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三吾做夢都沒想到,本來一場籌謀已久的計劃,就這麼突兀的,煙消雲散了。

這太孫殿下,他不按常理出牌呀,他用大義來壓我。

這大義,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扛得動的。

任誰都知道,陛下最為在乎的,就是漢人的統治地位,因為才過元朝的關係,目前的時局可以說非常的緊張。

近百年元朝的統治,如今大部分地方的官員,百姓,鄉紳,甚至蒙語比漢語要熟練得很多。

尤其是老一輩的,幾乎都是在元朝的統治下出生,接觸到的環境完全不同,這個影響,可不是說一下子就能消除的。

還好的是,現在大明已過二十五載,年輕一輩的,幾乎都成長起來了,元末出生的那些,對於元朝沒有絲毫的留念。

唯一有留念的,只能是在元朝手裡得到了大好處的鄉紳地主。

這些人在農民起義下,已經無法影響到大局。

剛才朝堂的一幕幕在劉三吾的腦海中浮現,此時大勢不可逆了,餘光掃過張信,白信蹈,甚至是翰林院的同僚,還有文臣們。

哪還有最初的自信,唯有劫後餘生的慶幸。

這也就是太孫殿下了,要是讓陛下來發動,怕是今日的京師內城,將會一家家縞素。

“臣年事已久,蒙殿下不棄,能幫到殿下編撰科舉有關書籍,心中甚是歡喜,往後必當鞠躬盡瘁,不敢有絲毫懈怠。”

劉三吾心中微微嘆氣,而後壓下情緒,作揖朗聲回道。

“有劉翰林主導此事,本宮相信必然可以順序完成。”

“科舉的事情,自然是宜早不宜遲的,爺爺,孫兒覺得此事應該立即開辦,早一天完成,對於學子們來說,就多一天的學習機會。”

“對於大明官員來說,也是可以進行填補可能缺失的空白。”

朱英對劉三吾說完後,便對老爺子提議道。

朱元章輕輕點頭,回道:“大孫此言有理,即是如此,此事今日早朝便就定下,立即開展科舉書籍的編撰工作,這件事,就全交給大孫負責了。”

朱英作揖道:“謝爺爺,不過孫兒還是對於此事的科舉書籍編撰,還有些不同的想法,這次的編撰工作,孫兒想請爺爺發告示於天下,號召天下有學之士共同參與。”

朱元章有些疑惑道:“翰林院數十學士,難道還不夠嗎。”

朱英微微搖頭,道:“在孫兒看來,這編撰科舉有關的工作,別說數十,便是數百,數千人共同參與,也是需要的。”

“況且孫兒這次想著,不僅僅只是在更深奧的典籍上,一些對於童生的書籍,也是要進行編撰。”

“從啟蒙開始,一直到科舉殿試,這一整套的書籍,當要全部編撰完成,箇中涉及到的學識,可不僅僅是儒家學說。”

“術算,歷史,政治,律法,營造,御射等等,都將是在科舉的分支之中,對於長期能夠接觸到百姓的官員,也是要嚴格把控。”

“唯有這樣,我大明往後的文人,才能夠源遠流長,長盛不衰。”

此言一出,朱元章還沒有表態,下面的朝堂群臣已經炸開了鍋。

太孫殿下這一招,可謂是對於古今科舉,一個徹徹底底的改革。

如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可謂是要籌謀已久,驚天動地,涉及是要觸及到不知多少人的利益。

可現在呢,太孫殿下就這麼堂而皇之的在一個普通的朝會上,輕輕鬆鬆的提了出來。

任誰聽到這話,心裡頭都是如海浪一般的翻騰。

這對於文人來說,可謂是牽扯天下的大事。

本來在眾人看來,太孫殿下的意思就是讓劉三吾幫忙搞幾本跟科舉有關的書籍。

這樣的事不多,但也常見,歷代君王都會或多或少,對於科舉的書籍有所偏重。

可現在聽來,就完全不一樣了。

什麼術算,那不是商人的賬房要學的活計嗎?

歷史,那可是隻有御史言官,才會接觸到的書籍。

政治,那是什麼?

難道是要教學子們的為官之道嗎。

律法,這可是隻有到了刑部,才能去做的學問。

營造,不過是工匠們的手藝活,科舉學這個,難道是要去當手藝人嗎?

