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藝炯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的英,法,俄三國協約還沒有達到戰爭中那麼緊密的聯絡,三方對於戰爭的準備工作,進度也都各不相同。

澳大拉西亞在此時提出對自己的參戰部隊擁有指揮權,格雷部長也沒什麼好說的。

因為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就算戰爭爆發了,英法俄最多也只是協同作戰,不可能將自己的軍隊交給其他國家指揮。

在這樣的情況下,澳大拉西亞要求自己軍隊的獨立指揮權也是理所應當,畢竟誰都沒有這麼好心,能將自己國家軍隊的指揮權拱手讓於他人,這相當於將軍隊的命脈交了出去。

至於軍隊的軍費問題,在肯特首相的主張之下,格雷部長也對此進行了一些修改。

一旦澳大拉西亞的軍隊踏上前往歐洲的旅途,士兵的薪資英國政府提供一半,並且承擔澳大拉西亞軍隊作戰期間的所有開銷。

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的軍隊在抵達歐洲之後,各種武器可以肆無忌憚的開火,因為有著家底雄厚的英國人兜底。

澳大拉西亞政府只需要提供所有士兵新增的一半,既能夠達到練兵的目的,還能夠滿足英國人派遣軍隊作戰的要求。

當然,英國人也不是白出錢的。格雷部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一旦歐洲戰爭爆發,澳大拉西亞在歐洲的作戰部隊,必須要保持在20萬人的規模以上。

一旦因為各種原因造成了減員,澳大拉西亞需要繼續向歐洲派出部隊,讓在歐作戰部隊的人數保持在20萬以上。

這也代表著算上各種死傷,澳大拉西亞可能需要至少動員50萬的部隊加入到歐洲戰爭,才能滿足英國人的要求。

不過,格雷部長提的這個條件,並沒有硬性要求澳大拉西亞主力部隊的數量。

這對於阿瑟來說也是能接受的,畢竟在一戰之後,就有必要減少土著的數量,來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民族問題。

至於土著減少之後所帶來的人力問題隱患,其實大部分土著能幹的體力勞動,已經能逐漸用機械來替代。

而且澳大拉西亞的人口也在不斷的增長,按照目前每年新增人口的數量來看,如果一戰如同歷史上那樣爆發,在一戰爆發之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就有希望突破1350萬。

在1920年之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口至少也能突破2000萬,到時候人力空缺的問題就不再那麼嚴重。

甚至一戰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加上澳大拉西亞大量獲得移民的階段。

如果操作的好,成功在一戰中取代了美國的地位,到時候面臨的就是每年上百萬甚至數百萬的移民。

再加上吸收戰敗國的底蘊,在二戰爆發之前,阿瑟甚至有希望將澳大拉西亞變成擁有三四千萬人口,軍事實力世界前三,綜合實力世界前五的頂級列強。

除了這些軍事方面的協定之外,這次商談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話題,那就是關於戰後的利益分割問題。

這是一個永遠都逃避不了的話題。如果說德,奧,意的同盟國是為了打破原有殖民秩序,德國獲取更多的殖民地,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獲得擴張,義大利獲得新的領地的話,那麼協約國也有著自己的目標。

雖然協約國的組建本意是為了共同抵抗德國的擴張,但只要戰爭勝利,就肯定要讓戰敗國拿出很多好處,來補償戰勝國的軍事花費和消耗。

英,法,俄三國還好,不論是接收同盟國的殖民地還是獲得同盟國的領土,總之,獲得好處和擴張的方法有很多。

但澳大拉西亞不同。澳大拉西亞地處偏遠的大洋洲,同盟國勢力範圍和澳大拉西亞臨近的地區,也就只有一個小小的德屬新幾內亞。

但德屬新幾內亞肯定滿足不了澳大拉西亞的胃口,阿瑟同意派遣大量的作戰軍隊,也肯定不是為了這一塊在戰爭開始就能夠立即接手的土地。

在澳大拉西亞的周邊,除了德屬新幾內亞這塊土地之外,其他的土地要麼是英法的太平洋島嶼,要麼就是北部的荷屬東印度。

但荷蘭這個國家實力相比澳大拉西亞來說已經太過弱小,澳大拉西亞甚至不需要任何國家的支援,就能夠獲得任何想要獲得的荷屬東印度土地。

這也代表著,想要滿足澳大拉西亞的胃口,英法就必須得在太平洋島嶼之間做些取捨。

特別是比較靠近澳大拉西亞的英屬索羅門群島,法屬新喀里多尼亞,英法共治的新赫布里底群島,英屬斐濟,法屬瓦利斯和富圖納保護領,英屬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保護地,英屬託克勞群島,英屬菲尼克斯群島等。

這些島嶼和群島距離澳大拉西亞並不遙遠,反而距離英法的本土十分遙遠。

再加上位於大洋洲的原因,澳大拉西亞不想獲得這些土地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這些島嶼和群島可全部都是太平洋範圍內的島嶼,是澳大拉西亞的重要防線。

