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在義務教育這塊,朱英可不算是最早提出的。

第一個提出的,正是朱元璋,早在大明建國初,洪武二年的時候,朱元璋就召集了中書省各官員,表達了要普及教育,興辦學堂的意見。

而在那個時候,整個大明也是迅速的行動起來,開始建立具備大明特色的教育體系。

這等事情,對於整個古往今來,都算是頭一遭。

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朱元璋建國後發現,自己大明如此遼闊疆域,人口,竟有一種無人可用的情況。

受到蒙元的衝擊和清洗,最為主要的還是蒙學對漢學的打壓。

很多人認為蒙元,也是屬於中原王朝之正統,他們所用的,所學習的,所提倡的,皆是漢學。

其實這是錯的。

或者說,這是朱元璋在編纂蒙元歷史的時候,對其進行了改變,甚至是改變了整個華夏族群的潛意識。

真實的蒙元,作為第一個自外族進犯中原,且成立王朝的國家。

實際上在整個蒙元時期,都在極大力度的打擊漢學,打壓漢人。

首先是忽必烈,他只會簡單的漢語,建立蒙元后,也不存在去推行漢學,而是推行蒙學。

最簡單的一條,就是想要當官,首先你要會蒙語,懂蒙文。

朝堂議事,文書卷宗,皆是蒙語蒙文。

甚至於後來的蒙元歷代皇帝,聽不懂漢語,也不存在看得懂漢文。

漢家文學,受到了有歷以來最為強力的打擊。

百年,數代傳承。

私塾教授的,盡皆是蒙文,蒙語。

若不是蒙元對於漢人極為打壓,尤其是南人,很難為官,這才使得一些基層的南人百姓,得以保留漢語漢字。

南北的差異矛盾,也是在這個時候,最大化。

所以朱元璋只能開辦教育,把讀書人變得多起來。

他親自審定各級學堂的學生定額,每年招入府、州、縣的學生達三萬多人,他們一律稱“廩膳生”(廩lin),所謂廩膳,即官府供應伙食。

到了洪武八年的時候,辦學規模再次擴大,又令天下建立社學,延伸到縣城之下。

如此,加上朱元璋稱帝之前就在南京設立的國子監,整個大明王朝的官辦教育,從京師一直延伸到鄉村。

大明戶部這邊也全力支撐,除了建校舍、請老師外,學生的待遇也很好,官府除按月供給他們每人“食米六鬥”外,還免費供給魚肉,此外這些學生還享有免役特權。

京城的監生那就更不得了,校服全套包了,結了婚的可以帶家眷入學,未婚的發錢作將來的婚聘金;外地的學生每年還有帶薪探親假,重要節假日發節日補助。

朱元璋以驚人的行政效率和與他本人秉性極其不符的慷慨,建立了覆蓋整個大明的義務教育體系,幾乎是從幼兒園到大學。、

現在問題來了。

為什麼朱元璋能辦,朱英現在於京師去辦,就變成了開民智了呢?

為何現在文武大臣都在強烈的反對,甚至覺得掘了他們賴以生存的根基?

這個中原因,主要在於物件階層。

朱元璋在辦理學堂的時候,由官府督辦,最後這些招生人員,包括招生目標,全部落在了勳貴,鄉紳,地主,大戶們的手上。

那些連飯都吃不起的百姓學子,根本就不可能有機會到這學堂裡去。

這便相當於,眾多家族,拿著官府發放的補助,給自家孩子進行教育培養。

哪怕是庶出,都能享受名額去官府求學。

待學成後,這些學子感謝的不會是大明,而是宗族。

他們得學的機會,不是大明官府給的,也不是朱元璋給的,而是宗族裡得來的。

大明中後期,大明全國各地黨派,朝堂朋黨,幾乎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官官相護,官商勾結,也是從這裡開始。

因為每一個學子,在求學之初,他的身上就已經有了標記,包括政治傾向,也是非常明顯。

而現在朱英的動作,就是徹底的打破了這個束縛。

他所給予的條件,幾乎是非常針對性的,就是那些流民,吃不起飯的百姓。

這些人一旦學成,他們的出身是乾乾淨淨的,沒有任何地方的標籤,自身也不會形成朋黨,對於整個官員體系,都會形成巨大的衝擊。

尤其是這些朋黨人士,哪怕朱元璋已經刻意打壓,但在暗中,依舊相互抱團在一起。

反觀朱英這邊,再過幾年學成開來後,他們也會抱團,但他們的抱團,沒有地方,而是真正屬於朱英,亦或者說,屬於整個大明。

這其中的概念,就已經是完全不同了。

早朝散去後,朱英跟隨朱元璋來到華蓋殿中。

“咱是沒想到,這些傢伙的反應如此激烈,看來咱曾經所辦學堂之事,依舊沒有打破門閥束縛,直到大孫這裡,才讓他們開始感到害怕。”

朱元璋接過劉和從火盆裡夾出來,依舊冷卻好的烤紅薯,吃了一口後對著大孫說道。

朱英聞言點點頭,道:“孫兒想來,他們應該不會就這麼放棄,定然會有後手準備著。”

