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英見藩王們的興趣都已經提上來了,自然想要給這些藩王們講述普及一下在大明之外,有什麼更好的地方。

然而就在此時,湘王朱柏有些遲疑的開口問道:“皇侄,可否不出去封國。”

此話一出,所有人頓時都沉默了。

並不是每個藩王都要想去海外封國的。

這種海外封國的想法,其實只有幾個喜歡打仗的才很感興趣。

像是朱棣,朱棡,朱棡,朱楨。

這幾人自然是首當其衝,

而齊王朱榑,蜀王朱椿,其實更想的是在自己目前的藩地上生活。

而周王朱橚,倒是沒多大的擔心,畢竟他現在已經在為朱英做事了。

湘王朱柏想法更為簡單,所謂父母在,不遠遊,受到道教文化的影響,這天下就沒有六親不認的仙人,所以他更希望的是,能夠待在大明內。

這樣每年都有些時間,可以過來看望父皇。

只是在聽到湘王朱柏這話的時候,朱英微微沉默起來。

他之所以提出海外封國,這最終的目的,自然是要把藩王和皇帝的矛盾,向外轉移。

而且這跟他的全球佈局,也有很大的關係。

現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先畫一個大餅,什麼組建內廷,什麼大明扶持,其實在很高的程度上,還是要形成經濟上的控制。

最為主要的,便就是想沐英一家般,對當地的土著進行教化,慢慢的使其融入到大明的文化圈子裡面來。

戰場入侵是最為低階的方式,像是蒙古人,統治了那般大的疆域,然而崩塌之後,反而什麼都沒有留下。

大量的蒙古人,還被土著的文化給併入了。

朱英要做的,就是打造真正的漢文化圈子。

即便是藩王的地盤,所有人,穿漢服,寫漢字,說漢語。

華夏數千年,分分合合,終歸都是肉在一個鍋裡,即便是元朝的蒙化,對於整個中原王朝來說,也是很難有衝擊力的。

這就是文化的底蘊。

包括周邊的很多國家,也是受到了漢文化的衝擊。

那為什麼不能讓這樣的衝擊,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呢。

在這一方面,朱英是絕對不會退步的。

良久,朱英緩緩開口說道:“侄兒不想讓自家人的感情有所影響,但有些事情,諸位叔叔也是明白的,並非是想怎樣,就能怎樣。”

“在不同的位置上,考慮的方式自然是不同,能夠爭取到海外封國,這已經是最為難得了,觀往前歷史各朝代,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先例,算是開天闢地頭一遭了。”

“當然侄兒也非常的清楚,人各有志,並非是所有人都喜歡海外封國,只是在這方面上,就只能稍微委屈一下了。”

“大明境內,從今往後,所有藩地都得收回,親王俸祿另算,若是帶兵打仗,則按普通將領的方式,可掌兵,亦可入朝。”

朱英這話,頓時就讓楚王朱楨,蜀王朱椿,面色有些難看。

倒是湘王朱柏面色輕鬆,似乎沒有放在心上。

其他的藩王,就如同看熱鬧一樣,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和打算。

“不知除了倭國,可還有其他什麼富庶的地方。”楚王朱楨開口問道。

楚王朱楨也算是能文能武的一批,性格上也比較溫和。

他的運氣很好,在出生的時候,正好碰到武昌捷報,當時的朱元璋很高興,直接就定為楚王,藩地武昌。

十七歲的時候,就去武昌就藩了。

在藩地的生活,可謂是非常愜意,現在身上也是功勞赫赫。

洪武十五年,平定大庸蠻夷。

洪武十八年四月,與信國公湯和、江夏侯周德興平定銅鼓衛、思州諸蠻族叛亂。

六月,率湯和平定靖州、上黃諸蠻夷。朱元璋稱讚道:“湯和言爾有謀略,真吾子也。”

