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元章差錢嘛?

他真的很差錢!

別看每天大魚大肉的,那都是作為皇帝的標配。

每年皇宮的開支,可都是從內帑出的,包括藩王的,也都是如此。

從洪武元年到現在,整整二十五年的時間,大明的財政就沒有寬裕的時候。

為什麼出大明寶鈔,就是因為國庫連軍餉都很難出來了,大明寶鈔剛出的那幾年,倒是過了寬裕的日子。

後來各種打仗,賞賜,軍餉,俸祿,幾乎都是由寶鈔佔據了大頭。

這也是為什麼寶鈔每年都要出了千萬貫的原因所在。

然後就是寶鈔的大幅度貶值,這才讓朱元章意識到要控制寶鈔的發行。

就算是近幾年,官吏們的俸祿,也是經常拖欠,延遲發放。

在這方面,朱元章還要從戶部拿錢,來填補皇宮的空缺。

當年馬皇后生辰的時候,宴席上的四菜一湯,那還不是因為內帑沒錢才搞出來的麼。

真要富裕,誰還這麼整呀。

把官吏們的俸祿卡得死死的,這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合算之下這已經是大明國庫的極限了,朱元章都恨不得官員們自帶俸祿過來上班才好。

最好是再給國庫賺贈點銀子。

也就是近兩個月,皇宮的各項開支才稍微寬鬆一點。

這當然是大孫的功勞了。

現在聽大孫這麼一說,犯罪的都可以給內帑創造收入了,還是跟現在大孫辦廠的情況差不多。

這麼一想,朱元章面上當真是容光煥發。

“大孫,要是按照你這麼做的話,每年可以賺多少銀子呢。”朱元章回味過後,笑眯眯的對著大孫問道。

他很迫切的想知道,這麼做往後內帑能夠增加多少的收入。

人呀,最不喜歡過的就是窮日子,更何況朱元章這麼個開國皇帝。

每次在早朝上,他最煩的就是戶部,總是提出這裡缺銀子了,那裡缺銀子了,以各種理由減少內帑的開支。

朱元章也知道,這真是沒辦法的事情,可是大明每年的歲入就那麼多,能怎樣呢。

首先還是要穩住軍餉才行,這也是朱元章苦思冥想的衛所制度,不然軍餉都要吃緊,現在每年好歹軍戶還能自給自足。

大明最初建立的時候,初置衛四百九十一,所三百一十一。

一衛是五千六百人左右。按此計算,大明軍隊大概有二百七十萬萬之多。

如此龐大的軍隊,如果全靠朝堂供養,會直接把整個大明的財政拖垮。

軍隊這個東西,真的是多了犯愁,少了還是犯愁。用它的時候越多越好,不用它的時候越精簡越好,在和平年代你這龐大的軍隊,就是一個累贅。

朱元章便道:今海內寧謐、邊境無虞,若使兵但坐食於農,農必受弊,非長治久安之術,其令天下衛所,督兵屯種,庶幾兵農合一,國用以舒。

對此,朱元章也曾興奮的說過: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粟。

為了更長久的維持衛所制度,朱元章下諭旨:凡衛所軍士的身份世襲不變,子弟不得參加科舉,也不能另謀職業。

這甚至已經直接寫進了大明律中。

在朱元章的設計中,衛所制度三層計程車兵訓練,七層計程車兵負責種地。這個比例,也會根據土地的貧瘠程度做出一定的調整。

這項制度的設計,就已經預示著士兵戰鬥力的下降已經是一個必然的情況。

可是大明財政就這個樣子了,能怎樣呢。

根本沒有多餘的財力對衛所制度改革,這樣就現在的情況來說,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

不管是屯田制,還是衛所制度,弊端都是非常明白,那就是使得將領和士兵之間的聯絡過分緊密。

歷史上大唐藩鎮割據,群雄割據,各自為王,就是屯田制所帶來的。

體現在戰爭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強的隱患。

當朝廷需要調兵打仗時,由都督府指定的總兵官統領軍隊,這些士兵就脫離了原來的衛所軍官,而總兵官則向朝廷任命的統帥負責。

而且一般戰事徵召,幾乎都是因為出現了問題才會如此,這就導致沒了訓練磨合的時間。

這樣會造成將軍對士兵的不熟悉,士兵不聽將軍指揮,誰都不服誰,戰鬥力大大減弱。

在嘉靖三十四年,一股五十三人組成的倭寇,橫行浙、皖、蘇三省,如入無人之境,甚至明目張膽的攻打當時明朝陪都南京城,還殺傷明軍三四千人。

衛所兵卻如同紙湖的一般,一戳就破,你就用人堆也消滅了這幾十人的小部隊,可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這放在如今的明初簡直就是不可想象。

要是誰跟朱元章說,後來的大明因為衛所制度出現了這種情況,他會信?