目前朱英清楚,現在最大的爭議,就是屬於官辦還是民辦的點上。

三十六學堂目前基本上已經建設完畢,畢竟不是需要過於豪華的地方,基本上能夠遮風避雨,便就可以了。

這個過程大概也有半個月左右,一直在籌辦。

像是群英商會的舉動,一直都被許多有心人特別關注,這可是隸屬於太孫的商會,在很多方面,可以側面猜測一下太孫殿下的動作。

在這個籌辦的過程中,也沒人見人阻止,這是因為,別人都以為這是民辦。

所謂民辦,就是不以官府的形式去辦學堂,跟後世捐贈的概念一樣,類似於大明現在自家辦私塾的性質差不多。

但今日,太孫殿下在奉天殿的話,非常的肯定了,這就是官辦,或者說一種新的官辦方式。

這下等於是捅了馬蜂窩了。

“咱倒想看看,誰人膽敢打學堂的主意,待會就讓蔣瓛給咱好好盯著,但凡是打學堂主意的人,咱就看是他的脖子硬,還是咱的刀更快。”

朱元璋冷哼一聲,滿不在乎的說道。

對於朝堂上的文臣,他從來沒有過任何的忌憚,尤其是在胡惟庸案後,整個朝堂敢玩心眼作對的,幾乎見不到了。

面前一套,後面一套的,在錦衣衛的核查下,也基本上都砍了頭,抄了家。

朱英聽著,這次卻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爺爺,還是見招拆招吧,孫兒在京師置辦學堂,只是一個開始和試探,僅僅靠京師這裡,自然是不行的,終歸還是要到地方上去。”

“就在這京師的舞臺上好好練練,看看他們有什麼法子,這般再到地方上去便就容易解決了。”

朱元璋皺眉道:“京師都能宰了,地方上還不能宰了?”

“管他是哪裡,若有不從者,盡皆宰了便是,看看有多少腦袋送上門來。”

面對老爺子的霸氣,朱英微微停頓了下,這才解釋道:

“學堂的置辦在地方上,很大程度還是要用到當地的一些鄉紳,他們或許不會明面上反對,但肯定會出許多陰謀詭計,阻擾此事。”

“有些地方太過於偏遠了,等傳到京師來,都已經成了定局,且孫兒準備將學堂之事開辦全國各地。”

“如此自然要相出一套好的法子去應對,也算是給後面去辦理此事的人員,有個借鑑。”

聽到這話,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

作為皇帝,不僅僅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也應該能聽取別人的意見。

當然對於朱元璋來說,只要不是涉及到大明根基,很多方面還是能夠聽取諫言的。

“行,那咱們就等等,看看他們有什麼辦法。”

......

次日下午,很快在群英商會那邊,就有了來信。

葉月清過來稟告的時候,朱英也是和老爺子在一起。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沒有太多的事情可做,朱英便就一直都陪在老爺子的身邊。

“月清拜見陛下,殿下。”

“直說吧,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葉月清得到允許後,便就開始講述目前學堂的問題。

原來在今日上午,也就是朱英和朱元璋一同早朝的時候,群英商會這邊,大量已經招聘好的老師,紛紛以各種理由,提出辭職。

什麼身體不舒服的,老家有事情的,最近想幹點別的事的。

更有甚者,說是準備婚事,怕耽誤了。

反正就是以各種理由,不做這個事情了。

三十六所學堂,每一個學堂,大致有十五名老師,這些是在學堂開辦前,都已經找好的。

能夠擔任老師的,自然不只是能識字,自然要對經義方面,有能達到閱讀理解的程度。

這也是最為簡單的需求。

就這樣的需求,就得需要五百多老師,且這還是因為在京師,讀書人比較多,招聘起來,相對要容易許多。

很多甚至有著童生,秀才的功名。

但是現在,基本上目前已經有八成往上的,全部都選擇了辭職。

“這背後是個什麼情況,大致查出來了嗎。”

朱英沒有意外,文人能夠動用的手段,無非就是這些了。

葉月清道:“回稟殿下,經過調查後發現,這些自行辭退的人,大多都在前夜,或是跟好友,或是跟其老師有過接觸。”

朱英點點頭,話到了這份上,算是已經特別清楚了。

“好大的膽子,真敢這般做,看來這些文人,心裡頭的壞主意可真是不少。”

朱元璋冷哼一聲,語氣不善的說道。

倒也沒再說直接抓人的事情,他想看看大孫這邊,該是要如何處置。

“現在還有多少老師選擇留下。”朱英問道。

“不到百人,約莫九十餘人。”葉月清回道。

聽到這話,朱英在心裡頭算了一下道:“那些已經離開的,就不用管了,回頭好好算一下,按照每所學堂三名老師的標準,進行安排。”

“同時,留下來的老師,給他們的工錢翻倍,那些已經離開的,再不錄用。”

說完後,朱英稍稍停頓了一下,繼續道:“把那些離開之人的戶籍,送到吏部去,吏部那邊,應當是知道怎麼安排。”

