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咱這個大孫,不簡單吶。瘟疫就這麼簡單的被壓制下來了。”

“從大孫過去到現在,怕是還沒一個月吧。”

朱元璋看完錦衣衛回稟的情報後,有些感嘆旳對著蔣瓛說道。

“回稟陛下,一個月還差六天。”

蔣瓛在這個時候,當然會選擇說朱英的好話。

就現在而言,朱英繼承大明皇位,基本上已經沒有了任何懸念。

“瘟疫那邊的百姓,對於大孫現在有什麼看法。”

“他們知道了大孫現在的身份嗎。”

朱元璋感興趣的問道。

要知道這一次,大孫幾乎相當於解救了數十萬人的性命。

歷史上哪一次的大規模瘟疫,不都是十幾萬數十萬的死亡。

且這次的鼠疫,在大孫過去後,朱元璋還特意讓人去調查歐洲的情況。

得到的反饋,的確和大孫說的一般無二,雖然沒有真正數量上的統計了,但那種恐怖的場面,讓朱元璋覺得很是震撼。

就算是元末戰爭,都沒死上這麼多人。

瘟疫簡直就是屠城,一城人口就這麼在數天之內死去。

“稟告陛下,現在河南瘟疫地區倖存下來的百姓,對於虞王殿下極為感激,大多數人家,都在家中立上了虞王殿下的長生排位。”

“殿下此舉,真可謂是功德無量,活人無數。”

蔣瓛語氣帶著稍許的激動,身處大明的權力中心,雖說屬於武職,但接觸多了,自然要明白。

現在的長孫殿下,在民間的威望,將會隨診瘟疫事情的發酵,從而於整個大明升溫。

萬家活佛都不足以形容現在的長孫殿下。

並且很容易可以猜到,在傳播長孫殿下的事件這方面,官府肯定會不遺餘力。

加上之前孝陵事件流傳的鋪墊,很難估算,長孫殿下的名望,將會達到一個什麼層次。

朱元璋笑呵呵的點點頭。

對於大孫,他是非常的滿意,就算以朱元璋挑剔的目光來說,都是滿分優秀的皇位繼承人。

想到這裡,朱元璋就不由想起老四朱棣來。

講真,若不是老四朱棣把人帶來京師,他怎麼能見到自己的大孫呢。

就算有見過老大朱標的人,看到大孫。

也只是會認為長得很是相像。

尤其是因為大孫薨逝得早,所以知曉的人不多。

況且封王的待遇,如果不是細查,還會被誤認為是皇子而不是皇孫。

......

朱英在河南的所作所為,至今一個月的時間裡。

有些訊息靈通,尤其是河南籍貫的在京官員,很快就注意到了虞王殿下這個稱呼。

某個茶樓裡,數名河南籍貫的官員聚集在一起,就開始討論起來。

“這次老家的瘟疫,得虧是有虞王殿下的幫助,不然不知要死多少人吶,上半年的洪水,下半年的瘟疫,真難。”

說話的這名官員,老家就是開封附近的,兩次天災一次沒落。

他在京師當然不受影響,但是老家的朋友,親戚,不少都在災難喪生。

這次瘟疫若是沒控制住逸散開來,不用多想,自然會有更多認識的人,因此喪失性命。

人吶,當知道自己熟悉的人一個個死亡的時,這感覺就完全不同。

若是聽到不認識的,或是多少多少人因此死亡,心中的概念很模糊,好像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聚在一起的,都是河南那邊的官員。

因為只有他們,在聽到關於瘟疫的事情,才會有感統身受。

“真的很感謝虞王殿下,不過,某在京師這般多年了,陛下什麼時候封了虞王,這倒是讓我有些記不住了。”

“諸位同僚可否提醒我一番,我仔細回想過,好像去年冊封的十位皇子,並沒有虞王殿下吧。”

另一名官員遲疑了片刻,有些猶豫的說道。

在早前,其實大家都是沒說不知道這位虞王殿下的,都以為是自己記憶出了問題。

畢竟不記得皇子的名諱這些,對於大臣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就像某天走在路上,突然一個人給你打招呼,說是某段時期的同窗如何如何,你卻不記得。

這是很失禮的。

只是這名官員說出來後,數人面面相覷,好像在場的,並沒有一人知曉。

“不必多想了,虞王殿下立下這邊你功勞,陛下自然會不吝賞賜,到時候自然就知曉了。”

有名官員開口說道,算是緩解了這尷尬的氣氛。

眾人這才重新開始推杯過盞起來。

其實不僅僅是河南籍貫的官員,很多五品之上的大臣,幾乎都在討論虞王殿下的存在。

河南是大明大省,是古之中原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文學聖地。

孔聖便就是河南籍貫。

當然關鍵在於,不管是群英商會,還是錦衣衛包括官府在內,都在快速的傳播虞王殿下驅除瘟疫,拯救萬民的故事。

就像是現如今河南地區的茶館裡,早已經有人將其編纂為戲曲了。

......

