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到坤寧宮後,朱英才發現自己有些操之過急了。

從馬拉火車的想法出現,然後和老爺子進行交談,這中間的時間,總共不到小半個時辰。

朱英根本沒有進行一個完整的思考,定下適合大明的方案,就直接述說起來。

沉下心思後,朱英細細的琢磨一番,大致的方案就有了想法。

馬拉火車是肯定要做的,但是木軌的損耗,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只能作為過渡,而不可能大面積使用。

要讓老爺子,包括大明所有的勳貴,看到軌道所帶來的利益,且鍊鐵工業的出現,才能夠大面積旳鋪設來開。

目前完全可以先鋪設一條從京師到北平的軌道。

之所以首先在北平,是因為對現在的大明來說,草原才是最大的威脅,只有將這個最大的威脅降低後,大明所有人才能看到軌道所帶來的利益。

箇中關鍵,便是速度。

從京師到北平的直線距離,大約是一千公里,兩千裡地,實際上繞路肯定要更遠一些,至少也是繞上兩三百里地了。

古代大軍的行進速度取決於最慢的輜重速度,約莫在日行四十里地到五十里地左右。

這也就是意味著,日行五十里地計算,軍隊從京師出發,抵達北平,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

這是最小的估值了,實際上加上整頓軍備,還有天氣因素的影響,能在兩個月內抵達北平就算是不錯沒耽誤。

大明如今馬車的速度,每日大概可以行進越兩百里地的樣子,實際上當然要更少一些,一百多里地應是正常平均速度。

假設鋪設出從京師直達的北平的木軌,那麼將會出現一個怎樣的情況?

首先是馬,自然不可能是幾匹馬,至少都是十二匹馬甚至更多,這樣才有足夠的動力源。

在馬伕的駕駛下,這些馬會一直沿著木軌的方向奔跑。

且這種行進,是晝夜不斷的。

一直不停馬肯定是吃不消,這個時候保持馬的動力,只需要在路過驛站的時候進行馬匹的更換便可以繼續。

這個過程,就像是六百里,八百里加急一般,馬伕也需要跟著替換接力進行。

但這有一個好處,木軌的痕跡,哪怕是在夜間都可以一直行駛,不至於迷路,即使可能會慢上一些。

多車輪的使用,也會讓馬跑起來更加的省力,拉動更多的載重。

這意味著軌道帶動的車廂,每天的行進路程可以達到三百多里地。

從京師到北平的兩千多里路程,從原本的兩個月的時間,縮短為七八天左右的時間。

這些透過馬拉火車抵達北平的將士,精力充沛,下車就能投入戰鬥,而且完全不用擔心後勤的問題。

只需要攜帶少許的乾糧,後續的糧食馬上就能轉運過來。

不間斷的運輸,如同流水線一般,隨時都能將軍隊調集過去。

這還是從京師抵達北平,沿途中加入的軍隊,只會更快。

軍事上如此,這麼一條木軌帶來的經濟效益,更加的超乎想象。

這和大運河實際沒啥區別。

非戰時期可以起到溝通南北的作用,對於解決目前大明南北漢人尖銳的矛盾關係,有著顯著的效果。

定都南京的朝廷,和北面的地域問題將會得到改善,朝廷對於北方地域的掌控力,也會隨之增強。

木軌在大量使用下,所產生的養護成本,單單就溝通南北經濟利潤,完全足以抵消。

木軌隨後再可以進行升級。

比如在木軌上包上鐵皮,這般耐久也會持續提升,沒那麼容易損壞。

持續過渡到鐵軌的到來。

當然木軌也不是說一條軌道從頭到尾直通到底。

可以理解為後世公交車站的概念。

若遇河流,自然就是下車搭船,若遇大山,便就步行爬山。

靠現在的人力去挖一條隧道,那完全就是異想天開了。

遇到不好假設木軌的地段,軍隊就採取急行軍的模式,然後上了車開始歇息,使用乾糧。

就算是延長一些時間,也能極大程度的縮短整體所用時間。

木軌的維護交給木軌通行附近的村子,為其適當減輕賦稅,這般算下來,養護的成本也不會太高。

且就一條木軌,對於大明來說,並沒那麼大的負面影響了。

“本不該這麼著急。”

朱英有些懊惱。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老爺子發火,卻是因為他自個還沒理順,便就開始講述了。

“看來得等老爺子氣消了,再尋個時機述說。”

想到這裡,朱英便拿出筆墨,開始書寫關於木軌的最佳化方案。

木軌的施行,只有趁著老爺子還在的時候,才可以實施。

就像是之前的諸多計策,新以工代賑,軍政分離,攤丁入畝,高產作物,科舉改制。

這些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立即開始。

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準備過程。

番薯至少得種一年,才能產出足夠的糧種。

科舉改制,新編撰的書籍傳播及學習,沒個一年半載也無從開始。

朱英之所以一股腦的將這些計策說出來,便就是要早些定下基調。

唯有把基調定奪下來,大明前行的道路,才會這般一直不斷的走下去。

不然真等老爺子駕崩再提出來,可就沒這般簡單了。

現在是洪武二十五年,原歷史上,朱元璋駕崩於洪武三十一年。

即使這些事務,還沒真正施展開來的時候,老爺子就駕崩了,但終歸留下了名分。

可別小看了這個名分,換個說法,這也叫祖訓。

但凡後面有敢跳出來反對者,朱英下令吃個席,也不會引發太大波瀾。

.......