這番話一出,相當於是直接將那些離開之人的後路全部斷了。

或者對於那些人來說,求學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相當於進了大明官府的黑名單。

而有了朱英這番話,這些人連後續參加科舉的資格,大致也是沒有了。

朱英冷笑一聲。

老虎不發威,真當是病貓了不成。

他自入宮以來,很少對人有什麼脾氣之類,可這並不代表朱英本身,是個良善之輩。

真要是良善之輩,他也不可能活到現在這個時候。

跟其他人的猜測差不多,現在的朱英收斂了之前的野性,包括一些後世的節操,再次返回到了身上。

是因為他是太孫,是儲君,在名聲上,多少需要講究一點。

可現在,別人都已經直接強壓過來了,一點動作都沒有,那還叫啥。

這個太孫之位,越當越慫了?

話音落下,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好大孫,便就該當如此。”

“這些傢伙,還以為暗地裡做事好,人不知鬼不覺,大孫這般做,往後看誰還敢輕易行事。”

朱英這個做法,相當於蛇打七寸。

讀書人讀書,求學。

說得好聽一點,那就一展心中抱負。

直白一點嘛,就是當官。

現在官路斷了,誰還會去寒窗苦讀?

甚至於那些背後慫恿之人,也不敢站出來包庇,這豈不是不打自招,找死了。

對於這些人的後果,朱英沒有半分憐憫。

現在整個京師,誰不知道這群英商會,是他朱英所開,是這大明太孫所開。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在最初招聘的時候,可謂是人群洶湧,現在稍微有點問題,第一想法就是跑路?

這樣的文人,要來何用。

若是國難當頭,第一批投降的,可不就是他們了。

對於這種有著很強漢奸潛力的,朱英覺得,還是回鄉去,面朝黃土背朝天吧。

省得往後還要禍害百姓。

()

1秒記住愛尚:。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短影片通古代,祖宗們都驚了

短影片通古代,祖宗們都驚了

冒泡泡的雲朵
李宇一刷短影片,歷朝歷代的古人都能夠的看見,盛況空前壯觀。——看到咸陽宮被大火焚燒,秦帝國轟然間倒塌。 祖龍大怒:“誰,是誰滅了朕的秦朝,我大秦不是萬世一系嗎?不行,朕還能再戰!”——看到霍去病封狼居胥,飲馬瀚海。 漢武帝喜不自勝, “冠軍侯不愧是大漢戰神,為我大漢蕩平了匈奴之禍!”——見永樂大帝坐在皇帝寶座,萬國來朝。 老朱眉毛一挑, “老四,咋回事啊,你怎麼成皇帝了?!”
歷史 連載 4萬字
無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無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修理地球
總有一些人妄想著創造一個新時代,可事實上,世界從來不會因為誰而改變。 你說什麼?白色虎式?小鬍子的寶藏?扶桑虎到底哪去了?這些咱可都是親身參與過,不過說了你們也不信,就當聽著玩兒好了! 拆二代李箐和猴子一直在為愛好而奮鬥,在機緣巧合之下,亂入了未來3023年華國開發的星斗替身系統的考核任務,成為系統所屬的低階替身小隊! 原來我們是因為一輛外觀相似的假坦克而被捎帶入的坑! 所以,在一些出現過不解之謎
歷史 連載 37萬字
大當家不好了

大當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小嘍囉:大當家,不好了,他們打進山來了。 林子然:慌什麼,穩住! 小嘍囉: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林子然:讓兄弟們趕緊收拾東西,我們立即走人! 小嘍嘍:我們跑? 林子然:不跑你還想咋地? 正經版:永昌四十八年,藩鎮混戰,民不聊生,這一年的秋天,青山鎮城外來了一個年輕人,他說:大恆該重新統一了! (雨天新書,一如既往的穩定更新,請諸位放心收藏閱讀)
歷史 連載 1萬字
論抽卡,我從來沒輸過

論抽卡,我從來沒輸過

暮寒公子
【新文《我靠馬甲碾壓修真界》已開】 【全文已完結。文案沒寫好,不折騰了。本質大女主升級流,你想要的卡牌這裡都有。 有點選為證,看完前十章的讀者都留下了。小天使們可以試閱幾章——大家都是這麼相遇的!】 文案一: 穿越來到憑藉卡牌戰鬥的大陸,葉爭流從覺醒卡牌的那一天起,不凡的人生便如同神話史詩。 她一招“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讓昏君人頭落地。 再一招“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便令一座
歷史 完結 1萬字
天下第一醫館

天下第一醫館

貴族醜醜
一睜眼,便是人命如草芥的亂世芳華。墨白是個大夫,但他還來不及去想治世救人,他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在三天後不死。然後還得考慮怎樣才能見一見那已經和自己成過親,拜過堂,據說國色天香的老婆?最後,他還得想個能在亂世之中活下來的謀生之道,他決定了,就幹老本行,很快,亂世之中,戰火最猛烈的中心地帶,一間醫館開張了。名字還算低調,曰:“天下第一醫館”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