如果能夠獲得這些島嶼,澳大拉西亞完全可以在西南太平洋的地區,建成數道完整的島嶼防禦鏈。

搭配數量眾多的海防炮,強大的軍艦和空軍,完全可以將來自太平洋的任何敵人阻擋在太平洋,敵人壓根不可能靠近澳大拉西亞本土半步。

更重要的是,這些島嶼完全將澳大拉西亞的核心部分囊括其中(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新幾內亞),這也是澳大拉西亞本土防禦的堅實屏障。

澳大拉西亞想要和美國對抗,這些島嶼是必須拿下的。這才能在工業和經濟趕不上美國之前,擁有充足的信心和底牌和美國較量。

有了這些海島作為防禦,澳大拉西亞的本土在任何時候都是安全的。

但這一切還得看英法舍不捨得,會不會為了把澳大拉西亞徹底綁上戰車,放棄太平洋的這些島嶼。

對於澳大拉西亞的要求,格雷部長和英國政府其實很早就有預料到了。

大洋洲的這些島嶼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那就是放在枕頭邊的肥肉,只要有雄心,就必須吃下。

從澳大拉西亞數次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來看,阿瑟的雄心並不小,對於大洋洲的島嶼進行要求也是預料之中。

再加上澳大拉西亞地區脫離大英帝國之後,英國人對於太平洋這些島嶼的控制已經減弱了許多。

其實這也正常,畢竟大英帝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太平洋上這些零零散散的島嶼,對於英國人來說重要性沒有那麼高。

但畢竟這些島嶼也涉及法國人的領地,哪怕英法協約讓英國和法國緊密的聯絡在一起,英國也不可能直接替法國做主。

但原則上,格雷部長同意澳大拉西亞的要求,即在戰爭爆發之後,英國直接將上述所有群島轉交給澳大拉西亞,換來澳大拉西亞的直接參戰。

同時,因為澳大拉西亞參戰後和德國就處於戰爭狀態,德屬新幾內亞就是澳大拉西亞的戰利品。

只要澳大拉西亞有能力,甚至能夠在戰爭爆發的當天就接管這片土地。

至於大洋洲法國人的那些島嶼,格雷部長也承諾,會盡全力為澳大拉西亞周旋,儘可能讓法國直接同意轉讓這些群島。

不過想來法國人應該也不會拒絕。畢竟對於法國來說,大洋洲的這些島嶼也沒有那麼重要。

法國最核心的殖民地地區,還是在非洲。在非洲殖民地不丟失的前提下,用太平洋的幾個島嶼和群島,就換來澳大拉西亞數十萬作戰部隊的支援,讓法國人少犧牲一點,這筆買賣並不虧。

更何況,只要戰爭勝利,法國人完全可以從德國獲取一些土地,歐洲的土地難道還沒有大洋洲的島嶼重要嗎?

為了表達自己和英國政府的誠意,澳大拉西亞提出條件的當天,格雷部長就向英國政府發去了電報,並且請求英國政府和法國協商,儘快就這些島嶼達成共識。

格雷部長收到英國政府的答覆,已經是好幾天後的3月19日了。

果不其然,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對於大洋洲的這些島嶼並不是太過重視。

雙方都同意將大洋洲的這些島嶼轉交給澳大拉西亞,來換取澳大拉西亞在戰爭爆發後直接加入協約國家。

法國人對於澳大拉西亞的加入和承諾派遣25萬作戰部隊的計劃很感興趣,甚至還想邀請澳大拉西亞參加1913年的協約國會議。

協約國會議和同盟國會議自上一次召開之後,就已經成了兩大軍事集團的傳統。

如果沒有特殊事項,基本每年都會召開一次。

而會議召開的內容和目的,就是為了根據最新的情況,來商討戰爭爆發後的應對。

此時的歐洲各大國家已經清楚,這場歐洲戰爭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

截止現在,歐洲各大列強為了彼此之間的競賽,付出的資金已經數不勝數。

許多國家的財政已經出現了問題,哪怕現在停止軍備競賽,也會對國家的發展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能夠解決這樣的狀態的唯一辦法,就是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來提高國內的民族凝聚力和支援度,同時,用大量的戰利品和戰爭賠款,來挽救政府的財政。

“只有戰爭才能結束現在的局勢。”這句話已經被很多歐洲列強的軍方高層說出口。

不管各國政府的戰爭準備進行的怎麼樣,反正各國的軍方已經躍躍欲試。

既然已經決定加入協約國,用軍事方面的付出來換取澳大拉西亞在一戰中更多的利益,那麼接下來的協約國會議也是要參與的。

格雷部長也對阿瑟進行了邀請,阿瑟自然點頭同意,答應參加今年的協約國會議。

協約國會議自1911年召開起,舉辦的地方也有一定的政治含義。

第一屆協約國會議的舉辦地點是英國倫敦,作為協約國的核心,在倫敦舉辦會議也無可厚非。

上一年的協約國會議,也就是1912年的會議,則被放在了法國巴黎舉辦。

法國是對抗德國的橋頭堡,法國要承擔德國大部分的兵力壓力。

因此,將第二屆協約國會議的舉辦地點放在法國巴黎,不僅是彰顯法國協約國第二強國的地位,同樣也是在告訴所有法國人,英國和俄國會緊密的團結在法國之後。

按照慣例來說,今年的協議國會議會在俄國聖彼得堡召開,這也是俄國協約國第三列強應有的待遇。

除了這場非常有必要參加的協約國會議之外,阿瑟也打算趁著將來參加會議之時,訪問英國,法國和俄國,趁機和這三個國家打好關係,還能在將來的戰爭中厚著臉皮佔取更多的利益。

