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梁代唐】

大唐天祐四年(907)4月,抬棺六臣率領文武百官及皇帝專用“法駕”啟程上路,在上源驛稍作休整之後,抵達汴州。

這是上源驛發生的第二個重大事件。

又經過一系列繁瑣冗雜的程式之後,梁王朱溫正式面南背北、稱孤道寡,改國號為“大梁”(史稱“後梁”);改天祐四年為開平元年;將唐哀帝降封為“濟陰王”,遷居曹州濟陰縣軟禁,次年2月鴆殺之;升汴州為開封府,建名東都,原東都洛陽改稱西都,原西都(長安)撤銷,由此也就有了“東京汴梁開封府”的叫法……

遵循慣例,朱溫改名為朱晃,從此脫胎換骨,貴為天子,龍登九五。本書慣例,仍以“朱溫”延續稱之。

朱溫將自己的祖先追認至上古時代,愣說自己的祖先是舜帝手下的朱虎,自己是朱虎第四十六代孫,同時追尊其高祖父母以下的直系血親為“帝”,女性成員稱“後”。

封自己的哥哥朱全昱為廣王,諸子侄亦封王。

總之,就是改朝換代的一般套路。

登基大典結束之後,朱溫在玄德殿擺下國宴,宴請“抬棺六臣”等開國功臣們。朱溫端起酒杯,對幾人說道:“我輔佐國政的日子並不久,功德尚淺,我能有今天,全是靠你們幾個人的大力推戴啊!”

罵人不帶髒字。把謀朝篡位的罵名甩鍋給他們。

張文蔚、楊涉等人既慚愧又害怕,低頭無語,無地自容(俯伏不能對)。慚愧的是自己賣主求榮,累受唐恩而助力唐賊,國難當前,助紂為虐;怕的是自己會重蹈朱友恭、氏叔琮、蔣玄暉、柳璨的覆轍,被朱溫卸磨殺驢,身敗名裂。

唯獨厚顏無恥的蘇循、薛貽矩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盛讚朱溫功德,極盡舔菊之能事。

古今中外,賣國賊、帶路黨、二鬼子、漢奸等吃裡扒外、賣主求榮之輩,都不會有好下場,不分種族、信仰、意識形態,叛徒始終是全民公敵。

以“抬棺六臣”為例,蘇循之輩竭力討好朱溫,爭當舔狗,所盼者無非就是能夠以後梁“開國元勳”的光環身居高位,蘇循最大的夢想就是做宰相。他認為,憑自己在逼唐禪梁方面的優異表現,足以榮登大梁相位。

然而事實非常打臉。

朱溫在內心深處是十分鄙視蘇循父子的所作所為,特別是“蘇楷駁諡”之後,朱溫對蘇氏父子的態度是“深鄙之”。而以敬翔、李振為代表的朱溫集團核心權力圈同樣唾棄蘇循父子的無恥行徑。敬翔就曾明確警告朱溫,“蘇循是唐王朝的鴟鴞,這種人絕不可以任用!”

登基後,朱溫很快就頒佈了新朝廷的人事任免:張文蔚、楊涉、薛貽矩為宰相;蘇循等15人勒令退休,蘇循之子蘇楷撤職,一併放逐回鄉。

至於首席大謀士敬翔,職位是“知崇政院”,這才是後梁初期的最大實權,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朱溫的指示和命令由敬翔轉達給宰相,再由宰相向下逐級實施,而文武百官的奏章包括宰相的意見,也要先彙報給敬翔,然後再由敬翔酌情告知朱溫。

一個月後,朱溫又下詔廢除樞密院,將樞密院的所有業務劃歸崇政院,並讓敬翔轉正,正式為崇政院使。

也就是說,敬翔的權力遠遠大過之前的“樞密使”。我們之前已經用了很大的篇幅講述唐朝宦官勢力的強大,宦官之所以可以架空皇帝、權傾朝野,很大程度是因為“樞密使”一職由宦官擔任,足見“樞密使”之位高權重。而敬翔現在的職權已經超越了樞密使,朱溫對他的信任和器重也可見一斑了。

蘇循父子還在做著平步青雲的白日夢,沒想到德高三皇、功過五帝、天命所歸的萬歲萬歲萬萬歲居然真的明察秋毫,一眼就看出他們爺倆不是好東西,而且如此絕情,一個強制退休、一個撤職,還下聖旨讓他們捲鋪蓋卷滾蛋。太令人寒心了。

父子二人垂頭喪氣,卻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澆滅胸中躁動不安的小火苗。他們投奔到了河中府,依附於河中護國軍節度使朱友謙(朱溫養子)。他們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只是暫停。

朱溫篡唐自立的過程中,無人敢說三道四,唯有他的大哥朱全昱,這位沒有文化、樸實無華的莊稼漢子,平生最大的優點就是愛說實話,鋼鐵直男。

在朱溫即將稱帝時,朱全昱曾高呼其小名,大罵之,“朱三,你也配當天子!”