洪武二十年,征討雲南,活捉阿魯禿。

洪武二十二年,初設宗人府,以楚王朱楨為右宗人。

洪武二十四年,征討西蠻,大獲全勝。

放眼目前的大明所有將軍,楚王朱楨也絕對是一等一了,是真正的統帥型人才。

歷史上即便是朱棣靖難奪取皇位,對楚王朱楨這個六弟也很是友善,朱楨也很配合的交了兵權,一直到六十一歲的時候,才最終去世。

而明楚王一脈,也是源遠流長,嘉靖年間鬧過一些荒唐事,不過還是這麼過去,直到明末,才被張獻忠給滅了。

而楚王一脈,在大明近三百年,一直都駐守在武昌。

現在,朱楨要面臨的選擇,便是要脫離藩地。

什麼可掌兵,可入朝,那都是場面話。

他是個聰明人,很清楚的知道,現在當下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海外封國,要麼就是當個富貴王爺。

思前想後,朱楨還是捨不得兵權,想要出去搏一搏。

倘若能夠在大明外站穩根腳,背靠大明,或許比之現在,都要過得舒服一些。

畢竟到那個時候,可算是真正的藩國了。

雖然海外封國這樣的事情,肯定有一定的風險,但朱楨覺得以自己的謀略軍事能力,可能也不是那麼難搞。

朱英聞言笑著說道:“地方太多了,侄兒流落西域,諸位叔叔都是知曉的,這段經歷給了侄兒非常之多的見識。”

“很多小國,其實他們的地方並不是不富庶,就拿安南來說吧,雖然在與大明之間,有著很大障礙,可諸位叔叔知曉,那裡的水稻,一年可至三熟,甚至四熟。”

“可惜,安南的土著,空有寶山不自知,很多土著部族,還是以打獵為生,若是咱們大明的百姓去了那裡,別說溫飽,那可是吃不完的大米。”

“好好整治個十年八載的,怕是整個安南的百姓,家家戶戶都有吃不完的糧食,甚至還可以把大量的糧食,直接運到咱們大明來。”

“你說這個地方,他富庶不富庶,像安南這樣的地方,其實還有很多,不僅僅是安南,他周邊的國家,也都差不多的情況。”

朱英這話,聽得朱楨那叫一個熱血沸騰。

眾多藩王,也是頓時來了很高的性質,就連朱棣都不由眼神中帶著思索的意味。

吃不完的糧食,就這個詞哪個藩王不清楚其中的含義,一年三四熟的大米,按照朱英的這個說法,還真就不誇張。

“皇侄前段時間,抽調了五萬精銳去安南,便就是為了此事嗎。”朱橚突然開口問道。

他倒不是為了安南封國,而是對一年三四熟的水稻起了興趣,這跟他目前的研究,很是搭邊。

朱英自然明白朱橚話裡的意思,笑著回道:“五叔莫急,關於這稻米的取種,侄兒早就已經吩咐好了,只等他們到了安南之後,便就帶回來。”

朱橚輕輕點頭,表示自己沒有其他話要說了。

現在的朱橚,全程就是吃飯品酒,對於朱英說的這些,基本上是左耳朵進,由耳朵出。

還是因為聽到一年四叔的水稻,這才想要研究一下。

“不知安南那邊,可還能過去。”朱楨不由開口問道,顯然是對安南來了興趣。

朱英搖搖頭道;“安南已經去了五萬精銳,並且那裡作了安排,暫時是不太可能的,不過除了安南,周邊也很是不錯,還可以跟安南遙相呼應。”

“相對來說,要穩上許多。”

“像是占城、柬埔寨、寮國這些地方,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時候,蜀王朱椿開口了,問道:“皇侄說的這些小國,均是我大明屬國,都有上貢,若是這番至於藩國,奪取王位,怕是容易惹來非議。”

在眾多藩王之中,朱椿算是一個另類。

他沒有繼承朱元璋的軍事天賦,反而是繼承了文學天賦。

本身喜好讀書和做學問,‘博綜典籍,容止都雅’,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稱。

這輩子,就沒帶兵打仗過,不過朱元璋也不介意,畢竟現在大明已立,並不是說要所有兒子,個個都是能文能武。

相對來說,能文目前更受朱元璋的看重。

想來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朱椿,顯然對於屬國這樣的事情比較在意。

朱英有些詫異的看向朱椿,他沒想到藩王之中,還有這等人,去真正的考慮屬國的利益。

朱英笑著解釋道:“十一叔誤會了,屬國和藩國,不都是大明的臣子嗎,這其中的關係,在侄兒看來,相差也不是很大。”