即便是百姓,官吏,也絕不會相信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可是,他偏偏在歷史上,就這麼發生了,如同天方夜譚,卻又真實無比。

其實縱觀歷史,對於屯田制的弊端朱元章也有所瞭解,衛所制度的隱患,也曾思考過。

可現在的大明,根本離不開衛所制度。

這都沒太大的軍餉壓力,都過得這麼緊巴巴了,要是解除衛所制度,那根本不可想象。

而在大孫這裡,朱元章似乎看到了希望。

聽著老爺子問能賺多少錢的事,朱英心中估算了一下然後說道:“這個具體還是看在哪個地方做什麼事情。”

“如果像是比較賺錢的行當,人數也有個幾千人的話,一年幾十萬的入賬應該還是有的。”

“像是江南地區,那邊貿易量大,應該還可以更高。”

聽到幾十萬這個數字,朱元章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了。

在大孫這裡,銀子就這麼好賺的嗎,隨便整個監獄,丟一批勞役犯進去,每年就能有幾十萬?

大明十三布政司,哪怕一個省就安排一個,每年都有數百萬入賬。

這一刻,朱元章似乎已經想到後面每年國庫充盈的日子,思索間,朱元章再次問道;“這數十萬,大孫是指寶鈔,還是銀子呢。”

朱英回道:“孫兒所說的是銀子,目前寶鈔在全國的價格上下波動比較大,暫時只能以銀兩作為參考,等國庫充盈後,就能慢慢對寶鈔回收,控制發行數目。”

“這樣在有足夠的準備金下,寶鈔便就能完全的替代銀子了。”

數百萬銀子,摺合寶鈔約莫近千萬貫。

這麼一來,寶鈔提舉司都可以不用大量出寶鈔了,每年的國庫,不僅不欠債,還能有很大的盈餘。

“好!”

朱元章想到這裡,勐的一拍桌子,大喝道:“早就該這麼做了,大孫,此事咱感覺非常之緊迫,必須要馬上開始。”

“這樣吧,今日天色晚了,明日便不用去早朝了,咱下一道諭旨,讓三司聽大孫調動,立即安排新的大明法典。”

“法典這塊可能有些慢,先不用管具體的律法條例,把勞役這塊整個大概的框架出來,明日早朝,咱下通告天下,對犯罪之人當是要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同時大赦天下,凡死刑,流放,皆先關押大牢,等大孫的律法條例出來,再行接近,至於其他犯罪的,也都暫時關著。”

說到這裡,朱元章微微停頓一下,才繼續道:“大孫在制定律法的時候,可要注意了,勞役時間最好是三年起步,時間太短了,怕是他們連學徒都不是,就已經出去了。”

好傢伙,老爺子這是真的狠。

管你犯什麼事,一律三年起步。

這是要使勁薅啊。

這也就意味著,哪怕是小偷小摸的,進了衙門,也是三年起了。

不過或許從某個角度來,至少監獄裡能管飯,或許也是一個出路,想到這裡,朱英只有苦笑道:“孫兒明白了。”

飯也吃了,步也散了,就在朱英準備回坤寧宮繼續批閱奏章的時候。

劉和過來彙報道:“陛下,允炆殿下求見。”

朱元章聞言,輕咦一聲道:“允炆來找咱幹嘛呢,大孫,你弟弟來了,你也別急著走,先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就現在朱元章的想法中,朱允炆若是有什麼事情,不應該是找他大哥咱大孫解決嘛。

怎麼就直接跑到咱這裡來了呢。

咱每天都是很多事情,所謂長兄如父,像是皇孫這些,當然是由大孫全權負責。

不過人來都來了,也不好不見。

乾清宮正殿,朱英也就只能坐下喝茶,陪著老爺子一樣。

很快,朱允炆就過來了。

“允炆拜見皇爺爺,大兄。”

聽到這話,朱元章有些不逾問道:“允炆可是有什麼事情,怎麼找到咱這裡來了。”

聽到這話,朱允炆趕忙解釋道:“回稟皇爺爺,孫兒先前到大兄那裡,是聽宦官說大兄在皇爺爺這裡,所以才特地找了過來。”

朱元章聽到這個解釋並不滿意,道:“你大兄不過是在咱這裡用個膳,也耽誤不了太多時間,是什麼事情讓你這般急躁。”

