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繁華也有個缺點,那就是大明的人根本就不想著出去,而周邊小國的貴族都想著來大明生活。

比如京師的房價,這上漲的趨勢完全就沒有停下來的道理。

朱英還記得最初搞正陽大道的時候,也就是幾貫鈔一方,可現在呢,已然是漲到了上百寶鈔的天價。

這還僅僅是外城區,內城區更是有價無市。

原本還想著遷都的,可是目前這情況,遷都的事情也只能無限期延後了。

一動就會影響國本。

當然,朱英移民政策也不是對於京師這些人的,在大明的很多地方,許多百姓還在溫飽線掙扎,並不是什麼土地都適合耕作,尤其是一些大山裡面,似乎還在過著從前的日子。

朱英想要對外進行開擴,首先就是利益上的讓步,如果大頭全部被朝廷佔了,別人自然就沒有了對外開擴的心思,要有足夠的利益,才能進行驅動。

這實際上也有壞處,因為會很容易誕生出一些龐大的世家,可是若忌憚世家的成長而放棄的話,那豈不是很沒意思了。

不過在此前,朱英這裡還有件大事要辦。

那就是關於妹妹朱明月的大婚。

洪武九年出生的朱明月,現在已經二十五歲了,早就到了出閣的年紀。

因著朱英的寵溺,自然也沒有人敢去催她,由著自己了。

物件也談了許久,便是耿炳文之子耿璿。

原本前年就要成婚,但因為北伐的耽誤,又推遲了兩年。

現在耿炳文雖說坐鎮歸化城,但從那邊回來也就是十來日的功夫,參加自己兒子的婚禮自然是沒問題。

目前朱英還是太孫,所以朱明月也只能暫且封個江都郡主。

朱英如果即位後,她便是長公主了。

下嫁的時候,朱元璋特許以公主之禮,這使得排場非常隆重。

朱英倒是沒有多大的感覺,不過朱明月卻是哭得厲害。

從今天開始,她就要離開這個從小長大的皇宮了。

朱允熥送親,按照流程,三天後才是回門宴。

現在的酒席是耿璿那邊安排。

朱英並不擔心朱明月下嫁長興侯家會有什麼受委屈發生,作為大明太孫的親妹妹,這天下還沒有人敢去欺負她。

哪怕是夫家也不行。

當然,耿璿他是考察過的,品行端正,沒有紈絝子弟的惡習,也是個值得妹妹託付終身的人。

況且兩人也算是兩情相悅了。

婚禮過後,三王北伐。

朱英開始籌備遠征軍的事情。

這日,朱英帶著自己寫下的策略,來到了老爺子這裡。

“爺爺,前些日子我跟李景隆聊過,關於這海外的事情。”

“海外的天地遠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廣袤無邊,我中原自古號稱天朝上國,然而對比整個天下,只是佔據了一小塊的地方。”

“如今我大明的國力,比之成吉思汗又哪裡差了去,他當年有三十萬鐵騎,而我大明如今亦是有三十萬鐵騎,還有如此之多的衛所兵力。”

“孫兒心裡也考慮過,如果強行征伐全由朝廷承擔,必然是勞民傷財,因此想出了個折中的法子,還請爺爺查漏補缺。”

說罷,朱英將手中的冊子遞給老爺子。

朱元璋接過開始翻看起來。

在這冊子裡講述的,正是關於大明進行海外大殖民的事情。

其中有關鍵的幾個點。

首先就是遠征的兵力。

朱英初步定下的是十二軍團,以十二生肖為名。

每軍團戰兵一萬,總計戰兵十二萬。

這是指戰兵,輔兵不包括在內,加上輔兵的話,大概在二十多萬左右。

朱元璋這裡才翻看了幾頁,眉頭緊鎖抬頭道:“封國?大孫可是想好了?這個先例一開,以後可就不好控制了。”

朱英解釋道:“只有足夠的利益,才能驅動這些家族們傾盡一切去支援遠征,那些蠻荒之地,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去管轄,還不如是交給他們。”