“再者說了,若是眾位叔叔過去,還有農民,工匠,肯定會讓當地土著的日子過得更好,十一叔不知道,在西域那邊,很多小國想要併入到大明來,都沒有機會呢。”

“誠然,這樣的情況,對於這些小國的王室,自然會有一定的衝突,或許有部分的王室,甚至有反對的意見。”

“可對於整個國的百姓來說,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自然是想過溫飽的日子,我們不能因為少數人的不同意,就把多數人給否決掉吧。”

“再說了,那些王室也並不是說撤銷,到時候可以將其接到京師來,王位還是可以保留的,還能在朝堂這邊,領取一份豐厚的俸祿。”

“甚至於他們的俸祿,還可以跟藩國的歲入聯絡起來,若是藩國發展得越好,他們的俸祿自然可以更多,這樣豈不是更好嗎。”

聽著朱英的詭辯,朱椿下意識的就想要爭論。

不過稍稍沉默後,他還是放棄了。

雖然目前只有朱英在剛剛提起這個事情,但你誰都知道,這已經是不可能有所改變了的。

像是朱棣,朱棡,朱樉,這三位帶頭的哥哥們,對於這個方案已經確認。

自然這些當弟弟的,就不好去反駁了。

朱椿感覺有些可惜,自己好不容易建起來的蜀王宮殿,這才剛過十年,就只能含淚離去。

其實論起關係來,朱椿和朱英的關係,還算是非常緊密的。

朱椿的正妃,就是藍玉的女兒。

“皇侄,現在倭國那邊,暫且只有三弟和四弟過去,剛才皇侄也說過,倭國完全拿下後,按三國劃分,不知這第三藩國,可有人選。”

朱樉問道。

安南拿不到,朱樉對於倭國還是比較上心的。

畢竟攻打倭國,屬於目前大明勢在必行的一路,徵徵起來有大軍相護,自然要輕鬆許多。

聽到這話,朱英當然明白秦王朱樉的意思,不過朱英並不是很想讓朱樉過去。

朱樉和朱棡的關係,相對於朱棣來說,自然要好上許多,若是時間長了,肯定會對朱棣有很大的壓力,朱英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

朱英想看到的,是另外加入一個比較弱小一點的第三方,形成在倭國朱棣和朱棡兩虎相爭的局面。

相對來說這樣的局面,更加能夠穩住倭國的情況,這個平衡點,並非那麼容易被打破掉。

而且對於朱英來說,也可以更好在經濟上,形成一定的控制。

面對朱樉的話,微微思索一番後,朱英道:“其實目前的高麗,也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其中高麗的優勢在於其地理位置,對於大明來說,也是非常的重要,易守難攻是一方面,其海上貿易,也可以非常的豐富。”

“和倭國相交,往後倭國的白銀出產,透過對馬島的航行,是非常便捷快速的。”

