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繁華也有個缺點,那就是大明的人根本就不想著出去,而周邊小國的貴族都想著來大明生活。
比如京師的房價,這上漲的趨勢完全就沒有停下來的道理。
朱英還記得最初搞正陽大道的時候,也就是幾貫鈔一方,可現在呢,已然是漲到了上百寶鈔的天價。
這還僅僅是外城區,內城區更是有價無市。
原本還想著遷都的,可是目前這情況,遷都的事情也只能無限期延後了。
一動就會影響國本。
當然,朱英移民政策也不是對於京師這些人的,在大明的很多地方,許多百姓還在溫飽線掙扎,並不是什麼土地都適合耕作,尤其是一些大山裡面,似乎還在過著從前的日子。
朱英想要對外進行開擴,首先就是利益上的讓步,如果大頭全部被朝廷佔了,別人自然就沒有了對外開擴的心思,要有足夠的利益,才能進行驅動。
這實際上也有壞處,因為會很容易誕生出一些龐大的世家,可是若忌憚世家的成長而放棄的話,那豈不是很沒意思了。
不過在此前,朱英這裡還有件大事要辦。
那就是關於妹妹朱明月的大婚。
洪武九年出生的朱明月,現在已經二十五歲了,早就到了出閣的年紀。
因著朱英的寵溺,自然也沒有人敢去催她,由著自己了。
物件也談了許久,便是耿炳文之子耿璿。
原本前年就要成婚,但因為北伐的耽誤,又推遲了兩年。
現在耿炳文雖說坐鎮歸化城,但從那邊回來也就是十來日的功夫,參加自己兒子的婚禮自然是沒問題。
目前朱英還是太孫,所以朱明月也只能暫且封個江都郡主。
朱英如果即位後,她便是長公主了。
下嫁的時候,朱元璋特許以公主之禮,這使得排場非常隆重。
朱英倒是沒有多大的感覺,不過朱明月卻是哭得厲害。
從今天開始,她就要離開這個從小長大的皇宮了。
朱允熥送親,按照流程,三天後才是回門宴。
現在的酒席是耿璿那邊安排。
朱英並不擔心朱明月下嫁長興侯家會有什麼受委屈發生,作為大明太孫的親妹妹,這天下還沒有人敢去欺負她。
哪怕是夫家也不行。
當然,耿璿他是考察過的,品行端正,沒有紈絝子弟的惡習,也是個值得妹妹託付終身的人。
況且兩人也算是兩情相悅了。
婚禮過後,三王北伐。
朱英開始籌備遠征軍的事情。
這日,朱英帶著自己寫下的策略,來到了老爺子這裡。
“爺爺,前些日子我跟李景隆聊過,關於這海外的事情。”
“海外的天地遠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廣袤無邊,我中原自古號稱天朝上國,然而對比整個天下,只是佔據了一小塊的地方。”
“如今我大明的國力,比之成吉思汗又哪裡差了去,他當年有三十萬鐵騎,而我大明如今亦是有三十萬鐵騎,還有如此之多的衛所兵力。”
“孫兒心裡也考慮過,如果強行征伐全由朝廷承擔,必然是勞民傷財,因此想出了個折中的法子,還請爺爺查漏補缺。”
說罷,朱英將手中的冊子遞給老爺子。
朱元璋接過開始翻看起來。
在這冊子裡講述的,正是關於大明進行海外大殖民的事情。
其中有關鍵的幾個點。
首先就是遠征的兵力。
朱英初步定下的是十二軍團,以十二生肖為名。
每軍團戰兵一萬,總計戰兵十二萬。
這是指戰兵,輔兵不包括在內,加上輔兵的話,大概在二十多萬左右。
朱元璋這裡才翻看了幾頁,眉頭緊鎖抬頭道:“封國?大孫可是想好了?這個先例一開,以後可就不好控制了。”
朱英解釋道:“只有足夠的利益,才能驅動這些家族們傾盡一切去支援遠征,那些蠻荒之地,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去管轄,還不如是交給他們。”
“這樣大明每年只需要向他們收取賦稅,如果全靠朝廷來治理,想來要不了多久,這些地方又會被當地的土著給奪回去,且如此之遙遠的距離,裡頭產生的貓膩太多,反倒是討不得好處。”
朱元璋聞言沉吟。