“這樣大明每年只需要向他們收取賦稅,如果全靠朝廷來治理,想來要不了多久,這些地方又會被當地的土著給奪回去,且如此之遙遠的距離,裡頭產生的貓膩太多,反倒是討不得好處。”

朱元璋聞言沉吟。

他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弊,只是前朝歷代在敕封諸侯這一塊,早就已經驗證是錯誤的選擇。

商朝,周朝,幾乎都是亡於諸侯國之手。

漢朝吸取教訓,非劉姓不得稱王。

唐朝的藩鎮之亂。

其實每個開國皇帝,都在盡力避免曾經歷史中其他王朝犯下的錯誤。

朱元璋自然也這樣。

所以在看到朱英提出要分封諸侯國的時候,自然有些遲疑。

“咱們大明的情況和歷朝歷代都不相同,在秦之後,車同軌,書同文,說起來大家都是漢族,怎麼打都算是窩裡鬥。”

“窩裡鬥得狠了,就給了外族機會,這才有蒙元入主中原之事發生。”

“太過於龐大的版圖,朝廷是很難進行有效的管理,尤其這些國家的文化,語言與我大明完全不同,在教化之上,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想要馬兒跑,就要給馬兒吃足草,大明想要更加遼闊的統治,那麼只能把更多的利益讓出來,這樣別人是誒了自己去做事,完全就不同了。”

“而我們大明內部的矛盾,也能夠轉嫁到外邊去。朝廷真正的核心,還是現在的大明。”

朱元璋沒有回答,而是再度拿起冊子接著看。

冊子裡寫著,並非是任何人都有封國的資格,首先要有大明侯爵,公爵的爵位,他們打下的地盤,才能向朝申請成立候國,公國。

侯國跟公國的範圍自然是有差別的,不過朱英還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定,只是模糊寫著須繳納全國三成賦稅進貢大明。

於此同時,不管是候國還是公國,都需要承擔教化之責,這一點將會受到大明的監督。

如若教化不力,朝廷可撤銷其國。

冊子裡寫的是大綱,一個方向,具體的細節還需要商量敲定。

朱元璋看完後久久無言。

如果把這些頒佈出去,那麼毫無疑問,大明將會成為一個軍國性質的王朝。

其中最為類似的,便就是秦朝。

秦人為什麼那麼喜歡打仗,是因為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大刺激。

現在大孫搬出來的這一套,便是仿著秦朝的方式推成出新。

看似是有侯爵,公爵的限制,實際上一個屬國的成立,其中必然會有大量的世家依附。

沒有哪個家族,能夠抵擋住這樣的誘惑。

而在此的前提下,大孫還成立十二軍團遠征軍,這等於是朝廷給他們開路。

“大孫,你可知曉在咱們大明,現如今有多少世襲公侯之家。”朱元璋開口問道。

朱英把侯爵也納入進來,當然也是做了功課,回道;“大明開國至今,加上追封在內公侯一百零四人,胡惟庸案爵除二十一候,目前尚且有公侯八十二家。”

朱元璋接道:“所以大孫是要封八十二國出來?周朝才封七十一國,大孫這是要比周朝還要多十一國啊。”

說著說著,朱元璋自己都笑了。

朱英也跟著笑道:“如果這八十二家公侯都能達到封國的要求,那麼咱們大明的版圖,要遠遠超過成吉思汗了。”

“大明的百姓去到外面,不需要去學什麼土著的語言,各處都是說漢語。”

朱元璋沒有理由拒絕了。

把冊子收起來放在書案上說道:“行,既然大孫有這個想法,咱也不攔著,左右都是在外邊打仗,也影響不到咱們大明來。”

“這冊子咱先讓各部尚書去研究一番,也透過他們之口,把訊息透露出去,接下來就是看是什麼反響了。”

朱英回道:“訊息傳出去後,或許他們會比我們更加著急。”

爺孫倆相視一笑。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

朱英的冊子很快就傳到了內閣。

現在的內閣基本上是以各部尚書為主成立,負責處理各項政務上的事情,但是唯獨在兵權這塊不劃入內閣管轄。

內閣並非是朱英組建,而是在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的時候就成立了,朱英做的是把大部分屬於皇帝的權力下放給內閣成員,並且對內閣的職權進行改革。

