門生的郭崇濤,與那位湊合在一處之後,居然會攪動出這麼大的動靜和干係來;直接把正兒八經察事問案的小三司風頭,都給壓過了過去。

就像是當年那位梁公,輔佐泰興帝革弊改新的政略。對於御史一臺三院重新釐定責權時,所批定的一般;這烏臺裡微言大義、坐視空談和聞風而動的嘴炮黨太多;而真正勇於擔責任事的太少。

因此,才專門重新設立了專門的御史裡行制度;也就是在御史臺與外官遷轉、升任中,必須歷經為期一年到數載的裡行(暗訪)御史生涯;必須有所成就才能完成考核評定的慣例。

由此,也將這個歷朝歷代沿襲下來,半是監督朝堂半是優養士人,而為世人所羨慕的清貴職;變成了令地方官員將吏,聞之色變的京中瘋狗;幾乎與天家豺犬——武德司比肩的一時惡名。

事實上,就連郭崇濤本人,也是周邦彥在早年兩度履任,河東、山南的裡行御史時;而親手提攜和考驗若干的一時俊傑後,才最終對他格外地青眼有加,而確立了門生名分的。

就是看中了他拔舉於市井而重實務,既有執著堅忍之性,又不失機變縝密的心思。也是隱隱將其視為了自己秉持的理念和事業,乃至是相應派系的候補接班人選之一,而進一步考較。

但他沒有想到,更早拜在門下而出身相對優越的弟子魏東亭,因為有更多退路和選擇的緣故。居然在事到臨頭選擇了退避三舍;寧願混到小三司裡去和光同塵,與他人一起擔責也不願沾惹干係。

按道理說,作為匯聚了大理寺司直(或評事),刑部員外郎等,一干署衙資源的小三司中,難道真的就是純粹的酒囊飯袋麼。只是人多心不齊,既怕擔責也不肯多出力,所以才導致久無突破。

結果,反倒這位新任從七品下的管城御史郭崇濤,奮勇精進的主動迎難而上;愣是給他憑空攪擾出一番偌大局面來。光是他提供的證據和嫌疑,就已經至少斷送了三位品秩比他高的官員前程。

其他被送進臺獄的低品官吏,更不知道凡幾。這也逼得身為座師和舉主的周邦彥,不得不做出選擇和決斷。

要麼就是壯士斷腕,就此撇清干係,任由其隨波逐流、自生自滅。要麼,就籍此給與更多的支援和助力,乃至將其打造成為御史臺中,最為顯目和傑出的新秀,乃至是自己仕途當中的得力臂助。

因此,在最新呈送來的證據和發現面前,一貫的愛護之心還是壓倒了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他剛剛動用了自己最大限度的權柄,而簽發了對於都官郎中鞠拿聞訊的牓子;也等若正式擺明了立場。

因為,相對於京城諸獄各自分屬的部門,位於城南一角的左右徒坊,其實是聖祖太宗遺澤所致的重要門面。因此,歷代沿襲下來之後,都屬於刑部別設的都官郎中的直接管轄;

而周邦彥以察院左都察身份,直接對於這麼一個位卑而權重,手下提轄至少數千號人等,間接影響數萬人的生計;同時對於京畿諸獄,擁有巡查和檢視之權,從五品上的刑部要職直接鞠問;

可謂是在御史臺賦予的基本職分內,最大限度地捅了天窗了。當然了,周邦彥此舉也只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刑部所屬的都官郎中,所轄事務無比地冗繁鉅細,因此反而未必有多少干係。

其中真正的目標,還是為了衝鋒陷陣在前的郭崇濤,製造足夠的理由和機會,訊問和追拿其麾下的相關人等。畢竟,就連身為上司和主官的都官郎中,都進了御史臺,難道底下人還能倖免麼?

只是,他在屏氣入冥,慢慢回想起從尚書省秘閣處,所調閱過的那些異聞和亂事之際;卻忽然聽到由遠而近的腳步聲,以及一個尖銳而陰柔的嗓門道:

“原來,左都卻是在這兒討清閒,倒叫雜家好找了。”

周邦彥不由睜眼一看,卻是一名紫衣籠冠,淨面無須、鶴髮童顏的中貴人;不由開口道:

“是黃大伴啊,怎麼不在銀臺門聽事,卻來這通政司耍。”

“實在是因為人老心軟,卻不過他人的求情,才來找左都捎個話兒。”

面對這個軟釘子,黃大伴卻是不接茬笑道

“哦,可是為當下右徒坊的干係麼?”

周邦彥卻是綿裡藏針的道:

“自然不是,那可是事關貞明聖後臨終的遺誥;雜家一介老奴,有幾個膽子,敢壞天家的孝道事親。”

然而,黃大伴卻是毫不猶豫搖頭道:

“只是,昔日宮裡的故舊央求不過,說是手下的兒郎,怕是與郭管城處有過些許誤會;此刻茲事體大,不敢耽誤了正事;所以還求左都行個方便,給個當面陳情的機會。”

然而這一番交涉下來,周邦彥最後還是答應了對方的要求。因為,他也想籍此試探和伺察一番,對方的真正態度和動機何在;同時看看能否交流到一些資源和訊息。

另一方面,這位黃大伴雖然已經交卸大多數職事,半隱退在宮內宅居住,但是既然能夠被稱為大伴或是伴當的,就代表著當今天子即位之前,藩邸所處的私人班底淵源;

他身為外朝群臣的督導之責,固然是無懼對方的能量;自泰平之後也少有宦臣放肆的地方。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為自己的弟子郭崇濤,增加更多的意外變數,卻也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

再則,他透過查閱那些歷代的秘閣處記錄,隱隱感覺到了某種,可能導致當下局面產生變化的契機。

於是,已經將右徒坊當中多方派遣的人手,名正言順整合在麾下聽效的郭崇濤;也迎來了一個毫不起眼的訪客。那是一名身形矮胖,而形容略有些猥瑣的中年人。

“你我素來話不投機,還有什麼可以多說的。”

只見郭崇濤毫不客氣的嗆聲道:

“不瞞郭君,你我兩家長久牴牾,乃是公事使然;而非私怨呼?”

中年人卻是不以為意道:

“故而當下局面,我家大親事長,願與郭君保持一條互相取信的渠道。”

“你們還有臉說這話!”

郭崇濤卻是嗤聲冷笑起來:

“不瞞郭君,當初那位與夏使府上,暗中私通往來的幹辦,確是武德司的人;但是他的作為,就非諸位親事、大親事長所願了。”

中年人卻是誠然道:

“至少,在查明其中干係和內情的初衷上,武德司是與憲臺一致的,還請郭君給個機會如何?”

正當郭崇濤猶豫了片刻,想要開口說些什麼之際,突然就有人闖了進來;卻是手下的吏長慕容武,而在他耳邊急促說出令人徒然色變的話語:

“那江生,在回園途中,遇襲失蹤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