他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弊,只是前朝歷代在敕封諸侯這一塊,早就已經驗證是錯誤的選擇。
商朝,周朝,幾乎都是亡於諸侯國之手。
漢朝吸取教訓,非劉姓不得稱王。
唐朝的藩鎮之亂。
其實每個開國皇帝,都在盡力避免曾經歷史中其他王朝犯下的錯誤。
朱元璋自然也這樣。
所以在看到朱英提出要分封諸侯國的時候,自然有些遲疑。
“咱們大明的情況和歷朝歷代都不相同,在秦之後,車同軌,書同文,說起來大家都是漢族,怎麼打都算是窩裡鬥。”
“窩裡鬥得狠了,就給了外族機會,這才有蒙元入主中原之事發生。”
“太過於龐大的版圖,朝廷是很難進行有效的管理,尤其這些國家的文化,語言與我大明完全不同,在教化之上,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想要馬兒跑,就要給馬兒吃足草,大明想要更加遼闊的統治,那麼只能把更多的利益讓出來,這樣別人是誒了自己去做事,完全就不同了。”
“而我們大明內部的矛盾,也能夠轉嫁到外邊去。朝廷真正的核心,還是現在的大明。”
朱元璋沒有回答,而是再度拿起冊子接著看。
冊子裡寫著,並非是任何人都有封國的資格,首先要有大明侯爵,公爵的爵位,他們打下的地盤,才能向朝申請成立候國,公國。
侯國跟公國的範圍自然是有差別的,不過朱英還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定,只是模糊寫著須繳納全國三成賦稅進貢大明。
於此同時,不管是候國還是公國,都需要承擔教化之責,這一點將會受到大明的監督。
如若教化不力,朝廷可撤銷其國。
冊子裡寫的是大綱,一個方向,具體的細節還需要商量敲定。
朱元璋看完後久久無言。
如果把這些頒佈出去,那麼毫無疑問,大明將會成為一個軍國性質的王朝。
其中最為類似的,便就是秦朝。
秦人為什麼那麼喜歡打仗,是因為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大刺激。
現在大孫搬出來的這一套,便是仿著秦朝的方式推成出新。
看似是有侯爵,公爵的限制,實際上一個屬國的成立,其中必然會有大量的世家依附。
沒有哪個家族,能夠抵擋住這樣的誘惑。
而在此的前提下,大孫還成立十二軍團遠征軍,這等於是朝廷給他們開路。
“大孫,你可知曉在咱們大明,現如今有多少世襲公侯之家。”朱元璋開口問道。
朱英把侯爵也納入進來,當然也是做了功課,回道;“大明開國至今,加上追封在內公侯一百零四人,胡惟庸案爵除二十一候,目前尚且有公侯八十二家。”
朱元璋接道:“所以大孫是要封八十二國出來?周朝才封七十一國,大孫這是要比周朝還要多十一國啊。”
說著說著,朱元璋自己都笑了。
朱英也跟著笑道:“如果這八十二家公侯都能達到封國的要求,那麼咱們大明的版圖,要遠遠超過成吉思汗了。”
“大明的百姓去到外面,不需要去學什麼土著的語言,各處都是說漢語。”
朱元璋沒有理由拒絕了。
把冊子收起來放在書案上說道:“行,既然大孫有這個想法,咱也不攔著,左右都是在外邊打仗,也影響不到咱們大明來。”
“這冊子咱先讓各部尚書去研究一番,也透過他們之口,把訊息透露出去,接下來就是看是什麼反響了。”
朱英回道:“訊息傳出去後,或許他們會比我們更加著急。”
爺孫倆相視一笑。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
朱英的冊子很快就傳到了內閣。
現在的內閣基本上是以各部尚書為主成立,負責處理各項政務上的事情,但是唯獨在兵權這塊不劃入內閣管轄。
內閣並非是朱英組建,而是在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的時候就成立了,朱英做的是把大部分屬於皇帝的權力下放給內閣成員,並且對內閣的職權進行改革。