現在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朱英或者朱元璋直接丟給內閣去處理。

反正處理不好就拿人問責。

其他的時候一般就是透過總理出來的資料,看整個國家的財政和地方情況。

這樣的治國,顯然讓朱元璋和朱英兩個人都要輕鬆不少。

而內閣在接到朱元璋丟過來的冊子後,幾乎是掀起了一場大風暴。

“這,陛下怎會有如此想法。”

茹瑺是第一個看完的,看完之後整個人都驚呆了。

“此訊息要是傳出去,整個京師怕是都要被撼動起來,我等是否要勸諫陛下一番,這必然影響我大明國本啊。”工部尚書沈溍憂心忡忡的說道。

他的話也得到了在場各部尚書的首可。

唯獨劉三吾緩緩搖頭。

“不知劉尚書這是何意。”沈溍當即詢問道。

現在已經不是六部,教育部的劉三吾也是尚書,自然在內閣之中。

其實哪怕是最初的內閣,翰林院許多大學士也是參與的。

“這等驚天駭世的想法,以我之見,大約不是出自陛下之手,而能夠讓陛下拿來內閣商議的,也就是隻有太孫了。”劉三吾說道。

這話讓眾人的臉色變了又變。

涉及到太孫,事情就要複雜許多。

現在名義上內閣受陛下節制,實際上大小事務只要是太孫開了口,陛下那邊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異議。

現在大明發展成目前的樣子,九成的功勞都是在太孫身上,哪怕再是荒唐的事情,也沒有人敢去阻止。

“如果是太孫的意思,我們應該還是慎重商議一番才是。”吏部尚書詹徽張口說道。

這個老狐狸,最是懂得明哲保身。

要知道內閣的議事,都是在宦官的監督下進行,也就是他們的話,都要被記錄在冊。

只不過一般的事情也就算了,這涉及到封國之事,大家說話都變得非常謹慎,誰也不知道陛下對此是什麼意思。

不過既然拿到內閣來,說明成事的可能還是很大。

次日。

也不知道是誰把關於海外封國的訊息給傳出去了,立即就在京師上層勳貴之中,颳起了大的風暴。

僅僅不到兩日的功夫,關於公侯封國之事,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幾個尚書聽聞,頓時就慌了。

他們明明誰都沒有說,怎麼京師就傳開了。

到底是誰把訊息透露出去的。

每一個尚書的心中,都有數個懷疑物件。

這個洩密的事情陛下要是怪罪下來,豈不是內閣的鍋。

——

涼國公府。

景川候曹震急急忙忙的趕了過來。

“內閣傳出來的訊息,大哥可是聽說了嗎。”

藍玉聞言,皺眉道:“自然是聽說了,此事是陛下交給內閣商議之事,暫且還沒有定下來。”

曹震道:“我來之前,就有許多人跟我詢問訊息,四處都是沸沸揚揚的,各個酒樓都快要被包圓了,也不知是內閣哪位膽子這麼大,這等事都敢向外傳。”

“我估摸著原本能夠透過的事情,都變得玄乎了起來。”

藍玉輕笑道:“你怎的就知道是內閣傳出來的訊息,而不是陛下故意散播出來的。”

曹震不由道:“大哥的意思是說,錦衣衛那邊.”

藍玉擺擺手打斷了曹震的話,解釋道:“非是有人跟我報信,現在的錦衣衛,你還不知道啥情況嗎,只是能夠在如此之快的時間裡就傳遍京師,又怎麼可能是內閣透露。”

在錦衣衛裡,有很多人都是屬於淮西勳貴集團的一份子。

不過藍玉現在謹慎行事,早就警告過了,除非是涉及他個人,不然錦衣衛那邊也不會冒著暴露的風險來傳遞訊息。

當局者迷。

其實只要細心一想就知道,這樣的手筆明顯是有人操控。

“難道是陛下想借此機會”曹震只說了一半,但藍玉明白了其中意思。

藍玉感嘆道:“這等行事,少不了太孫的影子,我只是沒想到,太孫竟然真的願意封國。”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