朱溫家中排行老三,如今,天底下敢叫他“朱三”的,只有他哥哥朱全昱。其他人別說“朱三”了,連“三”都不敢說。即便是在賭博嬉戲時,“三”也是禁忌詞,什麼三萬、三筒、三條、紅桃三……一律不準說,找其他詞語代替,宮裡諱三。

“朱三”也只是書面用語,按常理來想,在日常口語中,朱全昱應該是喊他“三兒”,兒化音。

等朱溫正式稱帝,舉行完登基大典之後,與族人在宮內開設家宴,飲酒作樂,期間賭博助興。“一窩朱”們雖已貴為皇親國戚,但改變不了他們泥腿子的出身,更改變不了他們的低階趣味,以賭博耍錢助酒興,而非吟詩作賦。

輪到朱全昱擲骰子的時候,朱全昱站起來,掄圓了胳膊奮力一摔,賭盆頓時被砸翻,骰子四散蹦跳,眾人大驚,但見朱全昱指著朱溫的鼻子,大聲罵道:“三兒!你就是碭山的一個農民,跟著黃巢當賊寇,皇上不但不治你的罪,反而用你當四鎮節度使,這是咱做夢都不敢想的榮華富貴!李家皇帝待你恩重如山,你卻斷了人家三百年基業,還自己當皇帝?你等著吧,咱們朱家很快就要被滿門抄斬了!還他媽有心賭博!”朱全昱越罵越生氣,一把掀翻了桌子。

朱溫的臉青一陣白一陣,心中極為不悅。長兄如父,面對哥哥的責罵,朱溫再暴躁也不能發作,只能聽之任之。眾人也不便勸慰,驚愕著,靜默著。場面一度非常尷尬。家宴就此不歡而散。

忠言逆耳利於行。朱全昱的話預示了朱溫家族的未來,而他也因這句良心話得到了相應的福報,後文還會再提。

朱溫自出道以來,什麼時候受過這種氣,誰敢這麼跟他說話?朱溫不敢忤逆哥哥,但他可以拿哥哥的兒子當出氣筒。弟弟不能頂撞哥哥,但叔叔可以教育侄子。

在改朝換代的一般程式中,地方要向中央進獻祥瑞。比如珍禽異獸,比如嘉禾瑞麥等。

在朱溫稱帝時,宿州刺史進獻一隻白兔;

荊南高季昌進獻十個橘子,橘子本應冬季成熟,而高季昌這孫子的橘子卻是在盛夏收穫,且甘甜無比,比正常時候的貢品橘子還要好吃好幾倍(倍勝常貢),因此稱其“瑞橘”;

廣州進獻奇寶名藥;

“治癒大師”張全義拿不出像樣的祥瑞,於是非常務實地直接給錢,十萬貫錢、六千匹綢、三十萬兩綿,並要求今後每年進貢三萬匹絹……

在進獻祥瑞的人中,就有宋州朱友諒(朱全昱之子)進獻的瑞麥,一莖三穗的麥子。

在農業社會中,多穗麥子等是屢見史書的祥瑞之物,象徵著五穀豐登、太平盛世,地方官每當發現此物,必要進獻給朝廷,群臣必定要入朝稱賀,皇上也會龍顏大悅,培育者、進獻者也都會得到朝廷的嘉獎。

而這一次,朱友諒卻吃了老爹的瓜落兒,拍在了馬蹄子上。

朱溫對身邊人說道:“風調雨順之年,莊稼大豐收才是真正的祥瑞。朕聽說宋州去年遭受了水災,收成不好,竟然還給朕看這東西,這不是自欺欺人、弄虛作假嗎?還管不管百姓疾苦了?”於是派欽差前往宋州調研,反饋回的結果當然是莊稼歉收,百姓困苦。

