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孫繞鳳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禪的發言也不僅僅是對張溫起效,此番發言堪稱無差別範圍殺傷,自己人也全都被他說的熱血沸騰。

老劉差點就要當場拍板,不計前嫌,聯吳抗曹……

所幸法正仍保持冷靜,趕在老劉之前出言道:“陛下,臣亦以為太子所言甚是,若吳主承認荊州之地所屬,我等亦當不計前嫌,共擊曹賊!”

老劉這才恢復理智,不過心情仍是有些激動,道:“好!太子之言,甚得朕心!就依卿等之見,若吳主承認荊州歸雲長管轄,朕便出兵,鼎力助他!”

君臣上下都稱呼孫權為吳主,而不是吳王,這也是有講究的。

孫權的吳王是曹丕封的,而不是漢帝封的。

他是大魏吳王,而不是大漢吳王,這可馬虎不得。

如今老劉已經登基,要和曹家死磕到底,自然不會承認這個王位的合法性。

但劉備自己又封了新的驃騎將軍馬超,還以將軍稱之也不合適,故而稱之為吳主,承認其對東吳的實際掌控,卻刻意淡化其官職王爵。

作為國君帝王,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也一樣都馬虎不得。

張溫雖然被忽悠瘸了,好歹還保留幾分理智,知道這種大事不是自己能拍板就定下來的。

“陛下,茲事體大,當由吳王與臣下商議後定奪,溫實不敢代為答覆。”

這也在情理之中,劉禪父子和其他人也沒在為難張溫。

不過張溫說罷之後,卻馬上抬頭道:“但溫生為漢臣,自會盡力勸說吳王,以我漢家江山社稷、萬千黎民為重,合力抗曹!”

張溫眼神堅定,此刻腰桿挺得筆直,大有要回去死諫的架勢。

劉禪有點驚訝,倒沒看出來,張溫這瘦瘦巴巴的樣子,又生在江東張家,竟然還是個熱血青年。

如果不是心中真的對大漢仍有感情,即使自己說得煽動性再強,也不至如此。

不過很快又釋然了。

關二叔北伐時,中原各地官員、百姓乃至山賊盜匪,響應者眾,此所謂威震華夏。

後來歷史上諸葛叔北伐時,隴西多郡一箭未發,叛魏歸降。

當時諸葛叔的兵力雖超過那些郡兵,但對比曹魏可也不算絕對優勢。

他們有些甚至連漢軍還沒親眼看見,只是聽說漢軍來了就果斷叛魏……可不是簡單一個貪生怕死能解釋的。

而且後來曹魏出兵來收復失地時,有些郡守反而率兵奮力抵抗。

大漢養士四百載,心向大漢的仁人志士,又何止張溫一個。

劉備點頭道:“好,朕遣人與你同去,初議聯合之事。此事若成,亦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一件,朕另有賞賜。”

張溫躬身喜道:“謝陛下!”

蜀中群臣一陣無語,心說你到底是哪邊兒的?咋謝恩謝的比我們還熟練。

劉禪也近前微笑拱手道:“張中郎憂國憂民,對漢室忠貞不二,實乃漢臣楷模。

“孤前次對張中郎冷麵冷語相待,卻是誤會了,張中郎勿怪。”

“哎呀,豈敢豈敢。”受寵若驚的張溫立刻還禮,“太子一片赤誠之心,縱橫戰場之能,溫皆難及萬一。心中久久慕,只恨無緣早識,怎會怪罪?”

“哈哈哈,好!待兩家聯手,共破曹賊之日,孤定要與張中郎暢飲對談一番。”

張溫喜道:“一言為定!”

諸葛亮此時也笑著起身,對張溫多有稱讚,甚至以古之名臣類比,搞得本就對諸葛亮崇敬有好感的張溫立刻暈頭轉向。

繼大漢三位“魅魔”輪番轟炸之後,其他臣子也陸續起身,一時間溢美之詞不斷。

張溫自出仕以來哪經歷過這個?

本就已經幾乎被這邊的魅力與氛圍折服的張溫,此時徹底在一聲聲“靚仔”中迷失了自我……

……

等暈頭轉向,滿腦子都是“匡扶漢室,還於舊都,克復中原,再造河山”的張中郎走出堂外之後,堂中君臣卻為另一件事有些許煩惱。

該由誰來出使江東呢?

其實諸葛丞相自然是此行的最佳人選,其兄長諸葛瑾本就在東吳為官,赤壁之時也是他出使江東,可謂輕車熟路。

而且諸葛亮作為老劉的代表,那是讓人一百個放心。

可眼下北伐在即,諸葛亮訓練“飛軍”與其他南中夷兵正是關鍵時期。

他要是走了,那些悍勇好鬥,習慣又與漢人迥異的部隊交給誰,恐怕都要出亂子。

而且諸葛亮不只是練兵,老劉初登皇位,身邊也少不了丞相。

法正也差不多,諸葛丞相最近在軍事方面投入的精力更多,政務與其他方面都是法正在負責,他也動不了。

其實老劉心中還有個合適的人選——兒子阿斗。

如今阿斗在他心中,那可早已是能夠信賴的左膀右臂了。

阿斗有勇有謀,膽子雖大,卻知道進退分寸。

若是派他出使東吳,相信能妥善的談好相關事宜,不會誤了大事。

但老劉心裡已經定了要冊封阿斗做太子,很快就要舉行冊封儀式,之後還要給他迎娶太子妃,讓他趕快完婚,給自己儘快多添幾個大胖孫子……

若是派去東吳出使,也要耽擱了。

其他人要麼就是份量能力不夠,要麼就是身兼要職不能輕動,老劉巡視著堂中群臣,一時竟找不出個合適的人選。

“陛下。”稍靠後的位置上,忽然站起了一位中年男子。

此人周正清瘦,衣衫簡樸,此時正頗為自信的出列道:“陛下若煩惱派何人前往東吳,臣願為陛下分憂。”

此人劉禪瞧著十分面生,以前並未打過交道,輕聲問身旁的諸葛亮道:“出列者何人?”