雖然阿瑟和俄國的關係一直不錯,但阿瑟也不敢保證,狀態比歷史上良好的沙俄帝國會不會在這場戰爭中煙消雲散。

如果失去沙俄帝國這個姻親盟友的話,那澳大拉西亞能依靠的,也就只有英國這個親戚盟國了。

因此,藉著這樣的機會和英法走動走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澳大拉西亞作為協約國四大列強中最弱小的一個,趁機問英法要點好處也不過分吧!

要知道,英法作為老牌頂級列強,他們的底蘊自然多不勝數。

各種軍事科技和軍艦科技,如果能薅一點,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有不小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和這兩個國家打好關係之後,澳大拉西亞能夠憑藉著協約國四大列強的地位,徹底替代原本歷史中一戰美國的地位。

美國縱使比澳大拉西亞強大,只要不在一戰爆發初期參戰,就不可能獲得英法的認可。

阿瑟前期也是這麼打算的,想要按照美國的方式,前期向雙方出售軍火,中後期直接加入優勢的一方徹底結束戰鬥。

但經過和肯特首相以及肯特管家的交談之後,阿瑟這才徹底想通。

如果澳大拉西亞和美國採取同樣的方式,美國憑藉著更發達的經濟和工業,肯定有更高的優勢。

這樣的話,澳大拉西亞根本不可能阻止美國的崛起,還容易因為前期支援德國的原因,導致在戰爭結束後失去英國政府和英國民眾的信任。

但如果澳大拉西亞在戰爭初期就參戰,並且以協約國四大列強的身份經歷這場世界大戰,身份和地位就大不相同。

相較於美國這樣前期賺利潤,中後期摘桃子的方式,澳大拉西亞很明顯才是英法的“自己人”。

再加上英國政府對美國已有的防備,美國想要在接下來的一戰中拿到歷史上那樣的龐大利潤和利益,不僅要看澳大拉西亞答不答應,還得看英法政府有沒有那麼傻。

求月票!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只想算命,你卻讓我當國師

我只想算命,你卻讓我當國師

我要吃月亮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5萬字
戍邊五年,抓大汗跳舞給皇帝看

戍邊五年,抓大汗跳舞給皇帝看

人類天菜
穿越歷史完全沒有的大梁朝,陳慶很慌,好在他是個皇子。 陳慶果斷要求就藩,而且是四戰之地的涼州,屬於是狗看了都搖頭的破地方。 皇帝年年都能收到陳慶的哭訴,說涼州有多窮,說涼州被三方夾擊,內憂外患。 偏偏這種情況下,陳慶還守住了,當皇帝好奇的巡視涼州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涼州困頓,商賈不通?你這一年幾百萬的稅是什麼情況? 山路崎嶇?你這修滿整個涼州的水泥大道什麼情況? 軍隊戰力孱弱?那這七萬精騎,還有
歷史 連載 4萬字
逆天小王爺

逆天小王爺

一碗火雞面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8萬字
權力是女人最好的醫美

權力是女人最好的醫美

大白牙牙牙
野心勃勃的王爺愛人 權傾朝野的大將軍爹 相依為命的皇帝兒子 而我是夾在他們中間的攝政太后 愛人說:“待我稱帝,卿卿便是國朝最尊貴的皇后。” 父親說:“待我稱帝,吾兒便是國朝最受寵的公主。” 兒子說:“兒臣會永遠孝敬母后,尊奉母后。” 他們都在向我賭咒發誓,試圖用愛情、親情打動我,讓我將手中的權力交出去。 可是,誰能保證愛人永遠不背叛,親人永遠不反目,母子永遠不相負? 唯有權力。 唯有真真切切握在手
歷史 連載 9萬字
嫡姐鹹魚後我被迫上位了

嫡姐鹹魚後我被迫上位了

將月去
隔壁新文《穿成宮鬥文女配的早死親孃》已開 明蕎是世家大族的庶女,她生母早逝,是燕國公府最不起眼的姑娘。 按理說只要她安分守己就能吃喝不愁平平淡淡過完這一輩子,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她嫡姐兩個月前落水後就被穿了,穿過來的還是條鹹魚。 具體表現為—— 小事鹹魚,早上不起吃喝不忌,閒時翻個肚皮。 大事擺爛,宴會不去才藝不學,一說議親就推三阻四鹹魚擺尾。 最後挑來選去要嫁給鎮北侯,那是個鰥夫,雖然戰功赫赫有錢
歷史 完結 87萬字