這言下之意很明顯,你大哥不在你就候著,都知道在咱這裡了,怎就不能等等。

朱允炆聽到這話,嘴角有些微微的苦澀。

皇爺爺,你變了,從前可不是這樣的。

現在連自己有事過來找,都得被訓斥。

雖然很沮喪,不過還是強自提起精神回道:“孫兒在撒馬爾罕孫,皮兒馬黑麻那裡有一個重大的發現,所以才會急躁了些。”

朱元章聞言有些好奇,對於撒馬爾罕他還是很重視的,便就問道:“說來聽聽。”

其實對於朱允炆,他倒不是說完全沒愛了。

只是在皇宮這個大家庭裡,規矩非常重要,尤其是維護大孫的地位。

否則往後吃虧的,也只會是皇子皇孫。

------題外話------

大道天資榜。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炸翻侯府和離後,被王爺掐腰猛寵

炸翻侯府和離後,被王爺掐腰猛寵

香梨呀
安七恩是安府之女。 陛下賜婚,將她嫁給只剩下一口氣的活死人侯府世子喬江鴻沖喜。 上京所有人都認為安七恩嫁過去就是實打實的寡婦。 安七恩嫁入侯府後,一心一意學醫問藥,經過三年的努力把只剩下一口氣的喬江鴻從閻王爺那救了回來。 可沒想到喬江鴻大病初癒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他心愛的白月光帶回侯府。 並聲稱,“書梨才是我鍾愛的女子。” 從此喬江鴻寵妾滅妻。 沈書梨不甘為妾,陷害她與小叔子有私情。 最後安七恩被休。
歷史 連載 47萬字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餘何適
【全文精修,盜版劇情錯漏不齊,恕不負責。創作不易,請支援正版,謝謝大家!】 weibo@晉江餘何適,歡迎來點菜各種福利~ 【古代背景人鬼文,宿敵文學,雙向救贖】 大魏皇后沈今鸞死前,恨毒了大將軍顧昔潮。 她和他少時相識,為家仇血恨鬥了一輩子,她親手設局將他流放北疆,自己也油盡燈枯,被他一碗毒藥送走。 生前為了家國殫精竭慮,她死後卻被汙為妖后,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不入皇陵,不得下葬,連墳頭都沒有。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金色魚鉤
穿越+權謀+熱血+殺伐+爭霸+風流+無系統。朕不為己身殺一人,卻可為國屠千城! 平內亂、滅外敵,朕!必將讓大明屹立於世界之巔……
歷史 連載 4萬字
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

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

筆畫豐年
趙承穿越大陳成為一個地痞,陰差陽錯被小媳婦買回了家。 明明吃不飽飯,住不起房,小媳婦卻將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了趙承。 從那以後小媳婦多了一個買來的夫君,而大陳多了個白身國師。 憑著高中知識,帶著現代營銷手段。 趙承不但要自己吃飽,還要讓工業革命席捲這個世界。 多年後,大陳皇宮。 “愛妃啊!快幫朕砍一刀,只差三個人朕就能得到國師這三千重甲了。”
歷史 連載 31萬字
漢劍

漢劍

尼古拉斯皮皮汪
公元前74年,昭帝病逝,霍光輔佐18歲的昌邑王劉賀登臨大寶,改號元平。 可命運總是喜歡捉弄於人,荒淫無道的昌邑王在位僅27日,便被霍光率眾大臣攜上官太后召令廢黜。 霍光為何要親手毀掉自己捧上皇位的劉賀,他們之間到底有怎樣的恩怨……本已有廢立之權的霍光為何一次次對宣帝示弱,最後還權於宣帝。 他是史書上有名的權奸?還是一位被人誤會千年,對漢室忠心耿耿的賢臣?
歷史 連載 0萬字
嬌養太子妃

嬌養太子妃

小舟遙遙
四歲那年,明嫿見到小太子的第一眼,就記住這個仙童般漂亮的小哥哥。 及笄那年,她被欽定為太子妃。 明嫿滿懷期待嫁入東宮,哪知妾心如明月,郎心如溝渠。 太子只看重她父兄的兵權,對她毫無半分愛意。 明嫿決定和離,換個新男人,圓了她的姻緣夢。 看著桌前的和離書,太子裴璉提起硃筆,畫了個圈。 明嫿:“你什麼意思?” 裴璉:“錯別字。” 明嫿:“???我現在是要跟你和離!你嚴肅點!” 裴璉掀眸,盯著滿腦子情愛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