諸葛亮微笑低聲道:“此乃原廣漢太守鄧芝,鄧伯苗。任期內為官清廉,斷事嚴謹,深受當地吏、民愛戴,陛下登基時因功升任朝中尚書檯尚書。

“最近才剛剛到成都就任,故而太子不識其人。”

識!可太識了!

劉禪一聽便是眼前一亮,前世看老劇的時候,他對鄧芝出使東吳那段兒可是記憶猶新。

孫權一開始拿油鍋接待他,結果一番對答下來,他主動求死孫權反而要命人奮力將其攔下。

不僅促成了孫劉二次聯合,而且面子裡子都有了,絲毫沒有弱了季漢威風。

當時可不比現在,那會兒歷史上的劉禪剛剛繼位,老劉把季漢的家底兒幾乎全都賠進去了,自己還撒手人寰。

當時季漢內憂外患不說,還被東吳搶了荊州,吳老二那時候還天天叫囂要西進。

就這種地獄模式下,此人還能表現那般出色,更不要說現在是東吳主動求和了。

“嗯……鄧尚書願為朕分憂,朕心甚慰,只是……”老劉顯然還有些猶豫,在他心裡鄧芝還是欠了點資歷,怕他難當大任。

劉禪卻在此時拱手道:“父皇,兒臣以為鄧尚書足當此任。反正父皇也無其他人選,不如便派鄧尚書吧。”

鄧芝意外的看向劉禪,不知道這位此前甚至沒見過面的太子,為何竟如此高看自己……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梁豪商

大梁豪商

雪中紅
一場意外,經貿高材生宋澈穿越到了古代大梁,陰差陽錯成了江南沈家的女婿。 沈家世代以販賣 “錦繡”名譽江南,但家中無男丁,又逢亂世匪患,家業岌岌可危。為報沈家救命之恩,宋澈臨危受命,以超凡手段力挽頹勢,助沈家一舉成為江南首富。 然亂世烽火,王朝內憂外患,致使家國難安,宋澈以商之名,剿土匪,除貪官,殺國賊,平戰亂,終成一代風流人物,名揚天下!
歷史 連載 70萬字
絕命皇太子

絕命皇太子

清波凡人
元智做了個白日夢,成了終晉王朝的皇太子。 本意想鹹魚躺平,遊戈於美人花叢中,左擁右抱,享盡榮華富貴。 可不曾想,夢醒時發現身陷危局,命懸一線。 他想逃,可又無路可逃,退無可退。 絕命反擊,拚死一搏! 只要目的純真,那管手段卑鄙、狠毒! 他一路狂飆,殺奸臣,平藩王,滅敵國,稱霸海外。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歷史 連載 62萬字
破籠

破籠

仙苑其靈
文案:【強取豪奪】【正版在晉江,盜版殘缺不全】 靖安王晏翊,是大東最尊貴的王爺,他重權,惜才,卻是個喜怒無常,性格乖戾之人。說來也奇怪,他那後宅養了無數姬妾,個個生得貌美,他卻從不碰觸,將她們當做玩物一般隨意賞人,眾人暗猜靖安王有龍陽之好。 可眾人不知,晏翊實則染了怪病,自幼便膚敏畏觸。 宋知蕙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她為罪臣之後,又淪落青樓,原想尋個機會離開,卻沒想最後入了晏翊的手中,從她第一次見
歷史 完結 0萬字
這位詩仙要退婚

這位詩仙要退婚

人世幾春秋
穿越成罪臣之子,不能考取功名,從軍碰壁,經商賠得血本無歸,指腹為婚的未婚妻悔婚。 “我梁蕭有一個缺點,就是從來不向現實低頭!” 退婚之後,大周多了一位詩仙,少年當國。 其麾下兵鋒所過之處皆為國境,寸土不讓! 女帝親自下詔,招他為駙馬。 和公主成親那天,高冷女帝卻帶來一封婚書,要搶走他這個新郎…… “陛下,臣現在可是駙馬,你怎麼能和你妹搶男人!” “嗯?剛才陛下說什麼來著?為了天下萬民可以做小?”
歷史 連載 80萬字
母后萬福

母后萬福

薈公子
沈荷為了給姐姐報仇入宮,二十出頭就誤打誤撞成為後宮之主,可不成想因為站錯隊不小心得罪了那位 “披著羊皮”的三皇子!傳聞三皇子病懨懨的還不受寵,是一個被遺忘的 “廢人”,可誰知這位 “廢人”某天突然搖身一變成為朝堂上說一不二的存在!蕭忘川:“母后,父皇年紀大了,不如跟我……”沈荷:“住口!你父皇還在呢!我是你母后!”
歷史 完結 1萬字
極品廢太子

極品廢太子

燕麥葉
秦遠從苦逼大學生,穿越成了大周廢太子,這一世,他要要狂,更要蕩,要權傾朝野,要手握兵權! 皇帝:“逆子,見到父皇,為何不下跪?”秦遠:“父皇,還是您跪吧。”大臣:“陛下,廢太子已經把全國兵力都收入麾下了……”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