於是,朱溫下令,罷免了朱友諒的宣武軍節度使之職,召回汴州開封府,嚴加訓斥。一同落馬的,還有宋州刺史、瑞麥所在縣的縣令。並且下詔,今後再有所謂祥瑞之物,一律繪圖以獻,不必再獻實物。

第二年,就有人進獻了兩歧麥穗的圖畫。

而最離奇的,當屬另一幅進獻的圖畫,據說是南方某地捕獲了一隻白鹿,鹿耳有兩缺。據《符瑞圖》記載,鹿壽千歲變白,耳一缺。所以這是一隻兩千歲的鹿精……群臣入朝稱賀,朱溫龍顏大悅,史官一本正經的將此事載入史冊,見於《舊五代史·梁書·太祖本紀》。

研究歷史不能斷章取義,要還原歷史事件的背景。朱溫這次“大義滅親”,因一枝麥子而罷免親侄子的官,徹查弄虛作假、謊報政績問題,因而被很多人捧為“明君聖主”,說朱溫關心百姓疾苦。

也許是,當然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看到的。然而還原一下歷史背景,就知道朱溫的這波操作有挾私報復的嫌疑。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無敵三公子

無敵三公子

爛火
大婚當天晚上,尚書之子林宇被誣陷逛青樓奸害庶女,發配邊疆。父親,您真是是非不分啊! 大哥,你殘害兄弟可要想好結果!待我林宇歸來之時,大夏必將為我俯首稱臣!
歷史 連載 2萬字
盛世嫡女謀天下

盛世嫡女謀天下

蜜三三
【英姿颯爽女戰神VS病嬌孱弱王爺1V1雙強復仇爽文,智商線上】 前世她錯信青梅竹馬,遠嫁和親! 到頭來親眼看到青梅竹馬送來了她家族的滿門屍骨,害商靡自刎城牆! 重生歸來,她發誓要上輩子欺辱過她的人,全部得到應有的代價! 毀我將軍府?沒門! 害我父母手足?找死! 吊打渣男,完虐幕後黑手! 被她連累的商靡……這一世,我來保護你! 出了惡氣,一切迴歸安定之後,卻被某個人纏了上。 蘇錦月:商靡,我們不合適
歷史 連載 6萬字
我靠科舉逆襲人生

我靠科舉逆襲人生

玉米扒舞
李景行醒來時,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周圍是簡陋的茅屋和破舊的傢俱,空氣中瀰漫著一種淡淡的稻草味。 他低頭看去,發現自己穿著一身破舊的衣服,腳上穿著一雙草鞋。這一切都讓他感到十分困惑。 \r “我怎麼會在這裡?”李景行心中充滿了疑問。\r就在這時,一陣嘈雜的聲音傳來,打破了他的沉思。
歷史 連載 3萬字
從我是特種兵開始一鍵回收

從我是特種兵開始一鍵回收

紫蘭幽幽
外賣小哥秦淵獲得一鍵回收系統,放進去的物品,可以為自身提供相關的屬性和能力! 放入槍法,獲得巔峰槍法,出神入化!放入小貓,獲得超級靈敏!看人類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放入貓頭鷹,獲得超級夜視!黑夜視物宛若白晝!任何人無所遁形!放入仙人掌,獲得超級抗旱!放入水熊蟲,獲得超級生命力! 放入蜘蛛,獲得蜘蛛危險感應!放入鴨嘴獸,獲得生物電感應能力! 直到有一天,楚淵給揹包中放進了一隻獨角仙…… 這下牛逼了!
歷史 連載 681萬字
瘋批公主太會撩,清冷權臣乖乖折腰

瘋批公主太會撩,清冷權臣乖乖折腰

玉籠煙
【美豔瘋批公主×清冷腹黑權臣】 【1v1雙潔he+架空歷史私設如山+男女主非完美人設,女主脾氣大,介意勿入】 雲昭在最春風得意的時候,於最秀美繁華的金陵城,遇見了此生最為驚豔的少年。 奈何相遇時,她與他似懷真心,又非真心。 雲昭想,她是大齊的公主,將來是皇太女,以後是齊皇。 愛,是最無用之物。 於是雲昭毫不留情,撇下那少年回了洛京。 -- 雲昭沒想到,她還會有再見他的時候。 再次相見,她是無力爭儲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