朱樉聽到這些,便就不說話了。

在他的心中,高麗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

高麗最出名的在於,那是隋朝三次遠征都沒有攻下來,他雖然沒去過,但高麗的名推還是聽說過的。

而且高麗距離大明也很近,跨過鴨綠江就算是到了。

海岸對面就是倭國,加上海上貿易,比起大明很多地方來,也算是比較富足了。

朱英看朱樉沒有繼續,也就不過多解釋了。

高麗很大,雖然整體比倭國要小一點,可都是在大陸上,並非是海島國。

尤其是和大明相連,戰略地區更為重要,自然不可能全部都交給朱樉的。

不過這些話,現在倒是沒必要說。

至此,眾藩王基本上也瞭解到了朱英的意圖,雖然有些藩王不願意,可這中間的刺頭,像是朱棣,朱棡,朱樉,朱榑,相對來說比較能打的。

打了很多年,還有許多功勞在身,兵權在握的藩王們,還是覺得海外封國的這個建議不錯。

況且像是朱棣這種,本來就是敢打敢拼的,海外封國更加合乎他的新意。

目前的已經就藩的藩王,都在這裡了。

搞定了他們,後面還沒就藩的,自然問題就不大,就算心中不情願,也只能按照安排來。

這個計劃,在朱英的心中還是覺得非常滿意的。

尤其是對於大明的疆域來說。

正所謂: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

便就是如此了。

(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上命昭唐

上命昭唐

控制變數法
唐王朝的宦官政治是不敢想象的。中唐以後,宦官總是分成兩派乃至更多,互相爭殺不休。 這是分權制度決定的,也是武人為亂不可信的國情影響的。但在控制皇帝、操縱軍政、打擊相權方面,宦官們保持著高度一致。 其權力甚至世襲罔替而繼承,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的集團。這讓唐朝宦官必須面對一個嚴重問題:失去政權則失去全部。 因此,在危難之際,宦官需要保證皇權得以延續,以延續家族的既得權利。 而統治者面對藩鎮割據、叛亂頻
歷史 連載 6萬字
帶著系統來大宋

帶著系統來大宋

浪子邊城
信仰系統的出現,蘇石來到了大宋,並在這裡開創了屬於他的波瀾壯闊的人生。 只要你能在後世看到的東西,只需要有足夠的信仰點數便都可以兌換出來,拿到宋朝,那會是怎麼樣的一番光景。 蘇石,外祖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光胤。 ......燭影斧聲之後的趙家後代一直被皇室高度警惕著。 他要怎麼樣排除萬難,立世於朝廷之上? 重文輕武的宋朝,對外軟弱,對內卻是強勢無比。蘇石要怎麼樣才能帶著宋人崛起,真正對外強硬起來,真
歷史 連載 289萬字
通房嬌妾

通房嬌妾

花銜月
入薛家為婢的第六年,瑩兒靠著一把如鶯似啼的妙嗓成了三爺的通房丫鬟。 彼時三爺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家族勢強,官途亨通,離尚主只有一步之遙。 他寵愛瑩兒就像寵愛豢養在雀籠裡的金絲雀一般,只把她當成個解悶的玩意兒。 誰曾想,這可有可無的玩意兒竟能靠著善解人意、柔順乖巧的性子一步步地走到他心中。 後來,三爺棄了駙馬之位,執意娶了個母家不顯的庶女進門做正妻。 旁人都贊他高風亮節、清正自傲,不願靠著女人的裙帶
歷史 連載 0萬字
大梁暴君:權臣造反?賞九族消消樂!

大梁暴君:權臣造反?賞九族消消樂!

賴總
【龍年最爽皇帝文!全程高能爽點密集】穿越到大梁帝國皇帝身上,開局權臣就要誅殺皇后! 葉凌表示雖然開局手握漢獻帝劇本,可他偏偏要做李世民!葉凌先保住皇后與權臣鬥智鬥勇,搞改革、開海禁、殺貪官,提升大粱國力。 女真、突厥、倭寇先後來犯?葉凌發明出加特林,表示來多少殺多少!
歷史 連載 2萬字
暗墮刀劍會夢到吐槽役審神者嗎

暗墮刀劍會夢到吐槽役審神者嗎

列文狐克
[觀前提醒]:我們在大量的日常裡發現了少量的主線。 當了二十多年普通人的我,在河邊被會說話的狐狸碰瓷了。 自稱狐之助的醜萌狐狸聲稱我身負靈力,簡直就是天命之子,一看就很適合擔任時之政府的刀劍審神者。 不是我說,這種詐騙手法只有小學生才會相信吧。 我:“薪資待遇如何?” 事實證明,熱情到詭異的HR背後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是天坑,很遺憾我不是那個百分之一。 狐之助一定是不小心才把暗墮刀劍審神者的字首落
歷史 連載 7萬字
執劍長安

執劍長安

雞腳芝士
機關算盡謀天下,鐵衣怒馬逆中原。自北蠻侵中原已過百餘年,天下之勢看似太平,實則暗流湧動。 而今群雄豪起,燦若繁星,諸國不免各有其志,自當奮勇爭先、逐鹿中原。 一日之勢,明久則暗,暗久則明。當今中原,新唐中興,志在重塑輝煌。 然北魏強盛,欲鷹揚千里而一統天下,此外,更有後韓、南楚、田齊等國伺機而動,亦有寒門、草堂、芸月閣等幫派參雜其中,關係縱橫交錯、錯綜複雜。 面對內憂外患,新唐當如何以對?
歷史 連載 1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