“好你個道衍,當真是一遇風雲便化龍。”

朱棣看著傳遞來的情報,大聲一喝。

最近沿海的倭寇,突然大規模的減少,讓朱棣懷疑是不是有什麼大的動作,於是派人開始打探。

對於自己曾經麾下道衍去了高麗的事情,他當然是知道。

甚至也認為,道衍這樣的行為,是為了不背叛自己。

現在看來,大概是想錯了。

“殿下,道衍法師末將是真的沒看出來,這也太狠了一些吧,傭兵十五萬,整個高麗才多少人呀。”

朱能驚呼。

姚廣孝和朱棣麾下的諸多大將都是很熟悉的,畢竟曾經是如同軍師般的存在。

只是就朱能而言,曾經的軍師一下子變成了統帥,這世間的變化,真是極為奇妙。

十五萬大軍什麼概念,就算是現如今燕王殿下,也沒有掌控這般多的軍隊。

張玉在思考過後,卻是突然說道:“高麗那邊的情況,末將也曾經有過耳聞,道衍法師去高麗當了國師,這顯然有些不太正常。”

“高麗再是崇尚我大明,也不至於達到如此程度,想來跟長孫殿下分不開干係。”

“長孫殿下在高麗,怕是佈局很大。十五萬大軍由道衍法師統帥,倒不是末將覺得道衍沒這個能力。”

2k

“只是道衍法師到高麗去,這才多久的時間。若是末將沒記錯的話,道衍法師這還是第一次去高麗吧。”

張玉的話,讓朱棣沉思起來,很快就反應過來。

道衍率十五萬大軍掃平倭寇的行為,極有可能是自己那大侄子的手筆。

頓時,朱棣的面色就開始陰沉下來。

“如此說來,本王那大侄子在高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如若本王猜得沒錯的話,必然就是那群英商會吧。”

朱棣分析著說道。對於群英商會其實朱棣一直沒有太過於重視。

在朱棣看來,不過一群商人,沒有太值得要重視的。

不過現在,朱棣已經意識到,這個群英商會,怕是打著商會的幌子,暗地裡實行著其他目的。

朱棣雖然看賤商人,但也很明白,商人的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完全不同。

先秦時期的呂不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棣雖然文化水平不算高,但讀書還是不少。

此刻對於道衍,朱棣心中突然有些五味陳雜起來。

片刻後,朱棣沉聲說道:“傳令下去,整兵出海,準備掃蕩倭寇。”

張玉和朱能對視一眼,低頭抱拳道:“末將遵令。”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倭寇現在很有可能正在大規模集結,支援高麗那邊的戰況去了。

本身倭寇跟倭國官府,有著很深的聯絡,或者說在倭國內,倭寇可不是什麼壞的代名詞。

反而,在大明看來的倭寇,回到倭國後,卻是受到倭國百姓的歡呼。

因為倭寇往往是倭國浪人和武士組成,他們在掠奪財富回去後,就相當於倭國的英雄一般。

倭寇是有組織的。

現在高麗那邊的大軍,很明顯對倭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倭國浪人和武士,即便是那些戰敗的,也是有愛國情懷存在。

倭國的民族性,本來也很強。

大明這邊的倭寇在得到訊息的時候,已經自發聚集,開始去阻擊高麗大軍。

“這些個老鼠,平日難以抓到,這次定要將你們一鍋端了。”

朱棣冷聲說道。

大海的情況很複雜,倭寇又喜歡躲在那種無名小島上,找起來費勁不說,遇到海上風浪,損失也會很嚴重。

這才是難以防止的地方。

不過堅壁清野的方式,還是讓倭寇幾乎沒撈到好處。

與此同時,高麗王宮。

李成桂正在大發雷霆。

“他怎麼敢這般做,簡直...簡直是不把我放在眼中,這高麗究竟是誰的高麗,還是我高麗人的高麗嘛。”

“好一個國師!好一個群英商會!”

就在半個時辰前,李成桂收到了倭國的傳來的加急文書。

其中便就是質問高麗,為何突然要攻打他們倭國。

而現在的李成桂才知道,新來的國師,竟是如此的瘋狂。

直接要開啟國戰!

才得到訊息的李成桂,整個人都懵逼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