還有御射。

所謂君子六藝,禮、樂、御、數、書、射。

現在早就過時了,正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哪裡還需要那些東西呢。

一下子,朝堂上的群臣,甚至都顧不上朝會的禮儀,紛紛議論起來。

朱元章一個眼神,壓制了剛想要喊出‘肅靜’的劉和。

他就是想讓下面的臣子們,好好的議論一番,就看看到底能議論出一個怎樣的結果。

對於這件事,大孫很早前就跟他說過,對於科舉的改革。

這次大孫提出,也正好能看看官員們對於此事的看法。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大孫先前邀劉三吾編撰書籍,不過是一個幌子,真正的重點,還是在於科舉考核這上面。

不難看出,目前大部分的群臣,對於此事的反對意見還是很大的。

不用有群臣具體站出來說話,神態語氣,還有面對此事的反應,可以很明顯的表達這一切。

因為目前站在朝堂上,可以說七成以上的官員,這些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已經是接觸到整個大明最為高層的京官們。

他們可都不是說透過科舉考試來當官的,多數都是靠祖上蒙陰,或者說地方上舉孝廉,這些方式來達成。

明朝目前的科舉,除了恩科外,三年一次,能夠取得進士位的,每年才一百人左右。

而這些官員,大部分都是到地方上去了。

然後慢慢的到京師來。

也就是說,科舉的取士,只佔據整個官場的三成。

而現在,按照太孫殿下的意思,可是要大開科舉之門,這麼多的類目,顯然招收的人才數目,將會有非常大的提升。

這哪裡是現在的官員所想看到的結果。

只是當官員們的目光,聚集到劉三吾,或者幾位尚書這裡的時候。

卻並沒有得到太大的反應。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炸翻侯府和離後,被王爺掐腰猛寵

炸翻侯府和離後,被王爺掐腰猛寵

香梨呀
安七恩是安府之女。 陛下賜婚,將她嫁給只剩下一口氣的活死人侯府世子喬江鴻沖喜。 上京所有人都認為安七恩嫁過去就是實打實的寡婦。 安七恩嫁入侯府後,一心一意學醫問藥,經過三年的努力把只剩下一口氣的喬江鴻從閻王爺那救了回來。 可沒想到喬江鴻大病初癒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他心愛的白月光帶回侯府。 並聲稱,“書梨才是我鍾愛的女子。” 從此喬江鴻寵妾滅妻。 沈書梨不甘為妾,陷害她與小叔子有私情。 最後安七恩被休。
歷史 連載 47萬字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餘何適
【全文精修,盜版劇情錯漏不齊,恕不負責。創作不易,請支援正版,謝謝大家!】 weibo@晉江餘何適,歡迎來點菜各種福利~ 【古代背景人鬼文,宿敵文學,雙向救贖】 大魏皇后沈今鸞死前,恨毒了大將軍顧昔潮。 她和他少時相識,為家仇血恨鬥了一輩子,她親手設局將他流放北疆,自己也油盡燈枯,被他一碗毒藥送走。 生前為了家國殫精竭慮,她死後卻被汙為妖后,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不入皇陵,不得下葬,連墳頭都沒有。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金色魚鉤
穿越+權謀+熱血+殺伐+爭霸+風流+無系統。朕不為己身殺一人,卻可為國屠千城! 平內亂、滅外敵,朕!必將讓大明屹立於世界之巔……
歷史 連載 4萬字
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

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

筆畫豐年
趙承穿越大陳成為一個地痞,陰差陽錯被小媳婦買回了家。 明明吃不飽飯,住不起房,小媳婦卻將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了趙承。 從那以後小媳婦多了一個買來的夫君,而大陳多了個白身國師。 憑著高中知識,帶著現代營銷手段。 趙承不但要自己吃飽,還要讓工業革命席捲這個世界。 多年後,大陳皇宮。 “愛妃啊!快幫朕砍一刀,只差三個人朕就能得到國師這三千重甲了。”
歷史 連載 31萬字
漢劍

漢劍

尼古拉斯皮皮汪
公元前74年,昭帝病逝,霍光輔佐18歲的昌邑王劉賀登臨大寶,改號元平。 可命運總是喜歡捉弄於人,荒淫無道的昌邑王在位僅27日,便被霍光率眾大臣攜上官太后召令廢黜。 霍光為何要親手毀掉自己捧上皇位的劉賀,他們之間到底有怎樣的恩怨……本已有廢立之權的霍光為何一次次對宣帝示弱,最後還權於宣帝。 他是史書上有名的權奸?還是一位被人誤會千年,對漢室忠心耿耿的賢臣?
歷史 連載 0萬字
嬌養太子妃

嬌養太子妃

小舟遙遙
四歲那年,明嫿見到小太子的第一眼,就記住這個仙童般漂亮的小哥哥。 及笄那年,她被欽定為太子妃。 明嫿滿懷期待嫁入東宮,哪知妾心如明月,郎心如溝渠。 太子只看重她父兄的兵權,對她毫無半分愛意。 明嫿決定和離,換個新男人,圓了她的姻緣夢。 看著桌前的和離書,太子裴璉提起硃筆,畫了個圈。 明嫿:“你什麼意思?” 裴璉:“錯別字。” 明嫿:“???我現在是要跟你和離!你嚴肅點!” 裴璉掀眸,盯著滿腦子情愛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