現在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朱英或者朱元璋直接丟給內閣去處理。
反正處理不好就拿人問責。
其他的時候一般就是透過總理出來的資料,看整個國家的財政和地方情況。
這樣的治國,顯然讓朱元璋和朱英兩個人都要輕鬆不少。
而內閣在接到朱元璋丟過來的冊子後,幾乎是掀起了一場大風暴。
“這,陛下怎會有如此想法。”
茹瑺是第一個看完的,看完之後整個人都驚呆了。
“此訊息要是傳出去,整個京師怕是都要被撼動起來,我等是否要勸諫陛下一番,這必然影響我大明國本啊。”工部尚書沈溍憂心忡忡的說道。
他的話也得到了在場各部尚書的首可。
唯獨劉三吾緩緩搖頭。
“不知劉尚書這是何意。”沈溍當即詢問道。
現在已經不是六部,教育部的劉三吾也是尚書,自然在內閣之中。
其實哪怕是最初的內閣,翰林院許多大學士也是參與的。
“這等驚天駭世的想法,以我之見,大約不是出自陛下之手,而能夠讓陛下拿來內閣商議的,也就是隻有太孫了。”劉三吾說道。
這話讓眾人的臉色變了又變。
涉及到太孫,事情就要複雜許多。
現在名義上內閣受陛下節制,實際上大小事務只要是太孫開了口,陛下那邊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異議。
現在大明發展成目前的樣子,九成的功勞都是在太孫身上,哪怕再是荒唐的事情,也沒有人敢去阻止。
“如果是太孫的意思,我們應該還是慎重商議一番才是。”吏部尚書詹徽張口說道。
這個老狐狸,最是懂得明哲保身。
要知道內閣的議事,都是在宦官的監督下進行,也就是他們的話,都要被記錄在冊。
只不過一般的事情也就算了,這涉及到封國之事,大家說話都變得非常謹慎,誰也不知道陛下對此是什麼意思。
不過既然拿到內閣來,說明成事的可能還是很大。
次日。
也不知道是誰把關於海外封國的訊息給傳出去了,立即就在京師上層勳貴之中,颳起了大的風暴。
僅僅不到兩日的功夫,關於公侯封國之事,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幾個尚書聽聞,頓時就慌了。
他們明明誰都沒有說,怎麼京師就傳開了。
到底是誰把訊息透露出去的。
每一個尚書的心中,都有數個懷疑物件。
這個洩密的事情陛下要是怪罪下來,豈不是內閣的鍋。
——
涼國公府。
景川候曹震急急忙忙的趕了過來。
“內閣傳出來的訊息,大哥可是聽說了嗎。”
藍玉聞言,皺眉道:“自然是聽說了,此事是陛下交給內閣商議之事,暫且還沒有定下來。”
曹震道:“我來之前,就有許多人跟我詢問訊息,四處都是沸沸揚揚的,各個酒樓都快要被包圓了,也不知是內閣哪位膽子這麼大,這等事都敢向外傳。”
“我估摸著原本能夠透過的事情,都變得玄乎了起來。”
藍玉輕笑道:“你怎的就知道是內閣傳出來的訊息,而不是陛下故意散播出來的。”
曹震不由道:“大哥的意思是說,錦衣衛那邊.”
藍玉擺擺手打斷了曹震的話,解釋道:“非是有人跟我報信,現在的錦衣衛,你還不知道啥情況嗎,只是能夠在如此之快的時間裡就傳遍京師,又怎麼可能是內閣透露。”
在錦衣衛裡,有很多人都是屬於淮西勳貴集團的一份子。
不過藍玉現在謹慎行事,早就警告過了,除非是涉及他個人,不然錦衣衛那邊也不會冒著暴露的風險來傳遞訊息。
當局者迷。
其實只要細心一想就知道,這樣的手筆明顯是有人操控。
“難道是陛下想借此機會”曹震只說了一半,但藍玉明白了其中意思。
藍玉感嘆道:“這等行事,少不了太孫的影子,我只是沒想到,太孫竟然真的願意封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