“你說咱剛剛,是不是對大孫的態度,過於嚴苛了一些。”

華蓋殿裡,桌面上的飯菜已經收拾乾淨,朱元璋的火氣也平緩了下來。

過了沒多久,朱元璋就為剛才呵斥大孫,感到有些後悔。

朱元璋有些擔心,好不容易培養的爺孫情會讓這件事情,導致出現間隙。

“其實說服大孫,也不是沒有辦法,他既然覺得木軌可行,那咱完全可以先製作一條十來裡地的軌道,然後給大孫看看。”

“當大孫知曉了有多麼勞民傷財後,自然會打消念頭。”

未待旁邊的劉和回答,朱元璋就開始自顧自的說了起來。

劉和聞言有些惶恐,這事也不敢沉默,微微遲疑一下猶豫著說道:“陛下,老奴也不懂這些,不過陛下方才說道,老奴覺得極為可行。”

“短短十來裡地,也耗不了多少錢糧,到時候長孫殿下,自然就會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

朱元璋輕輕點頭,而後有些感嘆道:“咱大孫的這個脾氣,真就是跟犟牛一般,咱都好說歹說,硬是不肯回頭。”

“劉和你便幫咱看著些大孫,尋個時機,咱再跟大孫好好聊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研磨想跟我複合

研磨想跟我複合

你問我嗎
【完結文《影山君好像是認真的》】 【下本寫《偷偷暗戀我的角名同學》爹系x自卑】 ▎本文文案 我,帝丹高中的新老師,剛被前男友刷了親密付。 我前男友叫研磨,身兼YouTuber、股市操手、電競選手數職的公司總裁,不可能刷我的錢。 我打電話問他:“破產了?” 【“沒有”】 我直接結束通話,出於某種原因沒把錢要回來。 寶貝學生鈴木園子:“需要我借錢給你嗎?” 我:“暫時不用。” 沒想到每天都被刷錢,我的存款
歷史 連載 3萬字
武勳子弟被皇帝命令科舉出仕後

武勳子弟被皇帝命令科舉出仕後

區區某某
作為科舉世家的庶子,崔琇天賦出眾十歲便成小三元,卻被父親和嫡母聯合打壓。他們害怕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奪了家族資源。 一朝重生,崔琇發現自己活在《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話本中。 書中農家哥兒透過科舉,一路扶搖直上,還屢得千金喜愛。 而對照組是破落國公府的二房崔千霆,少有才名,卻年過三十還屢屢未中,最後酗酒行兇,連累國公府被問罪。 而他此刻的身份便是崔千霆的庶子。 才三歲。 崔琇:“…………” 崔琇心都
歷史 完結 4萬字
寒窯仙賦

寒窯仙賦

一道啟玄
那一年三皇滅虞朝,五帝治世,那一年他與大禹共娶塗山姐妹,已九鼎定華夏,那一年妹喜亡夏朝,那一年證婦好成就巾幗之名,武丁中興,周商結仇,帝辛改革失敗商滅。 那一年春秋戰亂,收白起為徒,於長平之戰見證了數十萬人的坑殺。那一年他重生陰麗華與劉秀共開東漢盛世,那一年......見證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那一年貞觀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一年見證明朝亡於陳圓圓之嘴,為何自己長生不死? 本書原名《史記突圍》【展開
歷史 連載 4萬字
爹你歇歇,今天輪到我罵李世民了

爹你歇歇,今天輪到我罵李世民了

磕磕絆絆的我
貞觀七年。\n天空一聲炸響,穿越成了魏叔玉。\n身為魏徵的寶貝兒子,那不得給爹爹分憂解難嗎? \n李世民偷藏私房錢?爹你歇歇,我來罵。\n李世民想要納妾?爹你歇歇,我來罵。 \n李世民想要御駕親征?爹你歇歇,我來罵……\n總之一句話,李世民幹啥,咱反對就是了。 \n賢名這不就來了嗎?\n “兒砸,你這樣爹會失業的。”\n “那我明天歇歇,您來罵?”\n “不愧是我的好兒砸。”\n上陣父子兵,噴子二
歷史 完結 146萬字
大唐之最強皇太孫

大唐之最強皇太孫

寶哥
系統+權謀+爭霸+海戰+爆兵+殖民,大唐廢太子李承乾長子李世民長孫李象被現代青年魂穿,並獲得皇帝養成系統,只要完成任務,即可獲得金錢武器各朝代王牌軍隊猛將。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保住父親太子位之任務,獎勵三千大雪龍騎。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京城平叛任務!獎勵六千大漢羽林衛,羽林衛統帥霍去病。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遠征漠北任務!獎勵一萬匈奴鐵騎,統帥冒頓單于。 在系統幫助之下,大唐帝國在李象的帶領之下,攻
歷史 連載 28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